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然



【摘要】圖形結合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解題方法,能夠將較為復雜抽象的物理問題直觀地表現出來,從而提升初中學生物理解題能力.本文對圖形結合解題方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旨在為如何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提的提升供參考思路.
【關鍵詞】初中物理;圖形結合;解題
1強化學生圖形結合應用意識
圖形結合的本質就是將抽象復雜的知識利用圖形直觀地呈現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找到解題的方法和思路,提高解題的能力[1].現階段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當強化學生圖形結合的應用意識,從而更加靈活地應用圖形來求解實際存在的問題.
例1在一個外部環境為0℃的裝滿酒精的大盆中放置一個裝著冰水混合物的金屬盆,并在金屬盆大盆和的液體中分別插入一個溫度計,并將其標記為甲和乙,如果利用電風扇吹動液面,將會出現()
(A)內盆當中的水和冰的比例維持不變.
(B)內盆當中的水和冰的比例發生變化.
(C)兩只溫度計的示數相同.
(D)溫度計甲的示數低于溫度計乙的示數.
解析如圖1所示,因內盆當中是水和冰的混合物,在溫度為0℃的情況下,溫度計甲的示數不會發生變化,但是隨著水的蒸發會將周圍的一部分熱量吸收,故而(A)選項錯誤,(B)選項正確.另外在酒精的蒸發作用下外盆中的液體會吸熱,因此溫度計乙的示數會發生變化,并且低于溫度計甲.
2培養學生圖形結合解題習慣
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對題意不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比較直觀的圖形來理解題目信息[2].一旦學生利用圖形解決問題,就能夠解題中圖形帶來的便捷,從而逐漸養成圖形結合的解題習慣[3].
例2B物體上放著A物體,將其一同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說法正確.
(A)A物體受到的重力與B物體對A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B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A物體對B的壓力與B物體對A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B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B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解析本題所考查的是關于作用力和平衡力等方面的物理知識,作用力和平衡力兩者之間的相同點是力的大小保持相等,力的方向保持相反,但是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面,而相互作用力則是作用在兩個物體上面.因此在本題目解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在求解的過程中根據各個選項中給出的力相應地繪制出受力分析圖,從而幫助學生判斷這些選項的正確性.
3結合他法運用圖形結合法
在初中物理問題求解的過程中會涉及各種各樣的方法,但沒有一種方法是萬能的,圖形結合的方式也不例外,在解題的過程中需要將圖形結合法與多種方法進行結合,從而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4].在教學中需要運用多種方法,比如說排除法、反推法等,再通過圖形結合的方式梳理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升物理問題求解能力.
例3如圖2所示,電源電壓恒為6V,定值電阻R=20Ω,閉合開關之后,求:
(1)當電壓表示數為3V的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阻的阻值;
(2)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10Ω時R消耗的功率.
根據(1)可畫出電路圖相應的等效電路圖主要部分,如圖3所示,將已知量和未知量標注出來.
根據(2)畫出電路圖相應的等效電路圖主要部分,如圖4所示.
解析(1)主要根據電路圖相應的等效電路圖和歐姆定律對答案進行求解.已知U2=3V,R2=U2/I2,先將I2求解出來.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I2=I1,求I1等于多少,根據歐姆定律:I1=U1/R1,已知R1=20Ω,先將U1求解出來,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U=U1+U2,已知U總=6V,U1=U-U2.在理清這樣的思路后將推導過程倒過來按照邏輯順序求解就能夠得出最后的答案.根據同樣的方法就能夠求出第二小題的答案.
4基于圖形結合強化訓練
為了進一步掌握圖形結合在數學題目中的應用,可以反復地訓練運用圖形結合的方式來求解物理問題,在反復訓練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分析題目和解析題目的能力[5].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典型的物理問題,利用圖形結合的方式來求解物理問題,在反復訓練的過程中發展學生自身的問題求解能力.
例4現有兩個阻值各不相同的電阻,分別為R1和R2,其電流會隨著電壓的變化發生改變,從而形成電壓電流變化圖象,均表現為一次函數.如圖5所示,R圖線中涵蓋三個區域,對R1和R2兩者進行串聯或并聯后所形成的電路電阻相應地表現為R串和R并,那么他們對應的R曲線圖本身處在的區域應當是圖中的哪個區域?
解析本道題目主要是考查學生對電力學的理解,在題目中涉及圖線,且涉及R、I、和U等抽象的物理參數,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存在較大的難度,因此容易造成學生解題錯誤,導致整體的解題難度較大.但是如果在解題的過程中靈活地應用圖形進行解題,就能夠簡化整個求解過程,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解題思路.解題過程略.
參考文獻:
[1]張麗燕.初中物理課堂中圖形結合的解題方法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35):119-121.
[2]張輝.初中物理教學中圖形應用魅力探析[J].基礎教育論壇,2022(05):49-50.
[3]陳忠堂.初中物理中圖形結合的解題方法分析[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1(02):88.
[4]蔡水旋.初中物理中圖形結合的解題方法——以初中物理力學習題為例[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14):60-61.
[5]萬志成.圖形結合在初中物理導學案中的初步探索[J].新課程,20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