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冬梅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行業的快速進步,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應運用正確的方法和策略全面展現出背景材料的價值,確保教學質量。基于此,本文先介紹了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含義以及背景材料的運用價值,其次分析了背景材料獲取路徑,描述了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對存在問題提出了創新策略,保證教學質量全面提高,以此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背景材料;高中英語;新課改;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0-0234-03
1.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概述
隨著新課改的發展,高中英語教學理念以及方法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英語教師應積極推動課程良好發展,做好設計工作,最大程度優化課程的整體結構,以便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在新課改背景的推動下,出現了新型的教學方法,對原來傳統的英語教學進行了全面革新,旨在彰顯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大程度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保證學生能夠取得優異成績。但即使是這樣,受到外界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仍有弊端,教師應深入探索相關創新路徑,保證對現代化教育事業提供幫助。
2.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中背景材料的實際價值闡述
(1)幫助學生掌握英語文化習俗
在社會發展階段,東西方的文化始終在歷史文化、思想表達層面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充分融入英語背景材料,可以讓學生擺脫傳統文化以及思想觀念的束縛,使其能夠運用正確方式了解到英語語言的有關文化,保證進一步展現出學生的能力。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英語教學推動下,學生應積極學習基礎的英語語言知識點,對英語材料靈活運用,仔細認真了解相應詞匯以及短語。在背景材料的使用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英語的各方面能力,比如閱讀、分析以及思維能力,確保能夠達到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實際要求。
(2)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水準
高中英語教學課堂在具體的環節中應把重點集中放在學生收獲知識層面上,以此為出發點實行教學工作。教師需積極掌握英語課堂教學各環節的情況,以便從根源上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提升英語學習水平。在高中英語具體教學里,大多數教師都比較注重對詞匯的講解,并不能對學生的英語語言方面進行強化,致使學生的英語思維不能得到完善,缺乏對語境的熟練程度。充分納入背景材料,學生可以在掌握英語語境的同時,對相關知識進行全面分析,避免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上出現阻礙。
(3)豐富教學內涵
英語屬于一門語言類的學科,能夠彰顯出相應的文化色彩,主要現實價值在于對語言的具體實踐和運用上。這樣的話,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階段,把教學目標、環節以及模式與背景材料緊密相連與融合,讓學生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到英語語言的價值。背景材料的有效運用能夠體現出認知心理學和學習遷移學的實際要求。在此過程中,可以充分展現出背景材料的重要性,對教學資源進行全方位整合與創新,不斷豐富教學內涵。
3.高中英語新課改教學背景材料獲取路徑
(1)教材
高中英語教材與其他學科教材有所關聯,可以相應為學生學習英語帶來資源。為此,教師應充分掌握英語教學,以此帶領學生學習相關教材,并在此環節中收獲背景材料。比如,在講解高中英語“The science of the stars的Warming Up”一課時,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問題:In our solar system eight planets circle around the sun.What are they?Can you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planets?可以讓學生根據地理學科知識尋找到距離太陽的行星順序分別是什么。此外,對astronomy產生興趣的學生可以運用英語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
(2)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在一定程度上是獲取背景資料的主要途徑,能夠熟悉掌握課文背景,讓學生進行良好的課外閱讀,使課外與課內閱讀有機結合,以便強化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時,教師可帶領學生查找關于長江三峽的相關資料,在高中英語課堂內,有的學生翻閱書籍,而有的學生上網搜索,這樣一來,能讓學生對其內容產生興趣,確保對課文內容有所掌握,彰顯出良好效果。
(3)影視廣播
信息化的發展為學生拓展了全新的學習通道,有效運用該技術能夠最大程度對發揮背景材料的作用,比如,在教學“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有關唐山大地震的影視片段。此外,可以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聽取廣播電視節目,使學生能夠不斷積累,對背景材料有更深入的掌握。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有所聯想。
(4)社會生活
生活是英語學習的主要場所,能夠有效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帶領學生感受社會、感受生活,以此獲取生活中所存在的背景材料。
4.新課改視野下背景材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單一
在高中教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為了提升學生的升學率,部分高中教師會運用填鴨式的方法開展英語教學,學生在此種環境下只是一味進行被動學習,不能積極展現出自身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學生無法主動思考,也就難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對背景材料的探索中也會受到限制,單一的教學方法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課堂參與感,不利于英語教學的正常開展。
(2)教學觀念的不合理
應試教育思想觀念在我國教學發展上周期較長,直接對我國教育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部分教師與家長只一味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中英語教育上,部分教師一心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主體地位嚴重忽視。此種教學觀念對現代化發展嚴重不符,對教育事業發展造成威脅。在此種教學背景下,會使學生對學習降低興趣,不利于高中英語課程的開展。
5.新課改視野下背景材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創新策略
(1)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高中教學階段教師可以營造有趣的英語課堂教學氛圍,以此加大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真正全面提升課堂的整體效率與質量。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下,高中英語需要有效運用靈活的方法把背景材料充分融入各教學環節中,打破原來傳統的教學觀念障礙,讓學生能夠具有主動性,深入掌握英語教材的重難點。例如,在進行“The Olympic Games”單元授課時,教師可以充分將奧運會的背景以及具體的比賽項目進一步結合在背景材料中,使學生熟悉內容,并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對項目和奧運會有清楚認識。此方式能夠強化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對文本內容框架有更清楚的認識,對后續學習任務有重要幫助。
(2)強化教學觀念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部分高中英語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轉換自身的教學理念,仍停留在原有的英語教學中,在傳統教學階段,教師通常都是以教學為重點,主要強調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單純認為英語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此教學觀念與新課改中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是不匹配的。為此,在新課改的帶動下,高中英語教學應對教學思想和觀念有所改變。如在授課階段,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加強學生的創造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充分運用多樣性學習方法。比如,在講解“Friendship”一課時,教師應把學生的內心感受當作重點,以“friend和friendship”為主題,讓學生發表自身的想法,說出對“friendship”的理解,并相應拓展出其他故事,讓學生在此階段樹立正確的交友觀,展現內心情感的同時對其加深理解,此種教學觀念以及模式與新課改下的教育觀念相匹配。
(3)應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中有效運用,能夠使背景材料進一步展現出豐富性與靈活性,作為一種教學工具,能夠對傳統課堂教學下不能完成的活動實行有效解決,確保教學任務能夠完成。為此,高中英語教師應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不斷豐富教學課堂模式,讓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背景材料構建的英語課堂中,彰顯出良好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教師應積極創新和優化各類教學資源,把背景材料和英文歌曲、短視頻以及動態圖充分融合在一起,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不斷豐富學生的視覺感和聽覺感,調動情緒,讓學生能夠對高中英語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擁有特別的學習體驗。
(4)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在高中英語教學階段,教師應為學生打造良好的英語交流環境,通過學習氛圍來拓展學生的英語思維,以便真正激發出學生的英語思維,展現出探索能力,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進一步實現英語教學的革新工作,在表現形式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愉快的學習環境會讓學生對知識內容有更全面的掌握,深入對知識的了解。第二,在舒適的教學環境中,可以展現出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真正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第三,在此環境下,能讓學生進一步進行友好交流,確保英語知識的內化,全面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例如,在教學“Science and Scientists”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并以問答形式讓學生進行思考,如“What kind of scientis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對此問題進行討論,使學生在借鑒基礎上學習,融入科學家的背景材料,實現英語知識的內化,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5)運用教學任務轉換學生思維
在高中英語教學階段,教師授課都只是讓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所了解,并記憶英語詞匯以及各類語法,運用此方法讓學生學習英語知識,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加大學生的詞匯量,但對學生思維的發散造成制約,不能使學生英語素養得到良好保障。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做好教學任務設計,確保能夠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使學生有集體意識,真正實現新型教學理念下的教育目標,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基礎上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例如,在教學“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單元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世界各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以及習俗,在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中創設與傳統節日相關的教學任務與目標,最大程度鼓勵學生選擇自身最喜歡的節日去探究,通過書籍以及互聯網等媒介進行知識闡述。教師在傳授知識以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以小組為單位發表看法以及探索成果,學生之間進行互評,使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探索欲。以“Mid-autumn Festival”和“Thanksgiving Day”為例,兩者在實際含義上是相似的,但在慶祝層面上流傳著具有差異性的文化節日習俗,作為中西方各自的特色。針對此現狀,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以合作學習的模式來轉換學生學習思維,最大程度彰顯出學生的思維能力。
(6)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學生受到學習習慣、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會在學習層面上存在差異,一些學習成績較為良好的學生可以跟著教師教學的步伐進行學習,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對高中英語學科產生興趣,進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果。但針對學困生來講,會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若教師只是運用固定的背景材料,會致使學生直接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對于此類問題,高中英語教師應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充分依照背景材料的種類以及難度層次進行全方位劃分,依照分層教學方法創設學習目標,在學生作業布置上制定不同要求。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應積極展現出材料教學的價值,讓學習困難的學生盡快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縮小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
6.結語
綜上所述,背景材料的實際價值直接展現了高中英語在新課改中的關鍵地位。為此,教育工作者需深入掌握教學背景,優化路徑與理念,創設生動的教學環境,使英語課程教學發揮作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綜合素養,促進英語學科教學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夢天.文學閱讀研究的轉向——以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教學為重點[J].校園英語,2020(25).
[2]魯存貴.淺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高考,2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