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小春 聶晶晶
[摘 ?要]隨著信息化教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與課程的融合不斷深化,促使網絡在線教學應運而生,且已成為教育教學發展的有效手段與必然趨勢。鑒于此,此次研究以高職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為例,從分析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性質入手,分析目前高職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在線教學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提出針對性解決策略,旨在開展高質量的在線教學,提升該課程在線教學效果和影響力。
[關鍵詞]高職教育 ?城市軌道交通 ?行車組織 ?在線教學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地鐵在建或已建成運營的城市不斷增加,城市軌道交通在居民出行中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對于城軌運營類人才的需求也日漸增加。當前,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中,對運營管理專業人才素質要求較高,而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作為核心課程,需要地鐵運營一線所由行車類崗位人員掌握。由于該課程所涵蓋的內容較多,且實踐性要求較高,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發展需求,因此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在線教學方法在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的使用,使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教學改革迎來新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拓寬教學面,對提高城市軌道交通行車類的應用型人才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概述
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中,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作為核心課程,面向車站行車值班員、行車調度員、車輛段調度、信號樓值班員及站務崗等崗位,主要教授學生列車運營組織與車站和車場行車作業辦理的知識與技能。該課程所涵蓋的內容較多,理論和技能要求高,實踐性極強。目前,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課程內容多按照城市軌道的行車組織方式與規則展開教學,主要包括前置課程與后置課程。其中,前置課程有城市軌道交通基礎、城市規帶交通站務管理及通信信號、城市軌道交通服務禮儀;而后置課程有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運用及客運組織。該課程的在線教學目標是培養城市軌道交通行車調度指揮、車站運作管理及安全應急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滿足當前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發展需求。隨著教學改革的進程,以及當今社會的需求,給課程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線教學方式的出現,使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教學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高職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在線教學的問題
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與城市軌道交通其他課程不同,伴隨我國交通運輸專業的產生及發展,集運輸組織、指揮、管理及實際操作為一體。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該課程理論與生產實際聯系最緊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與應用性。然而,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難以全面掌握城規交通專業相關知識,所達到的教學效果有限,而在線網絡教學方式的引入,雖然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在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系列問題。
1.課程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不適合網絡教學
目前在線教學主要采用“學練結合、工學交替”的教學方式。從當前課程教學情況看,教師在線教學時間有限,沿用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法,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難以完成教師所布置的教學任務,學習效果難以得到保證。另外,教師在線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可以多渠道獲取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教學資料,借助網絡工作進行教學,但所獲得的教學內容比較陳舊,在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滿足當前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需求。
2.課程在線教學互動性有待提高
在網絡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采取的在線教學方式,只是將教室講學轉移到網絡在線課程。教師在講解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內容時,雖然采取PPT與多媒體相結合的傳統方式,教師在網絡平臺中可以獲得更多教學資源,但由于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有很多復雜的原理與抽象性的概念很難做到深入淺出,加上在教學過程中講解缺乏生動性,學生只是機械地進行聽課,師生之間的線上交流互動很少。學生在主觀能動性未得到充分發揮的情況下,面對大量的教學內容,一旦對某個知識點理解不到位,聽課的節奏會被打亂,隨之在課堂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相應地,學生將很難跟上教師的上課節奏,長此以往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學生的聽課狀態將會大打折扣。學生無法產生課程學習興趣,自然也無法保證課程在線教學的整體質量,因此課程在線教學互動性有待提升。例如,對調車設備與作業方式內容的教學,單一的圖文講授方式的運用,學生僅僅通過概念了解其中的專業內容,但很難了解其中的操作重點,直觀地掌握作業的過程。有的老師雖然添加與之相匹配的現場調車作業流程視頻,但學生現場參觀的機會較少,且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感情交流,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3.在線網絡教學無法滿足實踐教學需求
當前,隨著先進設計方法與手段的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市場受新產業、新經濟及新技術的影響,對交通人才知識與技能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然而,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在線網絡教學時,教師大部分時間看重對理論知識、概念方法的詳細講解,但是在線網絡教學無法達到預期的實踐教學效果。另外,教師在線講授的內容資源獲取渠道狹窄,僅限于本校教師講座、網絡相關知識等,學生所學的內容缺乏一定的針對性,不能真正掌握相關的職業技能,這與當前城市軌道交通所需人才需求存在嚴重脫節。例如,對車站工作組內容的教學,教師對其概念、調查計劃編制方法等內容在線講解更為詳細,但缺少對車站線路、調查作業方案等實踐性內容的介紹說明,這將不利于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此外,現有的在線課程實踐內容設計多為手繪列車運行圖等,所能運用于實踐中的措施較少,且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較少,該實踐環節的教學效果未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城市軌道交通行車實踐綜合能力培養受到影響。
4.課程在線教學考核方式單一
對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的考核,目的是檢驗課堂在線網絡教學效果、引導學生學習,而對該課程教學考核包含線上考核與線下考核,考核的內容一般為學生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兩部分組成,其中,線上平時考核以學生上課考勤與作業完成情況為主,而線下考試以試卷考核、實習考核等。當前,對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線上考核方式比較單一,教并不能完全真實地對學生線上學習情況做出合理評價。再加上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只重視平時考勤及考試相關理論知識內容的學習,不重視實踐動手能力的鍛煉,應付式完成課業學習任務。長此以往,課程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更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例如,對學生線上教學考勤統計,雖然有相關的打卡系統提供,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替代打卡情況頻出,學生的學習情況難以了解,不利于培養學生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綜合能力。
高職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在線教學策略
目前,在線網絡教學模式為高職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指明了改革的發展方向。雖然在線教學可解決學生學習受空間限制的影響,教師在家便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及工作完成教學任務,但學生返校后考試測評,發現所達到的教學效果不甚理想。針對學校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教學情況,結合網絡教學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達到了較好的在線教學效果。
1.打破傳統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在線主動學習
根據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結合現行的教學大綱與教學學時,在進行在線網絡教學時,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滿足當前新技術、新產業及新經濟發展對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的人才需求,教學設計從“傳統教學”轉向“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實施,采取角色扮演法、項目教學法等,重新確認在線教學重難點,合理分配理論課與實踐課學時比例,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任務,通過親身體驗、自主探索及互動協助,以此真正掌握所學知識。比如,有針對性地整理多年來的專業課程教學所積累的各類課件、試題及課程標準等基本資源,通過適當削減車站作業計劃編制、列車調度指揮等內容理論學時數,增加接發列車作業、調車作業等實踐內容學時數,通過定期更新軌道交通發展的資訊信息,做好課程拓展資源建設,對該課程在線教學資源不斷完善與優化,以此滿足該專業的教學需求,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可以第一時間全方位了解軌道交通運輸行業的最新動態及發展情況。
2.優化在線教學過程,提高在線互動成效
對于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教學,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在線網絡教學相結合,已不能滿足當前教學教學需求。由此,需要打破傳統教學結構方式,優化在線教學過程,踐行“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在線教學活動中,牢牢掌握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相關知識與技能。該課程的在線教學過程優化,以講解調度命令為例,在線互動教學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1)課前線上預學
在課程教學開展前,教師通過在線學習網絡平臺發布擬寫調度命令的標準用語及學習視頻,將其作為課前學習資料。學生通過收集、預習課前學習資料,自己擬寫調度命令完成課前測試。學生通過擬寫調度命令,完成課前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并在線提交。教師通過總結與分析學生在線提交的作業,將調度命令的要素作為此次課堂教學的重點,將要素中受令處所的填寫作為難點。
(2)課中探究互動
教師可首先利用在線平臺,講解調度命令發布的有關要求,待講解完之后,教師可將平臺中提交的具有典型性的作業拿出來討論,讓學生互動評價課前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了解調度命令教學的重點、難點。比如,對調度命令要素填寫不全、命令內容不完整等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點評互動,一步步修正現存的答案。之后,教師通過在線網絡教學平臺分布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線完成擬寫的任務,教師可在線檢測學生的擬寫情況與參與情況,以此及時掌握其學習情況。之后,師生運用思維導圖等工作,梳理總結調度命令課程的重難點技能,以該成果為導向,構建多維度多元化的綜合評價體系,以此綜合測評學生的在線學習成效。
(3)課后鞏固拓展
在課程教學結束后,根據教學內容及課堂教學情況,教師有針對性地布置課后習題。學生通過在線網絡平臺所推送微課、視頻等相關拓展資源,在習題中練習、鞏固及拓展相關理論知識,以此激發學生延續學習新知識的欲望。比如,在講解調度命令時,結合學生的學情,通過發布地鐵公司的調度手冊作為參考資料,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可以在線提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在組內進行討論,接著教師總結、點評,以此讓學生牢固掌握調度命令內容。
3.線上線下有機融合,注重實踐能力提升
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工作比較特殊,涵蓋城市軌道交通站務、票務、電客車司機、調度等崗位。而高職院校學生本身理論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在實行在線網絡教學時,除了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教育,還需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具體來說,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優化理論課與實踐課的課時與內容,采用線上線下有機融合方式,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比如,對抽象的運輸調動工作內容學習,需要將專業性的知識具體化、生動畫,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對列車調度指揮、列車運行圖鋪畫等內容教學,通過軌道交通實訓室的列車自動監控仿真系統進行在線模擬教學,學生在教師的引導與幫助下,圍繞所布置的任務進行問題分析,學生在此過程中可以重復觀看該視頻,并在仿真軟件系統中進行實踐性學習,這樣更加容易接受與運用所學的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內容。另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軌跡,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學生當前學情,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做到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發展需求。此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學生對突發性故障應急處置能力的提升,灌輸“行車無小事”的意識,做好與實際崗位工作恰當對接。
4.引入同伴互評機制,將考核方式多元化
對于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傳統教學中存在的重知識輕實踐、重筆試考試輕崗位素養考核等問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完善考核方式,以此制訂出符合該課程的考核方案。通過在線網絡教學,教師可以全程跟蹤學生的學習過程,包括學生對每個項目進行課前預習、課中參與討論與學習的情況,以及課后作業練習與測試結果等,從而對學生做出綜合性考核評價。以及在課堂中通過隨機點名提問、連麥互動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了解,鼓勵并獎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同伴互評機制,可鼓勵學生之間相互評價與溝通,學生在線上經過激烈的討論,思想層面得到沖擊與碰撞,使學生對該課程內容的認知度進一步提高。
一般而言,課程考核結果由過程考核成績與期末考核成績合理劃分,以多形式、全方位的方式對學生學習情況加以考核,這樣更為全面、客觀及真實。比如,在實踐環節與項目匯報教學過程中,為了防止部分學生經常曠課的現象,可實行單環節否定原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滿足設計報告不到兩次、在線打卡不到三次及卷面考試成績低于及格線等中的一項,總成績可直接為零。另外,除了加強對學生的考核評價,還需要提高對教師教學專業能力及教學質量的考核評價,根據“走出去、請進來”原則,鼓勵教師深入企業合作中,向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各行業優秀人才學習的方式,提升其專業素質與技能,以此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結 ?語
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協調配合涉及多部門、多工種,是軌道交通運營管理中的重要工作環節,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學生要求較高。之前,我們已經很重視課程改革建設,提升了課堂質量,充實了實踐環節,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當下,校園混合式教學、遠程教學培訓、校企合作培訓等需求的出現,在線教學的需求也日益主流化,因此,尋求一種符合在線教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符合當今教學改革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王玲玲.“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課程體系改革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8,4(9):187-189.
[2]孫宗丹,劉清泉,文韜.在線教育模式應用于高等職業院校城市軌道交通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可行性分析[J].大眾科技,2016,18(3):92-94+105.
[3]李俊輝,夏宇.高職課程思政“四維五解六步法”實施路徑研究與實踐——以《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為例[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3):53-57.
[4]黃婧,崔嘉.信息化教學技術和模式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為例[J].教育現代化,2021,8(15):40-43.
[5]安志龍,馬麗.“雙高計劃”背景下《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思政教育的路徑探析與實踐[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2):63-65+71.
[6]張未娜.基于“智慧交通”背景下《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實訓室建設方面的探討[J].中外交流,2020,27(31):151.
[7]朱宛平,吳靜.智慧交通背景下高職軌道交通類專業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實踐探索——以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課程為例[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21,11(4):38-43+55.
[8]房海勃,王敏,師百壘,等.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課程教學改革[J].西部素質教育,2021,7(7):84-85.
[9]劉金梅,唐曉玲,曲秋蒔,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與應用——以職業教育城市軌道交通專業教學資源庫為例[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3):82-86.
(柴小春、聶晶晶: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