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
【摘?要】 目的:探討對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的患者予以體位護理的效果。方法:納入52例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的患者,選取研究對象的時間為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6例。對所有患者均行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并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體位護理。分析52例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護理舒適情況以及滿意度。結果: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明顯較少,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的護理舒適情況以及滿意度相比于對照組較高,組間數據對比呈現為P<0.05。結論:對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的患者予以體位護理,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進而使患者積極配合護理工作,有助于提高預后效果。
【關鍵詞】 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體位護理;護理效果
文章編號:WHR2018072023
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具有創傷小、定位準確、恢復快以及并發癥少的特點,在腎結石的治療中應用較廣[1]。現今,行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時多取仰臥位,術中需取截石位留置輸尿管,之后變更體位為俯臥位,體位變更后需重新消毒,使手術時間變長,增加疼痛感,患者處于俯臥位時間較長使胸部受壓,手術時間較長可造成呼吸和循環困難,出現不適感[2]。現對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的患者予以體位護理的效果作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數據
納入52例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的患者,選取研究對象的時間為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兩組,各26例。對照組:男性有14例,女性有12例,年齡最小為22歲,年齡最大為65歲,平均年齡為(43.24±3.17)歲,其中有10例左腎結石患者,有10例右腎結石患者,有6例雙腎結石患者;觀察組:男性有15例,女性有11例,年齡最小為23歲,年齡最大為67歲,平均年齡為(43.25±3.25)歲,其中有12例左腎結石患者,有7例右腎結石患者,有7例雙腎結石患者。分析52例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的基本數據,行統計學軟件分析,組間無明顯差異性(P>0.05)。全部患者均行B超或CT診斷,均存在不同程度腎積水。將本組研究報給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將研究內容進行詳細講述,得到認可,所有研究對象均積極配合,進而獲得顯著的研究效果。
1.2?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行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對患者均予以硬膜外麻醉和腰麻。讓患者取截石位,在患側進行輸尿管逆行插管,如必要需使用0.9%的氯化鈉溶液制造人工腎盂積水[3]。讓患者在手術臺上取俯臥位,將腰部墊高,使患者處于頭腳低位,腰部呈拱起狀,進針時需與脊柱呈垂直狀態,且與水平面呈45°角。在B超的引導下對患者進行穿刺,穿刺點需在11~12肋腋后線直到肩胛下角線區域,如有尿液滲出證明穿刺成功,將斑馬導絲置入,將針鞘拔出。并使用F6-F22筋膜擴張器對通道進行擴張,將Peel-away鞘予以留置,隨后建立經皮腎鏡取石通道。將腎鏡置入,與灌注泵和影像系統相連接,使用液沖壓洗泵進行狄激光擊碎結石,使用逆行導管和灌注泵對碎石進行高壓脈沖。對于較大的結石需使用取石鉗取出。取石后置入雙J管,進行腎造瘺管引流。
對所有患者均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之體位護理,主要包含: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體位,指導患者進行正確體位練習,如俯臥位、截石位以及側臥位等,從保持半小時直至2小時,并將術中可能出現的癥狀告知患者。
1.3?判定指標
判定52例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護理舒適情況以及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學分析軟件對52例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的所有資料進行檢驗,行t檢驗方法對其計量資料(術中出血量)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形式表示;行χ2檢驗方法對其計數資料(護理舒適情況以及滿意度)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形式表示。如組間以P<0.05的形式來表現差異性,證明統計學意義存在。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對比
觀察組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為(123.2±43.7)mL,對照組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為(258.3±121.5)mL,組間數據對比呈現為P<0.05,t=5.3351。
2.2?兩組患者護理舒適度對比
觀察組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的護理舒適度為92.31%(24/26)相比于對照組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的護理舒適度為65.38%(17/26)明顯較優,組間數據對比呈現為P<0.05,χ2=5.6497。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與觀察組相比較,對照組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低,組間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當患者行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時,其體位選擇與手術效果存在直接關系。現今,患者常以俯臥位為主,其可良好的將腎固定,手術操作空間較大,進而減少內臟損傷情況,控制并發癥發生[4]。在臨床治療中,患者多取俯臥位,使胸腹受壓,影響呼吸循環系統工作,進而出現血壓下降和呼吸困難等情況,對于心肺功能障礙、肥胖的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對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予以體位護理,當患者處于俯臥位時需注意:在術中先取截石位,置入輸尿管,之后幫助患者改變體位,加重了患者的疼痛感[5]。處于俯臥位時間較長,會使患者出現不適癥狀。在手術時需為患者提供干燥、平整、柔軟、無褶皺的床單,術者需重視患者的呼吸情況。在術中需幫助患者調整適宜的體位,在患者身體下放置海綿墊,防止肌肉和神經受到損傷。體位護理的實施不僅可提高手術效果,還可提升患者的舒適感,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面配合治療。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相比于對照組較少,組間數據對比呈現為P<0.05;與觀察組相比較,對照組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的護理舒適度明顯較差,護理滿意度較低,組間數據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予以體位護理,幫助患者定時改變舒適的體位,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控制術中出血量,使患者以最佳狀態接受手術治療,提升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馮玲燕.體位護理在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應用的研究[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6,38(02):91-93.
[2] 萬梅紅,楊軍.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中個體化舒適體位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9):4141-4142.
[3] 李倩倩.個性化舒適體位護理在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8):214-215.
[4] 李友芳,張培,劉瑩,等.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個性化舒適體位護理的應用[J].中國臨床研究,2017,30(02):275-278.
[5] 富雅潔,魏輝.舒適體位護理在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期間的效果分析[J].心理醫生,2017,23(31):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