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磊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開始將全新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實際課堂教學中,這給語文教學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提升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文章從初中語文教學運用差異教學法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初中語文教學運用差異教學法的現實意義,并從制定有層次性的教學目標、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設計有差異性的互動環節、布置有層次性的課后作業、組織有層次性的教學考核等方面入手,對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差異教學法的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差異教學法;課程改革;層次性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01-0121-04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各科教師都在不斷進行新的教學嘗試,積極將各種新型教學方法融入課堂教學,這使得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提升。在此背景下,差異教學法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關注。差異教學法強調突出學本思想,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立足分層視角,積極運用差異教學法展開教學,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最優化發展。
差異教學法強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這與我國教育的整體大環境十分契合,也與現階段我國學生的實際狀況相符。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有必要將差異教學法引入語文課堂教學中。具體來說。第一,不同家庭的學生所處的教育環境有著較大差異,這使得他們的思維能力、語文水平以及學習能力等也表現出較大的差異,語文教師要想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在語文學習中有所收獲,就要立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以及實際學習情況,采用差異教學法進行教學。第二,部分初中學校的語文教學還在采用大班制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在此種情況下,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宜發展,語文教師有必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學情,合理運用差異教學法進行教學。第三,學生之間的學習基礎、知識儲備等方面通常存在較大差異,一些學生語文知識儲備不足、學習基礎相對薄弱,語文教師如果采用統一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部分學生的語文學習很可能會陷入惡性循環,變得越來越差,從而使整個班級呈現出“優者更優,差者更差”的狀況。為了避免此種情況的發生,語文教師有必要將差異教學法引入語文課堂教學中,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個體差異,制定差異化的教學方案,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
1.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
教師在運用差異教學法進行教學時,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就都有了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尤其對于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表達、害怕犯錯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給予他們更多勇敢展示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機會,從而使他們的課堂參與意識和課堂互動交流意識得到顯著提升。
2.有助于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情
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差異教學法進行教學時,可以更好地關注每一個層級的學生,進而對班級中所有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制定針對性方案予以指導,從而使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成效得到提升。
3.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自覺性
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差異教學法,實施階梯式教學,為學生量身定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可以使每個學生都能運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會得到增強,學習效果也會隨之提升。
4.有助于推動語文教學進步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運用差異法進行教學,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生之間學習進度不一致的問題,從而順應現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切實保證初中語文教學整體的有效性,優化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發展,推動教學進步。
1.制定有層次性的教學目標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運用差異教學法進行教學時,除了要體現差異教學法的教學特色外,還要制定具有層次性的教學目標,以保證各個層級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得到滿足。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首先,教師要全面、透徹地掌握班級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有效把握學生的想法,進而依據教學內容合理制定教學目標。其次,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他們進行科學分層,并以此為依據為他們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以保證每個層級的學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目標。最后,教師要根據差異性教學目標,為不同層級的學生布置差異性學習任務,以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完成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有所進步。例如,對于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布置識詞辯句、劃分段落大意等學習任務,以此幫他們夯實學習基礎。對于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對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分析,以此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對于學習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教師則可以為他們布置一些拓展性學習任務,以此讓他們可以更好地體會作者在文本中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
以《紫藤蘿瀑布》一課為例,課文通過對紫藤蘿花由盛到衰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短暫和美好的感悟。課文中,作者將盛開的紫藤蘿花比作紫色的瀑布,在陽光的照耀下紫藤蘿花錯落有致,閃爍著淡紫色的光芒,帶給人們一種不斷生長、不斷歡笑流動的視覺沖擊。作者在紫藤蘿瀑布的影響下,逐漸從弟弟身患絕癥的悲痛中走出來,感悟生命的真諦。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對生命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并懂得生命的珍貴。在教學這一課時,教師要先根據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再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分層。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分為以下四個層面。第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理解課文內容。第二,揣摩文中的詞語、句式,感悟作者的所思所想,明確文章線索,并理解作者的情感變化。第三,學會運用觀察、思考、聯想等學習方法,并模仿文中的表達方式反復對這些學習方法進行運用。第四,仔細閱讀課文,嘗試理解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從而進一步感受生命、體悟生命。在教學目標確定以后,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為他們布置適宜的學習任務。例如,對于語文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教師要立足教材,在充分考慮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為他們布置基礎型學習任務,如讓這部分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充分理解文章的表達方式,找出文中能夠體現作者情感變化的句子,以此深化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夯實他們的學習基礎。對于語文學習基礎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以問題為引導,為他們布置思考型學習任務,如讓這部分學生思考:為什么作者會從紫藤蘿花中感悟出生命的真諦?明明紫藤蘿花的花期十分短暫,為什么作者又說生命的長河是永無止境的?以此提升這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讓他們可以對課文形成更深一層的感悟。對于語文學習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布置拓展型學習任務。如讓這部分學生仿照課文以借景抒情的手法寫一篇作文,以此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提升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
2.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讓差異教學法的有效性得到充分體現,不但要準確地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制定分層教學目標,還要針對不同層級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對于語文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可針對他們語文基礎薄弱、語文學習能力不強的特點,選擇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對他們進行引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先帶領這部分學生閱讀課文、背誦課文、分析課文,然后教會他們正確解析課文的方法,以此幫助他們扎實語文基礎,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對于語文學習成績良好或優秀的學生,由于這部分學生通常具有較為扎實的語文基礎,以及較強的語文學習能力,教師可根據他們的學習特點選擇現代化的新型教學模式,并引導他們自主對課文內容展開拓展學習,以此充分體現語文課堂的拓展性和開放性。這樣一來,班級中各個層級的學生都能通過語文學習有所進步和成長。
以《偉大的悲劇》一課為例,本課節選自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一篇傳記,講述了英國探險家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員們在南極探險歸途中的悲壯故事。首先,在備課階段,教師要對課文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差異化教學設計,以實現差異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全面滲透,從而有效帶動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優化學習效果。其次,在進行實際教學前,教師可以將教學過程劃分為課前導入環節、課堂學習環節和課程高潮環節,以此讓學生通過有層次性的學習過程更好地掌握學習節奏,進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個悲劇的偉大之處。最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將傳統教學模式與分層教學模式進行結合,即在教學的前半段時間,也就是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背誦課文以及簡要分析課文時要采用傳統的統一化教學模式,而在帶領學生詳細分析課文、講解課文時則要采用分層式教學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采用分層教學法進行教學時,要對教學問題、教學任務以及教學情境進行科學分層,以強調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凸顯語文課堂教學的開放性,突出分層教學模式的教育價值,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設計有差異性的互動環節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也是新課標對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各種方法,分層次地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化和拓展,以保證課堂互動的分層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從而使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水平等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例如,教師可以將情境教學法融入課堂教學,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能夠在教學情境中展開高效互動。具體來說,在教學情境中,教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學生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由進行分組。然后,教師可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每組學生分配學習任務,并以問題為引導讓各組學生展開互動交流。各組學生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互動交流積極性會異常高漲,學習目標便可達成。這樣的教學模式精簡了課堂教學環節,可以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更具針對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自由進行分組時,教師要對其進行科學引導,例如,教師可以差異化理念對學生進行引導,如鼓勵同一層級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這樣布置學習任務時會更具針對性,各層級的學生也都更容易獲得學習成就感。又如鼓勵各個層級的學生平均分組,這樣班級中各個層級的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實現優勢互補、互相學習,進而實現整體進步。教師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分組方式進行分組,學生的探討結果也必然不能完全相同,這可以充分體現語文課堂教學的豐富性和開放性,從而為初中語文教學的縱深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以《回憶魯迅先生》一課為例,教師就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組成分層學習小組,并為不同學習小組布置不同學習任務的方式,促使學生進行有差異性的互動學習。例如,對于由語文學習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來說,教師要確保布置給他們的學習任務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并以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為基礎適當增加任務的難度,以促使他們能夠根據學習任務展開積極的互動交流,進而主動進行拓展學習,有效提高思維能力。對于由語文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來說,教師在為他們布置學習任務時,要以教材為基礎,讓學生圍繞教材展開學習討論和互動,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度理解,并實現對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對于由語文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來說,教師在布置學習任務、提出引導性問題時,要注重任務和問題的基礎性,讓學生能夠通過任務或問題的交流和討論實現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優化學習能力。
4.布置有層次性的課后作業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實現差異教學法的有效運用,就要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進行差異教學法的合理滲透。課后作業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通過課后作業,教師不但可以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效進行檢驗,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和復習課上所學知識,提升學習效果。因此在布置語文課后作業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情對作業形式進行分層設計,以實現課后作業形式的多樣化,從而使差異教學法在課后作業環節的運用價值得到凸顯。
以《愛蓮說》一課為例,這是一篇文言文,相對于白話文來說,文言文在閱讀形式和內容理解上都具有較高的難度,需要學生在全面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對其所表達的含義進行分析理解。在本文中,作者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贊美蓮花的高潔來表達自己的道德情操。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但描寫出了蓮花的美麗外表、芬芳氣質、高尚的品格、美好的情操,以及正派的風度,還表達出了作者周敦頤對貪慕富貴的摒棄以及對志高行潔的推崇。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要圍繞這一核心思想內容進行分層設計。針對語文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引導學生立足于教材,通過積累的方式對文章內容及字詞含義進行全方面的理解,并積極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查詢相關學習資料,在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拓展,以此提高學習效率。針對語文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蓮花,體會蓮花的高尚品德,并模仿作者對蓮花的表述方式進行仿寫練筆,如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等。針對語文學習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教師要更加關注對這部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可引導他們通過拓展訓練對下節課學習內容提前預習,了解全文的主要內容,并做到熟練背誦全文、默寫全文。
5.組織有層次性的教學考核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就要有全面充分的了解。考核作為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組成部分,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評價學生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教學考核,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以便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能夠逐漸得到提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也應運用差異教學法,科學地為學生劃分層級,并為不同層級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考核題目,組織有層次性的教學考核,從而保證考核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例如,教師可以從試題難度方面體現差異性和層次性。對于語文學習能力較強、語文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在對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時,應以應用性的考核題目為主。對于語文學習能力適中、語文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教師在對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時,應以基礎性題目為主,應用性題目為輔。對于語文學習能力較弱、語文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在對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時,應以基礎性題目為主。通過這種差異性的考核,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從而有效改變以往一刀切的教學狀態,有效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
綜上所述,隨著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素質教育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問題。差異教學法作為素質教育理念下的新型教學法,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差異教學法,一方面能夠促進班級中學優生的充分發展,另一方面也能使班級中的學困生實現最大程度的發展,這對初中語文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解麗麗.新課改下差異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2019(08).
[2]黃泓.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差異教學法[J].語數外學習,2017(06).
[3]蔣怡辰.初中語文差異化教學調查及對策建議[D].天水師范學院, 2022.
[4]馬發發.差異教學轉化初中語文學困生的行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21.
[5]門燕麗,云霽嵐.初中語文教科書人物性別差異分析及教學策略[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0(04).
[6]李幸.性別差異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分析及對策研究[D].洛陽師范學院,2020.
[7]趙雯.初中語文教學中基于不同學情的形成性評價方案差異化設計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3.
[8]陳潔.論多元智能理論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啟示[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04).
Discuss on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ce Teaching Method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Deng Lei
(Sucheng Middle School, Qinzhou District,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 Tianshui 741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educational reform, more and more Chinese teachers begin to apply new teaching methods to actual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injects new vitality and vitality into Chinese teaching and im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teaching.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necessity of using the difference teaching method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aly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using the difference teaching method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starts with formulating hierarchical teaching objectives, selecting targeted teaching methods, designing different interactive links, arranging hierarchical homework after class, organizing hierarchical teaching assessment, etc,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strategies of using the difference teaching method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 junior middleschoolChinese; differenceteachingmethod;curriculumreform;lev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