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蕓
一、教材分析
(一)新課標視角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第一學段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景,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他人交流,且能夠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而在第一學段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學習任務群中也指出:學生要學習兒歌、童話,閱讀圖畫書,體會童真童趣,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初步體驗文學閱讀的樂趣。
(二)大單元視角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為“改變”,圍繞這一主題,編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開店》《青蛙賣泥塘》《小毛蟲》四篇課文和“語文園地七”。四篇課文都是以動物為主角的童話故事,語文園地七《月亮姑娘做衣裳》也是用童話的方式俏皮地講述了月亮的變化。這些童話故事引人入勝,很有思維價值,巧妙地啟迪學生悅納自我,熱愛生活,用勤勞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本單元筆者以“動物學家開啟探秘之旅,趣談大自然動物的改變”為主題情境,設計了“探尋大象耳朵的奧秘”“探討蜘蛛創(chuàng)業(yè)失敗記”“揭秘青蛙泥塘變身記”“探秘小毛蟲成長歷程”四個子任務,旨在滲透對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學情分析
已知點:二年級學生對童話故事非常感興趣,對昆蟲世界充滿好奇,這使本課教學有了很好的情緒積淀。同時,在部編版二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也已接觸“借助提示講故事”的訓練,提示從直觀的圖畫到抽象的文字,從較為詳細的信息到簡單信息,所講內容從片段、重點內容到完整的故事,學生對“借助提示講故事”已得到多次訓練,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生長點:本課“借助提示講故事”的訓練,應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逐步加深,把立足點放在借助提示梳理故事內容,按順序完整講述故事,做到不遺漏重要內容,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借助提示講故事”水平。
三、學習目標
1. 認識“昆、憐”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盡”,會寫“整”字。
2. 正確朗讀課文,在閱讀中理解并積累“打量、生機勃勃、九牛二虎之力”等詞語。
3. 運用“抓住關鍵詞句、展開想象”等方法理解一、二自然段,借助插圖把故事的主要內容講出來。
四、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五、學習過程
近段時間,小小動物學家們走進森林里探秘有趣的動物。我們遇到了耷拉著耳朵的大象,它告訴我們: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經過蜘蛛開的店,蜘蛛又教會了我們:要懂得堅持,有恒心;路過青蛙的泥塘,看,它正休閑地在泥塘里度假,它讓我們懂得:美好的環(huán)境是由勤勞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的。今天,小小動物學家們又會遇到哪位新朋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揭秘小毛蟲的進化歷程吧!
過渡:小毛蟲想把自己的變身記寫成一本書,可它的識字量太少了,我們來幫幫它。
【設計意圖】開課之初明確小小動物學家“揭秘小毛蟲的進化歷程”情境任務,有效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融·樂”課堂:讓課堂的教與學在輕松、愉快、合作、探究、體驗、啟發(fā)、分享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活動一:毛蟲識字有辦法
(一)自由朗讀課文
圈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的過程中標注自然段序號。
(二)出示生字詞組,檢查學習情況
1. 先自由認讀,再小老師領讀,教師相機正音。
2. 四人小組交流識字方法,匯報。
3. 指導借助偏旁歸類識字的方法學習本課“紡、織、編”“愉、憐”“掙、挪、抽”等字。拓展運用,用偏旁歸類識字法認識課外生字。
4. 去掉拼音開火車接力認讀。
過渡:在你們幫助下,“小毛蟲變身記”終于寫出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二:毛蟲自述成長史
(一)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思考
小毛蟲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幾個階段的變化?
(二)出示任務
1. 四人小組合作,動手拼一拼小毛蟲成長的三個具體階段。
2. 匯報小毛蟲成長的三個具體階段。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實踐操作,利用模型建構故事脈絡,有助于學生了解小毛蟲成長的三個階段,培養(yǎng)他們借助提示復述故事的能力,突破本單元“借助提示講故事”的語文要素。
過渡:小毛蟲的生長經歷了小毛蟲、繭、蝴蝶的三個階段。接下來,我們聚焦第一階段,一起來了解小毛蟲的趣聞。
活動三:新生毛蟲看世界
(一)默讀課文
文中哪些自然段寫的是小毛蟲階段的內容?(1、2自然段)
(二)四人小組合作讀
邊讀1、2自然段邊思考: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毛蟲?
出示學習要求,生齊讀。
讀一讀: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的第1、2自然段。
畫一畫:用“_______ ”畫出1、2自然段中描寫小毛蟲的句子。
說一說: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毛蟲?
(三)匯報交流
1. 預設:這是一條“可憐”的小毛蟲。(板書:可憐)
只有它,這個可憐的小毛蟲,既不會唱,也不會跑,更不會飛。
引導學生抓住句中三個“不會”和關聯詞“既……也……更……”感受小毛蟲可憐。
語言訓練:小毛蟲既不會_______,也不會_______,更不會_______?。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小毛蟲的“可憐”。
師:這只可憐的小毛蟲用新奇的目光打量著這個世界,那它看到了什么呢?根據學生回答,出示:
一條小毛蟲趴在一片葉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著周圍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昆蟲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飛的飛……到處生機勃勃。
引導學生從昆蟲們的動作“唱、跳、跑、飛”中理解“生機勃勃”的含義。
抓住小毛蟲的動作“趴”,對比體會它的可憐。
角色扮演,對比朗讀。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小毛蟲的“可憐”。
2. 預設:這是一條“笨拙”的小毛蟲。(板書:笨拙)
小毛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動了一點點。
引導學生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動”“一點點”等關鍵詞,體會小毛蟲的笨拙。
語言訓練: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_______。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小毛蟲的“笨拙”。
當它笨拙地從一片葉子爬到另一片葉子上時,它覺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個世界。
引導學生抓住“周游”“整個世界”等關鍵詞體會小毛蟲的“笨拙”。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小毛蟲的“笨拙”。
【設計意圖】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朗讀要讀出自己的體會和感情比較困難,通過抓住關鍵詞句代入情境,更有利于學生把握情感。同時利用抓住關鍵內容、借助想象等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生機勃勃、九牛二虎之力”等詞語的意思并進行實際運用,以梯度進階式學習目標為學生搭建主動學習、主動達標、主動提升的支架。
過渡:兩片小小的葉子對它來說就是整個世界。“整”字恰巧就是我們要學寫的生字。
活動四:毛蟲周游“整”世界
1. 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整。指導學生觀察、交流書寫要點。
2. 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3. 學生練寫,評價反饋。
【設計意圖】每節(jié)課寫字教學時要及時總結寫字的規(guī)律,提醒學生關注易錯點和重點筆畫,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和書寫習慣。
4. 歸納總結,提升延伸。
《我是一只小蟲子》里,有一只蟲子曾說:“當一只小蟲子,一點兒也不好。”小毛蟲也是這樣想的嗎?
盡管小毛蟲可憐又笨拙,但它并不悲觀失望,也不羨慕任何人,它為什么會這樣認為呢?接下來它會有怎樣的變化?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探索揭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