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清
摘 要:自主游戲是指幼兒在較為自由的條件下,按照自身的專業和愛好,自行進行游戲,或與同伴進行互助的過程。幼兒園自主游戲是培養幼兒合作、自控力、記憶力、解決問題、創造力和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幼兒園要靈活運用自主游戲,從場地、內容、材料、形式、自主游戲中的教師引導等幾個方面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能力。本文將探究幼兒園自主游戲對幼兒發展的影響,而后對自主游戲的組織開展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幼兒園;自主游戲;社會性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0?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0-0055-03
在自主游戲活動中,幼兒既能進行自主活動,又能得到教師的有效指導。對大多數幼兒來說,自主游戲是一種更自由的教學方式,在自主游戲中幼兒可以獲得更多的學習經驗。對幼兒來說,自主游戲是為了培養幼兒全面發展的素質能力而實施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目標,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幼兒園開展自主游戲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等,基于幼兒園自主游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影響,本文將著重探究幼兒園自主游戲開展的教學對策。
1.自主游戲對幼兒的能力影響
(1)促進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自主游戲中,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一個或多個小組,在游戲中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實現自我發展。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和溝通會使其產生友誼。通過自主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的交往能力,如交往的主動性、目的性、自覺性、獨立性和選擇性等。同時,教師還應重視幼兒在自主游戲中語言交流能力的培養,如在游戲中引導幼兒使用普通話或方言進行交流。語言能力是一種很重要的素質,在游戲這一過程中,幼兒能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小組、分配角色、協商解決問題、表達自己的意愿。人格主要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孩子與人交往對他的心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通過自主游戲,幼兒能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他人,培養幼兒良好的性格。對一些相對內向的幼兒來說,在進行自主游戲時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如果缺少教師的幫助,他們可能會不知道如何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困難,這就需要他們進行自我管理。因此,教師應為幼兒提供一個和諧安全的學習環境,使其在游戲中培養良好的性格和能力,還應對自主游戲給予足夠的重視,如游戲場地、材料、形式和內容等。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游戲中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是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在自主游戲中,師應多與幼兒進行互動,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這樣不僅能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還能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有利于對知識產生興趣。同時教師應鼓勵幼兒多說、多聽,促進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如,在“我要上廁所”的游戲中,游戲過程中教師可與幼兒進行對話交流,并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愿望等。還可以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和描述發生了什么事情、發生了什么變化及自己是如何解決問題等,這不僅能鍛煉了幼兒的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而且能促進幼兒的理解能力及交往能力的提高。
(3)提升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
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其能力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都是通過“以人為本”“游戲與生活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的。在自主游戲中,幼兒可以自主選擇游戲地點和游戲方式,可以自己決定如何分配角色、選擇規則。在進行自主游戲時,幼兒需要主動參與到對角色的分配和設計中,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角色演練;教師在組織游戲時,不需要對幼兒進行過多干涉,而是給予引導;孩子在與他人合作完成任務時,會獲得更多的成就感。比如,小班小朋友與同伴之間可以一起合作做手工、搭積木、玩丟手絹等活動。這就使幼兒從同伴中獲得了更多的力量和支持,同時提升了其社會適應能力。
(4)增進幼兒對社會和社會角色的認知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兒童不一定能完全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有時會因為游戲的需要而改變自己的角色。在幼兒園中的自主游戲通常會涉及多個領域,如音樂、美術、語言等方面。幼兒在參與自主游戲過程中必須了解其他小朋友是如何進行游戲的,并且要為自己選擇喜歡和擅長玩什么樣的游戲,以提高幼兒對社會角色認知水平。當幼兒對某個領域所了解的知識時,就能更好地與同伴進行交流溝通。而當其他小伙伴進行交流時,幼兒就能更加準確全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對某些事物、現象等認識上有分歧或不同意的觀點。
(5)促進幼兒良好學習品質和道德品質的養成
在自主游戲活動中,幼兒需要具備一定的規則意識,要有良好的學習品質和道德品質。幼兒可以通過模仿了解各種規則,從而使自己具備規則意識。在游戲中學會遵守規則,才能更好地參與到活動中。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能夠不斷去嘗試和發現新的玩法,從而鍛煉了其思維能力。同時,教師要對幼兒的自主游戲進行引導和培養,以促進其良好習慣與學習品質的養成。幼兒的學習品質和道德品質是其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教師在對幼兒的培養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其這兩方面的教育。游戲過程是幼兒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質最好的機會,還能幫助幼兒養成的良好習慣。游戲過程中會出現各種情況,而每一次游戲中又會出現新的情況,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和幫助幼兒解決問題,使他們能夠形成良好的習慣。通過觀察、提問、引導、示范等多種方法對幼兒進行游戲引導,幫助幼兒解決問題。所以在對幼兒自主游戲指導中,教師要根據各種不同情況去制定和實施不同的辦法和策略以促進幼兒學習品質與道德品質的發展。
2.幼兒園自主游戲開展對策
(1)提升投放材料豐富性,為自主游戲開展提供支架
在投放游戲材料時,教師應注重游戲材料的豐富性,讓幼兒能夠更好地在多樣的材料中自由探索,從而在游戲過程中培養良好的探究能力。例如,在進行“秋天的旋律”主題活動時,針對這樣充滿幻想與期盼的秋季正適合培養孩子探索、創造等學習品質,通過了解秋天植物的變化、動物的遷徙、氣候的變化、人文常識等,結合大班幼兒對大自然的探究將通過戶外體驗、室內操作、文學作品與音樂作品賞析等方式更深入地了解秋天,并在活動中鍛煉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和表達美的能力,鑒于幼兒對周圍的花草樹木等能親身體驗的機會也比較多,筆者在各區域投放了不同的材料:如美工區投放了秋菊、玉米殼、紙板、稻草讓幼兒制作樹葉粘貼畫、繪畫美麗的秋菊,和搭建稻草房子;益智區投放放大鏡、樹葉讓幼兒觀察樹葉、是什么顏色、形狀以及樹葉的花紋和葉脈;美工區投放了堅果殼、種子、樹枝、松果、玉米糊,讓幼兒動手操作制作粘貼畫;益智區:投放木棍、皮尺、直尺、三角尺讓幼兒學會測量物體;閱讀區:投放了與主題有關的書籍、手偶、布娃娃等;建構區:投放木棍、木頭木塊,紙芯讓幼兒用身邊的鄉土材料進行搭建不同的建筑物。游戲材料的豐富性能為幼兒自主開展游戲活動提供更為充足的自由空間。在投放材料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探索以及發現的方式豐富自己與他人對新材料的認知,進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綜合素質能力優化發展。
(2)教師提供適宜的指導,突出幼兒互動主體性
在幼兒的自主游戲中,師幼互動一直是提升游戲質量的重點,也是發生自主學習的必要條件。以幼兒現有發展水平,無法保證引發深度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的科學支持和有效介入是必要的。例如,在美工區游戲開展過程中,幼兒可以利用廢舊的掛歷進行裁剪、粘貼,而后將其做成收納盒、花瓶等物件,再利用彩色塑料袋、廢舊光盤,做衣服的圖案,以此傳達“環?!钡乃枷搿Mㄟ^這種游戲創造的方式,將可以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作,由此提升其審美觀和綜合素質。在進行創造性活動時,幼兒教師還要強化對幼兒的教育,促進其創造性的美術創作,如編織、扎、染、玩具、陶塑、裝飾品、線描、色彩、水墨、波普拼貼、鑲嵌等,由此使幼兒的藝術創作技能得以優化提升。自主游戲中師幼互動的主要形式是語言互動,教師通過詢問式、疑問式、開放式等問答形式,為幼兒的深度學習提供語言支持和引導。在此案例中,教師是以參與者的身份融入游戲的,但教師的角色定位不僅是參與者,更是共構者和支架者。教師應根據幼兒發展實際,更新自身角色定位,以共構者角色認真觀察、記錄、分析、解讀幼兒的游戲行為,為有效引發、支持幼兒進行深度學習提供依據。與此同時,用理解與支持游戲的態度營造溫馨、安全、包容的游戲環境,為引發深度學習提供客觀維度的支持。同時,教師應扮演支架者角色,在觀察、分析游戲基礎上,靈活運用適宜的支架策略支持幼兒,通過顯性支持和隱性支持相結合的方式,合理控制自身介入和退出的時機,以充分的時空準備打造游戲環境,以共建行為改善游戲氛圍,以經驗支撐完善游戲情景,幫助幼兒面對挑戰、克服困難、樹立信心,在游戲中進入深度學習。
(3)組織開展戶外自主游戲活動,充分培養幼兒創造力
在課程游戲化的大背景下,教師需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利用各種形式,設計出多樣化的美術游戲,讓幼兒能夠通過各種游戲的視角加深對美術知識內容的認知理解,從而使其更好地認知美,感受美,從而增強對美學的藝術感知。比如,在美術教學中可以融入結構化游戲。期間教師可以預先制作有關的圖片,讓孩子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并提供各種材料,如泥、沙等,讓幼兒將自己的認識與生活經驗結合起來,運用泥土、沙子等材料完成各種建筑物的建構。而在過去的幼兒美術活動中,大部分的游戲都是在室內進行,為了讓幼兒們更好地認識生活中的美,提高幼兒的審美體驗,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各種形式的戶外游戲為幼兒提供更加廣闊的創造空間。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戶外,到大自然中,找到存在自然性和生命性的東西,比如,用來作畫的石頭,然后再給幼兒做一個畫畫的引導,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在石頭上畫出幼兒所喜愛的圖案。此外,還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各種形狀和顏色的葉子,制作標本和書簽。通過這種游戲活動,可以激發幼兒們在各種豐富的游戲場景中,體會生活中各種形式的美,由此讓幼兒的思想更加開闊,認知更加全面,同時也能有效培養幼兒的美術創造力和創造性。
(4)創設自主游戲分享環節,提高互動分享效率
自主游戲分享環節,是讓幼兒在自主游戲中,進行自主選擇游戲材料、規則的制定,在此過程中幼兒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游戲內容。同時,在自主游戲中與同伴進行交流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例如,在自主進行“跳皮筋”游戲時,教師可為幼兒創設一個共同討論、商量后再制定出“跳皮筋”方案的交流環節。如,有的幼兒想用一只小老鼠當老師(其他小朋友都沒有什么意見),此時教師可與幼兒共同商量討論:“老師覺得怎樣能讓小老鼠走出跳皮筋的范圍,又不傷害小老鼠?”教師還可與幼兒共同討論:“是用一只小老鼠當老師,還是讓它走出跳皮筋的范圍?”這都能有效地促進幼兒進行交流。這樣的交流不僅能夠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而且能夠讓幼兒體驗到與同伴一起玩所帶來的快樂。在游戲中,教師還可為幼兒創設“大家來分享”環節,讓每個人都嘗試去體驗自己與他人玩耍時的樂趣。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小朋友在“大家來分享”環節上一起討論:“我們把玩具都拿出來,讓大家一起玩,看看誰來當老師呢?”這不僅讓小朋友們充分體會到了與同伴進行游戲活動后所帶來的快樂,而且能夠讓小朋友們體驗到分享交流的樂趣。
3.結語
總而言之,自主游戲是一種更自由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幼兒更好發展。同時教師在對幼兒自主游戲的組織開展對策中要不斷總結經驗,以實現對幼兒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文主要探究了幼兒園自主游戲對幼兒發展的影響,包括促進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增進幼兒對社會和社會角色的認知以及促進幼兒良好學習品質和道德品質的養成,再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優化自主游戲開展效果的對策,使幼兒的綜合素質能力得以實現優化提升。
參考文獻
[1]秦旭芳,張潔,林玉.由“知”到“行”:教師支持幼兒提升計劃能力的行動研究——以戶外自主游戲為背景[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2(04).
[2]鐘瑩晶.在自主游戲中助推幼兒快樂成長——以本園大班戶外游戲活動“小小消防員”為例[J].亞太教育,2022(14).
[3]張婉瑩.幼兒園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指導——基于“游戲本位學習”理念[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1(12).
[4]李曉.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多元評價方法探析——以“支付風波”為例[J].教育觀察,2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