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叢瑤 侯超異





摘 要:【目的】梳理四川省“雙高”高職院校專利信息情況,為提升四川省“雙高”院校科技創新能力,提供建議和指導。【方法】利用專利統計方法對“雙高”高職院校專利進行專利申請數量、專利申請的類型、專利重要的技術領域分布、專利的法律狀態、專利的轉讓許可這五方面進行系統的分析。【結果】高職院校專利類型中多為實用新型專利,質量較高的發明專利比較匱乏;大多專利失效是由于未繳年費,且授權后專利轉讓和許可的較少。【結論】高職院校今后應結合各自學校的專業特色,從科研項目、產學研結合、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做好專利挖掘和專利布局工作,同時應逐步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員的能力,以促進科技創新良性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專利分析;“雙高”計劃
中圖分類號:TQ223.162;G255.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23)09-0133-04
Absrtact: [Purposes] To sort out the patent information of "doubl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ichuan Province,to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guidance for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double high" univers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Methods]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 the types of patent applications, the distribution of important technical fields, the legal status of patents, and the transfer and licensing of patents in“Double-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by means of patent statistics.[Findings] The patent typ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mostly utility model patents, while the invention patents of higher quality are scarce. Most patent lapses are due to unpaid annual fees, and few patents are transferred or licensed after licensing. [Conclusions] In the futu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mbin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do a good job in patent mining and patent layout from the aspec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ould gradually establish a perf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improve the ability of management personnel, so as to promote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atent analysis;“double high” plan
0 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教育部、財政部正式公布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計劃名單,簡稱“雙高計劃”,這是繼我國普通高等教育“雙一流”后,國家在職業教育領域的一次重要制度設計[1]。
在高職專科院校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中,論文、課題、專利作為科研類別中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專利的地位日益顯著。專利信息分析是指從大量的專利文獻數據中,找出共性特征和其蘊含的規律,為企業、高校等企事業單位提供參考,其中共性特征可以是:申請人國別、地域、申請量、授權量、相同或相似關技術等[2]。
國內外很多學者針對高校專利進行了研究分析,如賴金志[3] 等對廣東省“雙高”院校的專利進行分析,提出提高科創成果質量、提升成果轉化率和提升運營水平的建議。祝嘉歡[4]通過對陜西省 8 所雙高院校的專利申請、布局和運營三個方面進行數據分析,指出為提高技術創新,一定要提高專利質量從而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李玢[5]等對中國民航大學的專利進行分析,總結了中國民航大學的專利發展特點,為中國民航大學之后的知識產權發展之路提供一些依據和建議。
本研究通過對四川省8所雙高院校專利申請、專利類型、技術領域、法律狀態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以探究四川省雙高院校在每年的專利申請、專利申請主要技術領域、專利技術轉移轉化等情況,為后期專利布局和技術挖掘提供借鑒,以方便高校與企業之間開展聯動,并為高校本身的科研管理提供參考。
1 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庫采用Incopat系統, Incopat收錄了全世界范圍的海量專利信息 ,是專利分析常用數據庫。以2022年9月15日為檢索日,采用申請人、申請時間等檢索式得到源數據。
2 四川省雙高院校專利分析
2019年4月1日,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雙高計劃”),四川省教育廳遴選出 8 所高職院校予以公布[6] , 其中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C 檔)為高水平學校。 高水平專業群 7 個,涉及高校 7 所,分別是: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A檔)、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A檔)、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B檔)、成都職業技術學院(B檔)、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B檔)、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C檔)、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C檔)。
2.1 專利申請量分析
2009—2021年四川省8所雙高院校專利申請量,如圖1所示。四川省8所雙高院校專利申請總量為6 618件,其中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以2 179件遙遙領先,占比32.93%;排名第二的是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申請量為1 489件,占比22.5%,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和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的占比之和為55.43%,超過總量的一半。
各院校專利申請趨勢見表1。由表1可見, 自2015年起,專利申請趨勢大幅增加,尤以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為甚,其在2017年申請量高達1 115件,達到其年度申請量的峰值;其余高校也在2017—2019中分別達到其申請量的峰值,峰值之后申請有所放緩。
2.2 專利類型分析
2009—2013年為四川省8所雙高院校專利申請的萌芽期,申請總量僅為個位數;2014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到2021年專利申請總量為6 618 件,中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申請量分別為946件、5154件和518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為254件,授權率為26.57%。三種專利申請類型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占專利申請總量的第二位,占比為14.15%,實用新型專利占比則高達77.14%,外觀占比最小,為8.71%。
據統計,2000—2019年,廣東省14所雙高院校申請的三種專利類型占比與四川省類似,均是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占比最高,為41.77%,發明專利次之,申請量占比為34.92%,外觀設計專利最少,申請量占比為23.31%。2003—2021年,陜西省8所雙高院校,發明申請占比16. 3%,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占比達 71. 7%,外觀專利申請占比為12%。四川省與陜西省和廣東省雙高院校關于發明、實用新型、外觀三者專利申請占比情況對比見表2。由表2可知,四川省雙高院校發明專利和外觀專利的申請占比低于廣東省和陜西省,而實用新型的申請占比高于廣東省和陜西省。因此,四川省專利申請的質量有待提高。發明專利需要經過實質審查,審查其是否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后,才能授權,因此,含金量為三種類型中最高的。
2.3 專利技術領域分布
按照IPC分部進行對四川省8所“雙高”院校專利申請進行統計,結果如圖2所示, 申請主要集中在B部、A部和G部三個大部中,專利申請量分別為3 528件、1 804件和1 370件,所占比例分別為39.2%、 20.05%、15.22%,上述部分也與四川省8所“雙高”院校的重要技術領域相吻合;緊隨其后的E部、F 部和H部相對于薄弱領域的C部和D部更為活躍,找到適合挖掘和布局的技術點后亦能發揮其潛力。
進一步對四川省8所“雙高”院校專利的IPC大類進行分析,結果見表3。排名前10的大類中分別是G部、B部、A部、E部和F部,對應的大類分別有1-3個,技術領域主要涉及G01的測試類、A47的家庭用具類、A01的農林業類、E04的建筑類、B23的金屬加工類等。統計結果與四川省高職院校的主要專業和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特點相吻合。
2.4 專利法律狀態分析
我國專利法律狀態一般是指有效專利、在審專利和失效專利這三種,有效專利狀態是指專利在申
請后被專利局授權,且一直處于授權有效的狀態。在審狀態是指專利申請后專利局還未作出授權或駁回決定時的專利狀態。專利失效狀態是指專利申請授權后,因為未及時繳納年費或者已經超過專利法規定的保護期限,從而喪失了專利權。只有專利處于有效的法律狀態下,才能進行專利侵權訴訟、專利技術轉讓、專利許可等后期維權或獲得收益的相關專利活動。
截至2022年8月,四川省8所雙高院校有效專利、失效專利分別為3 201件和3 146件,兩者占比分別為43.96%和43.17%,在失效專利中,因為未繳年費而導致專利權終止,是其主要原因,其占比為91.86%,其余原因為撤回或駁回導致失效,當前四川省雙高院校所持有的有效專利比例并不高。導致該結果的大部分原因是很多專利并不具備維護價值,前期專利申請費和專利年費與后期所預期的產出不成正比
2.5 專利轉讓與許可
專利轉讓和許可通常作為評價專利實用價值的重要指標,也是院校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部分。專利轉讓是專利申請權人和專利權人把上述兩項權利以合理的方式轉讓給他人;專利許可是指專利技術所有人或其授權人許可他人在一定期限、一定地區、以一定方式實施其所擁有的專利,并向他人收取使用費用。
四川省8所“雙高”院校2000—2022年專利轉讓與許可情況,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22年間各院校專利轉讓總量僅為71件,而專利許可數量只有4件。其中,有些院校的專利轉讓數為0,排名第一的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和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也僅為16件,緊隨其后的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專利轉讓數量為13件、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專利轉讓數量為12件,以上四所院校幾乎涵蓋了上述8所院校專利轉讓的80%。這種情況一方面說明高職院校本身在專業與技術方面較為薄弱,另一方面也說明各院校缺乏專業人員和專業的體系進行專利運營。
3 結語
從專利申請來看,各職業院校在2017—2019中分別達到其申請量的峰值,峰值之后申請有所放緩;專利類型中多為實用新型專利,質量較高的發明專利比較匱乏。今后應該提高專利申請質量,結合各自學校的專業特色,從科研項目、產學研結合、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做好專利挖掘和專利布局工作。
從上述四川省8 所雙高院校的專利法律狀態和專利的轉讓許可中可以明顯看出,大多因未繳年費導致專利失效,且授權后專利轉讓和許可的非常少。各院校應該做好高價值專利的培育、申請、授權、轉移轉化這一閉環工作,應逐步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員的能力,以促進科技創新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公布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名單的通知[EB/OL].(2019-12-13)[2020-10-20].http://www.moe.gov. 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12/t20191213_411947.html.
[2]牟萍.專利情報檢索與分析[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5.
[3]賴金志,黃卓曄,鄭少奎,等.基于專利分析的廣東省“雙高”院校科創能力分析與提升策略[J].職業技術教育,2021,42(12):49-54.
[4]祝嘉歡.基于Incopat 的陜西省雙高院校專利信息統計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22 19(3):131-133.
[5]李玢,付少帥,連慧.基于Incopat數據庫的中國民航大學專利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9 16(19):25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