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榮 李 峰 肖 楠
(1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金沙林場 黑龍江 七臺河 154600;2 黑龍江七臺河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
通河縣龍口林場位于通河縣北部,東與烏拉渾林場相毗鄰,南與尚志市毗鄰,西北與興隆林業局相接,北與清河林業局接壤,林場經營面積為13 736 hm2。龍口林場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與發展城郊型縣域經濟目標相結合,從轉換經營機制入手,積極引導扶持職工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山野菜加工業等多種經營項目。引進外來資金帶動職工積極性,調整種植結構,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和適銷對路的林產品,增加了林農的收入,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經濟林下北藥種植復合經營技術推廣示范項目即將在龍口林場實施,在主要造林樹種大果榛子和紅松堅果林下,建立林下北藥種植復合經營模式示范林。規劃通河縣龍口林場經濟林下種植北藥200 畝,其中防風面積30 畝、倉術面積50 畝、柴胡面積120 畝。
1.1 大果榛子、柴胡復合經營模式。在大果榛子林下播種柴胡面積120 畝,分布于51 林班6 小班50 畝、51 林班14 小班70 畝。大果榛子林齡2 年,株行距4 m×4 m,樹高0.5~1.0 m。
1.2 紅松堅果、倉術、防風復合經營模式。在紅松幼林地播種倉術50 畝,防風30 畝。紅松幼林地播種的倉術分布于42 林班6 小班;播種的防風分布于31 林班2 小班。紅松堅果幼林林齡3 年,株行距4 m×4 m,樹高0.3 m、樹冠0.2 m,地塊位于山坡下,土壤為暗棕壤,土層厚度30 cm,為砂壤土。
2.1 柴胡種植技術
2.1.1 種子播前處理。將柴胡種子用溫水(35 ℃~40 ℃)浸泡2 h,3 h 后需要讓種子部分露出水面,并每隔1 h 翻動1 次,共翻動3~4 次,浸泡總時間不能超過6 h,最后埋入土里催芽。
2.1.2 播種時間。春季播種在4 月20 日~6 月20 日;秋季播種在8 月1 日~9 月20 日。
2.1.3 播種量。柴胡在北方適宜春播,并且應適當遲播。播種時在壟上開深2 cm 的淺溝,將種子均勻地撒在溝中,覆土1 cm 左右,略微鎮壓,適當澆水保濕。一般每畝用種量2~2.5 kg。
2.1.4 田間管理。出苗后當苗高7 cm 時移栽,行距控制在15~20 cm,株距控制在7~10 cm。苗高10~12 cm 時,結合中耕除草按照株距10~15 cm 定苗。
2.2 防風種植技術
2.2.1 播種。春播在4 月中上旬,畝用種2 kg。春播需將種子放在溫水中浸泡1 d,使其充分吸水以利發芽。在整好的壟內按30~40 cm 行距開溝條播,溝深2 cm,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覆土蓋平,稍加鎮壓,蓋草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播后20~25 d 即可出苗。
2.2.2 田間管理。①間苗:苗高5 cm 時,按株距7 cm 間苗;苗高10~13 cm 時,按13~16 cm 株距定苗。②除草并培土:6 月前需進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間清潔。植株封行時,先摘除老葉,后培土以防倒伏,入冬時結合清理場地,再次培土以利于根部越冬。
2.3 蒼術栽植技術。①白茬蒼術選擇移栽2 年生幼苗,每畝需12 000 株。②春季栽植時間為4 月上旬,秋季栽植時間為10 月上中旬。③栽植方法:在床的一端要挖出1 個移栽槽,槽寬15~20 cm,深度依據種苗的大小而定,頂芽向上,好好擺在移栽槽中,頂芽低于床1~2 cm 即可,株距15~20 cm,行距40 cm,并覆蓋3~5 cm 厚栽培土。
3.1 經濟效益。在通河縣龍口林場營建經濟林北藥種植復合經營示范林200 畝。柴胡、倉術、防風按照平均畝產200~250 kg,每公斤價格12 元計算,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48 萬~60 萬元。通過種植效益的提高,輻射帶動周邊林場、鄉村群眾參與到林下中草藥種植中,輻射帶動面積按800 畝計算,采收后可產生192萬~240 萬經濟效益。
3.2 社會效益。柴胡、倉術、防風均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在新冠疫情發展不確定的情況下大力開發柴胡、倉術、防風等中草藥的種植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利用紅松及榛子等經濟林發展中草藥產業,有利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榛子及紅松等經濟林內種植中草藥,實行林藥復合經營模式,節地節水,投入少,產出高,應該大力推廣。通過項目實施,每年可帶動大批勞動力從事藥材種植、加工、銷售、運輸等活動,促進大學生、農民工、下崗職工創業或就業,從而產生積極的社會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