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坤
教師的工作特點、工作性質決定了教育工作應該飽含情感,與學生心心相印、共同成長。從事班主任工作近30年,遇到的學生形形色色,有聰穎懂事、善解人意、成績突出的,也有調皮搗蛋、不學無術、成績墊底的。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優缺點,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強化優點、彌補缺點,讓學生揚起未來的風帆,感受成長的美好。
學生小李因為闌尾炎手術休了一年學,所以留了一級,重新回到八年級就讀。雖然比其他同學多一些學習經歷,但他成績在班內墊底,自習課時總是只有一本書打開著,連筆和練習本都懶得拿,還時不時與周邊同學交頭接耳。小李性格開朗,在班里“人緣”很好、有號召力。他有幾個“好哥們”,幾人經常調皮搗蛋,學習態度也不端正,如果不加以引導,很容易形成“小團伙”。
這天,學校團委下達了清理衛生區雜草的任務,我琢磨著這正是一次“考驗”小李的好機會,便派他領幾名學生去干活。我故意沒有給他們提供除草工具,而是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其間,我來到現場,發現他們三人為一小組,分工明確、組織有序,且每組都有鐵鍬和鋤頭,干得正起勁。我好奇地與他們攀談起來,得知正是小李自告奮勇去總務處借了工具,并將同學們劃分成了兩個小組,還搞起了比賽。待他們勞動結束回到班級,我特意表揚了幾人,小李還有些不好意思,靦腆地笑了笑。
平時,因為成績不好還總愛搗亂,小李并沒有在正式場合被表揚過。經過這件事,小李等人對參與班級事務的熱情空前高漲,我打算趁熱打鐵,繼續鞏固教育成果,發揮“小團體”的正面作用,糾正小李等人的不良學習習慣,于是我繼續尋找教育契機。
功夫不負有心人,某天,教室鋁合金后門的鎖壞了,學生們搗鼓了半天就是卡不住門,我又安排小李去解決。下午課間的空當,小李來辦公室向我匯報:“壞鎖只能卸掉,特來向班頭兒借螺絲刀一用。”我給他找了工具,不一會兒,他就將卸掉的鎖拿來了。我向他投去贊許的目光,稱贊他“手巧腦瓜靈,是個搞物理的好苗子”。
這一表揚,小李話匣子一下打開了,向我傾訴了自己的苦惱:“我在家里就愿意拆、裝東西,做事特別投入。可是一到學習的時候,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坐不住。”我借機鼓勵小李:“誰說拆東西就不是學習了?現在教育就強調培養實踐能力強的人,你已經在這方面超越了許多同齡人,老師希望你永遠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對知識的求索。至于學習坐不住,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可能是因為你的學習方法不對,可能是你知識基礎不牢,需要查漏補缺。”在我的建議下,小李從最喜歡的物理學科入手,給自己分別設了短期小目標、長期大目標,并用自己“孩子王”的優勢,帶動了身邊許多同學一起展開了“進步大比拼”。半年之后,以小李為首的“小團伙”成績進步飛速,許多家長發信息向我表示了感謝。家長的信任,讓我的育人責任更堅實、教育信念更堅定。
與小李的交往,讓我意識到教育是要用心、用智認真經營的事業。班主任要做“有心人”,善于發現并抓住機會及時挖潛學生的優點,不斷強化,引導學生熱愛生活、樹立自信。當然,學生的個性不同,發展也因人而異,教師要充分理解、尊重他們,給予他們溫暖,賦予他們成長的力量。
責任編輯:曹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