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潔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教學占據著重要地位,并且習作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國教育形式不斷變化的背景下,人們對小學語文的習作教學關注也變得越來越高,同時教材中也增加了習作單元內容,所以提高對單元習作教學的重視程度是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工作內容?;诖?,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學語文單元習作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單元習作?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1-0082-03
語言文字在生產生活中不僅是人們交流溝通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信息傳遞的重要載體,由此可見語言文字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課堂中教師應格外注重對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扎實語言基礎,從而進一步發揮出習作教學課堂對促進學生發展的關鍵性作用。在小學語文的單元習作教學中不僅包含閱讀教學、書寫教學,還包括口語教育與交際教學,因此在不同方面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能夠為其綜合性發展提供切實保障。
一、小學語文單元習作的重要價值
統編版教材作為在全國范圍內使用的語文教材,其中設置的習作單元不僅對教材內容豐富起到重要作用,對教學內容完善也具有一定積極影響,能夠在提升教師習作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為教師提供教學指導,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1]。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單元習作教學可以促使教師真正落實教材編寫的目的,同時也能夠令教師正確運用教材內容。除此之外,由于教材中的習作單元不僅包含習作例文,還具有一些寫作方法與寫作思路,所以當教師在為學生開展單元習作教學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教材中設計的習作指導,幫助學生明確習作內容與技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當教師在開展單元習作教學時,應合理運用教材,采用正確教學方法為學生創建高效教學課堂,充分發揮出小學語文單元習作的重要價值,在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現階段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
小學階段的語文習作主題雖然相對容易,但是同樣需要學生根據習作主題進行提綱設計,然后在提綱的基礎上豐富習作內容。所以小學生在進行寫作練習的時候不僅需要明確自己的習作主題,還需要對習作的具體內容進行總括,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其在寫作練習中真正鍛煉自身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寫作能力[2]。而想要實現這一點則需要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寫作練習中,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還處于發展階段,容易在枯燥的寫作練習中分神,所以學生的習作內容也通常會出現不連貫的問題,從而導致學生并不能在寫作練習中獲得顯著學習效果。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創設情境的方式為習作教學課堂增添活力,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習作狀態完成寫作練習。
(二)學生缺少寫作素材積累
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所以當學生在進行寫作練習的時候通常會出現習作內容不夠豐富的問題,從而逐步消減學生的習作積極性,并不利于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與此同時,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也需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寫作素材積累機會,促使學生通過閱讀等方式進行寫作素材積累。但是,從目前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為減少課堂教學時間,通常選擇讓學生到課下進行自主積累,而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所以在缺少教師的監督下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量得不到提升,直接限制了學生在寫作能力方面的發展,同時也不利于小學語文單元習作教學的順利開展,降低了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效果與質量。
三、小學語文單元習作教學策略
(一)在單元習作主題基礎上創設教學情境
當小學語文教師在為學生開展習作教學課堂之前,應對教材中的習作單元主題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在單元習作主題的基礎上明確習作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教學方案、清晰整理教學思路、做好一切教學準備,從而為教學課堂的順利開展提供切實保障。其次,教師應對教材中的習作教學內容進行充分挖掘,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合理利用教材知識,在確保習作教學質量的同時,為學生打造高效教學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了充分發揮單元習作教學的重要作用,教師應在課程開始前對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計,通過為學生創設習作教學情境的方式充分融入教學內容,為促進學生的習作能力發展提供充足動力。例如,在以“我的心愛之物”為主題的單元習作課中,教師首先應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由于在這一單元中主要對事物進行了描寫,所以教材在本單元的習作設計中明確了“我的心愛之物”的主題,與此同時,在本單元中的《落花生》一課中作者也在樸實無華的語言文字中蘊含了深刻道理,因此教師在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的時候應充分結合本單元課文的寫作特點,從而為學生合理設計學習目標,促使學生在寫作練習中利用在課文學習中掌握的寫作技巧完成習作,這樣不僅可以促使教師在結合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設計教學目標,同時也可以令學生在單元習作學習中鞏固所學知識。其次,教師需要在單元習作主題基礎上為學生創設習作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情境中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在教材的單元習作中對“我的心愛之物”寫作進行了教學指導,所以教師可以合理運用教材中的教學指導為學生辦一期“我的心愛之物”活動,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心愛之物進行描寫,并在習作作品中貼上相關圖片與同學們一同分享:“同學們,接下來我們班要舉辦一場‘我的心愛之物活動,同學們需要針對自己的心愛之物進行寫作,同時附上自己心愛之物的照片,到時與大家分享。習作題目與寫作形式都沒有要求,但是字數要求300以上,大家要寫出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風格哦?!蓖ㄟ^這一習作情境創設,促使學生在本次單元習作中通過利用樸實無華的語言描寫不同事物。在“我的心愛之物”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分享自己的心愛之物,還能夠在習作交流中提升自己對事物描寫的掌握程度,從而實現單元習作教學的目的,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發展。
(二)在單元習作主題基礎上增加素材積累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是由多個單元組成的,并且在不同單元中都包含多種課文題材與類型,不僅具有知識差異性,同樣也具有知識聯系[3]。每一篇課文中都蘊含著作者的個人色彩與寫作風格,所以學生在學習不同單元時能夠感受到語文知識的無窮魅力,這對啟發學生的寫作思維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同時對學生的未來發展也發揮著關鍵性作用。所以,教師在為學生開展單元習作教學的時候需要將學生帶入語文世界,在單元習作主題基礎上增加素材積累機會,讓學生深入教材課文中,通過積累課文中應用的寫作手法與寫作風格,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在以“縮寫故事”為主題的單元習作課中,教師可以依照教材中的提示引導學生觀察并分析例文中怎樣對文章進行了縮寫,在教師的引導下幫助學生明確應該怎樣縮寫故事:“同學們,在本單元的習作中我們通過對比一下《獵人海力布》和例文之間的區別,可以看到在進行縮寫故事的時候首先應在整體上把握原故事的具體內容,理清故事思路;其次要將故事中的主要事件與人物整理出來突出重點;再次,用簡潔的語句將故事情節連接在一起;最后看一看語句連接是否自然,語句是否通順。這樣就可以完成對一個故事的縮寫了。”緊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牛郎織女》進行故事縮寫,同時要求學生將字數控制在400字以內。通過寫作練習幫助學生鍛煉語言概括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不同種類的故事,讓學生在通過閱讀后進行故事縮寫,這樣不但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可以為學生增加寫作素材積累,通過將縮寫的故事作為案例融入自己的寫作作品中,幫助學生豐富寫作內容,充分發揮出小學語文單元習作教學的重要作用。
(三)在單元習作主題基礎上打開寫作思路
對于小學生來說寫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有的學生為了湊夠字數用盡自己的一切力量,最終完成的寫作作品也不盡如人意[4]。而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思路較窄,并且當學生在面對習作主題的時候,由于習作題目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較大,所以學生針對自己陌生的主題無法打開自己的寫作思路,進而出現一籌莫展的情況,不僅不能把握寫作方向,對寫作內容也無法確定。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對自己的單元習作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通過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獲得更多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充分打開寫作思路,同時也促使其在習作中迸發不同想法。例如,在以“二十年后的家鄉”為主題的單元習作課中,教師如果采用以往的教學方法為學生開展單元習作教學的話,不僅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會降低教學效果,所以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首先,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教材中的習作提綱,幫助學生明確在本單元的寫作學習中應該怎樣完成寫作內容構建。其次,為促使學生在習作中充分打開寫作思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一張紙上列出自己的提綱,其中每個學生只需要在提綱中寫出自己的題目、開頭、結尾,同時列出中間部分的環境變化、工作變化以及生活變化,但是不對其中內容進行闡述,當學生做完這些工作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列出的提綱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換,通過學生的寫作思路交換打開寫作思路,當然學生也可以不完全按照最終完成的提綱進行寫作,可以在寫作中加入自己的想法或對提綱進行簡單修改,從而促使學生在同學的幫助下打開寫作思路,為學生提供一個充滿趣味性的單元習作課堂,提升學生對語文單元課堂的參與積極性。
(四)在單元習作主題基礎上強化寫作表達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課堂中,教師較為注重對學生的閱讀教學,通過閱讀教學帶領學生深入課文中心,在理解與總結下學習文章寫作技巧[5]。與此同時,教師也會讓學生在閱讀文章后對文中內容進行總結概括,雖然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提升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但是卻忽視了學生的寫作表達,從而限制了學生在寫作能力上的發展。針對這一現象,教師需要在為學生開展單元習作教學的時候以單元習作主題為基礎強化寫作表達教學,通過引導學生對寫作方法以及寫作技巧進行合理運用,提升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例如,在以“介紹一種事物”為主題的單元習作課中,教師首先應帶領學生對教材中設置的習作例文進行分析,在《鯨》這篇課文中不僅運用了“近四十噸”以及“約十七米”這兩個詞對鯨魚進行了描寫,通過數字的比較將鯨魚具體化,從而提升寫作真實性,同時在例文中也對不同種類鯨魚的捕食方式以及鯨魚的呼吸進行了描寫,更加生動形象,為整篇文章賦予了情感表達。在教師的帶領下,促使學生對“介紹一種事物”為主題的單元習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幫助學生明確了本單元寫作的寫作標準。接下來,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介紹,讓學生在語言表達中明確事物特點,并在利用不同說明方法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將事物描寫具體化,然后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語言表達轉化為文字表達,從而完成習作。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事物介紹進行分層次描寫,在不同段落中對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進行描寫,這樣不但可以促使學生主動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在寫作中有“東西”可寫,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表達能力。
四、結束語
以上,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為學生開展單元習作教學,教師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并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明確單元習作教學目標與內容。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通過在單元習作主題的基礎上創設習作教學情境、增加素材積累機會、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強化習作中的寫作表達,從而在整體上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表達能力,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習作教學課堂中,同時也促使教師為學生打造高質量的單元習作教學課堂,充分發揮單元習作教學的全部優勢,實現單元習作教學課堂開展目的,為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提升提供切實保障。
參考文獻:
[1]周振婷.統編版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習作單元教學策略研究[J].智力,2022(19):103-106.
[2]劉巧珠.淺析統編版小學語文習作單元的整體教學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2(15):175-177.
[3]張瑞敏.小學語文習作單元教學策略與實踐[J].基礎教育論壇,2022(15):63-64.
[4]曾艷青.略談小學語文中高年段單元整體教學策略——以統編版教材習作單元為例[J].新教育,2022(10):9-11.
[5]姜宣敏.聚焦習作單元 筑牢寫作之基——小學語文習作單元教學策略初探[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2(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