翟煒從 唐亞麗
摘要:自主學習具有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自我監控性等特征。高職院校思政課運用學生自主學習模式,可轉變傳統課堂角色,提升教學實效性;強化學生情感認同,營造良好教學氛圍;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當前,自主學習模式中存在部分學生主體意識淡薄、部分學生的參與度低、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傳統等問題。為了充分發揮該模式的價值,高職院校應設計自主學習方案,強化學生自主意識;采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推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升教師綜合素養,夯實師資力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課;自主學習;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2-0041-04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北省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項目“高職院校學生思政課學習行為研究”(課題批準號:JZY22306)研究成果
在社會轉型發展的背景下,只有擁有較高思政素養與較強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才能滿足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高職教師在思政課教學中運用學生自主學習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學生思政素養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協同提升。鑒于此,高職院校應積極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在思政課中有效落實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為提升高職院校育人質量注入新動能。
1.主體性
自主學習強調學生是教學的中心,更關注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過程、取得的最終效果、展現的學習能力,而非教師教學內容、教學組織過程、教學引導等方面,體現出“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由此可見,在思政課教學改革中,教師應將如何推動學生自覺主動學習作為重點。
2.能動性
自主學習與被動學習有較大的區別,其強調學生主觀學習意愿和對知識的追求或學習的自我需要,要求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制訂學習計劃,開展學習活動。能動性是自主學習最基本的要求。當前,部分學生并未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意義,僅為達到教師或父母的要求而學習。在思政課教學中,教師應切實擔負起引導學生成長成才的重任,耐心教導學生為自身發展而學習,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中,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3.獨立性
自主學習要求學生依賴自己的力量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習過程中避免一味尋求教師或他人的幫助,應自主制訂學習計劃,開展學習活動。自主學習的獨立性也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如學生自主預習教學內容、構建知識框架等。自主學習的獨立性并非完全放任學生自主開展學習活動,還需要教師在適當時機做好教育引導工作,保證學生自主學習始終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
4.自我監控性
自主學習要求學生自主思考為什么學、怎么學、學什么等問題,需要學生提前確定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學習方法等,并做好相關準備工作。而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觀察學習過程、學習行為等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自我調解,并在自主學習活動結束后對學習成果進行總結、評價。
1.轉變傳統課堂角色,提升教學實效性
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標,思政課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渠道、主陣地。為充分發揮思政課的育人價值,高職院校應積極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將思政課發展為學生真正喜歡的課程。高職院校要在思政課中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就要轉變傳統課堂角色,讓教師由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協商者,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為其全身心投入學習中夯實基礎,以達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2.強化學生情感認同,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高職院校在思政課中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要保證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更符合他們的實踐,并構建全新的師生關系,消除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感,使學生切身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尊重與認可,確保學生在情感上更能夠接受思政課。高職院校要營造良好教學氛圍,以吸引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思政課中,讓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學習。
3.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自主學習模式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在自主學習中,學生需進行課前預習、課堂分享等,這能充分鍛煉其自主思考能力與表達能力。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提供針對性指導,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實踐,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注入新動能。
1.部分學生主體意識淡薄
當前,高職院校將“以生為本”的思想體現得淋漓盡致,通常能在教育教學中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但部分學生仍缺乏主體意識,認為只要在思政課期末考試中達到60分即可,對其重視程度不足。在此心理暗示下,一些學生在思政課中的自覺能動性不足,并非主動學習本課程,直接影響了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2.部分學生的參與度低
思政課的教學內容理論性較強,使得學生很難將其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并應用于實際的生活中。雖然部分教師在思政課中會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但是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導致學生的參與度低。一方面,部分學生雖然人在課堂中,但是卻做著一些與思政學習無關的事情,如打游戲、睡覺、完成其他學科作業等。這既不利于學生掌握思政知識,也難以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另一方面,部分教師的思政課教學枯燥乏味,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極易使學生產生反感情緒,不愿意學習。
3.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傳統
學生自主學習模式導致思政課教學方法、角色定位等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也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在實際的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傳統,難以適應學生自主學習模式。一方面,部分教師仍習慣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并未給學生創造發揮自主性的平臺。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僅注重傳授教材知識,忽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甚至個別教師認為自主學習不是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不需要重點關注,很少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
1.設計自主學習方案
學生長時間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難以盡快適應自主學習模式,極易產生迷茫狀態。為幫助學生適應思政課自主學習模式,高職院校應根據學生接受能力和認知規律設計自主學習方案,構建思政課教學新格局,強化學生主體意識,帶領學生步入“學會學習”的更高境界。
(1)編制自主學習手冊。高職院校應組織思政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實際學習需求與綜合水平等設計自主學習方案。其中,自主學習方案應包括學習目標、內容、方法、資源,以及學習成果量化評價標準、評價內容與學生自我評價等,并將其與學習手冊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打破學生對思政課的傳統看法,從而為學生自主學習指明方向。
(2)構建網絡學習平臺。在互聯網高速發展背景下,學生可隨時隨地依托網絡獲取自身需要的知識。高職院校在思政課中運用學生自主學習模式時應牢牢把握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構建自主學習網站。一方面,高職院校應結合思政課學習需求優化網站模塊,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保證網站應用的實效性。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應著力拓展網絡學習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支持。
(3)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體驗式學習。高職院校應結合思政課教學目標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體驗式學習,使學生牢牢把握學習主動權,讓學生在體驗、分享、反思、提升的過程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促進知識內化。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為例,其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深刻領會“四個選擇”內涵的基礎上,將愛國主義情懷厚植于心中,提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可度,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養。高職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優勢等將其劃分為若干個小組,由學生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設計自主學習選題,依托信息技術創設歷史情境,如播放音視頻等,并通過演講、情景劇表演、詩朗誦等方式講述具體歷史事例,進而生動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4)針對性指導答疑。高職教師應結合自主學習目標、學習方法等指導學生依托網絡學習平臺檢索自己需要的資源,并在課堂教學中預留出一部分時間解答學生在自主測評中遇到的問題,傳授學生運用思政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技巧,確保學生自主學習能夠有序開展。在小組體驗式學習結束后,教師可將優秀作品分享至網絡學習平臺,為學生開展相關學習活動提供新思路,保證其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2.采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
對分課堂可為學生提供獨立學習、完成作業的平臺,是推動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但其極易受學生內在條件與外部環境的限制,所以教師應營造優質自主學習環境,并做好指導工作,充分發揮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價值。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為例,教師可從以下兩點落實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1)設計有效作業。首先,設計相關性與基本性的作業。在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分享相關的視頻或書籍。如在“人生的青春之問”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可向學生推薦貝蒂·史密斯的《布魯克林有棵樹》、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等書目,以及《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我是延安人》等視頻。其次,設計具有挑戰性、開放性、選擇性的作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思考題,在自主探究中幫助學生理解思政知識。如在“堅定理想信念”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可設計“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信仰”“共產主義信仰與自己有什么關系”“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之間有什么聯系”等問題。再次,設計個性化、梯度性的作業。教師設計個性化、梯度性的作業時,可給出答案,并注意引導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向同伴或教師尋求幫助。
(2)指導學生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自主學習。教師可根據思政課教學計劃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如讀書筆記、閱讀心得、實踐調查報告、微電影拍攝、時事演講、案例收集等,并做好指導工作。以實踐調查報告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自由組成四人到六人的小組,根據教學內容自主制定實踐報告選題,在實踐結束后撰寫調查報告,并進行課堂演講匯報。在匯報時,小組代表應通過PPT展示實踐調查結果,由教師評價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否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是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并對小組調查結果進行評分。在微電影拍攝形式的自主學習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確定微電影的主要內容,并保證其能夠反映出教學內容的核心。如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自由結成小組,拍攝生活中的美德行為,用影像記錄生活,用電影傳播美德。在以時事演講的方式開展自主學習時,教師可要求學生結合教學內容選擇時事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并在解讀時政中“明道理”,在演講過程中“說道理”。在以案例收集形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時,教師可要求學生根據課程章節對應的內容收集案例。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為例,該課程涉及中國夢、人生觀、理想信念、道德、法律等主題,章節內容豐富,與之有關的案例也較多,教師可在教學中要求學生根據章節主題分類收集整理案例,再通過全班討論篩選出能夠直觀反映章節主要內容的案例,并將其中最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作為教學素材進行詳細講解,使學生產生共鳴。
3.提升教師綜合素養
(1)強化教師自身魅力,做好引導、啟發工作。思政教師擔負著傳授思政教學內容、傳播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培育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重任。思政課的特殊性與重要性也要求教師政治立場堅定,且具有扎實的學識和較高的道德修養,能夠依托自身的人格魅力打動學生,并通過榜樣示范、啟示引導等幫助學生內化知識、外化修養。所以,教師應具備理論魅力與人格魅力。一方面,理論魅力主要表現在從內心深處信服馬克思主義理論,并樂于學習相關知識,確保教師有信念教,學生有信心學。高職院校可定期組織教師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并結合教師的特點設計參觀訪問、實地考察、專題調研等個性化方案。如安排教師參與生產勞動、走訪當地貧困戶、參觀紅色革命基地等,在開闊教師視野的基礎上讓其深入體會馬克思主義理論蘊含的深刻內涵,升華其思想境界,為其主動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導學生夯實基礎。另一方面,教師是學生知識、思想的重要來源,其人格魅力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思政課教學中應研究學生的接受水平與認知特點,做到言傳身教,在無形之中引導、教化學生,依托自身獨特的人格魅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知識。
(2)轉變教學理念,吸引、感化學生。新時代的學生知識面廣,能夠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并已逐步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念與價值判斷。所以,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看作獨立的個體,并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設計,將傳統的“單向灌輸”轉變為“引導交互”,將學生真正置于思政課的主角地位,為學生自主學習夯實基礎。一方面,教師應充分發揮教育引導作用,積極創設自主學習氛圍,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機會。如在講授“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時,教師可向學生呈現“ATM機故障,小伙多取17萬余元最終被判五年”這一刑事案件,組織學生自主研究當事人違法之處,并結合相關刑法知識搜集更多類似的案例,總結該案例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運用不同法律知識對案例進行全面分析,進而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識。另一方面,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在扎實掌握學科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拓寬知識體系,強化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學習,提高教學把控能力。教師還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靈活運用新媒體教學技術,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自主完成學習任務,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如在講解馬克思與恩格斯深厚友誼的過程中,教師可播放相關的紀錄片,讓學生在觀看紀錄片的同時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深刻理解他們深厚的情感,并結合生活經歷深入研究相關的知識點。
總之,高職院校思政課運用學生自主學習模式,可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思政課育人質量,切實發揮思政課在學生成長成才中的引領作用。高職院校要積極設計思政課自主學習方案,采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提升教師綜合素養,以深化學生自主學習模式,打造學生與教師良性互動的思政課教學新格局,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術德兼修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周步兵,孫連紅.思政課的“深·透·活”[J].思想政治課教學,2022(08).
[2]石海君,黃蓉生.“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的深刻蘊涵與實現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22(08).
[3]楊帆,趙蔚.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自主學習的實施路徑[J].人民論壇,2022(09).
[4]劉艷,譚亞莉.思政課“講活”道理的基礎、核心與關鍵[J].思想政治課教學,2022(07).
[5]范洪衛.思政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31).
[6]晏敏.基于齊默曼自主學習理論的思政學習資料包開發[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0(31).
[7]鄒慧,黃河.高校思政課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探賾[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04).
[8]楊廷強.新時代思政課教師的核心素養及其提升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27).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i Weicong, Tang Yali
(Hebei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91, China)
Abstract: Autonomous learnin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ivity, initiative, independence and self-monitor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change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rol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y using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 strengthen students emo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create a good teaching atmosphere; we should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and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 such as the weak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some students, the low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of teachers.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of this mode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design autonomous learning programs to strengthen students autonomous awareness; adopt the spli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to promot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teaching;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consolidate the strength of teacher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autonomouslearning; comprehensive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