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幼兒教育領域對深度學習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因此,在幼兒早期閱讀活動中引導其進行深度閱讀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從深度學習的概述及當前幼兒閱讀活動現狀入手進行分析,并從“篩選有價值的幼兒繪本”“開展多元化繪本閱讀活動”兩個維度來探討如何通過支持幼兒深入理解與體驗、進行對話與表達、實現內容遷移與應用等方式來深化幼兒的閱讀體驗,達到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效果,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幼兒閱讀;閱讀活動;深度閱讀;繪本閱讀
中圖分類號:G40?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04-0014-03
引? 言
深度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品質,對幼兒而言,繪本閱讀不僅是幼兒的學習對象,也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與方法。因此,在幼兒園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學會閱讀,同時還要支持幼兒在閱讀中展開深度學習,獲得深度閱讀的體驗。
一、深度學習的概述及當前繪本閱讀教學現狀
(一)深度學習的概述
深度學習是一種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的學習方式,其更強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表現情況,具有理解與批判、聯想與建構、遷移與應用特點。簡單來說,深度學習的過程就是知識遷移的過程,它有助于學習者提高自身的決策與問題解決能力。
隨著深度學習熱潮的掀起,幼兒深度學習也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而幼兒早期閱讀活動則是深度學習開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幼兒早期閱讀材料以繪本為主,而繪本故事則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教師通過篩選、解讀繪本,并以合適的方式引導幼兒學習繪本,有利于幼兒在閱讀繪本故事、觀察圖畫的過程中產生情感體驗,遷移已有經驗,并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這一過程和教育學家馮曉霞所說的深度學習相契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幼兒繪本閱讀中的深度學習并非讓幼兒通過大量閱讀認識更多的漢字,而是要引導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學會解決“問題”。也就是說,深度學習不能超越幼兒認知能力進行超前化、小學化教學,而是應引導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積極獲取知識經驗,積極建立新舊知識的連接,實現知識的遷移與應用。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時必須做好繪本的篩選與深度解讀,將有價值、有意義的繪本作為閱讀活動的載體,以多元化的閱讀活動形式為手段,使幼兒獲得深度學習體驗,促進幼兒深度學習。
(二)當前幼兒閱讀活動現狀
閱讀是幼兒園語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繪本閱讀為主。當前幼兒閱讀活動在開展過程中還存在“淺”“散”“亂”等問題,影響了深度學習教學目標的實現。就當前幼兒閱讀活動現狀來看,多數幼兒教師在具體教學中重視引導幼兒根據設計好的活動流程來展開閱讀,也就是為幼兒規定好“讀什么”“如何讀”“和誰一起讀”。在這種閱讀模式下,幼兒多是在教師的提問下進行思考回答,處于淺層學習狀態。這種單純的“一問一答”式的閱讀活動,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幼兒展開思考探索,但是也容易限制幼兒的思維,不利于幼兒在閱讀中主動、積極地展開深度思考[1]。因此,教師要積極優化幼兒閱讀活動形式,在閱讀活動中拓展幼兒閱讀的深度和廣度,使幼兒實現深度學習。
二、閱讀活動中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支持策略
幼兒閱讀教學以繪本教學為主。繪本以圖畫為主,輔以少量文字的形式,其內容豐富,主題多元,顏色艷麗,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容易被幼兒喜愛,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因此,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的開展多以繪本為載體。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挖掘繪本中的教育價值,充分做好繪本教學設計工作,使幼兒全身心地走進繪本,達到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效果。教師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支持策略。
(一)重視繪本價值篩選,提升繪本選擇的合理性
目前,市面上的繪本非常多,而繪本選擇情況通常會直接影響閱讀活動的整體效果,也直接關系到幼兒深度學習的效果。因此,在開展閱讀活動前,教師必須做好繪本價值篩選,提升繪本選擇的合理性、科學性,為幼兒深度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幼兒園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必須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年齡特點以及深度學習的教育目標,并以此為依據,為幼兒選擇優質的“精神食糧”,保證繪本的質量與品質,為幼兒深度學習提供必要的閱讀材料支持[2]。幼兒閱讀繪本的選擇應加強對以下三個方面的重視。
1.繪本應有鮮明的主題
幼兒繪本內容繁多,所涉及的主題類型多樣,生命、尊嚴、友情、親情、科學、智慧、自然環境等均是幼兒繪本中比較常見的主題類型,同時也是對幼兒成長發展有積極影響的內容。因此,在選擇繪本閱讀材料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繪本主題的多樣性、平衡性,以達到豐富幼兒閱讀體驗、鍛煉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效果。
2.繪本應有典型教育意義
育人價值是繪本教學的最終目的,而具有育人價值的繪本也可為幼兒深度閱讀提供良好條件。因此,在進行繪本選擇時,教師要充分解讀繪本的價值,考量其內容是否具備教育意義。教師可以利用貼近幼兒生活的、具有育人價值的繪本來引導幼兒思考,引發幼兒共鳴。例如,教師通過組織幼兒閱讀繪本《11只貓做苦工》,可以讓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對標記產生初步認知,同時還可以使幼兒萌生規則意識,這就是值得幼兒閱讀的有價值的繪本。
3.繪本應符合幼兒發展需求
繪本閱讀教學是為幼兒成長發展服務的,而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其身心發展特點、認知能力、思維能力都會有所不同。因此,在組織幼兒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也必須根據幼兒年齡來篩選符合該年齡段幼兒發展需求的繪本。例如,對于中班幼兒而言,其思維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故應以畫面豐富清晰、情節簡單的繪本為主;而對于大班幼兒而言,其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較中小班幼兒有了較大的提升,在繪本選擇上就可以適當拓展繪本的深度。簡單來說,就是教師要以幼兒年齡與發展需求為出發點,適當地調整幼兒繪本的選擇情況,確保所選擇繪本的合理性。
(二)開展多元化閱讀活動,促進幼兒深度學習
繪本內容豐富,主題多樣。在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閱讀活動時,教師也需要充分結合繪本特點及幼兒閱讀狀態,以多元化的方式組織幼兒開展閱讀活動。在完成繪本篩選后,教師應深入思考“哪種閱讀方式更適合幼兒?”“繪本中是否有主題拓展的價值?”“繪本是否可以為其他區域活動提供支持?”等問題,以此來深入挖掘繪本閱讀的價值,并以多樣化的方式引導幼兒反復閱讀繪本,使幼兒在感受繪本中的圖畫、故事情節的過程中提高觀察能力、語言能力、思維能力,達到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效果[3]。
1.閱讀與游戲相結合,支持幼兒深入理解與體驗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也是深受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幼兒年齡小,貪玩好動,游戲活動更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因此,在組織幼兒開展閱讀活動時,合理融入游戲元素,實現閱讀和游戲的有效結合,不僅可以為幼兒提供觀察、傾聽、想象和表達的機會,同時還可以帶給幼兒更愉快、積極的閱讀體驗,讓幼兒通過游戲更深入地理解閱讀內容,實現閱讀經驗的遷移,達到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效果。
以繪本《小熊和最好的爸爸——做游戲》為例,教師可以先帶領幼兒對繪本內容進行初步的閱讀了解。很多幼兒在讀到“熊爸爸最后通過抬了兩次腳贏了小熊”時,都躍躍欲試,忍不住想要幫助小熊。這時,教師就可以此為契機,依托繪本內容組織幼兒開展“踩腳丫”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通過自己的方式來驗證繪本中的故事情節,從而得出結論:“距離的遠近、步子的大小都會影響結果,并且最后幾步還需要觀察對方的情況,然后進行步子大小調整,這樣才能獲得勝利?!苯處熡眠@樣的方式組織幼兒開展閱讀活動,很好地抓住了幼兒偶發的游戲動機,并為幼兒提供了充足、有彈性的游戲實踐,讓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驗證了繪本故事情節。這樣不僅可以給幼兒帶來愉快、良好的閱讀體驗,同時還可以在閱讀活動中實現對已有游戲經驗的延續,鍛煉幼兒對已有經驗的遷移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深化學習的效果。
2.重視閱讀中對話與自主表達,支持幼兒養成批判性思維
深度學習更關注閱讀過程中的反思與認知。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也應注意以幼兒的感知經驗為基礎,以幼兒為閱讀主體,通過小組活動、個體活動、集體教學等多樣化的方式來組織幼兒開展繪本閱讀活動,并在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展開討論,以達到促進幼兒對話能力、自主表達能力及批判思維能力發展的效果[4]。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避免直接對幼兒的表達情況進行評判,甚至無須過于關注幼兒的表達是否正確,而是要多關注幼兒表達的內容所反映出來的認知、感受與想象。
以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為例,教師在帶領幼兒初步了解繪本中的故事內容后,可以為幼兒提供自主發言、交流、討論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說一說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和思考,也可以是對故事內容的質疑和提問。例如,有的幼兒在此過程中提出了問題:
“為什么母雞蘿絲看起來很像是一只公雞呢?”也有幼兒提問:“為什么蜜蜂都往相同的方向跑呢?”還有幼兒疑惑到:“路上很多動物都看見了母雞以及它身后的狐貍,為什么都沒有提醒母雞呢?”甚至還有幼兒就繪本故事的內容和主角展開了評判,如“蘿絲是一只非常聰明的母雞,狐貍卻是笨笨的”。另外也有幼兒站在狐貍的角度來思考:“雖然狐貍失敗了,但是它為了實現目標付出了努力,也是值得稱贊的?!鄙踔吝€有幼兒聯系到自己的實際生活,感悟到:“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很多問題,我們應該像蘿絲一樣學會聰明地化解問題?!苯處熢陂喿x過程中引導幼兒自主對話、表達的過程就是將幼兒思考過程外化的過程。教師通過為幼兒創設自主表達的平臺,可以讓幼兒在交流對話中實現思維的碰撞,產生無限的思維火花,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
3.提供創編與表演機會,支持幼兒形成遷移與應用能力
深度學習強調知識的遷移與應用,也就是在新情境下利用已有經驗、已有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幼兒閱讀活動中想要促進幼兒深度學習,教師就要注重為幼兒創設條件,讓幼兒在理解閱讀內容的基礎上實現對內容的遷移與應用,從而達到深化閱讀的效果[5]。
例如,在閱讀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時,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根據繪本中“大兔子和小兔子比愛的方式”,和小伙伴一起來演繹繪本內容。在演繹過程中,幼兒無須嚴格地按照繪本內容進行表述,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與認知創編,形成屬于自己的“比一比”。在閱讀繪本《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對繪本故事進行重現,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之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開展角色表演活動,讓幼兒扮演繪本故事中的鴨媽媽、小蝌蚪、大金魚等,重現和演繹繪本故事。教師以這樣的方式來開展閱讀活動不僅可以滿足幼兒的表現欲,提升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同時還可以讓幼兒在創編與表演中實現對已有知識、經驗的遷移與應用。
結? 語
總而言之,在閱讀活動中促進幼兒深度學習,不僅是提高幼兒閱讀教學質量的需要,同時也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幼兒教師應充分把握幼兒發展目標,了解幼兒閱讀教學規律,并以此為依據積極優化幼兒閱讀教學策略,通過閱讀與游戲結合的方式支持幼兒深入理解與體驗,通過重視閱讀中對話與自主表達的方式支持幼兒養成批判性思維,通過提供創編與表演機會支持幼兒形成遷移與應用能力,拓展幼兒的經驗范疇,促進幼兒認知及情感發展,進而達到深化幼兒閱讀體驗、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凌丹亞.項目活動中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支持策略:以中班《你好,樹洞先生》為例[J].家庭·育兒,2020(11):9-11.
宋靜燕.小班主題活動《小兔也上幼兒園》中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策略[J].啟迪與智慧,2020(03):87.
陳媛萍.促進幼兒在區域游戲中深度學習的支持性策略:以“澆水”活動為例[J].教育探究,2020,15(04):13-15.
肖玲,王麗華.自主性區域活動中幼兒深度學習的引發與支持:以大班“特別的我”圖書區活動為例[J].遼寧教育,2020(20):38-41.
張艷苓.利用有效提問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實踐探索:以幼兒園大班種植活動為例[J].學前教育,2021(05):50-51.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立項課題“幼兒前書寫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課題立項編號:FJJYXQ22-075)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王芳(1981.11-),女,福建壽寧人,
任教于壽寧縣實驗幼兒園,副園長,高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