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超文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108頁內容,是總復習中的一部分內容。學好“面積”這一內容,能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堅實基礎。在計算面積時,變式較多,需要學生有較強的綜合運用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面積”這一內容是本學期第五單元學習內容,學生已進行過一次本單元的整理和復習,已經有較好的知識基礎,但進入期末復習階段,學生可能會混淆或遺忘部分知識點。
三、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參與面積有關知識的整理過程,學會一些簡單的整理和復習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網絡的意識。
2. 通過復習,進一步加深對面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3. 在討論過程中樹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整理學過的面積知識,使學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識結構,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2. 教學難點:使學生融會貫通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五、教學準備
課件、研學練習單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主題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對“面積”的知識點進行整理與復習。我們學習了哪些與面積有關的知識呢?(板書課題:面積的整理與復習)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 小組梳理知識點。
2. 結合小組匯報情況,提煉出知識點。
(板書:面積的含義? 面積單位?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面積的計算)
【設計意圖】學生小組討論,歸納整理所學的知識點,鍛煉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自主復習。
(三)分類整理,形成網絡
根據整理的知識點,師生合作系統整理。
1. 什么是面積?
學生舉例說明,并對面積與周長進行區分。
2.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結合身邊的物品進行理解記憶。
3. 面積單位之間進率是多少?
4.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5.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與周長計算公式的區分。
【設計意圖】三年級學生分類整理的能力相對較弱,讓學生先自行整理,教師再引導完善,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四)要點復習,鞏固知識
1. 請你找出小馬虎日記中不恰當的地方,并幫助他改正過來。
2022年5月26日? ? ?星期四
今天輪到我和小明打掃教室,我們先掃地,教室的地面面積約有50平方分米,我們認真地打掃了一遍。接下來是抹課桌,一張課桌的桌面面積是15平方厘米,黑板的面積大多了,大約有300平方厘米。我的身高約130分米,可是我踮起腳也擦不到黑板的最上方,這黑板掛得太高了吧。
2.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3平方米=(? ? ? )平方分米
5米=(? ? ? ?)分米
600平方厘米=(? ? ? )平方分米
18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
1200平方分米=(? ? ?)平方米
2平方米=(? ? ?)平方厘米
3. 課室的黑板長30分米,寬12分米,這塊黑板的面積是多少?要給它四周圍上彩帶,至少需要多少彩帶?
【設計意圖】本環節安排了三道基礎題,分別從面積單位、進率計算中考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五)綜合練習,強化提高
1. 判斷對錯,并說明理由。
(1)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0。(? ? )
(2)邊長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 )
(3)一個長8厘米,寬5厘米的長方形,面積是40厘米。(? ? )
(4)用3個相同的正方形拼成長方形,周長不變面積減少。(? ? )
(5)在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中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9平方厘米。(? ? )
2. 一個正方形花壇的周長是36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引導學生理解求正方形面積必須要知道它的邊長。
3. 王叔叔找來16米長的柵欄,想圍成一個長方形菜地,怎么圍面積最大?
先獨立完成,然后小組討論,并發現規律:長和寬越接近,面積越大,正方形時面積最大。
【設計意圖】此環節安排了三道綜合運用的練習,目的旨在讓學生在練習中能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六)歸納總結,方法提升
(七)作業布置
書本112頁第6、7題。
七、板書設計
面積的整理和復習
面積的含義
面積單位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面積的計算
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108頁總復習中的一部分內容,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比較容易混淆。學好本學期面積這一內容,能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在計算面積時,變式較多,需要學生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面積”這一內容是本學期第五單元學習內容,學生已進行過一次本單元的整理和復習,已經有較好的知識基礎,但進入期末復習階段,學生可能會混淆或遺忘部分知識點。
本課教學以“生本靈動,研練促學”為理念,從減負提效出發,從學生狀態出發,立足課堂,體現以學生為本。充分展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互助合作。相信每一個學生內在的潛力,給每個學生創造一個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由“講授為主”向“研練為主”轉變,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給學生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感。針對“面積”這一復習內容,筆者安排兩課時完成,這是第一課時,以知識梳理,鞏固基礎為主要目標。整節課教學環節以學生獨立完成和小組合作形式進行,課堂開始教師和同學合作完成知識整理,通過學生的合作整理,總結出知識提綱,接下來的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互評,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同學之間互相發現問題,一起解決。調動組內每個成員的積極性。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分類整理的基礎,在復習課中滲透分類整理方法,在梳理知識時,向學生介紹不同的整理方法,養成知識歸類整理的習慣。以游戲、比賽形式進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由于是異地教學,而且課時安排在下午,所以課前準備了專注力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練習題設計為爭星活動,同時允許同學自主發現錯誤、改正奪星,為學生創設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整節課下來,學生練的題量較多,在如何評講上還要進一步研究,可能個別學困生在生生互評中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教者需要及時了解并給予幫助,在評講時為學生做示范性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