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連發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人們生活的改變不僅體現在交通、生活、出行等方面,同時,教育行業也在不斷前進,并隨著社會生活需求的變化不斷創新。在目前階段,教育與之前的狀況完全不同,從“有學上,有書讀”逐漸演變為“讀好書,讀會書”,學校教育已成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方式與主要途徑。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數學學科的教材也有許多有關數學誕生的歷史內容,因此,傳統文化與數學知識的融合十分必要。同時,新課程改革也要求數學教師應適當把數學課堂與傳統文化知識結合,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了解數學知識的演變過程,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思想。因此,如何在初中時期讓孩子們學好數學,并結合傳統文化知識完善初中數學的核心素養是當下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數形結合 傳統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1.020
數學是一門充滿理性思維的科目,它對于開發孩子智力、發展創新型思維、提高個人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數學學科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在不斷挖掘數學知識學習方法的過程中,我們逐漸發現傳統文化滲透于數學課堂的積極意義,并為數形結合提供了相關策略。對初中數學學習的不斷深入,能使學生逐漸感受到傳統文化與數學的緊密聯系,數形結合思想歷史悠久,有關它的學習能夠突破孩子們學習困難科目的懼怕心理和對學科的刻板印象,激發孩子們對數形的學習興趣,讓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策略與傳統文化知識相融合,重新煥發初中數學課堂活力。在當前,把初中數學課堂與傳統文化開放性課堂相結合對于數學教學來說是一次巨大的創新。這不僅僅需要數學教師深入分析書本中所涉及的重要傳統文化知識素材,而且還應找到傳統文化數形結合知識與當代數學學習趨勢的聯系,把握學科聯系點,將生硬呆板的數學符號用活靈活現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在提高課堂積極性的同時加強學生們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也將教師傳統文化素質教育的提升與學生數學智力的開發推向新的高潮。因此,如何將傳統文化滲透下的數形結合運用到實際數學課堂學習中成為當下數學教學的當務之急,對教育方式與教育成果有著不小的影響。
一、從數形結合思想切入的意義
初中數學課程與小學數學課程相比,內容更為抽象且復雜,明顯提高了邏輯性。因此,初中數學的學習難度對于學生來說會更大一些。這個變化隨著年級的增長越來越明顯,會讓部分學生覺得數學學習越來越困難。在初中數學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有更多的挑戰在等待他們。為了幫助學生對初中數學保持持續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以數形結合思想為切入點,將抽象的數學問題通過圖形來表達,讓學生可以直觀面對數學問題,從而對他們的思維能力進行提高,讓學生可以自由轉換抽象和形象思維,促進他們理解初中數學的知識內容。同時,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日常教學中的應用,除了可以對數學內容進行直觀表達以外,還可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形成自身的解題思路,以此對他們的數學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在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進行提高的過程中,也可以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這符合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數形結合思想和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具有關聯性,培養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以數形結合思想進行切入,不僅是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整體建設,還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二、初中數學開展數形結合教學的現狀
對于一個從小學升入初中,沒有經歷過較為正式和系統學習的學生來說,數學學習是困難的。當下的數學學習是以基礎知識為本質,通過教師個人對學習經驗的不斷總結而形成的教學方式,從本質上來說是讓學生學習別人的經驗。忽略了數學傳統知識的變換和發現,使學生越來越遠離最本質的傳統文化知識。年齡較大的初中數學教師被禁錮在刻板教育的圈層,開放性教學思想讓他們忽略了數學傳統文化知識滲透的重要性,一味追求課堂授課模式的創新并建設開放高效性的新課堂,未能回歸數學教學的本質,將傳統文化數學知識的學習拋之腦后。同時以自我為中心具有極大的封閉性,數和形兩方面沒有融合到一起進行授課,并且與傳統文化教學完全脫離,這樣的老式教育對于課堂時間是一種浪費,同時也大大禁錮了學生對數學科目的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是現代化教育不提倡,且不符合時代潮流的教育方式。
三、將數形結合思想運用于數學課堂的有利之處
1.突破傳統課堂印象,有效激發課堂活力
不同于語文和英語等科目,數學是一門具有難度的科目,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也是最困難的科目。對于任何事物的學習來說,興趣都是學習的敲門磚,只有有了興趣才能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當學生們剛剛接觸到數學學科時,很可能就會被它“打敗”,有些基礎不好的同學更有可能因此失去學習數學學科的積極性,而把數學課堂與傳統文化中的數形結合思想相結合對激發課堂活力有重大意義。數學學習的本質內涵是為了增強數學技能,而不是應付學習考試。除此之外,利用傳統文化中數學名人的創作經歷感受他們的努力,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使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更有目標,有利于促進他們的高效發展。教師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同時將傳統數學思想與實際相結合,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形成傳統數學學習意識,有效緩解對數學學科的恐懼和迷茫感;從而有效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關注學生數學傳統知識素養的提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學習氛圍,使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2.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數學概念,鞏固知識學習
對于一個完整的數學課程來說,教師的授課任務與效果應是與學生的接受程度并行的,教師不能一味忙于教學進度而輕視效率,學生也不能因為某一板塊而忽視學習,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情況,將傳統文化下的數形結合思想融入初中數學課堂中,將數學概念和數學符號用傳統文化的方式展現給學生,有效縮短學科學習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不管是古代數學著作還是現代數學教師,他們在數學學習方面都有著自己的見解,并在賦予了數學學科不一樣的特性。將傳統文化知識與數形思想結合,有利于在當代數學學習中挖掘中華文化內涵,這有利于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并在不斷深入學習的過程中對中國傳統數學文化產生敬畏之心,從而有效培養數學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此外,還要促進知識與技能的有效結合,改變傳統學習思想觀念,培養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符合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在課程學習中提高學生學習感悟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以課本為主進行授課是最為重要的環節,對于數學學習本身來說,這樣的方式在現代有著很大的局限性,會阻礙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不利于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單一的書面成績已然不是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唯一標準,學生是否建立正確的數學觀念,培養優質的數學認知才是重中之重。傳統文化思想滲透下的數形結合思想能幫助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演變和發展,并深入了解古人的數形結合思想,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產生的本源進行學習,為他們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此外,數學數形知識與傳統文化結合能夠培養學生優質的數學素養,使他們的數學學習眼光不止局限于當下,而是與從前的數學文化知識對話,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學習狀態也是當下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教育方向,它不僅能能使學生獲得優質基礎數學知識,還能使學生獲得優質傳統數學素養,培養數學學習和應用能力,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行動,極大豐富了課堂學習形式,增添了學習內容,讓死板的知識以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現出來,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下,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
四、數形結合思想與初中數學相結合的方式
1.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充分應用數形思想
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教育水平的高低,要想將傳統文化滲透下的數形結合思想應用于課堂中,提高教師的傳統數學文化認識便是第一步。時代的不斷發展給當代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對教師的一種挑戰,傳統的教學方式顯然已不適合目前的教學,思想固化的老教師們也會隨之逐漸退出。對于新時代的教師來說,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教學能力,還要具備敏銳的眼光,發現教學的趨勢,并根據趨勢的發展做出自己教學上的改變。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數形思想時要順應教學潮流,深入分析傳統文化滲透下的數形結合思想,總結并整理學習經驗,用適合當代學生的學習方式完成知識教學。同時為了增強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教師更要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自己挖掘傳統文化滲透下的數形結合思想,幫助學生挖掘自身潛力,精準掌握數學知識。除此之外,教師要突出強調知識與個人技能的合理配合,以學生的發展為基點,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在數學學習中時刻強調學習傳統數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并積極引導學生在健康的學習道路上發展,讓他們從心里接受傳統文化滲透下的數學知識,并將其轉化為數學思想深深嵌入學生腦海。在傳統數學數形結合思想的學習上,教師對于學習成績有差異的學生要一視同仁,要運用正確的傳統文化學習方式,盡可能消除學生面對傳統文化數學知識時的恐慌和對于數學學科學習的害怕心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鼓勵并幫助學生有效學習傳統文化滲透下的數學知識。
例如,在進行“全等三角形”的學習時,教師一般利用書本教材中的圖形變化來呈現數學符號,獲得較為優質的學習成效。中華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圖形,不僅涵蓋最基礎的數學圖形,還能在此基礎上重復變換,給予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并且還能充分挖掘傳統文化知識中的古人智慧,加強學生對數學教材課本中傳統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成功運用傳統文化數學知識,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幫助。此外,教師還可將學習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讓他們自行翻閱數學課本或通過網絡搜集與本節課數學學習知識相關的建筑物。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用圖畫方式在黑板上畫出自己心中的全等三角形,依次由同學進行接力講述,有利于充分開發學生的智力和創新性思維,這樣自然的上課方式便能讓學生很快理解數學概念,加深印象。
2.將學習內容應用于實際生活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卻也高于生活,它來源于生活細枝末節處挖掘和總結而出的生活經驗。同時,數學傳統文化知識也與日常生活精密相連,將傳統文化知識與數學緊密相連,能使學生對數形結合理解得更加透徹,并在學習興趣的驅使下翻閱古代數學資料,有利于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加強數學感悟,同時理解數學文化。對于初中剛接觸數學學習的孩子來說,他們有著較強的想象力,但有限的大腦對教師教學授課的理解與吸收也是有限的,理解傳統文化知識下的數形思想仍有很大困難,部分生澀難懂的數學語言與專業名詞會給孩子們的數學學習帶來阻礙。教師在授課時,要具有創新的頭腦與敏捷的思維轉換力,根據實際授課內容與現實生活中的傳統數學例子。發現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文化例子,并由教師講述數學文化知識產生的背景和創作人,讓他們感到敬畏,從而激發學習動力,使學習內容更加生動易理解。此外,也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發言,講述他們所找到的傳統文化數學案例,在活躍課堂學習氛圍的同時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課堂的參與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軸對稱”時,教師可向學生介紹軸對稱知識的數學背景和歷史,并借助古代杰出建筑,分析軸對稱圖形的實際應用和理論知識。然后再將目光轉到現實生活,教師可對生活中類似的物體進行舉例,分析傳統文化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演變和運用,接著組織有別的想法的同學舉手依次闡述自己生活中所觀察到的軸對稱建筑,并向大家講述他與這些類似物體之間發生過的有趣事件,在講述中加強學生對于教學科目的理解,緩解課堂緊張的學習氛圍。此外,在傳統軸對稱圖形和現代建筑的轉變中可以感受歷史變遷和社會發展,使學生再次感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古人的智慧,同時還能增強學生對數形思想的認識,從而獲得新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感悟點。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初中課堂教育也在不斷更新換代。目前我們可以看到,初中數學授課階段仍存在著許多嚴峻的問題。傳統文化能夠幫助學生重新樹立對數學學習的認同感,通過數形結合思想從古到今的演變探究數學學習思維的變化。學校及教師要積極解決傳統教學方式帶來的弊端,將初中數學的開放性教學與傳統文化下滲透的教學想法相融合,發揮傳統數學文化知識在教育方面的優越性和獨特性,既做到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創新,又不斷挖掘傳統數學文化知識。同時,傳統文化滲透下的數形結合思想也應作為學校的重點培養方面被重視,教師將初中數學課堂教育與傳統數形思想知識相結合,有利于學生從根本上學習數學知識,突破傳統教育的封閉性,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活力,優化學科素養。在不斷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水平的同時,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秀蘭《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中的教學研究及案例分析》,伊犁師范學院2018年碩士論文。
[2] 李雪《初中數學數形結合思想教學研究與案例分析》,河北師范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3] 武俊英《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