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艷
摘 ?要:小學作為學習的起步階段,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興趣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再適合當下的教育教學環境,小學語文作為最基礎的學科,其教學質量直接會影響到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小學生識字、看書、閱讀、寫作等綜合素質。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文章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出相應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改進措施,旨在為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綜合素質
小學語文是基礎性學科,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為讓學生從語文知識中獲得技能技巧,獲得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流利地用語文知識進行交流和溝通。當前,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上,教師仍然采用了傳統的死記硬背,沒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在教學中依然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教學。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影響下,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和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相關部門及教師應該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不斷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更好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一、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較為落后
傳統的教學觀念采取的是“滿堂灌”的模式,這種模式是以教師講為主,學生聽為主要的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處于主體地位,這種模式下,學生的興趣得不到提高,從而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想觀念,嚴重影響到語文教學的效果,對學生小學階段的語文能力的提高有巨大的阻礙作用,不利于學生的語文水平的提升。
(二)部分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不過關
小學語文的教學的過程中,部分語文老師非科班出身,但是他們的能力很強,得益于職后的不斷學習,有些教師雖然是語文專業畢業的,但自身的觀念和素質在不斷地下滑,因循守舊的觀念十分的嚴重,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與時俱進,在教學中忽略了教學大綱的要求,脫離課本的現象時有發生。在教學的過程中隨意性非常強,并沒有真正領會到新課程改革的標準和要求。過于重視應試教育,讓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語文的學習,這樣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忽略學生課堂中的地位和創造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起到主導的地位。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心智和學習習慣還沒有形成,對外界事物處于好奇的階段,所以身邊很多事物對小學生來說都是新鮮的,要讓他們產生豐富的想象力,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學生會產生很多新奇的想法,這時語文教師不能直接否定學生的想象力,應該耐心地進行開導,因材施教地進行教學,保護小學生的想象力,對錯誤的想法應該及時進行糾正和合理的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自己的看法,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和社會能力形成奠定一定的基礎。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措施
(一)學校不斷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
一所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師隊伍的完整的建設,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素質的高低,小學語文作為所有課程的基礎性課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在教師隊伍的管理上,需要制定完整的教師管理細則和方法。對語文教師的管理,可設立語文組。由優秀的教師擔任組長副組長,語文組的主要的作用就是統領全校語文的教育教學工作。語文組需要在開學初就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主要的內容和方式方法,為每個語文教師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平時語文組組長、副組長應該積極地加強培訓工作,培養小學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定期開展語文教育教研活動,為新老教師提供學習的平臺,使得新老教師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語文組的綜合素質。加強與外部的交流,加強與其他兄弟學校的交流和合作,積極地開展教育教研活動。語文組可設立語文的教學的課例研究,所有教師積極參與。語文組組長和副組長加強聽課監督,在學期結束時,需要對整個的語文的教學進行總結,找出不足為下一學期做好準備。
(二)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
教師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學生今后的發展,對教師素質的培養是一個長期性的系統工程,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學初就需要在小組內制定語文教學的工作計劃,然后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語文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不斷地進行學習,與時俱進認真地研究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根據學情制定翔實有效的教學策略,老教師可以合理地應用教學媒體,不斷充實自我,更能很好地調動小學生學習興趣。借助多媒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學習,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新入行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不斷學習。向學校中優秀的老教師學習,學習老教師在課前的準備,課中和課后鞏固的每一個環節。與有經驗的老教師進行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根據自己班的學生的學情制定出教案。積極聽課,學習老教師在課堂中的教風、教臺上的表現等一些綜合細節。
(三)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應該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了,才能更加主動地融入語文課堂教學中。經常利用課余的時間積極地閱讀課外書籍,加強自己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保護學生的興趣,每個學生可能興趣不一樣,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比如在閱讀課外書籍時,可以推薦幾本課外書籍,讓學生在其中進行選擇,而不是強制地讓學生來進行學習,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在閱讀時也就更加有興趣,才能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課本中有很多的古代的知識,對學生來說,都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教師可以將這些枯燥乏味的知識點編成詩歌,或者以戲曲的方式進行讓學生進行演奏,這樣學生在學習時興趣會更濃。例如我們在學習草船借箭時,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的扮演,讓學生在扮演的過程中對課本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樣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知識儲備也就不斷地提高了。
三、結語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國民對教育資源的需求不斷加大,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的教育環境。小學語文要發揮學科基礎作用,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激發學生學習小學語文的興趣。教師應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學生的學習特點創設出更加優質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的方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不斷提升,從而更好地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吳書勤. 淺談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 中國校外教育,2019(05):124+134.
[3]張富軍. 利用定制教學精準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 教育界,2022,508(32):47-49.
(責任編輯: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