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凱南 陳慧 蔣曉冬 張夢如 李芬紅

摘要:高職院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仍存在入圍數較少、成果單薄、黨員干部引領作用不顯等問題,亟待轉變傳統的黨建理念。基于此,文章分析高職院校推進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的痛點,提出高職院校變革型組織建設中黨支部工作提質策略。
關鍵詞:變革型組織;高職院校;黨支部工作
截至2021年10月,浙江有3所地方高校、22個標桿院系、154個樣板支部入圍全國前三批培育創建單位名單。同時,浙江順利開展了兩批次省級“雙創”申報工作,以點帶面提高了全省高校的黨建工作質量。
高職院校黨支部既是黨在高職院校孕育強健新生力量的“孵化器”,擔負著培育、管理、監督黨員的職責,又是促進教師與學生互聯互通的重要平臺,承接著組織、宣傳、凝聚、服務廣大師生的任務。在不斷推進“雙創”落地生花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黨支部探究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的結構功能、能力素質,以及創新黨建工作的方法,加強對黨員的培育和管理,對提高高職院校黨建工作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職院校推進“雙創”的三個痛點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以“一書一指南一標準”為指導,對標對表找不足,穩扎穩打夯基礎,篤行實干推進度,厚積薄發出成績,目前已有一個黨支部順利通過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的驗收、一個黨總支入圍第二批“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兩個黨支部入圍第二批“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行列。
(一)高職院校“雙創”成果內容不夠豐富
據浙江省首批全國高校黨建“雙創”成果來看,各本科院校創建成效顯著:黨建引領“雙一流”建設,黨建推進一流學科建設,黨建引領服務,黨建聯動育人,黨建提升業務,黨建協同創業,黨建助力“三農”,黨建科研雙促進,等等,服務地方有實效,品牌示范效應好。相較本科院校,高職院校“雙創”成果略顯單薄。一方面,高職院校入圍“雙創”的項目數本身較少;另一方面,高職院校缺乏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典型經驗、人物、事跡作為支撐,缺少最基本的宣傳資料。
此外,一些高職院校已經在嘗試借助不同的宣傳平臺提高黨建品牌建設成果的知曉度,但平臺日常的持續性維護工作費時費力,往往容易滯后,導致對外展示“雙創”成果不及時。高職院校需要探索孵化“雙創”項目的有效途徑,拓寬申報思路,打造特色樣本,豐富創建成果,擴大品牌效應。
(二)高職院校“雙創”入圍數不及本科院校
自2018年至今,全國已遴選出31所地方高校,299個標桿院系,2558個樣板支部入圍前三批培育創建單位名單,但高職院校入圍項目僅占其中605項。高職院校從學校類型上分,包括普通高等學校、成人高等學校、民辦高等學校等;從教育層次上分,包括專科和本科。近四年我國高職(專科)院校數量已超越普通高等學校數的一半,但三屆全國“雙創”項目中,高職院校(包括本科層次職業學校)項目入圍的數量只占總數的20.9%。如表1、表2所示。
由此可見,相比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在黨建工作創先爭優方面還存在提升空間。2019年,高職院校對“雙創”工作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高職入圍全國標桿院系和樣板支部的數量較前一年明顯增多,但入圍示范高校的數量沒有變化;2022年,高職入圍標桿院系和樣板支部的數量漲幅較緩,但入圍示范高校的數量已由一個增長為兩個。
(三)黨員干部在“雙創”中引領變革作用不明顯
結合《關于開展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一些高職院校已經配強了專職組織員,配齊了輔導員隊伍,以配合從雙高人員、骨干教師中選拔而來的黨支部書記開展相應工作,開啟了高職院校黨支部黨建工作的“加速器”。然而,仍有部分黨員干部對“雙創”的內涵概念和創建思路等缺乏系統性的研究與整體性的統籌,對如何結合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特色進行培育創建和提煉總結缺乏獨特性的思考。與此同時,“雙創”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行之有效的制度機制保障,現有的組織工作機制急需迭代升級。在建章立制方面,很多高職院校仍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嘗試階段,缺乏相應的系統化、常態化、長效化的工作機制作為推進“雙創”的總綱領,無法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合力和協同一致的戰斗力,而且在應對一些急難問題時,缺少可借鑒的政策依據、思路方法及時作出回應,這可能讓一些還未申請創建的黨支部繼續保持觀望態度。
二、高職變革型組織建設中黨支部“雙創”提質的實踐策略
(一)理念先行,聚焦目標出成果
高職院校黨支部建設要做到“理念先行、未來先知、風險先覺、手段先進、目標先達”。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按照《第三批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工作重點任務指南》錨定目標,要求已入圍“雙創”的黨支部分級建立“雙創”工作推進機制、過程管理機制和預算管理機制,凝聚干事創業合力,輻射帶動其他黨支部迎頭趕上,取得突破。在此基礎上,入圍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的水利工程黨支部提出了“一根本、兩融合、三建設、四服務”的黨建工作體系和“一本手冊、‘線上+線下兩結合、四舉措、五階段”的黨員教育管理體系,創建了“習水潤矜”新媒體平臺;入圍第二批“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的建筑工程技術黨支部提出了“四聚焦”的黨建工作體系,并構建了專門用于破解專業建設難題的“五步工作法”。面對“雙創”熱潮的持續高漲,高職院校黨支部應積極響應,立足自身專業特色和區位優勢,建立具有社會影響力的黨建品牌。
(二)緊抓特色,培育黨員重質量
《通知》對推薦依托科研平臺、重大項目、創新團隊設置的黨支部作為“黨建樣板支部”有特別說明。以此為契機,高職院校黨支部在吸收預備黨員和評議考核正式黨員時要破除唯票數論、唯印象論的工作方式。在發展黨員方面,除了結合團推優、黨內外群眾意見座談會、預備答辯和轉正答辯等環節之外,高職院校黨支部還要考察黨員的政治素質、理想信念、技能特長、實踐經歷等方面,積極思考,落實精細化的培育模式,并設置配套的監督機制。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在發展“3+2”中高職一體化學生為中共黨員的實踐中已有成功經驗。在黨員評先樹優方面,黨支部除了考察黨員在組織生活中的表現之外,還要對其思想學習、教學業績、科研成果、志愿幫扶、行為作風等方面進行綜合考評,真正做到選賢舉能。對此,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出臺了“支部堡壘指數考核辦法”“黨員先鋒指數考核辦法”“青年黨員教師黨建導師制度”等文件,錘煉黨務尖兵,鑄就紅色堡壘,進一步激發支部黨員干事動力,為培育“雙創”項目積蓄人才力量。
(三)革新方法,多跨協同解難題
面對“雙創”項目創設遇瓶頸的問題,高職院校各級黨組織要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抓好黨建隊伍,創新工作方法。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牢牢抓住干部隊伍建設的“牛鼻子”,不斷強化融合思維、前瞻思維、創新思維,獨創性地建立了深入基層、密切聯系師生的工作機制,即學院領導班子成員落實“一崗六聯”和“四進”工作任務,系部班子成員落實“四個一”工作任務,其他中層領導干部落實“2+X”工作任務。對組織員的管理,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嚴格落實“專兼職黨務工作經歷納入工作履歷”的要求,通過定編定崗,確保組織員從“邊緣性”“副業化”轉變成“崗位性”“專業化”。該項工作方案實施后,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黨支部的工作實現了全覆蓋,打通了基層黨支部征求意見、解決需求、處理問題的上下通道。
(四)機制為綱,助推黨建邁新高
高職院校要認識到體制機制變革對助力“雙創”工作推陳出新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因地制宜地制訂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制度,用新思維、新方法引領“雙創”工作的開展,暢通民主評議黨員和工作成績晾曬的通道,暢通紀檢單位監督執紀問責的通道,暢通廣大師生發表見解和批評指正的通道,及時構建好領導統籌、宣傳推廣、競爭激勵等方面的支撐機制。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各黨支部結合自身專業特色,探索創建的“八小時之外”監督管理機制、“兩結對三聯系”學生黨員培育機制、政治理論常態化學習制度等,均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同時,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重視落實“容錯糾錯機制”“談心談話制度”,賦予制度“人情味”,日常關心黨員思想動態,激勵黨員干部積極擔當作為,切實調動黨員“雙創”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王學宏,武林,吳京金.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視閾下黨建品牌建設探析[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21(4).
[2]張萍.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提質培優的路徑探究[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1).
基金項目:浙江省高職院校黨建研究會2022年課題“高職院校變革型組織建設和二級學院黨建隊伍系統性重塑研究”,項目編號:2022B14;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2022年度校一般科研項目課題“變革型組織理論下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提質培優策略研究”,項目編號:FRF22YB044。
(作者單位: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建筑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