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冠
筆者在日常常規(guī)課堂教學過程中自采用了“驗、研、學、賽”的教學模式及確立了“教會、勤練、常賽”的體與健康課堂教學目標,以點帶面,全方位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和心理品質,弘揚體育道德精神,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同時,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嚴格遵循“健康有序,勤學有恒”的育人目標。近年以來,我校體育科組全體教師在課堂中不斷研究、發(fā)現(xiàn),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體育課堂方案,這使得我校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初步形成了“體育育人”的體育課堂鮮明特色,收獲了良好的社會評價。
一、引導學生遵守運動項目規(guī)則,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充實常態(tài)化的體育與健康課堂的教學與訓練,開展有關校本課程,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通過開展體育教學與訓練工作,讓學生掌握好相應水平段需要掌握的基本運動技巧、健康常識的同時,引導學生自覺遵守課堂常規(guī)要求,學會守時、守約、守紀律、守規(guī)則,懂得尊重老師、團結同學、共同協(xié)作。學校結合東莞本地優(yōu)秀傳統(tǒng)的體育游戲、紅色黨史教育等教育內容,充實常態(tài)化的體育課堂內涵,讓學生真正地在體育課上動起來、練起來、玩起來,通過情境式、游戲化的體育課堂中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素養(yǎng),讓其收獲體育游戲帶來的快樂,同時達到教育樹人的目標,培養(yǎng)孩子的積極情感。
二、教育學生遵守課堂常規(guī),促進學生個性化水平發(fā)展
學校堅持授課與立德樹人相結合,在強健學生體魄的同時磨礪學生的精神,讓學生在受挫和進步中明白努力的意義、掌握成功的方法、樹立自我成就的目標,讓學生更好地成長。根據(jù)學生自己的喜好、特長,通過網(wǎng)上選課、走班上課、教師專業(yè)化個性化指導的上課方式打通班級界限,重新編班、多項目上課,推進學校體育課走班制改革。走班制讓學生能夠挑選自己喜歡的課程,或約上好友一起報選同一課程。在此過程中,同學之間收獲了友誼、收獲了伙伴、收獲了更多能夠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好朋友。學生在運動中增強體質、懂得堅持、學會選擇。課程結束,很多學生反映自己在選報課程的過程中學會了交換,懂得了取舍,明白了目標最大化、有舍才有得、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
三、滲透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弘揚愛國主義情懷
注重體育“品質課堂”質量提升,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豐富課堂內容。學生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是最大的受益者,是學校教育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 “教學相長”的教育理念引領下,學生和教師相互學習、共同嘗試、一起進步。這樣一來,家長滿意、學生快樂,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收獲了學生和家長的大力支持和推崇。我校將德育與體育、美術、音樂有機結合起來,在立德樹人的育人道路上進行了不斷拓寬和延伸的有效性探索。在體育走班課堂這一教學實踐中,學生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體育鍛煉對健康、生活的重要價值,走班制更能夠體現(xiàn)體育課堂對激發(fā)學生陽光心態(tài)、錘煉學生的堅強意志、培養(yǎng)學生交際、適應能力的重要作用。此外,在建黨100周年濃厚氛圍下,為了對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黨史教育工作,我校在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融入黨史教育,增加情境式課程教育內容,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讓學生感受黨的偉大、國家的富強,提高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讓學生重溫黨走過的百年風雨征程偉大歷程。
四、營造親子互動氛圍,弘揚傳統(tǒng)中國文化
以親子活動的形式推動家校合作。2019年10月,學校舉行體育藝術節(jié)暨親子嘉年華運2020年5月,學校舉辦秋季全校性運動會; 2021年11月,學校舉辦“體質健康測試暨秋季運動會”。學校還舉辦一二年級親子趣味運動會、體育節(jié),加強家長與學校間的溝通聯(lián)系、家長與孩子間的溝通交流;更好地使家長有機會接觸并了解學校的教學理念,更好地讓家長積極主動配合學校的工作,激發(fā)家長的認同感、參與感;能夠幫助學校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推動“品牌學校”建設歷程。
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