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勝利 李國慧 李國強 王艷紅 王云濤


摘 要:“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中蘊含著豐富的工匠精神教學元素,本文在對“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課程目標細化分析的基礎上,進行了課程工匠精神教學元素的選取,從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角度出發,設計了該課程工匠精神教學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并依課程內容設計了課程工匠精神教學環節。
關鍵詞:工匠精神;教學目標;學習目標;教學元素;教學環節
Abstract: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ntains abundant teaching elements of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t.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urse objective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undation,from the angle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the paper designed the teaching target and learning target of the course's craftsmanship teaching,and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um content has designed the curriculum artisan spirit teaching link.
Keywords: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teaching goal;learning goal;teaching element;teaching link
1 概述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是從業者職業素養的體現,其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和創新等方面的內容[1]?!皺C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是機制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以培養學生工藝工裝設計能力為核心,因而在課程內容設置上,主要由機床、切削原理與刀具、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夾具設計、機器裝配工藝及加工質量控制六部分組成,且該課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蘊含著豐富的工匠精神。因而在該課程的授課中,可以把專業知識和工匠精神協同進行,培養高素質的機制工藝人才。
2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工匠精神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設計
“工匠精神”教學設計應圍繞課程目標進行。對應于機制專業學生畢業要求中的工程知識、問題分析和設計/開發解決方案三個方面,“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的三個課程目標分別為:
課程目標1:掌握機械制造工藝規程、機床夾具、機械裝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并具有解決制造工藝中的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課程目標2:能夠運用機械制造技術,分析機械加工精度和機械加工表面質量的影響因素和控制方法,并得到有效結論;
課程目標3:能夠運用機械制造加工的原理和方法,綜合考慮機械加工精度和機械加工表面質量等影響因素,設計合理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分析“機械制造技術基礎”3個課程目標所蘊含的工匠精神,從學生學習角度來看,課程目標1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和掌握解決制造工藝中復雜工程問題所需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知識。其針對的工匠精神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和敬畏,即敬業精神,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課程目標2的主要任務是能夠分析加工質量的影響因素,并得出有效可行的控制誤差方法。其針對的工匠精神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追求極致的職業品質,即精益品質。課程目標3的主要任務是能夠利用所掌握的專業知識,針對具體問題,綜合考慮安全、法律等約束條件,設計出合理的機制工藝技術文件。其針對的工匠精神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創新設計能力。通過以上分析,從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兩個方面,分別設計了“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工匠精神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
2.1 教學目標設計
工匠精神的國家意志層面表現為民族責任擔當,因而工匠精神的教學目標應從此層面出發,圍繞著“為誰培養,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三個根本點出發[2],教學目標應為“圍繞課程特點,分環節和知識點,為國家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機制工藝人才”。課程教學目標設計為:
教學目標1:從機械制造技術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
教學目標2:依托機械制造技術教學內容,逐步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工匠精神在課程中的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3:從學生的就業崗位出發,按照循序漸進的方法,分知識點和教學環節培養的職業素養。
2.2 學習目標設計
從學生角度出發,學習目標的設計圍繞著“為誰而學、成為什么樣的人、如何成為”三個根本點出發,設計學習目標如下:
學習目標1:能夠正確分析我國制造業目前所處的國際環境,個人在國家民族復興中的責任擔當;
學習目標2:能夠正確理解工匠精神在課程學習中的具體內涵;
學習目標3:能夠在課程學習中,按知識點、環節、綜合運用三個遞進層面,初步具備工匠精神中所蘊含的從事機制工藝工作的職業素養。
3 工匠精神教學元素設計與選取
工匠精神教學元素的選取主要從課程內容出發,選取與機械制造技術緊密關聯的教學元素,如表1所示。
4 工匠精神教學環節設計
工匠精神教學元素的選取主要從課程內容出發,選取與機械制造技術緊密關聯的教學元素。結合課程內容,進行工匠精神課程思政教學環節的設計如表2所示。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好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3]?!薄皺C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中引入工匠精神教學元素,可以從專業和學科角度出發,把專業知識傳授和職業素養培養相結合,雙管齊下,同向同行,逐步把工匠精神深入專業領域,培養出具有工匠精神的機制工藝人才,可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4]。
參考文獻:
[1]張陜豫.試論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辦公室業務,2022(6):46-47.
[2]李聯輝,高陽,正富偉,等.《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思政建設研究:從路徑探索到初步實施[J].教育研究,2019(10):195.
[3]王亞洲,張永貴,吳沁,等.《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思政的設計[J].教育現代化,2019(56):203-304.
[4]張康智,畢永強,曹鵬飛.《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23):13-14,18.
基金項目:南陽理工學院2020年度課程思政專項教改項目“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項目批準號:NIT2020KCSZ-089)、“《有限元工程應用》課程思政教學方法研究”(項目批準號:NIT2020KCSZ-088);南陽理工學院2020年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意義建構視閾下《工程訓練》教學策略改革研究”(NIT2020JY-100)、“《機床夾具設計》線上教學探索與實踐”(NIT2020JY-160)
作者簡介:鄭勝利(1970— ),女,漢族,河南南陽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