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希芹
[摘 要]孔繁森是人民心中的好干部,也是當前全體黨員學習的楷模,更是新時期黨員先進的代表,是人民的驕傲與榮耀。弘揚孔繁森精神有助于促使當代大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現孔繁森精神的傳承。基于此,本文從孔繁森精神時代內涵入手,深入分析其與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內在聯系,探索孔繁森精神與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構建的新路徑,旨在培養優質的人才。
[關鍵詞]孔繁森精神;大學生;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417文獻標志碼:A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國家間的競爭壓力增大,其競爭重點在于人才的競爭,直接關系著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因此積極培育當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是當前高校的基本任務。高校要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其感受孔繁森精神的內涵,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愛國意識、愛國精神及奉獻精神,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從而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 孔繁森精神時代內涵
孔繁森同志出生于1944年7月,山東聊城人,是孔子的第74代孫,是優秀的共產黨員,也是我黨干部積極學習的精神與榜樣,在工作期間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優秀的品質與崇高的形象,也用生命與鮮血譜寫了時代奮斗的精神。聊城市豐沃的紅色土壤也是孔繁森同志的家鄉,從孔繁森精神中可以感受到其蘊含的理想信念,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家國情懷。堅持弘揚孔繁森精神,可以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將紅色精神與當前大學生的發展相結合,可以培養出一批素養過硬、思想先進的當代大國工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從本質上分析,孔繁森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其蘊含的擔當精神、高尚品質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對當前大學生價值觀的培育具有積極的作用,其蘊含豐富深刻的內涵理念,永遠激勵著大學生要不負時代使命。孔繁森精神中蘊含著奉獻精神、榜樣力量、愛國意識,對于當代大學生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習孔繁森精神能強化思政學習的價值,深刻理解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將傳統齊魯精神與文化進行發揚與繼承,引領時代價值,以促使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 孔繁森精神與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內在聯系
2.1 豐富高校學生價值觀內涵
孔繁森是新時期為我國祖國建設發展、為西藏人民謀幸福征程中優秀的領導者,在家園建設時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與解放戰爭時期相比,和平時期并未有太多的槍林彈雨,也沒有過多的流血犧牲,但作為中國共產黨人,其不忘初心、奮發向前,同樣波瀾壯闊、氣壯山河,承載著中華民族砥礪前行的精神基因,也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奮進不止的精神內涵,其舍己為人、克己奉公的美德,對于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培養具有積極的意義。孔繁森精神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蘊含著忠于祖國、忠于黨、忠于人民,以及無私奉獻、無畏艱難的內涵價值,同時也是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革命文化,引領著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挖掘其蘊含的精神品質、政治思想、品德修養,可以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培育優質的人才。
2.2 提升高校價值觀培育的實效性
對于當前高校價值觀培育來說,其呈現體系化、抽象化及形式多樣化的特征。對于部分當代大學生來說,其難以對紅色精神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尤其是一些剛剛高中畢業的學生,易疏于理論學習。而通過對孔繁森精神的探索,可以將其根植聊城大地,以豐富的革命精神實踐基地為基礎,為學生建立良好的革命精神學習陣地。以指向性的價值觀培育方式促使學生了解精神價值內涵,產生情感體驗、思想感悟,以有理有據的內容提升價值觀培育的實效性。與此同時,運用孔繁森精神中的家國情懷與使命擔當,可以促使當代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樹立良好的革命理想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將自身的理想與時代發展相結合,勇于擔當,肩負起自身的責任與使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出自己的力量[1]。
2.3 豐富高校價值觀培育資源
堅持人民群眾利益至上、堅持為人民服務均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學習的精神思想。聊城有極具特色的紅色資源,如孔繁森同志紀念館、馬本齋烈士陵園等,其蘊含著催人奮發、動人心魄的革命精神思想,為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培養提供了鮮明的形象與內容。以孔繁森同志作為榜樣,將其無畏無悔的精神思想融入當代大學生教育中,能塑造良好的共產黨員光輝形象,促使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人為本,并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個人發展與祖國發展相結合,以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培養具有革命理想、德才兼備的青年人才[2]。
3 孔繁森精神與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構建路徑
3.1 創新傳統教育模式,深化思政教育功能
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正確的價值觀并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需要以良好的理論進行引導,以此來促使大學生產生正確的認知,完善自身的價值觀。孔繁森精神蘊含著強烈的奉獻意識,與共產主義教育存在密切的關聯性,因此將孔繁森精神融入大學生價值觀念培育中具有積極的意義,能強化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促使其明確當前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實現當代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新形勢背景下,積極對大當代大學生開展思政教育,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強化思政教育功能,突破傳統的思政教育理念束縛,靈活利用思想政治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引導,以促使當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完善自身的思想,以實現綜合素養的提升。積極改進傳統的思政課程教學方法,以多種啟發誘導方式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對當代大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
果[3]。在學生價值觀培育過程中,應保證其合理滲透到其他學科中,將其與思政課程或其他學科相結合,從整個教學過程入手,形成相互促進、相互配合的氛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此外,教師應注重價值觀教育的層次性,明確當代大學生思想狀況,因為不同層次的大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需求。比如對于一般大學生的教育,應將重點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上,幫助學生樹立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價值觀;而對于黨員大學生,則應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其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樹立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總的來說,弘揚孔繁森精神,將社會實踐作為當前教育中的重要環節,能夠促使當代大學生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個人與集體、奉獻與享受、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系,培養優質人才[4]。
3.2 注重模范人物宣傳,充分發揮榜樣力量
任何的民族振興、社會變革都需要以時代為基礎,樹立良好的時代形象,通過模范人物形象來對人們產生激勵作用,利用榜樣的力量挖掘時代精神,以促進時代發展。因此,在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培育過程中,應積極引導大學生沿著模范人物的足跡發展,從自身做起,約束自身的日常行為,積極學習孔繁森等先進模范人物的高尚情操與敬業精神,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以講奉獻、學先進、樹正氣的良好風氣帶動社會發展。高校可以積極進行相應的模范人物宣傳,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將其精神傳遞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促使當代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其精神思想內涵,將其轉化為自身的價值觀念,實現全面發展[5]。比如,在進行模范宣傳過程中,應加大宣傳力度,注重合理的信息反饋,各級輿論宣傳部門應對宣傳情況進行分析,明確宣傳效果,有針對性地進行創作,將人物的生動事跡進行傳遞,并運用合理的手段進行完善,以達到宣傳的目的。與此同時,對于當代高校大學生來說,其在學習過程中應善于發現典型,樹立良好的形象,通過典型帶動身邊大學生的發展,進而形成良性循環,做到不溢美、不拔高,克服當前的不良思想,保證宣傳的持續性。如借助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及計算機網絡等傳播媒介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先進模范展示,以促使當代大學生產生心理共鳴,將孔繁森精神真正融入心間,實現自身全面發展[6]。
3.3 優化價值觀教育環境
對于當前的教育來說,良好的環境對于當代大學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馬克思認為環境塑造人,環境對于人的思想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優化價值觀教育環境,包括學校育人小環境和社會育人大環境,充分發揮社會的力量進行輿論宣傳,營造揚善抑惡、是非分明的道德風氣,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培育發揮良好的導向性作用。
在這種文化氛圍熏陶下,當代大學生必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逐漸在學習與成長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7]。首先,積極堅持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在加強經濟建設的同時注重思想建設,促使當代大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逐漸完善自身思想。加強高校育人小環境與社會大環境的聯動,使其相互影響,促使當代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8]。其次,高校應積極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以培育“四有”新人為目標,凸顯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價值。第三,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其價值導向功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完善各種文化設施,積極開展相應的社團活動,促使當代大學生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看待事物,形成全新的校園文化主旋律。最后,避免高校育人小環境與社會育人大環境出現割裂的情況,高校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有組織、有目的地發展自身價值觀,樹立良好的革命精神思想,培育當代大學生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精神,激發其愛國精神,感受改革開放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提高自身的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堅定自身的社會主義理念,在社會實踐中踐行科學價值觀[9]。
3.4 積極提升當代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個體根據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有計劃、有目的地對自我提出行為準則,對自身進行合理的約束、認知、調控及改造,以提升自我素質的一種教育活動。在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培育過程中,高校應積極培養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使當代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將主體自我作用于客體自我,實現主體與客體的統一。一方面,高校可以積極進行相應的教育機制改革,調整現有的教學計劃,為學生預留較為廣闊的自由空間,為學生創造適宜的自我教育能力發展的條件,以引導大學生實現自我教育,積極提高當代大學生自身綜合素養水平,使其將更多精力投入學習中,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強化實踐能力,豐富自身精神思想,在保證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注重其他學科的發展,做好職業規劃,關注黨和國家的發展趨勢,積極參與自我管理,以提高自我管理意識水平與約束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可以積極開展相應的演講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水平,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完善的人生價值觀[10]。
4 結語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應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引導,促使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突破傳統思想的束縛,以孔繁森精神為引導,開展合理的思政教育,擺脫與當前社會主義不相適應的思想與觀念,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
參考文獻
[1]趙玉香,孫劍. 孔繁森精神在高校“四史”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路徑的思考[J].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2(6):83-85.
[2]徐丹. 孔繁森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育人路徑研究[J]. 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35(2):70-71.
[3]李雨飚. 弘揚傳承孔繁森精神 做孔繁森式好干部[J]. 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理論學習),2022(1):51-54.
[4]張麗梅,孫明輝. 孔繁森精神融入職業院校學生價值觀培育研究[J]. 現代職業教育,2021(48):8-9.
[5]鄭方云. 新時代視域下弘揚孔繁森精神的價值意蘊[J]. 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理論學習),2020(4):49-51.
[6]渠長根,王靜. 基于孔繁森精神的新時代領導干部人生價值取向[J]. 毛澤東思想研究,2020,37(5):120-126.
[7]韓秀婷. 建黨百年視域下“繁森精神”的時代價值及弘揚路徑[J].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14(4):11-13.
[8]葛寧,許艷華. 賡續紅色精神:從焦裕祿到孔繁森[J]. 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理論學習),2021(5):55-58.
[9]孫劍. 孔繁森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路徑研究[J]. 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3):92-94.
[10]王海兵. 試論新時代孔繁森精神的內涵、地位與價值[J]. 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理論學習),2020(12):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