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杰 肖萍 明子桔 劉芳 馬小華


【摘要】目的:在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過程中,對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和甲狀腺球蛋白(Tg)檢測的臨床價值進行評價分析。方法:研究對象入組時間為2020年1月—2021年12月,確診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50例及甲狀腺良性結節患者50例,分別將其定義為甲組和乙組,另取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將其定義為丙組。對比各組三項指標檢測結果及檢測結果陽性率。結果:甲組研究對象血清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球蛋白及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三項指標水平檢測結果均高于乙組(P<0.05);乙組三項指標水平檢測結果均高于丙組(P<0.05)。甲組研究對象血清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球蛋白、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三項指標水平檢測結果的陽性率均高于乙組(P<0.05);乙組三項指標水平檢測結果陽性率均高于丙組(P<0.05)。結論: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血清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球蛋白及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三項指標水平會明顯異于甲狀腺良性結節患者及健康人群,臨床上可以將這一特征作為對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病情進行診斷的重要參考依據,從而提高診斷準確性,為治療爭取更多的有效時間。
【關鍵詞】分化型甲狀腺癌;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球蛋白;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診斷
Value of serum TSH and Tg combined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ZHANG Zhijie, XIAO Ping, MING Ziju, LIU Fang, MA Xiaohua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Changsha Central Hospital of Hunan, Changsha, Hunan 41000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erum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 and thyroglobulin (Tg)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1,50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confirme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and 50 patients with benign thyroid nodules were defined as group A and group B,respectively,and another 50 health examiner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nd defined as group C.The test results of three indicators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test results in each group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levels of serum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hyroglobulin and anti thyroglobulin antibody in group A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P<0.05);The levels of three indicators in group 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C(P<0.05).The positive rates of serum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hyroglobulin and anti thyroglobulin antibody in group A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P<0.05);The positive rates of three indicators in group 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C(P<0.05).Conclusion: The levels of serum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hyroglobulin and 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thyroid nodules and healthy people.This feature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in clinical practice,so as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secure more effective time for the treatment.
【Key?Words】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hyroidglobulin; 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 Diagnosis
甲狀腺結節屬于臨床上常見疾病的一種,老年人、女性、碘缺乏、頭頸部存在明確放射性治療史者,屬于該病的高發人群。有調查發現,甲狀腺結節類疾病患者中,約有15%的患者,確定為分化型甲狀腺癌,并且指出,分化型甲狀腺癌多為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分化所致,臨床治療以手術聯合激素替代療法為主,大多數患者的預后均較為理想。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發病早期,分化型甲狀腺癌不會出現特異性的癥狀表現,且超聲技術在對該病進行診斷方面目前仍然沒有統一的標準,因此,存在漏診、誤診等風險。近幾年的研究與實踐發現,超聲穿刺活檢,能夠使診斷準確性得到顯著提升,但該技術為有創檢查,并且成本較高,普遍性較低,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的難度較大。因此,尋找一種操作簡單,不會對患者機體造成創傷的方法對該病進行診斷,已經成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研究發現,在甲狀腺癌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中,促甲狀腺激素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本文主要目的在于,在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過程中,對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和甲狀腺球蛋白(Tg)檢測的臨床價值進行評價分析。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入組時間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50例與甲狀腺良性結節患者50例,分別將其定義為甲組和乙組,另取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將其定義為丙組。甲組,男19例,女31例,年齡34~72歲,平均年齡(51.8±2.5)歲,患病時間1~17個月,平均時間(5.4±0.8)個月,左側病變23例,右側病變27例,單發病灶33例,多發病灶17例;乙組,男17例,女33例,年齡31~75歲,平均年齡(51.6±2.7)歲,患病時間1~15個月,平均時間(5.2±0.7)個月,左側病變21例,右側病變29例,單發病灶32例,多發病灶18例;丙組,男22例,女28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51.5±2.3)歲。三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大,P>0.05,說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得結果數據,均可比較分析。
1.2 方法
在研究對象同意參與研究后,相關的醫護人員,需要提前向其說明血液標本采集的具體要求,保持空腹狀態10h以上,在血液標本采集操作開始前30min,保持情緒穩定,禁止進行任何劇烈運動。于晨起時按照常規的操作流程,抽取肘中靜脈血液標本,劑量為5mL,在1500r/min的轉速條件下,進行離心處理,持續時間為15min左右,分離得到血清之后,分裝于凍存管當中,在-70℃的冰箱保存并待檢。以現有Snibe MAGLUMI 2000 plus、Abbott i2000儀器開展檢測,對三組研究對象的血清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球蛋白及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三項指標水平進行測定。對比各組三項指標檢測結果及檢測結果陽性率。
1.3 檢測結果陽性評價方法
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檢測結果,達到甚至超過4.2mIU/L,可判定為陽性;血清甲狀腺球蛋白檢測結果,達到甚至超過77ng/mL,可判定為陽性;血清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檢測結果,達到甚至超過115IU/mL,可判定為陽性[2]。
1.4 觀察指標
(1)三組研究對象血清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球蛋白及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三項指標水平檢測結果;(2)三組研究對象血清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球蛋白及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三項指標水平檢測結果陽性率。
1.5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研究對象血清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球蛋白及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三項指標水平檢測結果比較
甲組研究對象血清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球蛋白及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三項指標水平檢測結果均高于乙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三項指標水平檢測結果均高于丙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三組研究對象血清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球蛋白及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三項指標水平檢測結果陽性率比較
甲組研究對象血清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球蛋白及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三項指標水平檢測結果的陽性率均高于乙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三項指標檢測結果陽性率均高于丙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甲狀腺球蛋白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多為甲狀腺濾泡上皮分泌合成,屬于糖蛋白類物質的一種,為分化型甲狀腺癌常見腫瘤標志物,臨床圍手術期的檢測過程中被經常用到,可以用于評估治療效果與預后效果。在正常生理條件下,機體當中的甲狀腺球蛋白含量相對較少,一旦甲狀腺組織受到炎癥反應類病變造成的損傷時,機體促甲狀腺上皮細胞釋放甲狀腺球蛋白,從而進入到血液循環系統當中,機體中所含有的甲狀腺球蛋白水平會呈現顯著上升的態勢。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其甲狀腺球蛋白水平明顯增高,相較于良性結節病變而言,差異明顯,經分析,其原因多為,分化型甲狀腺癌腫瘤組織的生長、浸潤,可破壞甲狀腺正常組織解剖與生理結構,進而導致炎性反應的出現,使甲狀腺上皮細胞處于被激活狀態,有大量的甲狀腺球蛋白合成并釋放出來,對甲狀腺球蛋白水平的異常升高,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甲狀腺良惡性病變的發生均會導致甲狀腺球蛋白水平異常升高,在鑒別該類疾病方面,表現出的特異性往往不是十分理想,臨床應用也會因此受到一定的限制[3]。
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屬于甲狀腺自身的一種抗體,能夠對甲狀腺組織內部質量的變化進行準確反映,通常情況下在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發生的時候,會呈現異常升高態勢, 其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健康人群的血清當中,該類物質的含量較低,當由于多種病理學因素而導致損傷、病變發生的時候,甲狀腺蛋白能夠通過游離的方式進入到血液當中,對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水平的異常升高產生促進作用。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為一種甲狀腺球蛋白,當血清當中的甲狀腺球蛋白水平升高的時候,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水平也會隨之不斷升高[4]。
促甲狀腺激素屬于由垂體前葉進行分泌的一種生長因子,通過使過氧化物酶和碘汞的生物活性增強,對甲狀腺上皮細胞代謝、蛋白質合成均有顯著促進作用。甲狀腺癌細胞表面存在諸多促甲狀腺激素受體,影響了濾泡細胞、上皮細胞,對細胞的分化和增殖產生促進作用。其水平的高低,可對癌變的嚴重程度進行反映[5]。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充分說明,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血清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球蛋白及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三項指標水平會明顯異于甲狀腺良性結節患者及健康人群,臨床上可以將這一特征作為對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病情進行診斷的重要參考依據,從而提高診斷準確性,為治療爭取更多的有效時間。

參考文獻
[1] 吳華臣,黃迎春,韓欣紅,等.術前血清 TSH 水平聯合多普勒超聲對分化型甲狀腺癌的診斷價值[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8,18(13):2494-2498.
[2] 周晶晶,羅國慶,沈三弟,等.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活檢在甲狀腺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9,26(8):1039-1040.
[3] 胡文悅,劉嬌,劉保平.分化型甲狀腺癌合并橋本甲狀腺炎患者血清TgAb水平檢測的臨床價值[J].國際放射醫學核醫學雜志,2019,43(3):217-222.
[4] 林玉晶,肖文華,洪天配,等.甲狀腺結節中預測甲狀腺乳頭狀癌的多因素分析: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的意義[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7,17(2):126-130.
[5] PARK H J,JEONG G C,KWON S Y,et al.Stimulated serum thy roglobulin tevel at the time of first dose of radioactive iodine therapy is the most predictive factor for therapeutic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J]. Nucl Med Mol Imaging,2017,48(4):25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