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華
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行,高中英語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教學質量成為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所在。教師向有限的課堂時間要效率,結合教情、學情,因地制宜地科學合理設計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科素養,實現教與學的雙促進、雙發展,從而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切實通過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本文就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與打造做一闡述。
新課改下更為強調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通過著力打造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在科學而合理的教學實施中,加強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切實地實現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的保證,從而使高效英語課堂的打造真正落到實處。
1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探析
從現實高中課堂教學來看,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夠扎實,興趣有待提高,而且在有限課時下,教學的效果未能達到最佳的效果。這需要教師對高中英語課堂現狀做一整理與剖析,切實找準根源,為后續的針對性策略的提出而提供真實依據與支持。
(1)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有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存在一種認識上的偏差,即并未真正地把英語作為交流工具進行學習,只是為學習而學習。顯然,這樣的學習也使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壓力。而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關注的是語法的學習,卻忽視了教材中所蘊含的文化元素。由于文化底蘊的缺失,導致學生學習英語只是簡單地在接受理論知識,未能充分發揮其所蘊含的人文價值。
(2)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教師在采取教學方式或手段時較為簡單陳舊,而且教師也以自我為中心,“我講你聽”,使學生缺乏主動意識,學生的積極性難以發揮。加上方式的單一枯燥,容易讓學生興趣逐漸減弱。
二是,教師在教學組織上并未體現科學合理,統一的教學要求與標準,程式化教學,容易讓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未能結合學生的認知差異而給予不同的教學策略,導致學生的發展上存在著一定的滯后。
三是,教師的專業素養亟待提高。一些教師由于在授課中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雖然對新課改的教育理念較為的熟悉,但是在授課時現代教育理念指導教學不足,教師在授課時依然唱“主角”,教學方法陳舊,學生處于從屬地位,個性無法彰顯。顯然,這樣的思想認識以及實際的教學也與當下新課改所需以及學生的認知所需并不相符。而且,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由于缺乏一定的語言環境,在實踐與運用中,教師更應注重將實踐因素融入到課堂之中,調動學生的主體性,真正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應用知識,而不能僅僅將這一英語課變成自己發揮的舞臺,卻缺少了給予學生張揚個性的平臺與機會。
四是,教師專業素養亟待提升。教師由于自身的專業知識較為狹窄,未能充足地涉獵一些文化知識,僅僅要求學生簡單地學習教材內容和進行課后練習。這也反映出教師本身由于知識信息的閉塞,教學時淺層停留在對學生講述基本的常識,而學生難以拓展眼界,深層次地理解文化內涵,更好地調動自身主動學習的興趣與探究欲望。
2 打造高中英語高效課堂重要性與必要性
從當前的傳統英語教學現狀來看,有的與英語課改的發展所需不相符合,這也使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動力。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之中,通過高效課堂的打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為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而鋪路搭橋。在英語課堂教學時,教師積極通過有效運用時間,及時解決學生學習存在的困惑與問題,引導學生靈動思維、汲取英語知識養分,在良好英語學習氛圍下,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讀說寫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3 高中英語打造高效課堂的具體策略
3.1 教師不斷提高專業素質,為打造高效課堂提供人才支持
對于英語教師來說,面對課堂效率不高的現狀,應及時對課堂教學做出反思與審視,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圍繞學生認知情況,精研教材,精選內容,采取新穎的教學手段激活課堂,激活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且,教師還應及時充電,提升專業素養。英語在中國是有別于母語漢語的第二種語言,具體授課過程中,教師本身既要能夠具有漢語方面流利的表達能力,同時也要能充分運用英語進行表達,讓學生耳濡目染,雙向互動下,獲得英語的認知以及吸收。同時,教師在授課時更需要運用英語語言為學生進行生動的講述,語言的組織能力要強,富有邏輯性,同時也蘊含有一定的哲理。教師不僅僅是為學生講解一些人生哲理,更需要通過幽默詼諧的語言與學生拉近距離。通過聽、讀、說、寫四方面的素質提升,精進業務,借助多種途徑提高自身的素質,同時要拓展英語書籍的閱讀,只有自身的知識儲備豐厚,經過時間沉淀,自然也會體現于教師個人人文素養的提升上。有了廣博學識,教師才能從容自如地為學生講解更豐富的知識,為學生講一講使用英語國家的風俗文化,開闊學生的眼界。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需要經常性地進行應用,同時,這一語言也能夠體現本土的文化特點。教師在講解英語知識時,與學生一起分享各個國家講授英語的不同方式,學生了解了不同國家文化后,增強了英語文化意識。也通過東西方文化之間的比較,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兩種語言之間的異同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交際能力。
3.2 注重英語的課前預習,為打造高效課堂做好鋪墊
培養學生學習新知識、塑造新思維的重要方法以及環節之一的課前預習,成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大途徑。為此,打造高效英語課堂,則引導學生關注課前預習,并能夠采取適切的方法,使學生宏觀認識和了解即將要學習的英語知識,并能夠產生自我的主動性進行探究,從而形成初步的認知。在學生遇到一些生疏的英語單詞時,學生自發借助工具或者上網搜索進行翻譯,既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幫助學生積累詞匯量,學生對弄不明白的地方或者產生困惑的問題,及時進行記錄。而教師在課堂上也根據學生所作的這一預習記錄,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教師通過課堂伊始的提問,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使學生認識到在本課知識內容的認知方面哪些地方需要加強,在授課時更易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水平。與此同時,在這一預習階段,學生也可以通過閱讀英語文章,記錄好詞好句,不斷匯集詞匯量,對日后的英語寫作以及口語表達能力的練習都具有促進作用。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課前預習,生生之間交流合作,圍繞存在的問題,調動思維探究和解決難題,完成共同的任務,提高學生的交流合作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英語教師以課前預習學情作為授課講解的依據,提煉總結學生遇到的知識重難點,從而有目的地加強講解重難點,增強學生理解力,提高教學效率,切實為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而打下扎實基礎。
3.3 創設與教學相符的教學情境
英語教學由于其與其他學科具有很大差別,由于不是母語,缺乏一定的語言環境,使得高中生在課堂中學習興趣、積極性的保持與調動存在一定的難度,有的學生由于受到一些學習困難方面的打擊或者壓力后容易喪失學習的信心。為此,教師必須持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析,才能真正地學好英語。在開展教學時,教師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比如,在Unit8 Adventure單元寫作指導中,根據參觀當地景點的情景創設,鼓勵學生扮演景區中的不同角色,進而能夠在學生的自由發揮中,使這一旅游景點宣傳得以演繹推進。而在這一情境中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有了真實的語境,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學習能力,則能循序漸進得到提高。教師創作的這一情境,可以說是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的,很容易讓學生在這一情境中調動自我的生活經驗,同時也自然而然在迎接游客、為游客宣傳景點特色等方面增強豐富體驗,學生努力調動所學的知識,將其運用到交際之中,其熱情會得到充分激發,營造了愉悅的課堂氛圍,也提高了教學效率。
3.4 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構建,打造高效課堂
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優劣結合來組建科學的學習小組,通過組內學員之間的相互學習,交流討論,共同圍繞問題或者任務進行探究以及完成,對英語知識加強分析與理解,使學生在這一合作學習下互促共進、互幫互助、取長補短,且能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得以增強。如,在教學body language這一章內容時,需要教學的內容是不同文化體現的不同的肢體語言,也就是讓學生掌握“身勢語”。教師以小組學習方式開展教學,設置開放性話題以及問題,學生之間能交流、討論、合作。各小組成員通過一番交流討論,最終得出答案,并派出各自代表在全班學生面前展示討論的結果。在合作討論學習之下,學生的參與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同時也在挖掘個人的學習潛能,從而獲得更為豐富的知識來構建自我的知識框架。教師在小組討論之際,扮演好引導者的這一角色,及時為學生指明討論的正確方向,對一些出現認知偏差的小組及時進行引導、點撥與糾正,從而讓學生都能在這一討論中真正有所收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同時還能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從“重教”到“重法”,讓學生不僅要學會英語,還要學會英語知識。如,在教師的指導之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設計課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展開探究式學習,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個體潛能,學生調動學習經驗和所學知識,將教師講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融會貫通后,變成自己解決學習問題的方法,并能在實踐應用中鞏固和加強,使學生變得更為自信,以及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昂揚的學習狀態。
3.5 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打造高效課堂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需求,采取多媒體信息教學手段,使教學更為生動形象,且能夠體現有效性。一些學生由于對簡單地背單詞、記詞組、背句型、學語法、機械式練習的單一模式,容易喪失信心。為此,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以此構建高效課堂,如,通過采取微課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這一微課教學模式以圖文并茂、影像兼具呈現出各種素材的動感畫面,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受到刺激,更有利于學生進行思考、學習,豐富自我的知識儲備。又比如在上某一單詞教學課時,也是利用多媒體來播放歌曲,將枯燥的單詞教學變成極其有趣的歌曲教學,使學生更樂于參與學習,如此也能使學生去鞏固記單詞,并有效應用于實際之中。
3.6 通過教學評價模式有效構建,打造高效課堂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始終貫穿其中,教師采取科學而合理的評價模式,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與掌握,從而制訂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助推學生的發展。評價機制的制訂上,教師既要以考試這一量性評價作為依據,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緒、學習表現等這些質性的評價依據進行綜合考慮。通過正向的、具有激勵性的評價,無論是優秀的學生,還是學習一般又或者是有困難的學生,都能夠從教師客觀、中肯、極具誠意的評價中獲得學習的動力之源。
3.7 通過組織課外活動學以致用,延伸課堂
結合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興趣愛好,教師可通過課外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儲備,同時還能彰顯學生的個性與才能。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組織一些英語課外活動,比如讓學生開展英語朗誦,開展英語歌曲的PK,亦或者學會用英語講故事以及演講。此外,還有讓學生根據英語文章進行課本劇的創編表演,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英語墻報,以及組織學生在英語角交流活動。
通過多種活動的開展,讓學生能夠將課堂所學運用到課外,加強、鞏固與理解所學知識,豐富情感體驗,積累知識,培養人文素養。而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體驗合作的力量,共同完成目標與任務。在這一活動之中學生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挖掘潛能,而教師要借助一定手段有效引導學生,為其創造良好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彼此互幫互助,彼此欣賞,樂于取長補短,傾聽他人的批評意見,既能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也能讓學生學會寬容以及善待他人等的良好品質得到培養,豐富學生情感體驗,發展學生的自主性與創新意識。
總之,高中英語教學需要教師認真研究教情、學情,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生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借助靈活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既能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還能做到學以致用,通過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拓展自己的視野,產生可持續的英語學習興趣,不斷積累知識,從而提高教與學的雙促進。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