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落實“雙減”政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閉環式作業引入初中英語課程,以優化作業設計,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提高作業的育人價值。基于此,文章簡要分析了閉環式作業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意義,以及當前初中英語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踐經驗從明確作業設計目標、優化作業布置、做好作業評價反饋等角度給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閉環式作業;實踐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系晉江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第一批)研究課題“閉環式作業設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JG1451-09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蔡麗環(1983—),女,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毓英中學。
2021年7月,國家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過重的問題發布文件,實施“雙減”政策,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提升作業質量、減少作業數量。在這樣的背景下,閉環式作業逐漸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許多教師開始根據“雙減”政策的要求探索如何有效設計閉環式作業以實現提質減量的目標。
一、閉環式作業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意義
閉環式管理是美國學者羅伯特·卡普蘭和戴維·諾頓提出的管理理念,二人在對企業管理模式進行實踐研究后,針對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分析,撰寫了《閉環式管理:從戰略到運營》一文。要實現閉環式管理,管理者需要先制訂明確的戰略目標,確定運營措施的優先級,然后根據目標分配資源,檢驗目標完成情況,并根據反饋不斷完善戰略目標。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部分教育工作者從閉環式管理這一企業管理模式汲取經驗,嘗試將其融入教學實踐。
在“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研究的重點之一就是找到優化作業設計的方法,而閉環式管理理念為教師的教育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設計閉環式作業時,教師要將與作業有關的教學環節當作閉環的系統,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在設計作業前,教師可以先明確教學目標,然后有意識地將教學目標融入作業,讓學生在教學目標的驅動下回顧課堂所學內容,再據此完成作業。當然,在根據閉環式管理理念設計作業時,教師不僅要布置作業,還要提供學生適當的指導,同時要注重學生的作業反饋,讓作業發揮鞏固所學知識、暴露學習問題等作用[1]。
二、初中英語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據筆者觀察,在實際教學中,一些初中英語教師的作業設計依然存在著明顯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會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作業難以有效發揮作用。
(一)對布置作業的目標認識不清晰,設計的作業類型單一
在閉環式管理中,目標與措施是相互呼應的,在明確目標的情況下,管理者才能制訂出有效的措施,同時合理的措施也會促使目標得以達成。但是,部分教師對布置作業的目標缺乏準確認識,認為布置作業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鞏固課堂知識點,因此布置了大量相似的書面作業,導致學生完成作業的壓力大,但對完成英語作業的興趣不大。
(二)沒有進行有效的作業指導
有一部分教師在布置作業后,沒有對學生進行點撥和指導,學生無法將作業內容與布置作業的目標緊密聯系起來,這也會導致學生無法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有效成長。
(三)作業設計缺乏層次性和針對性,學生的學習效果兩極分化
有些教師不夠重視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片面地認為學生學不好英語的根本原因是不夠努力,所以在設計作業時忽視學生的學情、興趣與需求,布置了數量多且內容統一的作業,雖然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能可以由此實現快速成長,但學習能力相對差的學生卻因此出現吃不消的情況,學生的學習效果分化較為明顯。
(四)作業評價反饋效果不佳
還有一些教師雖然進行了相對合理的作業設計,但是卻不重視學生的意見,忽視了學生對作業的評價、反饋,這也會使得作業內容與布置作業的目標無法很好地匹配,學生可能會對如何更好地完成作業缺乏清晰的認知[2]。
三、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設計閉環式作業的實踐策略
(一)明確作業設計目標
作業目標是教師教學思想的體現,同時也是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依據,明確了作業目標,教師可以更加順利地確定作業內容,明確作業類型和層次,并能據此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收集學生對作業的評價和反饋,最終實現整個作業設計與實施過程的閉環?;诖?,在設計作業前,教師應明確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地位,圍繞學生的多維度發展需求確定作業目標,同時細化目標內容,確保學生準確理解完成作業的目的,對完成英語作業更有興趣。
例如,在教授仁愛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6 “Our Local Area”后,筆者結合具體課程內容設計了如下目標:1.學習理解層面:正確讀出及使用重點單詞和短語,正確使用there be句型、特殊疑問句、一般疑問句以及表示方位的介詞短語;2.應用實踐層面:能簡單描述房間內的擺設,能根據范文寫出介紹自己家的小短文;3.遷移創新方面:能弄明白語篇的價值取向和作者的態度,在寫作時能表達對家、對國家的情感。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設計的作業目標凸顯了學生主體的發展要求,從多維度確定了學生發展的方向,同時也明確了作業的內容和形式,為接下來布置作業做了鋪墊。
(二)優化作業布置
在明確作業目標后,教師就需要合理布置作業,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鞏固課堂所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練習。在布置作業時,教師應基于學生的興趣點設計多種類型的作業,同時要區分作業的難度和層次,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成長[3]。
仍以“Our Local Area”單元的作業設計為例,在作業目標的指導下,筆者為學生設計了如下三種類型的作業。
1.學習理解類作業
(1)值日報告作業
布置作業時,筆者提出了如下要求:“Discuss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what your ideal study or bedroom look like.”。這樣的作業可以促使學生回顧課堂所學知識、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思維導圖作業
布置作業時,筆者提出了如下要求:“Make a mind map include the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patterns you have learned.”。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工具,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學生能夠進行有意義、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的學習,因為學生需要將學過的內容通過思維導圖聯系起來、展示出來,從而達到復習英語知識、強化知識之間的聯系、發展思維能力的目的。
(3)自編對話作業
布置作業時,筆者提出了如下要求:“運用there be句型自編對話?!迸c此同時,筆者給出如下對話范例。
A:What is in the bag?
B:There are some pens in the bag.
A:Are there any books in the bag?
B:Yes, there are.
自編對話作業會讓學生有較大的自主發揮空間,學生可以在完成此類作業時掌握熟練運用相關句型進行對話的技巧。
2.實踐應用類作業
(1)完成對話
布置作業時,筆者提出了如下要求:在現實語境中,根據自己房間內的擺設進行簡單的對話交流,對話要包含本節課的重點單詞、短語和句型,并以視頻形式呈現出來。在完成這類作業時,學生需要圍繞學習的主題和所學的新知識進行分析、交流,學生的口語能力也會得到鍛煉。
(2)根據范文寫出介紹自己家的小短文
布置作業時,筆者出示范文:“This is my home. In front of the house, there is a small garden with many flowers. There are two bedrooms, a large living room, a dining room, a kitchen, and a study in the house. Behind the house, there are two apple trees where birds sing. I think my house is beautiful, and I like it very much.”。在完成這一作業時,學生需要通過寫作的形式總結、運用所學知識,將英語知識轉化為語言運用能力。為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作業,筆者還設計了不同層次的指導任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完成作業,得到有效鍛煉。
3.遷移創新類作業
(1)根據語篇內容回答問題
在布置作業的同時,筆者出示了下列問題:“What are your thoughts on the writer's home and country? Does the writer like his home and his country? Why?”。這一作業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可以引發學生對語篇價值取向和作者態度的思考,并找出支撐自己觀點的依據。
(2)收集相關報道,結合現實談談自己的看法
這類作業可以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也十分有益。當然,由于這類作業難度較大,筆者將其標記為選做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是否完成作業。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設計了多種類型的作業,以對應學生的多維發展目標;同時教師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提供了應用案例,以幫助學生高效完成作業。
(三)實施作業分層
要讓學生健康、全面地成長,讓學生的英語素養和英語能力有效發展,教師還需要在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的基礎上,關注學生的學情、興趣與需求,并據此布置分層作業。也就是說,教師要圍繞作業目標布置數量適當、難度適宜的英語作業,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做作業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更好地成長。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保證作業的梯度合理,使學生在完成難度遞增作業的過程中,實現英語能力從低水平、單一維度向高水平、多維度發展。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需求及情感態度,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必做、選做、挑戰三個類型的作業,同時將學生分為C層次(學習能力相對差的學生)、B層次(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及A層次(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設計“Our Local Area”單元的作業時,筆者設計的必做型作業的目標是幫助學生熟悉單詞、短語和語法知識,書面作業以選擇、填空、閱讀、寫作題為主,口語練習以組內簡單的對話為主,所有學生都需要完成。筆者設計的選做型作業的目標是幫助學生鞏固語法知識和常用短語的應用方法,作業以制作思維導圖、閱讀材料、寫作短文、練習聽力為主,學生可以任選其中一項完成,也可以完成所有作業。筆者設計的挑戰型作業的目標是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作業內容以劇本創作、角色扮演、知識競賽為主,筆者在布置挑戰型作業后,推薦A層次的學生完成,也支持B、C層次學生嘗試完成。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設計了必做、選做和挑戰三種層次的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實際情況完成作業,這有利于學生收獲學習的快樂和堅定學習信心。
(四)重視作業評價反饋
通過評價和反饋,教師能夠了解學生對作業的態度,明確作業目標的實現情況,并據此進一步優化教學目標和作業設計。基于此,在布置初中英語作業后,教師應根據閉環式作業的要求收集學生的評價和反饋,評估學生完成作業的效果,讓作業更好地體現育人價值[4]。
在布置作業后,教師可以組織匯報活動,讓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出來;也可以鼓勵學生寫下書面的評價和反饋,并交給教師。閱讀學生寫下的作業評價和反饋后,筆者發現學習理解類作業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應用實踐類作業能夠促使學生內化英語知識,提升語言運用能力;遷移創新類作業能夠拓寬學生思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結語
總之,要在“雙減”背景下有效布置閉環式作業,教師需要在日常備課和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綜合性地思考作業目標、作業內容和類型、收集評價和反饋的方式,進行精細化的作業設計和管理,從而提高作業的質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參考文獻】
[1]林欲飛.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英語課后作業設計的實效性研究[J].學周刊,2022(22):28-30.
[2]華艷.“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設計原則與實踐分析[J].新課程,2022(27):4-5.
[3]袁斐麗.“雙減”政策背景下,如何優化初中英語作業設計[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2(6):65.
[4]陳佳慧.基于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閉環式作業”模式初探[J].智力,2022(9):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