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強強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許多教育專家和學者已經認識到人才培養和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對具備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語文學科來說,更應注重培養學生不同學習層次的核心素養。初中學段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時期,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注重知識的輸出,更應關注學生思維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創新精神。本文從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出發,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希望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和學生核心素養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現階段,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理念已經無法適應學科發展要求,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對語文學科來說,其核心素養包括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和核心品質等方面,但并不是這些內容的簡單相加,需要從各個方面引導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科學的價值觀。
一、核心素養的概念和重要意義
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在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注重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利于學生在社會上更好地生存和發展,使學生終身受益。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傳承四個方面。其中,語言方面主要指的是語言的建構和運用,要求學生在語言實踐中逐步掌握漢語語言特點和規律,能夠在具體情境中靈活運用漢語語言文字;思維方面強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發展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審美方面是指審美的鑒賞與創造,學生在具體的語文情境和活動中,通過鑒賞優秀作品,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發展創造美的能力;文化傳承是指繼承、理解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并且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態度。
首先,初中語文教材中收錄了許多具有教育意義的名篇佳作,蘊含豐富的哲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一方面要深入挖掘課文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展開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提升學生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和道德修養。其次,有利于培養學生審美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學習優秀文學作品提高自身想象能力和藝術鑒賞水平。最后,中國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初中語文教材中包含大量優秀的詩詞作品、文學名著,通過語文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和思想品德,加深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和
認同。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僵化,教學方式單一
語文是一門內涵豐富的基礎性學科,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多樣化、多層次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便枯燥無味,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甚至不與教師積極互動,導致課堂氛圍沉悶死板。然而,在大多數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不能根據教學內容和課堂需要適當調整教學模式。而且,存在部分教師和學生受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認為學習語文知識是為了取得好成績,考一所好學校,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應試內容所占比重較大,過于強調知識傳授,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就導致很少有學生是因為熱愛和喜歡去學習語文。長此以往,學生就認為語文知識無趣,會對學習語文感到厭煩,最終導致語文學習成績下降。
(二)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
在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過于重視教材中的知識點,而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學組織或教學考核中都有類似現象,這就導致學生在基礎知識、思維水平、情感態度、學習能力等各方面出現發展不均衡的問題,甚至出現“短腿”現象。在初中階段語文教學中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應試和升學壓力導致教師過于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中考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分數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目標和追求。學生將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上,無暇顧及其他方面的學習和培養,久而久之出現“短腿”現象。二是部分教師存在錯誤的教學觀念,認為只有完成全部知識教學,才算圓滿完成任務,卻忽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在這樣的教學觀念指引下,教師很難挖掘教材中對學生思維、價值觀等有促進作用的內容。三是考核制度缺乏對學生能力考查的內容。大多數學校對學生語文成績的考查都體現在一張試卷上,缺少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考查,唯分數的教育思想仍然占據主要地位。在這樣的評價理念下,很容易造成錯誤的教育觀念,導致教師和學生輕視能力發展。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
(一)創設良好教學環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逐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必須創設一個適合的教學環境。同時教師不能忽視知識的系統傳授,應逐步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語言構建能力,進而增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具體教學中,可以從以下三點入手:第一,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和需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產生學習自信心和班級歸屬感,這樣有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提高學習效率。第二,制訂規范的課堂紀律。有效的課堂紀律能防止不良行為的發生。維持紀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多下功夫,根據具體教學內容設計生動形象的教學活動。第三,在師生關系方面,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提高師生互動效率。教師首先要做到善于傾聽,能夠充分了解學生需求,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其次借助肢體語言與學生交流,如眼神、面部表情、身體姿勢等。最后,必要的反饋和贊揚也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濫用表揚,表揚必須針對具體的行為。除此之外,教師要切實提高學生語言構建能力,要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加強訓練。例如,在學習一些現代詩文時,如《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可以先向學生介紹作者生平,在學生了解詩文創作背景之后,再引導學生體會普希金執著追求、堅毅剛強的精神態度,再組織學生輪流朗誦,最后進行背寫,這樣就能在教學過程中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二)營造活躍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趣味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多種具體措施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自主發展提供寬松開放的學習氛圍。活躍的課堂氛圍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采取特色的教學方法。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之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創作,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將課文改編為課本劇,組織學生分角色表演。由于初中生的思維較敏捷且對事物有濃厚興趣,因此,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每個人物產生深入的理解,而且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語文教學和信息化手段有機結合,加深學生對一些景點或者不常見的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例如在學習《中國石拱橋》時,教師就可以通過電腦或多媒體設備展示相關圖片,幫助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相關知識。最后,教師在營造寬松開放的氛圍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奇思妙想,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空間,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發散創造思維。
(三)提倡廣泛深入閱讀,提升審美鑒賞能力
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堅持和積累。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深入廣泛的閱讀。在初中階段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的閱讀量和寫作水平會有很大的提升,而提升閱讀能力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閱讀、背誦和積累素材。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積累素材,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如閱讀《桃花源記》《岳陽樓記》等。通過閱讀經典作品,能夠使學生體會到經典的魅力,獲得精神愉悅,進而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適當組織一些閱讀分享活動,鼓勵學生分享交流自己喜歡的文章。例如開展讀書會或者類似于《經典詠流傳》的古詩詞歌唱活動,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既能夠深入挖掘詩歌的意境,又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適當加入一些課外素材,讓學生進行積累學習,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和鍛煉,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和語文學習能力都會獲得明顯增長。另外,除一些課堂積累之外,教師還應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為學生推薦一些值得深入學習的讀物,提高學生閱讀量。語文學科與生活息息相關,為了拓展學生知識面和眼界,教師應引導學生學習不同類型和題材的文學作品。
(四)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高效率的語文課堂,更離不開多層次的評價體系構建。教學評價主要是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的評價活動,主要包括教和學兩個方面。教師評價內容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情緒,進而影響其學習效果。良好的評價體系和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學習效果時,不能只關注學習成績,還應重視其思想情操、學習態度和學習收獲等方面。換句話來說,就是教師要全方位地從各個方面評價學生,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值得肯定的地方。即使部分學生成績不理想,但只要其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教師就應給予正面評價。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不同評價內容選擇不同的評價方法,使評價更加客觀合理。這樣不僅能讓學生了解自己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能為之后的學習指明方向。另外,教師也要客觀公正地提出學生有問題的地方,語氣盡量平易近人,表達要含蓄委婉,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學生個性塑造和全面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必須緊跟時代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既要關注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礎能力的形成,又要注重學生語言運用、審美創造等方面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更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特征和發展特點,將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滲透在具體教學中,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韓佳殷.淺析新課標下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及教育意義[J].民族文匯,2022(44):172-173.
[2]李煥娣.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2022(6):59.
[3]徐琳.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建設的意義和方法[J].考試周刊,2021(36):39-40.
[4]杜遠遠.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J].科教創新與實踐,2021(1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