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玉美
摘要:中職學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不僅要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專業課與思政教育的有機結合可在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這其中,中職護理專業課與思政教育的結合要堅持教書育人原則、言傳身教原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要積極推動護理專業課教學改革,完善領導和責任機制,建立考評和獎勵機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并將思政教育案例融入護理專業教學中,同時利用信息化手段輔助思政教育,以此為中職專業課與思政教育的結合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護理專業課;思政教育;改革;機制;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2;G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4-0133-04
一直以來,中職學校致力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但部分中職學校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專業課教學,忽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也不注重引導專業課教師挖掘專業課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導致學生接受的教育不完整。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在分析中職護理專業課與思政教育結合的原則、意義、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重點探究中職護理專業課與思政教育結合的具體措施。
1.教書育人原則
在中職護理專業教學中,部分教師注重理論知識教學,忽視思想政治內容與專業知識的有機結合。為促進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綜合發展,專業課教師在向學生講授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要積極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護理專業教師要正確處理專業課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無痕地融入專業課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指明方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中職學校要基于教書育人的原則,將專業知識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2.言傳身教原則
在中職護理專業教學中,教師要基于言傳身教的原則,實現護理專業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言傳身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法,要求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示范作用,在潛移默化中感染、熏陶學生,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理解。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言行合一,充分發揮榜樣作用,將護理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內容完整地輸出給學生,積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教師在將護理專業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時,要遵循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原則。護理專業課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入專業課教學中,并嚴格控制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程度,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認知能力調整難度,引導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護理專業課中的思政元素,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化,讓學生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將其有效應用于日常實踐中。這就要求中職護理專業課教師充分挖掘實踐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護理專業教學中的促進作用。
1.重要教育論述的具體體現
中職護理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要建立互相配合的教育教學機制,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以此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素養,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人才儲備。同時,中職學校將專業課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形成協同效應,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推動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真正擔負起教書育人的職責。
2.落實國家職業教育相關政策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中職學校教師要將專業知識、技能作為載體,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職學校要不斷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引導其積極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專業課教學的全過程。
3.提高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專業護理人才。但部分護理專業學生社會責任感較弱,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心理承受力相對較弱,缺乏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勇氣。對此,中職學校要在日常護理專業課教學中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鼓勵他們勇于沖鋒陷陣,積極投身于護理工作中,為護理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在教學中,部分中職學校并沒有將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有的中職學校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將其與專業課進行結合,但在具體推進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1.教師方面
第一,部分專業課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正確認識,認為思政工作應由班主任以及思想政治課教師負責,與專業課教學沒有關系,因此在專業課教學中并不注重挖掘思政元素,不注重在專業知識、技能傳授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第二,有的專業課教師對本專業知識非常了解,但思政教育能力相對較弱,不知如何發掘專業課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第三,部分中職學校的教學機制不健全,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開展的教學沒有形成協同效應,以致無法發揮專業知識教學與思政教育的合力。
2.學生方面
第一,中職護理專業的課程多,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量大,因此在學習中往往將學習重點放在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上,對于思政內容缺乏相應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第二,有的學生認為,在未來工作中,專業課學到的知識應用范圍更廣,而思想政治教育卻沒有明顯作用,因此不重視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識學習。
1.推動護理專業課教學改革
為實現護理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中職學校應進行專業課教學改革,引導護理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促進護理專業課與思政教育的全面融合。教師可在護理專業課教學中開展相應的思政教育活動,不斷豐富護理專業課程的內涵,提升護理專業課的價值。在推進護理專業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將以往只注重傳授護理專業知識、技能的教學目標,轉變為全面育人的教學目標,通過護理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結合,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現立德樹人。同時,護理專業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與思政教師進行有效溝通,設置共同的教學目標,實現專業課教學效率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同步提升。
2.完善領導和責任機制
盡管中職學校越來越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與護理專業的融合發展,護理專業課教師也重視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但由于缺乏完善的領導和責任機制,護理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很容易流于形式。在教學中,部分中職教師認為,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是思政教師的職責,這就容易導致護理專業課教學與思政教育出現脫節。另外,部分護理專業課教師并沒有將專業課教學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在日常教學中缺乏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且對學生的思想狀況缺乏深入了解。這就意味著在護理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過程中,教師無法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對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中職學校應建立健全領導機制和責任機制,鼓勵護理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掘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另外,中職學校還可將部分護理專業課教師與思政教師組織起來,成立思政教育領導小組,讓教師進一步明確護理專業課與思政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性,并將教育責任落實到每一位教師身上。同時,領導小組要引導護理專業課教師、思政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前提下,制定科學合理的思政教育目標,確保思政教育在護理專業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3.建立考評和獎勵機制
中職學校要根據護理專業教師的責任與義務建立相應的考評機制和獎勵機制。機制的有效構建要以護理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狀況為參考標準,以此為思政教育的創新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例如,護理專業課與思政教育的結合是否有效,護理專業課與思政教育的結合情況是否能直觀呈現,學生在接受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教育后,思想道德水平是否得到提高等。中職學校要不斷優化考核內容,建立健全考核體系,進一步提升護理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效果。在評價過程中,中職學校要充分發揮教學監督作用,不僅引導護理專業課教師積極開展自我評價,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評價作用。另外,中職學校要根據具體評價情況,對表現突出的教師進行獎勵,從而有效提高專業課教師將護理專業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積極性。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在促進護理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過程中,專業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非常關鍵。因此,中職學校要積極提高護理專業課教師的教學能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中職學校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第一,中職學校可通過舉辦各類學術講座等方式豐富專業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積累,或定期組織護理專業課教師參加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培訓,不斷提高專業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為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奠定基礎。第二,中職學校要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讓專業課教師通過交流、分享,學習優秀的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提升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效果。
5.將思政教育案例融入護理專業課程教學中
在護理專業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為思政教育提供一定的教學環境。例如,教師可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專業課教學中滲透思政內容,引導學生掌握護理專業的知識、技能,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多元化的方式融入護理專業教學中,可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提高學生的職業認同感。職業認同感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形成正向的評價,是個人對所從事職業的社會價值以及其他各項因素的綜合評價。護理專業學生只有對職業形成認同感,才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才能在未來積極投入護理工作中。相關調查顯示,部分護理專業學生缺乏相應的職業認同感,對護理事業缺乏熱情。這不僅影響到護理事業的正常發展,還對醫療事業的平穩運行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護理專業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護理專業的理論知識、技能,積極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還要在專業課的教學中融入職業認同感的教育內容,引導學生積極投身于護理事業,為護理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2)開展職業道德教育。中職學校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過程中,要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將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目標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目標進行積極融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實際案例,啟發學生,鼓勵學生努力創新,勇于嘗試。教師還可根據教學需要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扮演患者,進行角色互換,以此感受患者的真實想法。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將耐心、責任心等融入實操中,將人文關懷理念根植于學生心中。職業道德教育內容融入護理專業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道德素養,為社會提供更多高素質的護理人才。
(3)厚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將中職護理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能夠厚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促進中華民族發展的強大的推動力。對此,中職學校要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學生努力學習,不斷進步,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職學校的學生多為未成年人,可塑性較強,教師可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扎根。另外,受限于生活經驗、認知能力,有的中職學生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響,走上錯誤道路。因此,護理專業課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技能,還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可借助護理工作人員的先進事例,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向先進模范人物學習。教師在專業課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愛國主義內容,還可使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提升綜合素養。
(4)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將中職護理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積極投身于護理工作中,為醫療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因此,在中職護理專業課教學中,教師要借助社會實踐活動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積極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例如,教師可帶領學生深入社區,為群眾測量血壓等,或對群眾進行高血壓防治方面的健康科普等,或組織學生進行無償獻血。相關的實踐活動不僅能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6.利用信息化手段輔助教學
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為中職護理專業的課堂教學創新提供了新思路。教師可將帶有思政元素的教學內容融入線上課堂,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交流、討論。這不僅能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教師還可通過學生的線上交流討論,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然后開展針對性教學,逐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綜上所述,促進中職護理專業課與思政教育的結合,建立健全相關課程體系,可使中職護理專業教學實現可持續發展,能為社會培養更多全面發展的護理專業人才。對此,中職學校要積極探索,不斷創新護理專業課與思政教育的結合策略,推動護理專業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彭愛霞,盧慶暉,羅秋婷,彭靖.基于《孝經》的“課程思政”在中職老年護理教學中的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20(07).
[2]王樸,王燕虹,宋梅青.中職護理專業學生對課程思政重要性認知和期望情況調查報告[J].衛生職業教育,2022(01).
[3]季秋霞,陳燕,馮小兵,符明浪,楊飛飛,劉佳宇,吳婕.中職護理學基礎課程思政教學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21(24).
[4]韋玉歡.思政元素融入中職護理技術教學實踐途徑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1(51).
[5]陳河盛,溫曉華.課程思政在中職護理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1(45).
[6]王樸.中職護理專業核心課思政教學改革探索———以《人體解剖學》為例[J].廣西教育,2021(26).
[7]王慧穎.課程思政在高職護理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0(13).
[8]馬孟偉.護理本科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應用[D].蚌埠醫學院,2022.
[9]梁耀元.基于三維目標的“課程思政”護理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D].廣西中醫藥大學,2022.
[10]羅常春.中職內科護理學“五項融合”課程思政教學實踐[J].廣西教育,2022(02).
[11]蔣瓊.中職護理學基礎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25).
[12]高雪艷.中職護理專業免疫學基礎課程思政的教學初探———以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學校為例[J].教師,2022(21).
Explor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Combining Nurs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Ji Yumei
(Minqin County Vocation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As a talent training base,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but also on improving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enhan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ies while also improving their comprehensive literacy. Among them, the combination of vocational nursing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teaching by example, and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W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improve leadership and responsibility mechanisms, establish evaluation and reward mechanism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ases into nurs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ssis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mbination of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nurs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mechanism;bu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