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摘? 要】在目前的教育系統下,素質教育成了學校的重點項目。小學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比較重要的部分,其中“韻律操”是最新興的體操教學的表現形式,在小學體育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所以“韻律操”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韻律操”的體育教學形式是小學體育教學中較難的一項體育教學項目,由于小學生天性活潑,不能集中注意力,因此,體育教師應重視將“多元化”的理論融入“韻律操”教學,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精神。
【關鍵詞】小學體操;教學問題;研究對策
在目前,國家越來越重視體育教育,經過體育教育的不斷改革,“韻律操”教學模式得到了普及。所謂“韻律操”就是一種在場地內,通過使用球、繩、圈之類的體育工具進行比賽的一種體操項目。“韻律操”是將體育運動、教育活動、舞蹈藝術這三個領域融為一體,通過音樂節奏進行體操動作和舞蹈動作的融合,從而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身體的協調能力。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采用“創新式”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情,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一、小學韻律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韻律操”是體操的一部分,是一個新興的體育項目。因應試考試的影響,使許多學校尤其重視智育教育,而忽視了素質教育,導致許多體育教師缺乏創新意識,特別是小學“韻律操”的教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機械導致體育的教學課堂缺乏情感,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大多數的體育教師過度重視籃球和足球等傳統的體育項目,根本不實施“韻律操”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缺少對“韻律操”的學習。教學內容的固化使體育教師忽略了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個體差異,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對體育運動喪失熱情,提不起興趣。由于體育教學的方式單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韻律操”的教學實行的是“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導致了“教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的情況,忽視了學生的主導地位,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從而使整個體育教學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培養。
二、小學韻律操教學所采取的對策
(一)設計韻律操教學內容,培養學生體育興趣
在”韻律操”的教學模式下,體育教師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體操訓練,培養學生的各項體操技能和體操的素養,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體育教師要從實際出發,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為學生設計“韻律”操的教學模式,根據“韻律操”的教學內容,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韻律操的教學下健康地成長,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靈活性以及身體的協調能力。
比如,體育教師可以根據“韻律操”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動作教學時可融入游戲的教學、情境的教學等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訓練氛圍。體育教師通過設計游戲規則和各項比賽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從而在教學情境中發揮學生的個人潛能,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韻律操”的魅力。除此之外,體育教師還可以用別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興趣。體育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通過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使每個組的學生個性差異以及承受能力相差不大,采取不同的訓練內容及訓練目標,培養學生的體育自信,鼓勵學生不斷加強體育鍛煉能力,提高學生的身體
素質。
(二)通過韻律考核的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在以往的韻律考核中,體育教師主要考核的是學生通過學習動作進行韻律考核,在考核中體育教師根據學生的動作是否全面、是否完成了規定的動作以及是否美觀等決定學生的韻律考核的分數,考核的內容是以技術為主,但忽略了學生的其他素養的考核,使學生之間盲目結合“韻律操”的動作來學習。“韻律操”不僅是一項技術動作的學習,還包括了思想品質、體育精神等方面的發展。由于很多學生過于重視考試的結果,不能充分感受到“韻律操”的魅力。因此,體育教師要對考核內容進行調整,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比如,體育教師可以構建“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既要注重學生技術動作的培養,又要求學生其他方面得到發展,如學生對“韻律操”的學習態度、學生間的團隊精神以及每個學生對學習的感受等。體育教師通過對每個學生的韻律考核,對學生給予相關的評價,讓學生不斷規范“韻律操”的動作、態度等,培養學生對“韻律操”的興趣。除此之外,體育教師也要重視學生的日常鍛煉,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對學生的日常鍛煉進行樂觀的評價,讓學生知道老師的重要性,要以把它做好為目標,不斷地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但也不能只有一個目標,學生還要培養自身的各項能力。教師要讓學生知道,不是為了韻律考核而學習,而是為了學習而參加考核,引導學生積極地參加體育活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到“韻律操”的魅力,不斷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個快樂的學習體驗。
(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發揮學生的主導地位
在“韻律操”的教學模式下,體育教師采取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不管體育教師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注重學生的自身,這樣才能不斷地落實“韻律操”的教學。在新課程不斷改革的前提下,無論哪科教師都要以學生為主導地位。所以,體育教師要始終把學生放在首要位置。“韻律操”的教學是以技術性的動作為主,但如果體育教師只是一味地讓學生進行模仿訓練,會導致教學過程枯燥無味,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能充分發揮,從而不能提高教學質量。因此,體育教師在韻律操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學習“韻律操”,從而不斷發揮學生的主導地位。
比如,體育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親自示范,在親自示范后對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教師一共做了多少個動作?那么,哪位同學可以給大家示范一下這一動作呢?”通過這樣提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加到體育課堂中,不斷發揮學生的主導能力,引發學生不斷思考,讓學生對“韻律操”的動作印象更加深刻,以便于更好地學習“韻律操”,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學生通過在教師和同學面前進行動作展示,不斷地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共同進步,從而不斷地完善學生的自身動作技能。因此,體育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學生對“韻律操”的顯示,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從而呈現出更加完美的“韻律操”動作。
(四)優化體育場地,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
通過“韻律操”的學習,教師可以不斷地優化教學環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每節課的需要,進行合理的場地和器材安排。體育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身體承受能力以及心理素質,制訂有針對性的策略,確保學生安全訓練。新型的場地和器材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每個小學生天生都好奇的心理會大大增加學生對學習的欲望。
比如,體育教師可以首先布置好“韻律操”的教學場地,可以事先運用多媒體設備對韻律操的動作進行分解并打印成圖片,再結合體育教師的動作演示,進行“韻律操”的動作,這樣學生就會更加充分地掌握“韻律操”的學習動作,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體育教師可以將場地分成不同的字母領域,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并進行小組的動作展示。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全面地學習動作,還可以加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通過每個字母的分配,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能力,體育教師還可以設置一個主題場地,讓每個小組的學生進行“韻律操”的表演,體現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在“韻律操”的展示中不斷地建立自信。其次,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有效運用一些體育器材。對于小學生而言,一味地開展“韻律操”的動作學習,是比較單一的,所以,體育教師可以給學生分配一些體育器材,例如跳繩、氣球、毽子等體育器材,通過運用體育器材,提高“韻律操”的表現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采用創新的教學,讓學生從中享受到樂趣
在“韻律操”的教學中,體育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也會影響課堂氛圍。在“韻律操”的教學模式下,體育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實際出發,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韻律操的學習中點燃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創新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韻律操,提高其身體素質,從而不斷完善個人
素養。
比如,體育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習,以小組為單位,培養學生對“韻律操”的學習能力,讓學生進行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一個小組的表演,可以通過另外幾個小組對其進行打分,教師在表演前規定打分的標準,對技術動作、整齊性等進行打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而且先表演的小組會有額外的加分。通過小組之間的學習和競爭,會引起學生之間的積極練習,使學生在競爭中不斷的學習“韻律操”的動作。在“韻律操”的教學方式下,體育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游戲化的教學方法,例如“翻越障礙”,在跑道上設置不同的障礙,學生通過跑、跳、爬等方式翻越障礙,最終達到目的地,這樣的游戲方式既可以活躍學生的學習氣氛,又可以激發學生的熱情,鍛煉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韻律操”。音樂是“韻律操”的必選項,體育教師要為學生挑選合適的音樂,尋找一些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音樂,以便于“韻律操”能夠有效的進行,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生正是成長發育的階段,“韻律操”的教學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很大的好處。因此,教師要落實“韻律操”的教學,通過不斷的創新,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韻律操”的快樂。體育教師通過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韻律考核的方法、重視學生的主導地位、優化體育場地以及采用“創新式”的教學方法,提高了“韻律操”的教學質量,構建了高效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有著較高的學習熱情,形成“熱愛體育,終身體育”的意識。
【參考文獻】
[1]孫濤.啞鈴韻律操對五年級小學生上肢力量素質影響的實驗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4):135-137.
[2]張春富.小學體育教學中"快樂體育"理念的應用效果分析[J].考試周刊,2018(8):123.
[3]岳昭.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8(6):81.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以體育人:小學韻律操情韻教學模式構建研究”(T-c/2021/40)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