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發軍 李重
摘要:作為高職園林建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房屋建筑學涵蓋的許多構造原理及方法抽象、繁雜、晦澀難懂,對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要求較高,高職學生要想學好此門課程,具有一定的難度。隨著現代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專業品牌建設是提高專業知名度、公認度、畢業生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此建設背景下,以房屋建筑學為例,探討高職園林建筑專業課程教學效果提升策略,以期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專業品牌建設;園林建筑專業;課程教學
一、課程教學對于專業品牌建設的意義
(一) 高質量課程教學是專業品牌建設的核心競爭力
專業品牌建設無論是教學方式、教學模式的改革,還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亦或是教材創新,優質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均需以課程教學為背景,以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為目標,進而實現專業品牌質量建設目標,提高專業核心競爭力。高質量的課程教學是專業品牌質量建設的根基和核心競爭力,是實現專業品牌建設目標的有力工具。
(二) 高質量課程教學是專業品牌建設的重要目標
高職園林建筑專業品牌建設通過對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專業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可度和歸屬感,提高園林建筑專業的知名度,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高質量的課程教學可以促進教師對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模式的更新與改革,促進教師對自身業務能力和專業素養的提升與加強,使教師意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進而加強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
(三)高質量課程教學宜貫穿專業品牌建設始終
高水平職業教育專業品牌應具有廣泛的影響性、良好的口碑、較強的推廣性,引起更多專業人員的思考和共鳴,進而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
在高職園林建筑專業品牌建設中需始終將高質量課程教學放在主要位置,貫穿專業品牌建設始終,不能虎頭蛇尾,因小失大,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二、房屋建筑學理論課程教學現狀
房屋建筑學是高職園林建筑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課程主要講述民用及工業建筑構造原理和方法,以及建筑設計行業現行行業規范和標準。房屋建筑學是高職園林建筑專業必修的理論課程之一,涵蓋的不少構造原理及方法抽象、繁雜、晦澀難懂,對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要求較高。課程中一些現行的行業規范和標準枯燥乏味,重難點多。
不少高職院校理論課程的講授主要通過老師傳輸理論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來完成。部分教師沒有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學實踐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構造原理,而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課程教學效果不理想。雖然不少高職院校都在提倡高質量教學,但在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
(一) 教材缺乏創新性
目前不少高職院校建筑專業采用的房屋建筑學教材過時,內容陳舊,沒有對標我國最新的行業規范和標準,教材內容實踐性不強,沒有緊密圍繞技能教育、應用性職業崗位需求的思想,教材內容與實際工作脫軌。究其原因,主要是建筑行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建筑材料、建筑設計日新月異,建筑構造方法多樣,房屋建筑學課程中涉及諸多建筑材料及構造方法,教材對新材料更新不及時、對構造方法總結不全面。
雖然有些高職院校園林建筑專業房屋建筑學課程重視教材的內容、質量,強調教學使用的教材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及時摒棄市場淘汰的建筑材料和構造方法,但是卻沒有對這些新材料、新方法進行系統的規劃及總結,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另外,不少高職院校受傳統教學影響,依賴教材,理論課程習慣按照教材的流程講授,而教材的更新需要一定的時間及周期,這就導致教材內容跟不上建筑行業發展的腳步。
(二) 教學方法陳舊,信息化手段運用率低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以及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到來,不少高職院校認識到開展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也在加快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但囿于對教育信息化理解的深度不夠,將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向基礎設施建設上偏移,而忽視了培養教師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
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仍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如PPT、多媒體等形式,信息化手段運用率低。原因主要是不少高職院校開發的信息化設施,如,網絡教學平臺,存在諸多問題。第一,網絡教學平臺基于良好的網絡環境,一旦出現網絡信號欠佳的情況,課程教學就難以進行,進而影響課程進度。第二,不少網絡教學平臺是商用的,其操作性對于年齡較大的教師來說不夠友好。第三,教學平臺上的教學資源主要是老師上傳的 PPT、圖片等資料,這些內容在課堂上老師基本都講過,教學內容重復、枯燥,導致學生極少主動訪問教學平臺。
(三)教學缺乏實踐性
不少高職院校由于自身基礎設施不完善、實驗實訓場地缺乏,現場施工場地實訓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教師缺乏實踐經驗等原因,導致教學主要以理論知識講授為主,缺乏實踐性。
一些高職院校為了解決實驗實訓場地條件不足引起的教學缺乏實踐性問題,引入虛擬仿真、VR等教學平臺來提高教學質量,但由于仿真軟件、VR設備等價格昂貴,高職院校購入的軟件、設備等數量不能滿足日常教學需求。虛擬仿真、VR等教學平臺雖然能夠向學生展示一些建筑構造、施工場地環境、施工順序等內容,但與工程實踐仍有較大出入。
三、房屋建筑學理論課程教學效果提升策略
(一) 創新教材,提倡自主學習
高職院校房屋建筑學等理論課程教材內容雖存在內容過時等諸多問題,但針對這些教學內容并非淘汰不用這一種處理方法,如,很多建筑構造原理、施工方法比較經典,對于新的原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鑒指導意義,在對教材進行改革、創新時可以將這部分內容進行保留,與新原理、方法進行對比教學。
創新教材除了內容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外,還要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教材內容的安排也要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創新教材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采用模塊化、立體式、項目式、活頁式等形式,如,以工程實際工作內容展開,將教學按照工程實踐流程分成模塊展開教學;將課程教材內容按照實際項目的形式展開教學,引入相關知識點;教材內容的安排按照工程技能訓練活頁式工作手冊的形式,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將自學內容和教學內容有機結合。
(二) 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教學多樣化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靈活運用網絡教學平臺、國家職業教育平臺、虛擬仿真軟件、VR、元宇宙等教學平臺,通過多媒體教學、翻轉課堂、短視頻、模型、動畫、微課等教學模式為理論課程帶來生機與活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如,房屋建筑學課程中基礎的分類理論知識的教學內容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形式,讓學生動手制作模型并向同學們展示、講解、討論基礎的分類,教師對學生的講解進行點評、歸納總結,教師在總結的時候還可以通過3D、SU模型、動畫等方式來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構建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模式[1],這種教學模式不是理論在前,實踐在后。亦不是實踐在前,理論在后。而是“理中有實,實中有理”[2]。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專業理論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
高職院校園林建筑專業房屋建筑學課程在提升課程教學效果的計劃中可以在教師的主導下,構建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來提高教學質量。如,教師在講授墻身水平防潮層構造內容時,可以以典型任務為載體,以任務驅動的形式,讓同學們自學相關知識并動手在墻體上砌筑墻身水平防潮層,通過實踐進行歸納總結墻身水平防潮層構造做法,教師對學生的整體自學、實踐進行點評、考核、總結,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提升理論課程教學效果。
(四)構建多元考核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園林建筑專業房屋建筑學課程應結合課程實際及需求構建多元考核評價體系來從多方監督考核課程教學,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多元考核評價體系是指結合課程實際將多方考核評價有機結合在一起的考核評價體系[3]。如,房屋建筑學課程某一課時或者任務可以采用線上考核、線下考核、教師考核評價、企業導師考核評價等多元考核評價方法來綜合評價學生對任務的完成度、自學能力、動手能力、掌握知識的熟練度等內容。還可以采用課前評價、課中評價、課后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多元評價體系來完成對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結語
課程教學是職業院校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載體,是職業教育堅持立德樹人的重要場所,是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臺,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對職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職業教育從業者應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
高質量課程教學貫穿專業品牌建設始終,是專業品牌建設的核心競爭力和重要目標。在專業品牌建設背景下,高職園林建筑專業提升課程教學效果是專業從業人員應研究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李小梅,付俐媛,李芳輝,等.應用型人才背景下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20):173-175.
[2]吳發紅,于小娟,殷勇,等.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22,31(04):115-121.
[3]李雪.地方應用型高校土木工程品牌專業建設實踐分析[J].大學, 2021(11):24-25.
基金項目:2022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職院校園林建筑專業品牌建設策略研究——以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為例”,項目編號:2022YB0544。
作者簡介:趙發軍(1983-),男,山東臨沂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園林工程設計教育教學。
(責任編輯李赫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