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萬青
【摘要】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也應當革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真正理解這門課程、學好這門課程.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實驗教學部分較少等.本文針對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分析總結相應的對策,以期在新課標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課堂效率與效果.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初中物理課程對于學生來講具有現實和未來雙重意義,是值得學生認真鉆研的學科.一方面,從現實意義上來看,初中物理學科是學生開始接觸物理學科的開端,對于學生打好物理學習的基礎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物理學科是初中學生畢業時面臨的中考科目,并且考查的內容較多,學生想要取得良好的中考成績、升入理想的高中,就必須掌握好物理知識.學習物理學科不僅是服務于學生對于提升成績的需求,更是有助于初中學生養成終身學習意識、習慣和能力的存在.
物理學是由理論和實驗兩部分共同組成的,初中物理的教學要在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的同時加強學生對于物理實驗部分的親身操作體驗,才能促進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深刻理解.并且,新課標對于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加強學校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性,培養出能夠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學生,而非用抽象的課程知識教出只會應付考試內容的學生.在新課標的背景下,物理教師應當重視改善物理教學方式的緊迫性,為學生提供適應的物理學習環境.
1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物理教學的抽象化內容較多
與其他初中學科不同,物理學科的知識雖然是通過總結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得來的,但是由于專業術語較多、與學生過去的學習經驗的關聯性較少,呈現出物理教學內容抽象化的特點.另外,初中的物理知識并非真正的晦澀難懂,只是如果學生如果缺少對生活現象的親身觀察以及物理實驗的實際操作,那么便無法真正的理解物理知識,如物理公式的記憶需要學生真正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否則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住這些抽象的字母與公式.另外,初中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少、認知結構較為簡單,這也是造成學生認為物理學科較為抽象的重要原因.
例如以“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導學生時會提到“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并非保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有一定難度.首先,初中學生是第一次系統地學習“力”的知識,“力”這樣虛無縹緲的東西,它的概念本身對于學生來講就比較抽象,初次學習的過程必然有一定難度,他們需要用較多的時間來消化這些概念.其次,科學的物理知識往往與初中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有沖突,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之前,初中學生通常會根據日常的生活體驗來得出結論,比如“推了玩具車之后小車往前滑動了一段時間”,所以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力在維持玩具小車向前運動”,學生缺乏科學知識的指導因此容易產生這樣的錯誤結論.所以,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學生容易混淆“改變運動”與“保持運動”的概念,難以轉變思維,真正理解這些抽象知識.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導學生時應當更加有耐心,做好這些抽象知識的解釋工作,幫助學生辨析錯誤經驗與科學知識間的差別,才能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物理學科的第一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
1.2物理實驗教學的部分較少
新課標對于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致力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與動手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教學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現實情況卻總是不盡如人意,與課堂理論教學相比,物理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階段的占比仍然較小.并且有些學校因為實驗器材不足或者不重視實驗的重要性等原因,安排的實驗教學活動較少.另外,由于物理學科知識具有一定抽象性,相關的物理實驗活動可以輔助學生通過親身觀察物理現象的方式加深對物理知識以及相關公式的理解.物理實驗教學的部分過少的話,不僅背離了新課標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更是打擊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熱情,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1.3物理學科的教學方法較為機械
在新課程改革之前,傳統的教學理念更加注重對學生的書面知識的教授,教學方式也較為保守,“教師講、學生聽”是主要的教學模式.新課標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希望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促進師生間的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部分教師未能及時轉變教學思維,仍舊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照本宣科”的現象也沒有完全根除.這樣的教學方式較為機械,無法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更無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與能力.總之,機械的教學方法的潛在危害較大,不僅使課堂教學枯燥乏味,更不利于學生理解知識,最終導致物理教學效果不理想.
1.4學生缺乏正確的物理學習方法
在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過程中,往往不能立刻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物理知識的學習方法.一方面,學生剛開接觸物理學科,以往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經驗往往無法直接套用到物理學習中,學生只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慢慢摸索出適合物理學科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學生可能存在對物理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的問題,導致學習的積極性不足,缺乏學習的熱情,自然也缺少探索學習方法的動力.學生缺乏正確的物理學習方法,不利于學生形成對于物理學科的系統性認知以及培養科學的思維模式,對于整個的學習生涯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2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策略
2.1抽象問題具體化
物理學與實際生活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一方面,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可以補充物理學科的知識內容,另一方面,應用物理知識也可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因此,物理教師應當重視將學科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將抽象問題具體化,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學科知識.以“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鏡子作為教學道具,引導學生觀察現實中自己的樣子與鏡子中的樣子的差別,來體會平面鏡成像特點的知識.將抽象問題具體化,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化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還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樂意投入到物理學科的學習中后,自然會更有耐心探索難度較大的學習任務并總結出恰當的學習方法,為今后的物理學習打好基礎.
2.2優化教學方式
教師的教學風格以及教學方式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新課標的背景下,物理教師應當及時革新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果,帶給學生良好的課堂體驗.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引導式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浮力”的相關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授書本上的知識之前,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觀察木頭浮于水面但石頭沉入水底的畫面并猜測其原因,教師要適時地引入“浮力”的概念,引導學生將思考角度放到浮力與重力的關系上去.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教學之余,教師在精進自己專業能力的同時也可以與其他教師交流分享教學經驗,或者觀摩優秀教師的公開課或慕課視頻,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使物理教學過程更加有趣.
2.3加強實驗教學活動
上述已提到在新課標背景下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以及當下物理實驗教學占比小的問題,因此校方應當加強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合理安排實驗教學活動,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要將課堂知識與實驗教學充分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促成學生真正掌握理論知識.
例如以“歐姆定律”的教學為例,這一部分的知識難度較大,物理教師應當充分結合相關的物理實驗來進行課本知識的講解,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這一公式的含義.教師通過實驗教學活動,利用實驗器材,指導學生測量電阻兩端的電流與電壓數據的方法,使學生通過對比多組實驗數據的結構推論出三者之間的關系.又比如,在“氣體的壓強”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玻璃瓶、紙板等工具,讓學生將紙板蓋在裝滿水的玻璃瓶口上,然后倒立玻璃瓶使瓶口朝下,慢慢將紙板撤去后,學生可以觀察到玻璃瓶的水并沒有流下來,這樣的實驗可以有效勾起學生對于氣體壓強的好奇心,之后再展開教學講解學生會更加精力集中聽講.總之,經過了實驗活動的親身體驗,學生對抽象性知識理解的難度會降低,對于知識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2.4推進信息化教學
在“互聯網+”時代,數字技術與教學活動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開展教學活動,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能改善課堂枯燥的氣氛,為物理教學增添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到積極性.具體來說,利用信息技術,就可以將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轉變為具體的圖像、視頻、動畫,有利于學生更加生動形象地理解物理知識.另外,物理課堂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還能夠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因此,推進信息化教學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物理教師應當適當利用數字技術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果.
2.5建立科學的考核和評價體系
科學的考核和評價體系不僅是正確考查學生知識掌握水平的工具,更是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物理知識的動力因素在.傳統的考核方式以學生的測驗成績為評價指標,較為機械,在新課標的背景下,科學的評價體系應當考察多因素的情況,綜合分析來做出兼具針對性與整體性的評價.
例如初中物理的考核標準應當囊括學生的測驗成績、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動力、課堂表現等多方面因素,按照一定比例將其轉化為定量的分數來展現學生的學習情況.建立科學的考核和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過程性評價,真正反應學生的學習實際,開展針對性的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學生進行綜合考察,才能真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最終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升.
3結語
新課標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物理學科應當響應新課標的號召,著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針對實際教學中面臨的實驗教學占比小、教學內容較為抽象、教學方式較為落后等問題,及時做出調整.不管是將抽象問題具體化、加強實驗教學活動還是推進信息化教學、優化考核和評價體系,最終目的都要落實到培養學生學科素養之上,打造物理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黃邦增.新課標下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2021(39):95.
[2]韓永彬.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優化開展研究[J].知識文庫,2020(21):39+41.
[3]江新干.新課標下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引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7(01):111.
[4]王勇.新課標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方法[J].新課程(下),2019(10):64.
[5]孫洪波.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06):34.
[6]羅浩勛.新課標下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9(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