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提高物流企業在整個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保證企業的長久穩定發展,本文首先研究了供應鏈管理視角下區域物流鏈的整合優化策略。其次,分析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研究供應鏈管理視角下區域物流鏈管理面臨的問題,包括企業區域物流鏈運營過程中信息共享度低、對新市場的適應度較差、成本控制不合理等問題。最后,探索出了一系列企業區域物流鏈整合優化的新路徑:建立以信息化技術為核心的區域物流鏈管理平臺,推動物流企業市場的一體化發展趨勢;針對客戶的差異化特征,全面提升企業區域物流鏈的管理與服務質量;優化企業物流貨物資金的周轉與利用機制,提升物流企業整體的財務風險控制能力;改善區域物流鏈整體的基礎設施,提高企業物流區域鏈的成本控制效果;構建供應主體與物流雙方、區域物流鏈相關企業之間的協同發展信任機制,促進區域物流鏈各個節點業務流程的整合與優化。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視角;區域物流鏈;整合;優化
一、引言
新時代經濟、科學技術的協同發展與進步,為全球化經濟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基礎,推動了貿易、物流等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供應鏈管理是為了使相關節點的運營達到最優,以最低的成本,創造最大經濟價值而提出的管理模式。從該管理模式的角度出發,區域物流鏈主要節點的管理與控制內容,包括了物流產品的采購、營銷、庫存管理、營銷策略、運營計劃、銷售模式、售后服務等多個模塊。相對于以往的管理模式,供應鏈管理的最大特征是對服務客戶的重視程度更高,突出了以客戶需求為根本目標的物流鏈整合管理戰略思維。由于區域物流鏈的管理模塊具有一定程度的復雜性與多元性,只有分析物流鏈運營過程中的問題與難點,尋找科學合理的整合優化策略,提高區域物流鏈流程的流暢度,才能保證整個物流鏈的運營效率與運營質量。因此,為了滿足新時代對物流產業發展的基本要求,需要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出發,將物流客戶對物流的需求作為基本目標,分析尋找區域物流鏈的整合創新路徑,從而獲得更多客戶的認可,擴展業務范圍,獲得更多的利益價值。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研究了一系列供應鏈管理視角下區域物流鏈整合優化策略。建立以信息化技術為核心的區域物流鏈管理平臺,全面提升企業區域物流鏈的管理與服務質量,優化企業物流貨物資金的周轉與利用機制,改善區域物流鏈整體的基礎設施,構建物流鏈相關企業之間的協同發展信任機制。希望可以提高區域物流鏈對貨物的處理、整合能力,降低供應鏈相關節點的運營成本,為貿易物流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促進物流產業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推動物流相關產業整體的高效、綠色、可持續發展。
二、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在信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為了滿足新時代企業逐漸出現的虛擬經營等情況,提出了一種具有集成化特征的供應鏈管理模式。供應鏈(Supply Chain),在我國的基本含義是某個產業在生產與流通的過程中,涉及將某個產品或某種服務提供給客戶的上游與下游企業的過程,從而形成的網鏈結構。針對客戶的基本要求,將產品作為主線,實現對整個網鏈結構的管理與控制,即為供應鏈管理模式。該模式得以被廣泛地應用在各大企業當中,與其自身的管理特征息息相關。
供應鏈管理模式具有信息的共享性。在供應鏈管理中,應用了基于互聯網絡技術的供應鏈信息系統,為管理工作提供了具有協同性、實時性、透明性與共享性的信息數據,使供應鏈的各個節點與環節,均能及時地了解并掌握企業市場的需求信息以及整個網鏈的運營數據,為企業的有效管理提供了開放、對稱的供應鏈信息,有利于提高供應鏈節點的管理與整合效率。
供應鏈管理模式具有合作的互利性。供應鏈管理運作的核心是將供需平衡作為核心樞紐,把網鏈中的所有企業結構連接在一起,共同構成物流企業聯盟。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基礎上,聯盟中的物流企業之間可以通過共同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交換資源,共享市場機會等方式互相協作,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合作共贏。
供應鏈管理很好地找到了業務效率與產業效益的平衡點,并以此來實現供應鏈所有節點的最優服務,幫助相關企業贏得市場,對新經濟時代企業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在了解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分析現階段供應鏈管理視角下區域物流鏈的問題與難點,能夠為區域物流鏈的整合與優化,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供應鏈管理視角下區域物流鏈運營的問題與難點
1.企業區域物流鏈運營過程中信息共享度低
在物流企業整體市場的發展中,在供應鏈管理模式的視角下,各企業建立了區域的物流鏈信息系統。但是,由于企業各機構部門之間以及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利益沖突與矛盾,使得企業物流服務業務在開展過程中,信息共享度低,合作與協調性差,造成了物流貨物信息數據的傳遞不具有時效性,會出現不能夠按照規定要求準時地交付物流產品,或者交付了錯誤的物流產品等情況,延緩了企業區域物流鏈的運營效率。與此同時,企業區域物流鏈相關機構部門之間,也不能夠及時地互通交流,了解與反饋物流鏈運營中出現的問題與供求信息數據,導致供應鏈相關業務存在低效、浪費、貨物積壓等問題,因而很難在激烈的物流企業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
2.企業區域物流鏈運營管理對新市場的適應能力弱
在供應鏈管理視角下,企業區域物流鏈的運營管理,不僅要面對物流貿易市場的迅速變化,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還需要不斷地滿足物流客戶個性化、多元化的業務服務需求。因此,面對更新換代極其迅速的市場與客戶需求,許多企業對高度靈活的物流市場的適應度較差,不能及時地優化調整企業在新市場中的位置與業務能力,也無法對物流服務客戶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反饋,造成了企業物流服務工作質量不合格,降低了長期發展的利益水平,影響了相關區域物流鏈的管理與控制質量,不利于實現企業區域物流鏈整體的根本發展目標。
3.企業區域物流鏈的成本控制不合理
資金流的正常穩定周轉,是物流企業能夠長期發展的重要條件。在活躍的物流市場結構中,許多企業區域物流鏈在運營管理的過程中,對資金業務的重視程度與風險把控能力均不符合市場需求,在資金的利用、管理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降低了資金的利用率,延長了資金周轉時間,增加了物流企業的管理成本。尤其在區域物流鏈的采購環節,存在對原材料的采購成本控制不規范等問題。這是由于區域物流鏈的原材料采購過程中,不僅需要保證物流企業整體生產中的最低庫存量,還需要及時地協調物流供應鏈生產節點上、下游之間的關系。因此,許多企業沒能合理地應用供應鏈視角下物流的信息化管理,影響了資金的正確周轉與控制,限制了企業區域物流鏈各個節點之間的聯結與共同發展。
四、供應鏈管理視角下區域物流鏈整合優化策略
1.建立以信息化技術為核心的區域物流鏈管理平臺
針對企業區域物流鏈運營過程中信息共享度低的問題,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建立以信息化技術為核心的企業區域物流鏈管理平臺,實現對區域物流鏈所有節點信息的實時監測與管理,推動物流企業市場的一體化發展趨勢,提升區域物流鏈各個節點的信息化建設水平。在供應鏈管理視角下的區域物流鏈的管理系統中,應用大數據技術和機械設備,采集企業所有物流業務節點的信息數據,為區域物流鏈的整合奠定良好的數據基礎。憑借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實時、高效地分析處理數據,實現物流業務的實時跟蹤與精確整合,為物流服務商與物流客戶之間建立安全可靠的交換平臺,提高物流產業的運營效率。同時,在公平合作的基礎上,信息系統的建立,實現了物流企業區域供應鏈相關部門與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共享,及時地反饋了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迅速地提出了解決措施,強化了各個資本之間的協同性,為提高物流產品與服務過程中的資源利用效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基礎,有利于促進企業長期、協同進步。
平臺中信息的透明性,為物流客戶與物流服務商雙方提供了優質、有效的信息,可以在更大的范圍中,選擇最適合自己需求的對象進行交易,減少了交易的盲目性,大大降低了物流企業的運營成本。在企業區域物流鏈信息化管理平臺中,信息數據的透明性與公開性,是保證企業運營具備真實性與安全性的核心基礎,有效避免了供需雙方信息不實造成的經濟利益損失,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營銷環境。
2.全面提升企業區域物流鏈的管理與服務質量
為了提升物流企業對新市場的適應能力,在企業區域物流鏈的管理過程中,需要及時進行企業運營質量的評價和監督,提升物流鏈各個環節的服務質量。基于供應鏈管理視角下區域物流鏈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打造專業的物流營銷團隊,針對客戶需求開展差異化的營銷服務,是推動物流企業整體的經濟市場中不斷前進的核心環節。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分析處理物流業務數據,憑借低成本的技術,與物流客戶之間建立“無距離”的聯系,以便提供高質量、高效率、具有差異化特征的且與供應鏈管理模式配套的服務業務,以此來提升物流企業與物流客戶之間的聯動性。基于信息化管理平臺中提供共享的物流終端市場的發展現狀,結合物流業務的服務需求量,利用現在信息化技術進行智能的調研與分析,通過企業各個部門的協商與探討,衡量區域物流鏈自身的管理狀況與市場的契合度,提出最優且適應度最高的區域物流鏈服務流程。嚴格按照設計的服務流程,以物流客戶的最終需求為目標,開展一系列的服務與管理。這種對企業區域物流鏈管理與服務質量的嚴格把控,有助于保證企業物流區域鏈各個環節的服務精度,還可以顯著降低物流產品在物流采購、運輸、周轉、配置等物流鏈多個節點的成本損耗率,平衡了物流服務質量與企業運營成本之間的關系,是保證企業運營能夠獲得最大利益的良好策略。
物流產業作為新經濟時代的重要服務行業之一,在保證企業物流服務精度的基礎上,還要求企業在區域物流鏈管理過程中,追求不同客戶之間的差異化服務。物流企業需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服務平臺,針對物流客戶不同的需求,展開相應的物流服務與營銷策略,以此來提升企業區域物流鏈的整合質量,達到增強物流客戶黏合度的服務目的,與客戶建立一種長期、優化的合作關系。同時,建立科學的物流客戶反饋、評價機制,及時地分析與整合企業多個維度的服務效果與服務質量,有效保證企業區域物流鏈各個節點的運營與管理水平,才能提高物流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
3.優化企業物流貨物資金的周轉與利用機制
在數字經濟化市場結構的整體改革與轉型階段,作為市場的核心基礎服務產業,區域物流鏈的綜合發展能力的提升,是保證物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在企業區域物流鏈的運營過程中,物流貨物資金的周轉與利用效率,是影響企業發展方向與趨勢的關鍵因素。通過優化企業物流貨物資金的周轉與利用機制,加強區域物流鏈各個節點的成本、財務與資本管理水平,改善企業整體的財務風險控制能力,保證企業區域物流鏈資金供應與回收的周轉利用效率,為物流企業的高效運營,奠定良好的經濟環境。例如在供應鏈視角下企業區域物流鏈的原材料采購階段,應考慮企業自身的整體定位,選擇適應企業自身長期發展的成本價值。企業需要設立專門的物流原材料采購小組,制定采購策略,采購方式以及原材料的集中管理模式,保證整個物流原材料采購流程與企業區域物流鏈各個環節的相互配合與協調性。在物流原材料采購策略的基礎上,以客戶的需求為依據,分析產品采購的時間、產地、出發地點、價格以及數量等相關因素,控制區域物流鏈的管理成本,在保證物流原材料采購具有時效性的基礎上,為高效率的物流生產提供保障。對企業區域物流鏈各個環節資金的監督與激勵,提高資金周轉與利用過程中的安全性與公開性,是保證企業資金周轉與利用效率的核心環節。
4.改善區域物流鏈的基礎設施
為不斷適應變化迅速的物流市場的轉型,提高企業物流區域鏈的發展效益,從倉儲、服務點等部分的基礎設施出發,不斷地升級與改造,以便更加高效地滿足區域物流鏈各個節點對物流服務的管理需求。由于物流產業涉及的場地范圍較大、區域較為分散等特征,想要快速完成各個區域物流鏈節點的設施優化與改善,就需要根據企業的市場發展目標,資金周轉現狀,以及企業自身的業務范圍與特征,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規劃內容包括企業需要持續投入的資金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技術成本,為企業區域物流鏈產業朝著縱深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主要的企業區域物流鏈基礎設施的改善項目包括境內境外物流倉儲、運輸服務點等部分的優化建設。通過企業區域物流鏈相關基礎設施的改善,為區域物流鏈各個節點物流工作與服務的精細化開展,提供了優質的基礎設施條件,對維持企業區域物流鏈生態系統的穩定與有序具有重要意義。
5.構建企業區域物流鏈協同發展的信任機制
由于在企業區域物流鏈的運營與發展建設過程中,與物流產品供應主體,多個物流企業之間的利益分配、保密信息、資金周轉等節點,都涉及了彼此的利益與權益。因此,構建企業區域物流鏈協同發展的信任機制,是避免區域物流鏈相關節點之間發生利益沖突與矛盾,促進區域物流鏈各個節點業務流程的整合與優化,保證相關物流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針對企業區域物流鏈所有的參與企業來說,通過企業區域物流鏈管理的信息系統,整合分析參與企業之間的發展情況,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在分配方案中,需要確立合作物流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友好共存的協同發展目標,結合物流產業相關的法律法規,設置科學的合作機制與利益分配方案,包括對區域物流鏈運營過程中涉及資金的籌集、周轉與利用等多個方面運營機制的優化。嚴格按照規定的分配方案,進行盈利資金的劃分,保證合作的公平性。為了保證各個企業主體之間能夠嚴格地遵守利益分配方案進行管理,可以通過當地有關政府部門的干預與引導,來確保彼此之間能夠公正、合理地交換利益需求,還能滿足不同合作企業在其他方面的基本要求。同時,還可以通過第三方資金結構系統,公開合作物流企業之間的資金控制情況,進行監督與保管,這也是保證合作物流企業之間利益分配公平的可靠措施。
針對企業區域物流鏈企業與物流產品、服務供應主體雙方來說,利用供應鏈管理視角下的信息化平臺,設立物流產品下單到交易完成全周期全過程的監督管理機制,使整個區域物流鏈管理過程中交易信息處于公開、透明的狀態,保證供需兩側利益的合理化,增強供需兩側對對方的信任程度,為物流供應主體提供可靠的物流服務等,都有利于增強物流客戶對企業的信任度與黏合度,保證整個企業區域物流鏈相關節點之間的有效融合,推動物流企業的良性循環發展,可以助理其得到更高的經濟、社會綜合效益。
五、結語
從供應鏈管理視角出發,區域物流產業正處于轉型與變革階段。作為貿易市場的基礎服務產業,物流產業整體綜合發展實力逐漸增強,但同時也面臨著許多的困難與挑戰。為了保證區域物流鏈的流暢、穩定運營,推動產業整體結構市場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根據時代經濟的變化與不斷更新的發展需求,大力引用新興技術,加強研究供應鏈管理視角下區域物流鏈整合優化的新路徑,以期實現物流鏈以及物流網絡整體的多元化、多維度建設與發展,提高物流鏈的運營效率,提升物流市場與整個貿易市場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鄭捷.供應鏈管理視角下物流管理流程的優化研究[J].現代營銷(上旬刊),2022(9):136-138.
[2]彭甜.供應鏈管理視角下物流管理流程的優化研究[J].商業經濟,2021(4):44-45.
[3]王建岡,吳曉波,王敏鋒,等.基于風險管理視角的宇航企業供應鏈管理研究[J].質量與市場,2021(2):116-118.
[4]高夢竹,王妮娜,劉夷.油氣行業物資供應鏈管理視角下的供應商管理提升策略[J].中國招標,2020(10):90-93.
[5]狄華軍.供應鏈管理視角下物流管理流程優化[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42(2):83-84.
[6]李蕾,殷文.物流企業營銷研究趨勢與熱點——基于CiteSpace可視化分析[J].物流科技,2021,44(8):28-30,39.
[7]紀楠.“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我國物流與供應鏈整合研究[J].中國商論,2020(4):14-15.
[8]董子忱.河北港口集團建設貿易大港的思考[J].中國港口,2020(11):51-53.
[9]王晶.跨境電商與物流鏈的融合發展——基于產業結構優化視角[J].營銷界,2022(12):35-37.
[10]王麗梅.供應鏈視角的跨境電商物流鏈優化研究分析[J].現代商業,2022(7):33-35.
作者簡介:鄒宇飛(1981— ),女(漢族),遼寧沈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企業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