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平
摘 要:近幾年來,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使高校體育教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傳統的高校體育教育模式存在一些問題,難以滿足新形勢下體育教學要求。本文從高校體育教育的意義出發,分析了現有體育教育創新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就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措施,以便為高校體育教育創新模式做出有益探究,更好地服務于高校體育教育改革。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育;創新;模式;探究
1 高校體育教育創新的意義
1.1 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目前,很多大學生選擇“宅”的生活方式,身體素質逐年下降,這反映了他們健康生活理念的缺失。高校體育教育創新將改變以往體育活動運動量大、枯燥乏味的現象,通過引入新的運動類型、增加新項目、更為靈活的比賽方式等,吸引大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在部分大學生的認知中,缺乏對健康生活理念的認識,沉迷于打游戲等娛樂活動中。在飲食上也缺乏健康意識,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嚴重影響了自身健康。通過體育教育創新,讓更多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的意義,不僅能提高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而且還能改掉不正確的生活習慣,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1.2 構建多元化教育評價體系
高校在教育改革中,一直提倡以人為本,提倡多元化人才培養制度,為更多人才的成長創造寬松的環境。一段時間以來,高校更關注學生的文化成績,而體、美、勞等其他評價指標在教育評價中處于邊緣位置。因此,必須重建高校人才評價體系,以便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近年來,各地高校紛紛開展招生改革,對于一些有突出特長的學生進行特招,在課程設置上,也增加了武術、摔跤、舞獅等傳統體育項目,這些都為構建多元化教育評價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高校進行體育教育改革創新,一方面為傳統體育項目進入當代高校體育教育提供了機會,另一方面,高校體育教育創新使人們重新審視現有的高校教育評價體系,增加體育等其他活動在教育中的比重,為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做出有益探索,促使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更加關注自身的全面發展。
1.3 調動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很多大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參與度較低,缺乏興趣,這已經成為高校體育教育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因此,改革現有體育教育模式,已經成為大學體育教學中十分緊迫的課題。高校在體育教育創新模式研究中,要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放在第一位。如今一些小眾體育項目,如臺球、射擊、滑板、飛鏢等運動項目正在受到越來越多大學生的歡迎。高校對現有的體育課程設置進行創新,適當增加一些新的體育運動項目,在課程設置上更加強調體育運動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增加體育教育的魅力。
2 目前高校體育教育創新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對體育教育創新模式的忽視
目前在部分高校中,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教育工作者,都把體育教育作為附屬品,沒有將體育教育的獨立性體現出來。部分院校不重視體育運動的開展,僅僅安排幾節體育課,沒有形成一套連貫的體育教育機制。在就業壓力增大的今天,無論是高校管理者還是學生本身,將更多學習時間分配到了專業課程與考取資格證書上,真正的體育教育所用到的時間十分稀少,在這種情況下,體育教育創新模式要想取得成功,十分困難。目前我國高校在排名及招生宣傳上,將側重點集中在專業課程上,體育教育屬于從屬地位,在體育教育創新模式研究上,大多數院校既缺乏重視,又沒有動力,這導致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創新成果較少,缺乏推動力。
2.2 沒有從激發學生參與興趣的角度出發進行體育教育創新
部分高校在進行體育教育創新模式的研究過程中,沒有從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角度出發,而是盲目根據其他高校體育教育創新模式,以應試教育思想來進行改革創新。從提高學生體育考試成績出發進行體育教育模式創新,從短期看,能夠提高大學生的體育成績,但是從長期來看,沒有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造成對于提高高校學生身體素質和形成健康生活理念的阻礙,容易導致體育教育創新模式的停滯。對于高校體育教育創新來說,只有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體育教育創新模式才能真正服務于高校學生,引導體育教育服務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2.3 優質體育師資力量匱乏
當前高校體育教育創新模式研究中,缺乏優質體育師資力量,這是限制體育教育水平提高的關鍵因素。長期以來,我國體育運動呈現出精英化培養趨勢,部分體育運動項目的民眾參與度不高,一些小眾體育運動近年才得到推廣,這反映在高校體育師資力量建設上,就出現一些體育教師兼任多個運動項目,甚至部分運動項目缺乏專業教師的現象。高校體育教育模式的創新,勢必要對原有的運動項目及課程進行重新安排,在此過程中,缺乏優質體育師資力量的現象將更為明顯。這說明現有的體育教育課程陳舊,無論是從理論知識還是專業技能上已經落后于先進水平,因此,積極引進高水平專業教師,將新的教學理念和運動知識帶入高校體育教育創新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
2.4 體育器材及場地限制了體育教育創新模式發展
我國近年來增加了對教育的資金投入,教學設施和教學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校體育器材及運動場地建設還存在滯后性。一方面,我國高校的運動場地種類及數量偏少;另一方面,我國高校在辦學過程中,將更多資金投到圖書館、教學樓、學生宿舍、師資力量建設等更為迫切的項目上,體育器材及場地得到的資金較少,需要進一步增加投入才能滿足體育教育創新需求。此外,考慮到部分高校在早期規劃中缺乏對體育教育的重視,導致高校內缺乏體育運動場館,在體育器材購買上,則沒有有效規劃,這些因素都影響了體育教育創新模式的發展。體育教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的課程,對于部分運動項目來說,缺乏體育器材,是無法開展相關運動的,因此,高校要增加資金投入,切實改變目前體育器材數量及種類不足、場館建設滯后等問題,為體育教育創新奠定硬件基礎。
3 高校體育教育創新模式策略
3.1 提升高校體育教師創新理念
高校體育教育創新模式要想取得成果,就要提升現有高校體育教師的創新理念。對于高校來說,體育教學理念要從單一的教學功能,發展到引導體育工作者以素質教育為出發點,特別是以體育在當代大學生成長中的積極意義為切入點,為人才的全方位成長做出有益探討。此外,傳統體育教學中關乎學生基本身體素質的考試項目要保留,還要平衡考試科目的合理性,優化教學資源分配,確保體育教育資源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目前高校體育教師受培訓機制及體育知識的更新的限制,已經逐漸無法滿足現代體育教學需求,因此,有必要吸引相關領域專業運動員前來高校進行知識講座,一方面,__可以吸引學生參加體育運動;另一方面,為體育教師帶來最新的教學理念,有助于高校體育教育創新模式的研究與發展。
3.2 創新體育教學方式,增強體育教育趣味性
高校在體育教育創新模式研究中,不僅要從專業角度出發,選擇更為科學合理的體育課程設置,而且還要考慮到體育教學方式的創新,從增加體育運動趣味性為出發點,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體育運動是人類在狩獵與戰爭中演化而來的,而現代體育運動則更多服務于運動與休閑,兼具娛樂性,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從趣味性出發,有助于擴大體育運動影響力,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例如,跑步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心肺功能,而且還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身體各項機能,是所有運動中最簡單也最有成效的。相比于其他運動,單純的跑步明顯枯燥,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創新教學模式,增加該項運動的趣味性。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采用組隊接力比賽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實現了跑步鍛煉,而且也培養了他們的團隊意識與競爭意識,增加了該項運動的趣味性。此外,考慮到體育課程具有不同的特點,教師在體育課程設置與教學方式上,也要積極創新,不斷更改運動規則,使學生產生新鮮感,能夠對體育課程保持較高參與度。
3.3 利用現代技術,增加體育教學中的科技含量
現代科技在體育運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具體到體育教育創新中,現代科技也對體育教育創新模式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目前高校普遍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在體育教學理論課程中,除了文字外,還可以采取播放優秀運動員比賽視頻等形式,實現理論教學直觀化。相比枯燥的理論知識,采用視頻教學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體育運動實踐課程中,現代科技發揮的作用更為明顯。為了有效降低學生的運動風險,可以鼓勵學生佩戴運動手環,實時監測學生的心跳、血壓等指標,使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更為了解,在一定范圍內降低受傷風險。對于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技術動作,采用鷹眼捕捉技術,能夠對學生運動中的每一個細微動作實現監測,通過回放、技術分析等,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3.4 建立體育教育課程創新體系
隨著現代體育運動的不斷豐富與發展,現有高校體育課程也逐漸顯露出內容陳舊、不符合學生需求等問題,因此,建立體育教育課程創新體系就十分有必要。目前高校體育課程設置多年不變,一些危險性大、不符合現代體育運動理念的課程仍然存在,這些課程的學生參與度低,無法發揮體育教育的功能,因此,要更新課程內容,增加符合現代學生需求的體育運動項目。在體育教育課程體系創新中,要充分體現體育文化宣傳功能。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體育運動不僅是一門課程,也是一項重要的娛樂活動,而通過體育文化宣傳,引導學生參與并熱愛其中一項運動,是體育教育課程創新中的重要使命。當前大多數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參與度不高,歸根結底就是沒有良好的文化氛圍熏陶,只有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校內網站等進行體育文化的宣傳,學生才能有興趣參加體育運動,建立體育教育課程創新體系才能取得成功。
3.5 完善體育運動器材及場地設施
當前高校體育教育創新模式研究中,受制于資金投入,體育器材及場地并不完善,缺乏硬件設施的支持,體育教育創新就無從談起。為改變現有局面,一方面,高校要重視資金投入,積極引進一批質優價廉的體育運動器材,完善體育器材種類,增加現有體育器材的數量,以便滿足教學需求;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強體育場館建設,為體育教學提供完善的場地服務,考慮到體育場館的占地面積及建設費用,高校可以與社會機構合作,采用租賃的形式滿足體育教學對場館等硬件設施的需求。高校在體育教學中要重視智能化設備的引進,這些設備不僅有助于體育科研的開展,而且也能更好地服務于體育教育創新模式研究的進行。
4 結語
高校在體育教育創新模式研究中,要從提高學生參與度出發,對現有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增加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在提高體育教師創新理念的同時,積極采用現代科技技術,提高體育教學的科技含量,建立體育教育課程創新體系,并增加體育器材種類及數量,通過以上措施,促進高校體育創新模式研究工作,培養全方位人才。
參考文獻:
[1] 戴光天. 創新教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 考試周刊,2017(59):147,176.
[2] 霍亮. 高校體育教育模式創新探究[J].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8(21):150-151.
[3] 呂廣霞. 高校體育教學新模式探究[J]. 當代教研論叢, 2020(1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