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開始出現在各個中小學課堂之中,并且得到了廣泛應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的過程中,采用互動教學模式加強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僅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的學習當中來,還能有效地提升英語教學課堂的質量和效率。所以本文基于交流互動的教學原則,簡要分析并闡述了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互動教學
作者簡介:應子君,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高作初級中學。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為了讓學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習英語,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始終貫徹以互動交流為主的教學理念。互動教學模式不僅打破了以往的傳統英語教學手段,而且還激發了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拉近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從而構建了一個高質量、高效率的英語教學課堂。
一、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開展現狀
大部分教師深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現階段學生應以升學為重,教師會占用英語課上的大部分時間,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和英語考試技巧,帶領學生進行英語練習,這使初中英語課堂變得枯燥且嚴肅,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除此之外,教師并不注重在課上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師認為學生只要掌握課上所學的知識就可以,在教學中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變成了在英語課上被動接受英語知識的一方。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不注重與學生進行互動,無法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導致教學不能順利進行,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結果,使學生的英語成績有所下降。
二、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的運用意義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伴隨著全球經濟化不斷發展,學校對英語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因此英語教師開始轉變教學方式,將互動模式巧妙地融入英語課堂當中,讓學生立足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從而展開英語教學工作。這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英語課堂的興趣,還能夠讓學生深入吸收和掌握教師傳授的英語知識。互動教學模式的出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讓教師能夠充分了解班級每一名學生的英語學習程度,并對教學方案做出及時的調整,從而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另外,將互動模式與英語教材內容相結合,也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口語能力和聽力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三、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運用策略
(一)設置問題,拉近互動距離
教師想要轉變以往的英語教學方式,就要積極地在課堂上運用互動教學模式。為了能夠有效地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教師可以在講解的過程中設置提問環節,并尋找合適的時機拋出問題,進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能夠更快地融入英語課堂中,并且能夠集中注意力于英語課堂學習中。
如譯林版七年級上冊Unit 5“Let's celebrate!”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問“Good morning class, you all know which festivals are in China and the West?”,有學生站起來回答“Mid-Autumn Festival”,有學生回答“Spring Festival”,也有學生回答“ Christmas Day”。教師繼續提問“What's your favorite holiday?”,學生紛紛開始作答,你一句我一句,每個人講得都不一樣的。通過問題的合理設置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有效地引出本節課程的重點內容。接下來教師告訴學生既然每個人喜歡的節日都是不一樣的,那我們開始做一個關于節日的小挑戰,挑戰規則和內容如下:設置三道不同的英語提問,第一道關卡為容易模式“Can you speak six different festivals?”;第二道關卡為簡單模式“Talk your favorite holiday and say why?”;第三道關卡為困難模式“ Speak three different festivals and how they are celebrated?”,三種模式需要學生以搶答形式作答,回答正確并回答出相應關卡的問題分別加1分、2分、3分,同一人可以累積積分。
通過在英語互動教學課堂中巧妙地融入問題環節和提問游戲,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也能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考能力,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表達能力,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二)情景教學,創建互動課堂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互動教學和情景教學是密不可分的,想要有效地展開互動教學的工作就需要創建良好的英語教學情景,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習英語。
如譯林版八年級下冊Unit2“Travelling”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生對于本節英語課程知識掌握的前提下,展開情景教學。首先為學生設計幾個人物如導游、游客、游客同伴等,同時告訴學生要以談論中國名勝古跡和不同季節去不同地方旅游為主,全程用英文進行交流。如扮演游客的同學剛和自己同伴相遇時,問同伴“Where did you go and what did you do last summer vacation?”,同伴回答“I went to Beijing, saw the flag-raising in Tiananmen Square, climbed the Great Wall and visited the Forbidden City”。之后的旅行途中,游客可以向導游詢問“Can you introduce us to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here?”,扮演導游的同學開始介紹這里著名的名勝古跡“Of course. We are in Xi'an. The most famous place here is the Qin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which is known a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通過情景教學與互動交流相結合的方式,不僅能夠為英語課堂帶來歡樂和樂趣,也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讓學生對于英語知識進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三)小組合作,加強互動教學
教師想要順利展開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工作,不能只單單維系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同時也要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所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就成了英語課堂上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如譯林版八年級上冊Unit2“School life”教學中,主要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英式和美式英語,同時激發學生對于“school life”話題的討論。教師在課堂上把學生分成四人合作小組,提出以下問題“1. What do you think school is like? 2. What is your school like? 3. Why do people go to school? 4. Do you like your school life? Why or why not?”,讓小組內展開討論和交流,之后每個小組展示小組討論的結果,評選出最優秀的小組給予小紅花的獎勵。然后教師可以給lift、post、eraser、fall、vacation、movie、soccer這些關鍵詞,讓小組成員嘗試著利用這些單詞來編寫一段對話,對話編寫完成,小組成員自行分配角色進行朗讀對話練習。課堂結尾部分,教師邀請每一個小組到講臺進行合作表演對話,表演結束,教師可以讓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組表演,得票最高的一組可以榮獲“最佳小組”的稱號。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僅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互動中,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還能營造一個生動的初中英語課堂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多元教學,創新互動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教師需要及時轉變并創新英語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進行互動教學,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形象地理解英語知識。
如譯林版九年級上冊Unit2“Colours”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上為學生播放一段畫彩虹教程的視頻,教師要求學生仔細地觀看這段視頻,在觀看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觀察畫畫的人是怎么表達顏色的和視頻中出現的一些陌生句型,觀看完之后,讓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然后教師在多媒體上放出一張彩虹的圖片,并向學生介紹不同的顏色,如“This is red, This is yellow, This is green, This is blue”等,并帶領學生進行朗讀。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關于本節課重點句型,如“I see...以及I see a blue bag,I see a...”的錄音,讓學生認真聽取并進行模仿朗讀,加強學生對于重點難點英語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通過利用多媒體進行互動創新教學,使得學生眼里枯燥乏味的語法、難以理解的句型等各種英語知識變得更加有趣、生動和形象,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從而讓學生以輕松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英語學習。
(五)角色扮演,增加互動方式
為了能在英語課堂上與學生更好地進行互動,教師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選擇合適教材內容,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與學生進行對話,從而增加課上與學生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如譯林版七年級上冊Unit 2“Let's play sports”教學中,本單元的課文中有Millie和Sandy的對話,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這段對話的錄音,并讓學生進行認真聆聽,使學生了解對話的大致內容。在錄音播放結束后,教師向學生范讀這部分對話的內容,并向學生講解這部分對話的意思,加強學生對這部分對話的理解。隨后教師留給學生一段時間,讓同桌之間,一個人扮演Millie,一個人扮演Sandy,閱讀這部分對話的內容,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觀察,記錄學生閱讀時出錯的地方。在學生閱讀結束后,教師重點講解學生閱讀時出錯的地方,引導學生進行改正,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完整讀下這部分對話。在教師講解結束后,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角色扮演,閱讀這部分對話的內容,教師扮演Millie,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誰想扮演Sandy和老師一起進行對話呀?抽取一名舉手最快的學生,和這名學生開始這部分對話。
教師通過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選擇教材中合適的對話內容,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教師扮演一名角色,讓學生扮演一名角色,與學生進行對話,不僅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還可以通過與學生互動,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便于對學生進行更好地引導,并在過程中讓學生帶入角色進行閱讀,加強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六)相互評價,創新互動模式
教師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時,可以根據所講解的內容,創設英語演講活動,教師與學生進行相互評價,從而創新與學生的互動模式。
如譯林版七年級上冊Unit 4“My day”教學中,在本單元的教學結尾,教師創設以My day為主題的英語演講活動,教師先用英語進行演講,向學生進行示范,并讓學生對自己的演講進行評價和投票。在教師演講結束后,教師采用隨機點名的方式,讓學生利用英語進行演講。在學生演講的過程中,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認真聆聽,并在學生演講結束后,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和投票,教師將票數寫在黑板上。所有學生演講結束后,教師和學生一起投票,票數最高的學生可以得到獎勵。
通過在教學結尾創設英語演講活動,教師與學生進行相互評價,不僅創新了英語教學互動模式,還能及時了解學生對本單元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便于教師對學生進行更好地引導。
四、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時期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關鍵階段,通過開展互動英語教學模式的工作,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關系,鍛煉學生的英語交際和表達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最終實現構建高效英語教學課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沈如英.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0(35):109-110.
[2]秦妍.“支架”理論在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中的應用分析[J].海外英語,2019(22):210-211.
[3]黃莉.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山西青年,2019(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