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華

【摘? 要】小班幼兒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對游戲材料的選擇有很大的特殊性,游戲材料的合理有效運用,將直接影響游戲的質量。為此,教師可通過選擇材料之特色,激發游戲的興趣;搜索材料之豐富,共享游戲的樂趣;生成材料之多樣,提升游戲的創意這三方面,展開對游戲材料的探索,從而充分發揮游戲材料的作用,提高小班幼兒戶外自主性游戲的質量,提升戶外自主性游戲對幼兒的多元價值。
【關鍵詞】游戲材料;戶外自主游戲;小班
一、問題緣起
在戶外自主游戲中,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有效的游戲材料是滿足幼兒游戲需要的基本途徑,如何提供游戲材料,會直接影響戶外自主游戲的效果。活動中,我們不難看到以下活動場景。
片段一:戶外自主游戲中,楠楠看中了塑料套圈游戲,認真玩著。不一會兒,玥玥也看中了塑料套圈游戲,可是因為材料已經被挑選完,教師提醒她可以選擇別的玩具,她哭著說:“那些不好玩,我不要玩別的。”她非要從楠楠手中搶玩具。
片段二:戶外自主游戲中,軒軒興沖沖地跑進沙坑玩,拿著僅有的幾個塑料鏟子、塑料碗,玩著玩著就不玩了。問他:“為什么?”他說:“沒什么好玩的呀,東西也沒有!”說完,就跑出了沙坑,去玩別的東西了。
片段三:戶外自主游戲中,沁沁一直把手放在口袋中,不愿拿出來,只是圍著各種材料轉悠著。筆者上前詢問她為什么不挑選玩具,她用很輕的聲音告訴我,“玩具不是粉紅色的,我不要”。
從以上三個片段不難看出,小班幼兒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對材料的選擇更具主觀性、依賴性,游戲材料數量是否足夠、顏色是否鮮艷、操作是否簡易、種類是否有層次等都會直接影響小班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質量。
教師只有合理地收集與運用游戲材料,才能在戶外自主游戲中促進幼兒主體意識覺醒并發展,讓幼兒樂享游戲,促幼兒多元發展。
二、我們的實踐
(一)選擇材料之特色,激發游戲興趣
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不同的個性差異,選擇的材料更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而決定。在投放的材料中,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能力和生活經驗等方面選擇。
小班幼兒適合安全、簡單、方便操作、容易學會的游戲材料,同時材料的顏色要鮮艷、明亮,讓幼兒一眼就能喜歡上這種材料,使幼兒生發游戲的興趣。
1.材料要安全衛生,有保障
由于小班幼兒的年齡小,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往往會用力不當而傷害身邊的同伴或自己,因此小班幼兒會忽視材料本身所帶來的一些安全隱患。在開展游戲之前,需要對提供的材料進行檢查,并且要提供安全的游戲材料。比如,提供一些圓潤沒有尖頭的材料、泡沫材料和塑料等。在活動前,教師都應該先檢查材料有無破損,將一些破損材料進行修補,以免幼兒在玩耍時傷到自己和同伴。
安全的游戲材料能讓幼兒的自主游戲時間更長一些,也方便幼兒取放游戲材料,使幼兒的游戲更顯自主性。
2.材料要顏色多彩,有趣味
小班幼兒在開展自主游戲活動時,面對種類繁多的材料,他們首先會選擇的就是一些外觀顏色鮮艷的材料。其次,他們會根據自己對游戲材料的操作熟練度選擇。大多數小班幼兒都會選擇玩過的游戲材料,或者是從眾心理,選擇與同伴相同的游戲材料。
因此,對小班幼兒來說,材料的顏色和熟練度這兩方面能讓幼兒自主游戲更具探索性,同時幼兒與同伴的交流也更為密切,甚至還能更好地培養和發展幼兒各方面的品質。
3.材料要簡單方便,易操作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幼兒園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本著這一精神,我們利用廢紙、塑料瓶、包裝盒等輕便的廢舊材料制作了一些戶外自主游戲的材料。比如,用報紙團成紙球當糧食,用大紙板箱裝飾成動物的頭樣,挖個大孔做嘴巴,讓幼兒玩為動物投食的游戲,訓練幼兒的投準能力。教師在一次性礦泉水瓶子中塞進迷彩布做手榴彈,在兩棵大樹之間拉一塊布分為兩個戰區,讓幼兒把手榴彈扔到布對面作戰,鍛煉幼兒的手臂力量。可以用紙盒練習跳躍、走S形等技巧。
這些簡單方便的低結構材料特別受小班幼兒的歡迎,大大提高了他們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有利于他們自主性的發揮。
(二)搜索材料之豐富,共享游戲樂趣
1.從主題活動中產生樂趣
《綱要》指出:“教師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師生互動。”
隨著主題活動的開展,為了使游戲與主題內容相融合,我們將目光更多地投放到與主題易于結合的游戲材料中,挖掘主題的內涵,豐富游戲材料的多樣性,讓幼兒有得玩、玩得開心。
例如,在小班主題活動“甜甜蜜蜜”中,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你喜歡吃哪些甜甜的東西?”根據幼兒的答案,利用塑料瓶、無紡布、報紙等材料,制作了大小不一的“糖”“餅干”供幼兒在戶外游戲中自主選擇、玩耍。再如,在小班“轱轆轱轆“這一主題活動中,根據幼兒的需求,制作了汽車方向盤,還利用大型紙盒做小汽車。幼兒能結合這些游戲材料在戶外自主游戲中開展活動。
2.從親子共制中體驗樂趣
在豐富的家長群體中,不乏各種各樣的能工巧匠,他們有的木工手藝精湛,有的縫紉技術高超,有的會修理家電,有的是建筑能手……我們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親子制作好玩的游戲材料,讓家長和幼兒一起享受親子游戲時光。家長們把孩子吃完的奶粉罐做成梅花樁,用雨傘布條交叉做成跳房子,廢舊管子連接做成走迷宮游戲等,幼兒們玩得不亦樂乎。在這一系列的親子制作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制作主題的對話,在發展幼兒動手能力的同時也發展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還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
這些親子制作游戲材料的投放使用,使幼兒的游戲活動更生動有趣,提高了幼兒參加戶外活動的興趣,促進了幼兒游戲自主性的發展。
(三)生成材料之多樣,提升游戲創意
豐富多元的游戲材料可以促進幼兒的游戲聯想和游戲行為,為幼兒自由、自主地開展游戲活動奠定良好基礎。
1.難易結合,滿足需求
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是喜歡模仿,結合他們靈活性差、表征能力低的發展特點,教師要多投放一些平行游戲的材料,保證數量充足。
而幼兒的個體差異造成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需求也不同。因此,選擇投放不同層次的游戲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根據自己的體驗和需求,自由地選擇
和操作游戲材料,難易結合,滿足不同水平幼兒的
需要。
2.舊物新玩,激發創意
幼兒園有許多游戲材料,它們都有自身的功能與特點,特別是對幼兒常見的一些低結構材料,比如呼啦圈、繩子、沙包、PP管和梯子等都可以創造老材料新玩法。比如,易拉罐這種幼兒已經玩過無數次的游戲材料,如何才能讓幼兒重新喜歡上這些材料呢?我們將易拉罐制作成各種游戲材料,讓幼兒進行走梅花樁、走獨木橋、舉啞鈴等比賽,利用幼兒的同伴協作創造出新的器械玩法。再如,木塊這種簡單的游戲材料,幼兒就想出無窮的新玩法:搭成滑滑梯、做成小木屋、造座小木橋、圍個游樂場等。通過這種一物多玩的游戲方式,幼兒自主充分嘗試各種玩法,極大程度地提升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混搭組合,搭配新穎
對幼兒來說,再喜歡的游戲材料,如果長期玩也會失去興趣,這種現象在小班幼兒中體現得更明顯。因此,在每次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都會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多種游戲材料,鼓勵他們將提供的材料組合成新的游戲材料。例如,我們將長筒襪子和棉花做成小老鼠,再將呼啦圈做成山洞,讓幼兒開展“老鼠鉆洞”的游戲;將報紙做成曲棍球和一些果奶罐做成小豬,讓幼兒玩“趕小豬”的游戲;將兩只鉆圈拿繩子編織成網狀,再將碎布拉繩做成網兜,請幼兒玩“捉魚”的游戲;等等。
三、我們的收獲
(一)豐富的游戲材料類型,拓展了幼兒的自主性
豐富的游戲材料滿足了幼兒的內在需求,幼兒在游戲中有了更多的選擇度、自由度。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重視游戲材料的選擇與投放,為幼兒自主游戲的開展創造高質量的環境,引導幼兒與游戲材料充分互動,在游戲中建構新知識和新經驗。這些都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幼兒在戶外游戲中的興趣和自主性。
(二)多樣的游戲材料呈現,健全了幼兒的身心發展
游戲材料的種類特點能刺激幼兒的行為方式,幼兒也會根據自己的需要決定對材料的操作方式。材料在游戲中的應用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與材料環境進行有效互動,為了提高幼兒游戲的有效性,教師要及時調整投放游戲材料,針對游戲開展過程中的亮點和不足,引導幼兒思考問題的原因,并積極引導幼兒探索最佳的問題解決方法,這不僅能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還能健全幼兒的身心發展。
總之,在小班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材料的投放要追隨幼兒的需要和游戲進程,并動態調整游戲材料。教師應為幼兒提供一個適合他們游戲發展的活動“舞臺”,推動幼兒游戲水平的提升,讓他們在游戲中獲得自主發展 。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游戲中游戲材料對幼兒主體發展的作用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游戲材料的合理搜集與有效運用,能提高幼兒游戲的質量,最終使幼兒獲得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梁周全,尚玉芳.幼兒游戲與指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
[2]葛東軍.幼兒游戲設計與案例[M].武漢:湖北大學出版社,2012.
[3]董旭花.幼兒園游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