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閱讀教育是幼兒養成閱讀習慣的重要教育手段。繪本閱讀教育能夠使幼兒感受畫面和文字的魅力,沉浸在繪本的情節中,學習繪本故事中映射的人生哲理,體會繪本中人物生活的千姿百態,激發幼兒對學習及生活的興趣。但是,在現在的幼兒教育中,繪本閱讀教育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很多家長和教師認為,幼兒只要看懂圖片就可以,而忽略了繪本中文字的作用,導致繪本閱讀教育失去了價值。部分家長對繪本閱讀存在誤區,將自己的思想強加到幼兒身上,使幼兒的身心發展受到了束縛。另外有一部分家長在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時,重視圖片而不注重文字,使繪本閱讀割裂開來,失去了整體性意義。要想改進幼兒繪本閱讀的教學方式,教師和家長應從多種角度入手,采取家長和學校合作的模式,將繪本閱讀貫穿到整個幼兒生活中。家長要轉變自身的思想,不能將自己對繪本的閱讀理解強加到幼兒身上,而是要引導幼兒的繪本閱讀,為幼兒創設相對安靜和溫馨的閱讀環境,可以通過情景式游戲方法引導幼兒沉浸在故事中,使幼兒獲得閱讀快樂,養成良好的閱讀和生活習慣,為幼兒日后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也為幼兒日后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幼兒繪本;閱讀教育;存在問題;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40?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04-0050-04
引? 言
繪本閱讀中文字和圖片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在當下的幼兒教育中,繪本閱讀教育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部分家長和教師認為,幼兒只看懂圖片就可以,忽略了繪本中文字的作用,導致繪本閱讀教育失去了意義。本文將對幼兒繪本閱讀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針對這些問題的改進措施進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一、幼兒繪本閱讀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處在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其記憶力及理解力有鮮明的特點。在現代教育教學中,教育者針對學生年齡段學習特點進行深入研究,根據每個階段學生的不同知識需求制訂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根據教育學家對幼兒時期的學習需求進行探索后發現,幼兒缺乏生活經驗,無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強化記憶,并且幼兒的思維能力受到局限,在觀察事物時很少能深入體會事物的本質。幼兒只對那些形象鮮明生動的事物感興趣,記憶較為牢固。教育學家針對這一特點,制訂了幼兒繪本閱讀教育模式,旨在幫助幼兒打開思維,發散想象力,培養閱讀習慣[1]。
幼兒繪本的閱讀內容、題材、形式都是教育編輯者根據幼兒發展特點進行深入剖析、探究來制訂的。選擇符合幼兒智力特點的內容,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以絢麗多彩的圖片搭配上具有內涵的文字編制成書,能夠吸引幼兒主動閱讀,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幼兒閱讀能力。幼兒繪本中的故事內容、人物、圖片的色彩搭配等多貼近幼兒的視角,幼兒在閱讀時,思維能夠被潛移默化地影響,形成初步認知。
以筆者幼兒時期讀到的一篇繪本兒歌《叼煙斗的小兔子》為例,這篇繪本兒歌的主旨是告訴我們吸煙有害健康,其中朗朗上口的兒歌內容配上色彩絢麗的插畫,筆者在讀完后印象非常深刻,吸煙有害健康這個觀點也深入筆者內心。因此在那段時間,筆者會觀察身邊的大人,看看有沒有人會像小兔子一樣經常“叼煙斗”。筆者在潛意識里認識到這并不是一個好習慣,一直以來,也都用幼兒時期的意識來約束自己,以至于到現在還能記得全部兒歌內容。可以說,幼兒時期的繪本內容至今也會給筆者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幼兒繪本閱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圖片與文字的結合不僅能夠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及觀察能力,還能使幼兒初步感知生活,激發幼兒對學習和生活的興趣。
此外,幼兒的情緒是很豐富的。因為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匱乏,所以幼兒對自身需求的反饋形式多是情緒反饋。很多幼兒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導致自身的需求很難得到滿足。而幼兒繪本閱讀教育能夠使幼兒在閱讀中學會控制情緒。以幼兒繪本故事《生氣湯》為例,故事主要講的是一位母親帶領孩子合理宣泄情緒,將“生氣”這種負面情緒當作食材扔到鍋里,自己的生氣情緒就會一掃而空。其天馬行空的敘事風格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能夠使幼兒在閱讀中掌握發泄情緒的方法,也能夠給予家長一些啟示,幫助幼兒發泄負面情緒,促進幼兒全面成長[2]。
二、幼兒繪本閱讀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以成年人的眼光看待繪本閱讀,把自己的思想強加于幼兒
繪本的內容多具有淺顯的探索性,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能夠讓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自主探索,促進幼兒智力發展。但是,繪本閱讀教育的現狀是在幼兒進行閱讀時,家長過多干預。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還小,讀不懂繪本中的文字及繪本故事的內涵,于是就為幼兒講述繪本中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會潛移默化地將自己的思想灌輸給幼兒,而自主能力差的幼兒就會跟著成年人的思想理解繪本內容。久而久之,幼兒會對家長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不再產生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更嚴重的會被家長強勢的態度影響,不敢或者拒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利于幼兒的成長。
另外,很多家長認為幼兒繪本的內容比較幼稚,閱讀價值不高,還不如以玩耍的形式來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因此,很多家長在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時引導幼兒邊玩邊讀,認為這樣有利于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但結果恰恰相反,這種行為反而會為幼兒帶來不良的影響,導致幼兒認為邊讀邊玩是一種正確的行為。這種行為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掉,并且會影響幼兒日后的學習習慣[3]。
(二)只重視繪本圖畫,而忽視繪本文字
目前來看,在陪同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時,家長往往會忽略繪本中的文字部分,因為這些家長會認為孩子不認識繪本中的文字,所以往往將繪本當作圖冊來讓孩子閱讀。這樣會導致幼兒無法將圖片和文字結合起來,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幼兒識字慢,而且也不能直觀地感受到文字的解釋性作用,自然也就無法感受到文字的表達魅力和美感。另外,大部分家長在忽略文字后,喜歡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圖片進行解讀,導致幼兒無法將圖片和故事整體串聯起來,產生割裂感。此外,繪本作為幼兒的閱讀工具,需要幼兒在閱讀中自己感受閱讀故事的快樂,而不是由家長閱讀再進行口述或轉述。家長的轉述不可避免地會帶有自身的見解,這樣會使故事帶有家長自身在社會生活中的感悟和經驗,會在一定程度上帶有家長自己的“知識束縛”,無法使幼兒用發散性的思維來發現適用于自身的經驗,久而久之不利于幼兒成長。繪本作為一個整體性的閱讀形式,其圖畫和文字都有獨特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三)繪本閱讀過程中急功近利
除了上述所說的兩種問題,還有一部分家長在幼兒閱讀繪本時急功近利,總是希望幼兒能夠在繪本閱讀中“學到點兒什么”,在幼兒閱讀完成后,就迫不及待地追問幼兒,會問幼兒如“你從這個故事中學到了什么呀?”這種問題。在這個時候,家長會根據自身的經驗得到一個既定的答案,并且希望幼兒的回答是自己所希望得到的這個答案。而一旦幼兒回答出一個與自己不同的答案,家長就會不斷地引導幼兒進行思考,揪著問題不放,一遍又一遍地引導幼兒往自己的思路上靠攏。這樣一來,繪本閱讀就成了家長教導幼兒的工具,但事實并非如此[4]。繪本并非教材,也不是學習工具書。過于功利性地進行繪本解讀會使其本身的意義大打折扣。繪本本身就是引導幼兒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一個載體,確實沒有必要非要年紀還小、心智和思維都不成熟的幼兒從繪本中學習生活經驗或者知識。家長若過于對繪本進行解讀,急功近利,一是會使幼兒喪失對閱讀的樂趣,不利于幼兒良好閱讀興趣和習慣的養成,有些幼兒甚至會對閱讀產生抵觸心理。二是這種急功近利的閱讀也不利于幼兒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使他們在閱讀時往往偏激地思考問題或者“鉆牛角尖”。因此,急功近利的繪本閱讀是不可取的,繪本閱讀應該回歸閱讀本身,閱讀本身就是有意義的,而不應該被賦予過多的內容。雖然繪本不是教材,但其對故事的娓娓道來能夠很好地滿足幼兒的成長需求,這種自然而然的閱讀方式能夠讓幼兒明白生活的本質,而有些繪本就是通過故事的展開來體現生活的美好。如在《我爸爸》《我媽媽》的閱讀中,幼兒可以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豐富自身的情感。在《我有友情要出租》的閱讀中,孩子可以明白友情就在身邊。這種將日常生活展現出來的繪本本身是沒有任何教育目的的,但同樣蘊含著道理,而幼兒在閱讀繪本時,能夠充分地感受到故事中蘊含的內涵,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有些感悟也是語言無法準確表達出來的,更何況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本身還不強。因此,在幼兒閱讀繪本時,家長急功近利地追問他們學到了什么是沒有意義的[5]。
三、幼兒繪本閱讀教育的改進措施
(一)學校和家庭共同合作,引導幼兒閱讀繪本
幼兒在閱讀繪本時,由于自身的知識儲備不足及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尚不成熟,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各種問題,如會遇到繪本中的生僻字,無法很好地將整體的故事串聯起來,形成一個較完善且有趣味性的故事。這時,學校和家庭就需要在幼兒閱讀繪本時積極參與,共同引導幼兒在具體的繪本閱讀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果幼兒在繪本閱讀中遇到生僻字,家長或者幼兒教師應及時給予幫助,解釋這個生僻字的含義,幫助幼兒理解,并梳理整體的故事脈絡,確保幼兒能夠通過閱讀得到一個清晰而又有條理的故事。在幼兒閱讀繪本時,家長要積極參與進來,多多與幼兒談論繪本中的內容,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中的內容,提高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使幼兒對繪本閱讀越來越有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幼兒在幼兒園或者學校時,校方應更好地培養幼兒持續閱讀的習慣,支持和鼓勵幼兒之間相互交換閱讀繪本,達到豐富幼兒閱讀種類和拓寬閱讀范圍的目的。另外,學校還可以舉辦幼兒之間的繪本閱讀比賽,讓幼兒在閱讀繪本之后,把其中的故事較清晰和完整地表述出來。對于表現得好的幼兒,教師要適當地給予獎勵,激發幼兒對繪本閱讀的動力和興趣。這種家長和學校共同合作引導幼兒進行繪本閱讀的方式和模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幼兒對繪本閱讀的興趣,為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養成奠定堅實的基礎,使幼兒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加靈活和有技巧地閱讀,同時也能使家長與幼兒之間的聯系更緊密,使家長對幼兒繪本閱讀有更準確的認知[6]。
(二)改變成人觀念,和幼兒站在同一水平線上閱讀繪本
上文曾經表述過,部分家長在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時,喜歡將繪本故事以自己的理解講給幼兒聽。這個過程不可避免地會帶上家長自身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世界觀等,使幼兒受到影響,不利于其自身的發展。而要想改進幼兒繪本閱讀教育,這部分家長就應該及時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站在幼兒的角度,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來進行繪本閱讀,和孩子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在這個過程中,策略要遠大于方法,家長切記不要將自身的想法和思維模式強加到幼兒身上,否則只會將幼兒塑造成另一個“自己”。因此,在引導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時,家長要講究策略。如果想要了解幼兒對繪本的理解情況,家長不要直白地問類似“你從這個故事中學習到了什么呀?”這樣的問題。這樣會顯得功利性太強,而忽略了幼兒在繪本閱讀中得到的其他收獲。家長可以采取“求教法”,假裝不了解繪本的內容,通過反向的向幼兒請教,讓幼兒將繪本中的內容表達出來。這樣既能夠了解幼兒對繪本的掌握情況,也能夠滿足幼兒的自信心理,培養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家長的提問也要循序漸進,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要在幼兒的理解范疇內,這樣才能使家長和幼兒共同挖掘繪本中的細節。
(三)為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能夠使幼兒更好地閱讀繪本,使幼兒充分走進繪本中豐富多彩的世界,盡情遨游在這個充滿幻想的世界中,讓幼兒更好地沉浸在繪本閱讀帶來的快樂中,拓寬幼兒的眼界,發散其思維,使其從多角度觀察世界。因此,在幼兒閱讀繪本時,家長不要過分干預,而是應該起到一個引導和協助的“邊緣化角色”的作用。家長為了能夠讓幼兒輕松地融入閱讀中,不應該設定過于嚴格的閱讀時段,要讓幼兒想讀就能讀;也不應該干擾幼兒的閱讀興趣,如有的男孩兒喜歡汽車、警察等元素,有的女孩兒則喜歡小動物、漂亮的服飾等元素,家長應有針對性地為幼兒購買他們喜歡的繪本,充分引導和激發幼兒的興趣,使他們養成熱愛閱讀的習慣[7]。同時,在幼兒閱讀時,家長要營造一個較為安靜的環境,因為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不能做到沉浸式閱讀。如果幼兒閱讀環境中存在各種聲音,幼兒就會感到新奇,將其注意力從繪本上轉移到聲源處,不能起到良好的閱讀效果。另外,幼兒本身的模仿能力較強,在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時,家長也要身體力行。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位教師,其行為規范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因此,如果家長在家庭中經常閱讀書籍,
那么幼兒也會對這種行為進行模仿,去閱讀繪本;而家長如果喜歡“癱在沙發上”玩手機、看電視,那么孩子也會去玩手機、看電視。所以,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的形成,家長的模范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家長只有身體力行,才能影響幼兒,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閑暇時間不是玩手機、看電視,而是徜徉在閱讀的海洋中。總而言之,一個好的閱讀環境需要家長和幼兒的共同努力。幼兒雖然是閱讀的主體,但是因為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所以家長需要在這個過程中積極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使幼兒更好地沉浸在閱讀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挑選適當繪本,發揮繪本魅力
繪本作為幼兒的啟蒙書,它有鮮明的主題,且種類豐富,不同種類的繪本有不同的魅力。家長或者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時,應該根據幼兒的偏好購買不同類別的繪本[8]。在種類豐富的繪本中,好的繪本符合幼兒思維發展特點,也能夠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因此,在挑選繪本時,家長和教師應該遵循畫面精美、內涵豐富的原則。首先要做到繪本主題鮮明,使幼兒容易接受,如上文所說的《我爸爸》《我媽媽》等類型的繪本,就是明確講父愛和母愛的。繪本的故事貼近生活,能夠很輕松地被幼兒理解和接受。其次,要做到文字優美,利于模仿吟誦。好的繪本能夠將故事娓娓展開,而不是將故事講得像白開水一樣索然無味,優美的文字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幼兒的文學素養。總而言之,好的繪本在主題和內容上較豐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向好的方面發展。
(五)通過創設情景,引導幼兒深入閱讀
繪本由圖片和文字組成,而幼兒因為缺乏生活和社會經驗,只能依靠純粹的想象在腦海中還原故事情景。這就導致有些情景因為幼兒的經驗不足而無法使其展開想象,進而導致其無法理解故事的脈絡[9]。目前,情景式教學方法是當下熱門的教學方法,利用創設情景的方法來展現知識、梳理主線等,能夠很生動和形象地將事件、故事更好地呈現出來。這一點在幼兒的繪本閱讀教育方面也適用。情景創設可以將繪本中相對較抽象、邏輯性強的部分展現出來,有助于幼兒對故事的把握。同時,幼兒在閱讀繪本時,遇到感興趣的人物或故事情節時,會引發情感共鳴,但又無法表達出來。他們只能通過肢體的舞動來呈現,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情景式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將自己喜歡的故事情節表演出來,或者是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會不自覺地深入研究所要表演的這部分故事或者人物的具體性格去呈現動作,從而更好地沉浸在故事中,而且幼兒在這個過程中也不是孤單的一個人進行閱讀。久而久之,幼兒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肢體表達、合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都會得到提升[10]。
結? 語
繪本閱讀作為一種獨特的閱讀方式,能夠使幼兒的世界中多出一抹亮麗的色彩,也是幼兒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能夠以繪本為載體,借此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樣,繪本作為幼兒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的獨特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既能夠滿足幼兒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也能夠讓幼兒更清晰地了解這個世界,成為幼兒觀察世界的“窗口”,因此,繪本閱讀不可忽視。雖然目前階段的繪本閱讀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但只要通過更新家長觀念、采取家校合作等方式,共同推動幼兒閱讀繪本,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幼兒發展,一定能夠推動幼兒繪本閱讀教育更上一層樓,為幼兒未來的生活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馬蘭英.幼兒園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路徑探析[J].讀與寫.2021,18(01).280.
趙曉花.繪本在學前兒童教育中的運用分析[J].學周刊.2021(33).177-178.
吳永思.利用繪本閱讀實施小學低年級德育教學[J].語文課內外.2020(26).234.
張瑋玉.農村幼兒早期閱讀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考試周刊,2020(46):165-166.
劉勤娟.幼兒繪本閱讀指導中常見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青春歲月,2018(17):325.
李露華.淺談幼兒園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家教世界,2013(11):14.
張迎麗.幼兒繪本閱讀指導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讀寫算,2018(19):42.
李偉雪.淺談幼兒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文淵(中學版),2019(11):52.
姚慧芳.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數碼設計,2019(01):268.
李欣燃.農村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現狀以及優化策略探析[J].科學咨詢,2019(43):121.
作者簡介:竇發玲(1984.7-),女,甘肅古浪人,
任教于甘肅省武威市實驗幼兒園,一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