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群
小學班主任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需引用多元的方式來教育學生,既要有表揚、鼓勵,也要有正面的引領,做好學生在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同時,班主任教師也要充分了解班級管理的痛點,從而匯聚智慧、經驗,打造出全新的班級管理規章,促進班級管理形態從單一轉向多維,以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一、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為德育制定評分考核
班主任要有效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制定出規范的班級管理規章,并為德育定制評分考核系統,讓學生的所言所行,可以做到有據可依、有理可循,從而可以更好地約束學生。
例如:班主任可利用互聯網教學思維,選擇一些有關班級管理的電子軟件,如班級優化大師,以電子信息技術的高科技,明確班級德育管理的相關準則,并制定完善的考核體系,根據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來給予打分,讓班級管理能與德育考核相掛鉤,以提升德育管理成效。此外,教師也應深入到學生的學習班組中,與學生進行友好關切的日常交流,掌握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并根據調查到的學生實情,制定出明確的班級管理規章,使學生的日常行為和所言所思可以達到德育的規范要求。因此,小學班主任應具有與時俱進的教學思維,利用先進的班級管理軟件來滲透德育,與學生之間保持親切友好的溝通,制定出完善的班級管理準則,并以此為根據,對學生的德育操行進行評分考核,讓德育在班級管理中高效落地。
二、樹立優質價值觀念,為學生指引正確方向
通過德育滲透,以提高德育教學工作有效性,另一個關鍵步驟就是為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并對學生的行為予以正確地引導,幫助學生加強反思,形成穩定成熟的思考方式。從而令其在具有德育導向的教學理念下,接受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和德育品質的熏陶,讓學生從思想上得到進步,以提升學生的道德水準和思維素養。為此,要求班主任教師做好學生的引導者,以自身在教學工作中的天然優勢,成為學生在德育學習中的良好榜樣,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其能夠獨自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影響,從而逐漸構建起完整的德育框架。
例如:班主任教師應做好教育工作的開拓者,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領路人,用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水準,成為學生學習的標桿,讓學生在學習生涯的最初階段,就接觸到優質的德育引導。同時,教師也要在班級中開辟出一塊場地,來作為“德育知識角”,并在其中張貼一些有關德育知識的宣傳畫冊和圖畫。再將其充分落實到班級的日常管理中,以此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吸收到源源不斷的優質德育知識,讓其成為助力學生學習成長的養分,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德育水平。
三、開展德育主題班會,提高德育教學有效性
德育的滲透工作是一個長久的教學過程,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教學任務。它不僅需要班主任帶著持之以恒的信心,還要有堅持不懈的決心,才能將德育工作落實到底,以免出現半途而廢的遺憾。為此,要求班主任積極開展相關的班級管理工作,并在工作中融入德育教學任務,使之成為班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鞭策著班主任努力前行,為學生開辟出德育教學的新天地。因此,班主任應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班會,針對相關的德育知識與學生展開深切探討,加強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
例如:班主任應以德育知識作為主題,組織學生定期開展班會,鼓勵學生發表有見解、有思想的觀點,針對德育知識的延伸講解進行深入探討。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德育知識便如江水般在學生之間奔流不息,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如死水一樣的停留在原地,無法在學生心靈泛起任何漣漪。因此,班主任通過開展德育專題的主題班會,可以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讓德育教學如同富有生命一般,可以在學生心中激起浪花,以彰顯德育的價值,使德育工作在班級管理中深切落實,并充分提升德育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班主任要積極優化班級管理策略,針對德育展開深入分析,全面把握相關的教學要點,以實現德育在班級管理流程中的優化,讓德育質量得以充分提升,促使其成為朝氣蓬勃的新時代小學生。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