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 丁娟
(商洛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商州大隊 陜西 商洛 726000)
玉米絲黑穗病是玉米上發生較為普遍的病害,主要危害雌、雄穗。該病可導致果穗全部被破壞,一旦發病則全株沒有產量。玉米絲黑穗病屬于擔子菌亞門,黑粉菌目,軸黑粉菌屬。冬孢子在土壤中、糞肥內、病株殘體或種子表面上過冬。
1.1 試驗地概況。試驗設置在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麻街鎮齊塬村玉米地,試驗品種為正大999,試驗面積600 m2,為可灌溉的旱坪地,土層較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適于玉米生長。試驗地內發生玉米絲黑穗病,發病較嚴重。
1.2 供試藥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上海正新化工有限公司)、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北京農生科技有限公司)、40%氟硅唑乳油8 000 倍液(江蘇功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敵力脫乳油2 500 倍液(重慶中邦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1.3 試驗方法
1.3.1 種子重量0.25%的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治試驗。苯菌靈屬于雜環類殺菌劑,是一種高效、低毒、廣譜、內吸殺菌劑,兼有保護和治療雙重作用。在干燥狀態下穩定,在植物體內代謝可形成多菌靈。試驗設置用種子重量0.25%的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與對照未使用藥劑拌種2 個處理組。拌種時種子和藥劑必須干燥。拌種防治后調查防治效果。
1.3.2 種子重量0.4%的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治試驗。烯唑醇是一種具有保護、治療、鏟除和內吸向頂傳導作用的廣譜殺菌劑??咕V廣,特別對子囊和擔子菌高效,如黑粉菌、白粉病、銹病等。試驗設置用種子種子重量0.4%的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拌種與對照未使用藥劑拌種2 個處理組。藥劑拌種后調查防治效果。
1.3.3 40%氟硅唑乳油6 000 倍液噴灑防治試驗。氟硅唑又名福星,是一種新型、高效、低毒、廣譜內吸性殺菌劑,屬三唑類殺菌劑。該藥噴作物能被葉面吸收后進行雙向傳導,把已經侵入的病原菌和孢子殺死,且能保持殺菌15~20 d,同時有保護、治療和鏟除作用,尤其對子囊菌、擔子菌、部分半知菌防效尤為優異,噴藥后能迅速滲入植物體內,抑制菌絲生長,并能避免雨水沖刷,8 h 遇水不影響藥效。玉米抽穗前10 d 左右,設40%氟硅唑乳油6 000 倍液與對照清水2 個處理組,做噴灑防治對比試驗。每7~10 d 噴1 次,連噴2 次后調查防治效果。
1.3.4 25%敵力脫乳油2 500 倍液噴灑防治效果。敵力脫又名丙烯唑,為一種新型廣譜、低毒、內吸性殺菌劑,也是一種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的三唑類殺菌劑,可被根、莖、葉吸收,并可在植物體內向上傳導。殘效期為1 個月??梢苑乐巫幽揖?、擔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玉米抽穗前10 d 左右,設25%敵力脫乳油2 500 倍液與對照清水2 個處理組,做噴灑防治對比試驗。每7~10 d 噴1 次,連噴2 次后調查防效。
2.1 種子重量0.25%的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治效果。從表1 可以看出,用種子重量0.25%的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后,其病株率為10%,防治效果明顯。

表1 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治效果
2.2 種子重量0.4%的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治效果。從表2 可以看出,用種子重量0.4%的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拌種后,其病株率為7.5%,防治效果明顯。

表2 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治效果
2.3 40%氟硅唑乳油6 000 倍液噴灑防治效果。從表3 可以看出,玉米抽穗前10 d 左右用40%氟硅唑乳油6000 倍液噴灑后,其病株減退率為91.5%,防治效果明顯。

表3 40%氟硅唑乳油6 000 倍液噴灑防治效果
2.4 25%敵力脫乳油2 500 倍液噴灑防治效果。從表4 可以看出,玉米抽穗前10 d 左右用25%敵力脫乳油2 500 倍液噴灑后,其病株減退率為92.3%,防治效果明顯。

表4 25%敵力脫乳油2 500 倍液噴灑防治效果
玉米絲黑穗病是玉米上發生較為普遍的病害,主要危害雌、雄穗,果穗被破壞后導致產量下降。試驗結果表明,用種子重量0.25%的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種子重量0.4%的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拌種后,其病株率分別為10%、7.5%,防治效果明顯。玉米抽穗前10 d 左右用40%氟硅唑乳油6 000 倍液、25%敵力脫乳油2 500 倍液噴灑后,其病株減退率分別為91.5%、92.3%,防治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