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紅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和“雙減”政策的落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需求、全面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已成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下,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初中階段學生的思想、行為、情感的需求及性格的特點,善于運用溝通藝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師生之間的信任感,進一步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實現班級的優質管理。
一、以平等的心態進行有效溝通
教師的職責決定了師生之間的溝通要具有教育性和引導性。傳統的教育思想尤其在唯分數論的情況下,許多教師偏于“授業”,而忽視了“傳道”。師生溝通最多的話題就是學習、成績,而對學生的情感、思想、興趣等較少了解。這種單方面的溝通會讓學生感覺不被尊重和理解,對教師的教育和溝通往往會產生反感甚至逆反的心理,與老師形成對抗,師生關系緊張,與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
要想溝通有效,必須放低姿態,換位思考,設身處地體察學生的心理處境,以學生的邏輯去推敲他們的思想,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到理解和尊重,同樣他們也愿意從教師的角度來感受教師的難處,接受教師的教育,消除誤解,師生間開誠布公地進行交流,達到預期和溝通效果。
二、以發展的眼光進行有效溝通
同樣一間課室里,有的老師聽到的是嘈雜的打鬧聲,而有的老師卻覺得是孩子稚嫩的玩耍聲。教師看待問題的眼光和態度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作為班主任,應著眼于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打著燈籠找優點,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用發展的眼光和學生進行有效溝通。
比如班級中有一位內向、不善言辭、喜歡獨來獨往的女同學。在傳統的教學管理中,這樣的學生是容易被老師和同學忽視的。一次,我發現她從小喜歡繪畫,只要一有時間她就會畫,還主動把畫本拿給我看。畫本里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景物讓人驚訝不已,我立刻鼓勵她參加學校的手抄報大賽,并請她負責班級黑板報的宣傳工作。最后,她果然在學校舉行的手抄報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學生們都向她投去羨慕的目光。漸漸地,她變得活潑開朗,積極主動參加班集體活動,學習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三、以共贏的思想進行學科間有效溝通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為了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班主任要注重與各學科教師之間的溝通。比如,可以定期召開班級科任教師交流大會,積極搭建班主任與各學科教師之間的交流平臺。通過各學科教師之間的溝通,獲取更多的信息,了解學生在不同科目教學課堂中的表現和存在的問題。班主任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短板。同時學科教師也能一改之前由于不了解學生的整體情況而以該學科表現作為評價學生的依據的片面做法,能從其他的視角深入了解學生。
四、以共育的目標進行家校有效溝通
隨著社會和網絡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社會各界對教育、學校關注度越來越高,家校矛盾也不斷地被激化,將家庭和學校兩個本來應該合作的主體慢慢演變成一對矛盾的主體。作為班級管理的推動者,班主任應與家長達成一致的共育目標,采用有效的溝通藝術,以此緩解家校矛盾,進而拉近家庭和學校之間的距離,最終協同共促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家校溝通中,班主任要善于創造一個平等交流的環境,多詢問、多傾聽、多理解。在介紹學生在校情況時,要使用描述性而非判斷性的言語。在對家長提出要求時,語言盡可能地婉轉,最好用建設性的口吻,先肯定學生的優點,再提出學生的不足,獲得家長的認同感。
總之,對于初中班級的管理,班主任的溝通藝術關系到整個班級管理的成效。班主任要以平等的心態、發展的眼光、共贏的思想及共育的目標,進行各方面有效的溝通,促進班級的優質管理和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