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詠薇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銘,先生亦云“捧著一顆心來”。作為教師,要堅守“立德樹人”的初心,擔當教書育人的使命。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更是學生成長路上的領航員,引領學生能全面發展。堅守初心,應是教育者們的源頭活水。學生是具有主體差異性的個體,不同性格的孩子所演繹出來的故事也是千姿百態。《孫子兵法》有云:“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作為班主任,面對形形色色的班級事務,如何有效地教育學生,我贊成用“攻心”法則,以謀取勝,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攻心”為上,克敵無形。心靈是人與人之間的最大屏障。“攻心”之術便是班主任工作最為關鍵的一招,從“心”入手,與學生架起心靈溝通之橋,才能在教育教學中得心應手,因人制宜地尋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一、愛心感化,傾注關愛
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師者需有“大愛無疆”的愛心,以博大的胸懷去溫暖學生、愛護學生、感化學生,關心學生成長,潛心立德樹人。作為班主任,要用誠摯的情感去熱愛、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學生融入校園集體生活的過程,需要一個有愛的環境,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身處一個有愛的班集體,有互相關愛的同學,更有關愛自己的老師。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在情感需求上相對較高,他們常常會因為缺乏關注和關愛而引發其他的問題,班主任的日常管理要堅持深入課堂、宿舍和學生活動中,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把握學生的動態。對學生有愛,并不等于一味地遷就和放縱,要堅持“愛”和“嚴”相結合,不降低要求,而是采取適當的方式促其改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愛。針對狀態不佳、不服管教的學生,可以通過主動溝通交談,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真誠溝通,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后和學生協商解決問題。還要及時給予幫助和關愛,讓學生從內心認同學校和班級的管理。班主任要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做學生成長的守護者與貼心人。同時,班主任還可以通過開展主題班會、團建活動提高班級凝聚力,節日時給予學生該有的“儀式感”,例如創辦生日會慶生,師生節日互送祝福,共建班級文化墻等讓學生融入班集體,創建有愛班集體。
二、真心相待,善于交心
要做到“將心比心”,學生能從教師的言行舉止中感受到教師是否真心。創建良好的溝通環境是心與心真誠交流的有效條件。班主任要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基礎,與學生平等友好地溝通,傾聽學生的感想,接納學生的心聲,給予正確的引導。在選擇共同談話場所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讓學生感到相對輕松舒適的環境,比如在校道上、操場上,站在與學生平等的角度進行引導學生輕松交談,切勿以呵斥的口吻進行交談,避免學生產生抵觸心理。
當與學生面對面交流,難以打開溝通的窗口時,我通常都會以自己的經歷切入,先讓學生聽聽我的相關故事,站在學生的角度談談對某些事情的看法,將心比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同理心,同時提出一些他的做法的不當之處。在交談中教師可以肯定學生日常中表現比較好的一面,并表示對他行為轉變的信任。班主任還可以采用其他的溝通方式開展德育工作,例如讓學生利用信件、小紙條反饋心理的感想,教師通過同樣的方式給予孩子建議和鼓勵。線上溝通也是學生更喜歡的溝通方式,假期可以通過網絡與學生交流、交心,沒有面對面的壓力,學生更能暢所欲言。只有接納學生的現狀,用真心對待學生,用他們喜歡的方式溝通,讓學生積極地表達自己,才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改進自我,更好地適應環境。
三、細心管理,巧于借力
優秀班集體的創建需要師生齊心共進,共同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這樣有利于班集體目標的實現,有利于教師德育工作的開展,更有利于學生道德品格的養成。為了更好地開展班級德育工作,要落實班級細致化管理,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巧于借力是班級德育工作的關鍵。班級規章制度的有效利用能對學生的行為規范起到有效作用。作為班主任要參與班規的制定,結合班級的具體情況與學生共同討論并確立班規,包括提出明確要求,如考勤制度、文明公約,這樣使學生有章可循,通過經常督促檢查,共同約束彼此的言行舉止。班主任要融入班集體,與學生一起嚴格遵守班規,取得學生的信任,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級和學生。同時,班主任要培養和組建優秀的班干部隊伍,培養他們的組織管理能力,在此基礎上大膽放手,借助班干部開展班級德育工作,發揮“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效力。我在班干部的配置上,認真分析了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做到了人人都有班級管理的任務,讓每個學生都感覺自己是班集體的一員,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班級管理意識和責任意識,也能對約束自己的言行起到較好的作用。此外,我會通過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謂“擦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在班內樹立各方面的典型,然后逐步積累,使好的思想和行為發揮影響和帶動作用,最后風行全班,成為全班學生的行為準則和行為習慣。
四、耐心相伴,樂于賞識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學生的身心發展有進階型和規律性,德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得以完成,面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問題,應多一分寬容和耐心,給予學生成長和進步的空間。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教育不放棄每一個“掉隊”的學生。學生既有優點,也存在不足,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要以生為本,耐心相伴,做學生成長的守護者與貼心人。班主任要用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發揮好賞識教育的作用,每個人都渴望獲得別人的贊許和肯定,班主任應當去發現美,善于發掘每個學生身上值得被肯定的優點,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班主任可以在班級工作和活動中多為學生展示才能搭建平臺,盡可能使每個學生都能為班級建設出一分力。由于學生擔任了一定的職務,隨著責任意識的增強,思想意識也會隨之進步,各方面的能力也能夠得到鍛煉。例如,在面對學生存在心理問題需要解決時,我會做好日常的關注,耐心地通過各種方式交流溝通,鼓勵為主,在談話中對學生表示肯定,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共同商量應對問題的對策,幫助學生逐漸走出陰霾。
堅守初心,從“心”出發,當愛心、真心、細心、耐心共同傾注,或許班級德育工作會有事半功倍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