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妍

提到廣東省珠海華發容閎幼兒園(以下簡稱“容閎幼兒園”),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先生。那么,容閎先生與容閎幼兒園有何關系?每當有人問起,園長李毅總是不緊不慢地講起幼兒園以容閎命名的緣由:為了學習容閎先生自立自強、勤學苦讀的精神,用真情實感及實際行動表達對容閎先生的深切緬懷。在容閎先生融貫中西、勇毅篤行的精神引領下,在李毅從容優雅的身影里,一種沉穩篤定、靜水流深的力量使容閎幼兒園從無到有,于時光流轉中走出了一條勇于革新的道路。
在“家文化”中打造靈動空間
趣味十足的沙池、快樂無比的感統室,還有孩子們親自設計的泥巴樂園與小溪,這些充滿童趣的地方,藏著孩子們最真摯的情感、最美好的回憶,陪伴著孩子們快樂成長。
在這座充滿童話色彩的歐式城堡建筑里,李毅倡導營造“民主、平等、開放、自由”的教育生態環境。戶外園林就像兒童的主題公園一般,有大大的菜園、果園、小火車站、攀爬營、木工屋、陶藝堡以及安全寬闊的運動場,室內有創意無限的美術室、格林書屋、科學發現室、DIY餐廳等,不僅關注孩子和環境的互動,還能給孩子帶來多元的體驗及美的感受。
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李毅致力于將園林和游戲結合起來,讓孩子們在開放自由的環境中快樂探索。在這樣的主動學習下,池塘中、樹林里、天穹中,都是孩子們奇思妙想的搖籃。豆芽從哪里來?從播種到收獲,孩子們親身體驗。風箏為什么能飛起來?從設計到實施,孩子們潛心研究??蓯鄣男▲B叫什么名字?從觀察到行動,小鳥樂園拔地而起……一個個項目,記錄了他們探究的歷程,教會了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途徑,留下了他們成長的足印,也逐步實現了“健康快樂、富有創意、國際視野”的培養目標。
教師積極鼓勵孩子參與環境創設,比如邀請孩子和家長一起創設主題墻、收集各種各樣的材料,并將孩子的創意作品展現在墻面上。在環境創設過程中,教師始終堅信:孩子是環創的主角,教師只是解鎖幼兒興趣、鼓勵幼兒創造的支持者。從區域設置、材料擺放,到主題墻設計等方面,教師善于發現幼兒的興趣,使環境與幼兒產生共鳴。李毅說,如此這般創造的環境,才會迎來孩子持續的關注和熱情,才能保護孩子的童真、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在李毅看來,孩子的健康快樂是首位,而真正的快樂源于孩子的健康體魄和樂觀、自信的性格。富有創意是容閎課程的要義,因為未來社會需要創新型人才,所以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創新能力。還要讓孩子的視野越過國界,在多元文化中形成包容的意識,增進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物理環境之外,人文環境的打造和支持對容閎幼兒園亦格外重要。如何讓管理者倡導的文化,變成教師的教育行為?怎樣造就一所有文化內涵的國際化幼兒園?李毅引領容閎幼兒園踐行“家文化”,通過開展豐富多彩、頗具特色的活動,激活團隊活力,讓“家文化”的內涵滲透到每一位容閎人的精神血液和內心深處。具體來看,一是尊重孩子,尊重家長,尊重教育規律,不拔苗助長、不急功近利。二是講究包容,包容多元文化的差異、不同成長的環境、不同的想法和聲音,甚至包容“調皮”的孩子、“犯錯”的教師以及“不理解”園所的家長。三是注重專業,教師要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水平,同時,給每位教師提供成長成材的機會和平臺,給予教師足夠的歸屬感和獲得感。四是主張創新,建筑設計、管理模式、師資課程、家長工作等,都力求突破。五是倡導感恩,每一個容閎人都常懷感恩之心,心態平和、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
在柔軟而有力的文化氛圍加持下,容閎幼兒園就像一個祥和的“家”,孕育了一批有教育情懷、有管理能力的園長和師德優良、專業過硬的骨干教師,也折射出李毅人性化的管理思路。
“要做就做到最好”
或許,因為骨子里帶有“不服輸”以及“追求完美”的基因,更有與學前教育難以割舍的緣分,使得李毅在經歷多重身份轉換后,依然選擇回歸所鐘愛的學前教育事業。
2006年,由于工作需要,李毅被調到珠海市婦聯擔任兒童部部長,她把工作重點放在家庭教育和西部貧困兒童的幫扶上,開辦了家庭教育公益講座,組織動員城區幼兒園對口幫扶西部地區的幼兒園,促進了西部地區幼兒園的發展。同年,為深度融入世界教育改革發展潮流、打造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教育高地,珠海華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計劃籌建一所高品質的幼兒園,為來珠海創業的國際公司員工、留學歸國人員的子女提供與國際接軌的早期教育。經過多方考察和思量,公司領導層將人選鎖定在李毅身上。本以為已與幼教無緣的她,出于敬佩、責任以及情懷,于2008年辭去了工作,再次投身于學前教育事業,希望用自己的專業為這所幼兒園貢獻智慧。
離開公務員崗位時,李毅已經44歲。當時很多人勸她,不要放棄來之不易的“鐵飯碗”,可是李毅希望突破舒適區,毅然決定迎接新的挑戰,“無論是在機關工作,還是在基層當老師、園長,我都非常主動,有自覺的內驅力,不喜歡被條條框框所限制”。回首過往,李毅毫不后悔自己做過的每個決定。還記得1991年,李毅剛來到珠海工作,曾參與籌建兩所幼兒園,并均將其打造成了名園。不管身處何處,李毅認為,做人做事要遵從內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對挑戰的持續升級和突破讓她的經驗、認知和思維不斷迭代,她沒有想過以后會辦多少所幼兒園,或者要辦成什么樣的幼兒園,但是,“無論做什么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做到與眾不同”。
有人曾評價,李毅是“整合資源最厲害的園長”,對此她并不否認,并且喜歡這個大膽、前衛的評價。的確,她寬廣的教育視野、強烈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管理修養令很多園長敬佩并折服。她大膽引進男教師,只因男教師的粗獷豁達和冒險精神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性格;她派教師到國外進修,開闊教師的視野,為培養國際化的專業人才蓄力。劉曉花曾是容閎幼兒園的一名普通教師,英語水平高、科研能力強,接到美國課程進修邀請后,李毅果斷把機會讓給了她。2012年,劉曉花被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錄取攻讀博士學位,6年后學成歸來。如今,劉曉花已成為總園主管教學教研的副園長。此外,李毅先后派管理層人員赴英國考察學前創造力教育、派年級組長赴日本考察學前教育等,系統的培訓考察為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開拓了良好的通道。
而今,在李毅的統領下,容閎幼兒園枝繁葉茂,已發展成一所總園、10所分園的規模,它們各具特色、和諧共生。
用專業引領未來
辦與國際接軌的幼兒園,是容閎幼兒園開園之初便確立的目標,而課程是決定幼兒教育質量的核心因素?!懊褡宓木褪鞘澜绲摹保瑸榱藢崿F自己的夢想和“野心”,李毅給自己樹立了一個目標——創造中國特色文化背景下生長出來的課程。她帶領容閎人去國外考察,學習美國的高瞻課程、項目教學,意大利的瑞吉歐課程等,吸收借鑒世界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回國后,結合本園實際,構建了園本課程“AH-HA”課程。
“‘AH-HA課程是容閎幼兒園的核心競爭力,它是一種竭盡全力鼓勵、激發、支持兒童一百種語言的精神?!崩钜惚硎?,“AH-HA”課程是建立在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腦科學知識和創造力理論上的一種課程模式,它以主動學習為核心理念、以區域活動為基本形式、以項目研究為主要線索。
“AH-HA”即靈光一閃的意思,也就是說,孩子的每一個創意,都是在“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靈光一閃”而來的,比如,當發現了一個新事物,孩子們在逐步深入的思考中,一次次解答心中疑惑,找尋屬于自己的答案。這種突然間的恍然大悟會讓人有驚喜的感覺“啊哈,原來是這樣”,而后豁然開朗。
以建造新的戶外游戲區“小溪”為例,孩子們圍繞小溪進行一系列探究,他們帶著問題出發,翻閱圖書、查找資料、實地參訪,就像探險家那般,在游戲中學習、在好奇中成長。為了決定使用哪份圖紙,孩子們分組開展了“比選會”等活動,他們拿起話筒分別介紹了設計緣由和亮點,從容面對挑戰,最后,評委根據票數選出了每份設計圖中最出彩的部分,并決定將這些閃光點進行組合,生成“小溪”設計圖的最終稿。
看到孩子們帶著無限熱忱參與“小溪”的設計和比選工作,李毅感到很欣慰,“孩子們在探究過程中自信、友善、專業。他們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并努力作出調整和優化,面對他人的表現,他們不吝嗇贊賞,并努力學習如何與他人共處,提升了合作與交往能力”。
一所理想的幼兒園,應該與家庭保持密切聯系,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用專業引領家長科學育兒。容閎幼兒園致力于通過家長學堂培養專業家長,比如,召開“一對一家長會”、開展“家長開放日”“家庭教育沙龍”、創設極具特色的“家長工作坊”,搭建家園溝通與實踐的平臺,助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如果說愛孩子是教育的前提,那么走進孩子、融入孩子則是教育探索的真諦。在容閎幼兒園,每天都有家長義工輪流接送孩子,教師像媽媽一樣陪伴孩子度過入園焦慮期,像朋友一樣和孩子分享生活中的傷心與快樂,師幼一起游戲、探索與發現。容閎幼兒園還注重引導家長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根據不同孩子的能力發展水平,提供適宜的支持和鼓勵,讓每個孩子都成長為健康快樂、陽光自信的兒童。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失控,教師會針對孩子的情況,開展“家長工作坊”主題活動,為家長排憂解難。通過情景表演、家長分享及案例分析,讓家長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情緒失控的原因,給予孩子成長的時間和空間,并提供解決策略。
40多年的教育生涯,凝結著李毅的艱辛努力和殷殷期盼,她笑言已從孩子眼中的“園長媽媽”變成了“園長奶奶”,但她覺得自己的人生是豐盈而幸福的,雖然過程中也曾遭遇諸多困難和波折,但從沒有退縮,“找到人生的意義和幸福感,足矣”。
李毅希望幼兒園留給孩子的不只是美好的童年回憶,而是傳遞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信仰,讓孩子永遠保持真誠善良的品格,保持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探索,以陽光的心態迎接困難和挑戰。時隔多年,李毅仍記得與一位多年前教過的幼兒的家長邂逅的情景,這位家長說,因為熱愛,孩子畢業后選擇回到幼兒園工作,與李毅成了同事,“這種傳承和接力特別有意義,頓時覺得我的人生很有價值,很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