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摘要:單元整體教學是基于新課改理念,以提升單元教學的整體性和層次性為基礎進行的教學設計,以此幫助學生建構單元整體知識體系,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的提升。文章緊密結合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以單元閱讀課的整體教學設計為例,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強化學生閱讀素養(yǎng)為目標,梳理農村小學英語閱讀課的內容設計要點、過程設計要點、評價設計要點,逐步提高農村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小學英語;閱讀課;內容;過程;評價;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7-0097-04
單元整體教學是立足整個單元的共性特征,在教學中以整體思維來教授知識,以提升知識的邏輯性和層次性,使本身獨立的內容得到有效整合。這樣,學生可掌握不同知識間的聯(lián)系,從而進一步夯實知識基礎,并提高知識運用能力。在農村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理念來設計教學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為指向,積極將其落實在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環(huán)節(jié)。
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農村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首先要注重教學內容的設計,尤其在情境內容的教學設計中,應注重引導學生在相應的文化語境中理解語篇內容。對此,教師可從單元整體教學的視角出發(fā),基于模態(tài)協(xié)同規(guī)則,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出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教學情境。
1.單元主題導入過程中視聽模態(tài)的組合設計要點
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農村小學英語閱讀課設計,主要是結合單元主題和語言應用語境而展開。這其中,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情境創(chuàng)設能加強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有熟悉感,從而產(chǎn)生學習積極性。另外,契合學生生活的單元主題情境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教師可通過營造相應的主題意境,激活學生頭腦中原有的知識圖式,然后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對新知識進行編碼、加工、存儲,使學生對新知識形成深刻理解、深度記憶,從而增強教學實效性。可見,基于單元主題的語境設計可避免被動灌輸,能將學生內在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出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設計基于單元整體的閱讀語境內容時,若采用單一性的語言描述,勢必會影響趣味性。因此,教師可采用視聽模態(tài)進行組合設計,以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與趣味性。而多媒體是農村小學英語閱讀課堂上最主要的視聽模態(tài)來源,為單元主題意境的營造提供了極大幫助。在農村小學英語閱讀課堂的主題導入語境設計中,視覺模態(tài)以圖片、動畫為主,聽覺模態(tài)以音樂、節(jié)奏為主。這其中,視覺模態(tài)的圖片和動畫比語言文字更能刺激學生的感官,聽覺模態(tài)的音樂和節(jié)奏能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例如,在“My Favourite Season”教學中導入單元主題時,閱讀語篇的語境要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設計,視聽模態(tài)選用的圖片、動圖要直觀、生動地呈現(xiàn)出一年四季的主題語境,以此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閱讀訓練。“My Favourite Season”主要探討與季節(jié)有關的話題,置于第一單元“My day”之后。這種基于時間軸的單元設計,可拉長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視線,讓學生拿出更多的時間來感受四季的變化,探究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小學五年學生已經(jīng)掌握相應與顏色、天氣有關的英語詞匯,也有一定的談論天氣、描述季節(jié)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能用英語簡單描述一天、一周的活動。因此在課前,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滾動播放與四季有關的圖片,配上歡快的音樂,如采用圖文組合或視頻、文字組合的方式,為學生呈現(xiàn)四季之美,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激起原有的對一年四季的體驗和感受,為新課導入奠定基礎。
另外,在主題語境營造中,教師要增強教學設計的連貫性和整體性,幫助學生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過渡、銜接,并讓學生在具體語境的提示下,快速檢索已有的語境知識、經(jīng)驗,借此更好地理解語篇內容,不斷提升閱讀學習實效。例如,在設計“My Favourite Season”的情境內容時,讀前環(huán)節(jié)旨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讀中環(huán)節(jié)旨在深化學生對語篇的理解,讀后環(huán)節(jié)旨在促進學生的語言應用。這樣既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可為后續(xù)閱讀教學奠定基礎。因此,教師選擇的視聽模態(tài)要為教學主程序服務,并結合單元整合的主題來設計。
2.閱讀語篇內容設計中書面語模態(tài)的運用
書面語模態(tài)是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十分重要的模態(tài),對閱讀語篇內容的設計與優(yōu)化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進行單元整體閱讀教學設計時,既可通過優(yōu)化書面語的形式來傳授語言知識,又可采取圖表的方式幫助學生學會自主梳理語篇結構。例如,“My Favourite Season”這一單元主要引導學生掌握與四季有關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總結“why”與“because”的用法。在句型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的聽說讀寫,并能在具體語境中運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運用相應圖片引導學生理解、描述四季,學會采用“I like... best.”“because”句型來表達喜歡的季節(jié)與原因。在語音方面,要引導學生掌握字母“br”“gr”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則。
詞匯知識是目前農村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容易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在利用書面語模態(tài)優(yōu)化閱讀語篇的內容設計時,教師可將詞匯與語法知識融入語言知識教學中,以不同的字體、顏色來表現(xiàn)不同的語言模態(tài),并基于單元整體教學,引導學生既關注詞匯的音,又關注詞匯的形,避免出現(xiàn)詞匯與語音識記割裂的情況。同時,可對發(fā)音相同的字母、字母組合采取同一顏色字體呈現(xiàn),以強化學生的記憶,引導學生在聯(lián)想中識記。在設計語法知識內容時,應注意不同語法的關聯(lián)性、系統(tǒng)性,讓學生掌握時態(tài)轉換的基本規(guī)則。例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比“My Favourite Season”中的“現(xiàn)在進行時”與“一般現(xiàn)在時”,采取書面語模態(tài),設計動詞現(xiàn)在分詞形式和變化規(guī)則的識記,突出本單元的結構框架“I like... best.”,讓學生學會自主梳理語法知識。
3.閱讀語篇內容設計中口語模態(tài)的運用
口語是閱讀類課程教學的常見模態(tài)。口語模態(tài)靈活性強,且能表情達意,廣泛運用于課堂互動之中。因此,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農村小學英語閱讀課應巧妙運用口語模態(tài)設計課堂互動的話語內容。常見的語言模態(tài)有口音、聲調等,可與表情、眼神或手勢等相結合。例如,在“My Favourite Season”的單元話語內容設計中,為增強學生的語篇理解能力,教師既要加強師生之間的話語互動設計,又要強化生生之間的話語互動設計。師生話語互動設計重在引導學生掌握本單元的基礎語言知識。例如,對詞匯和語法知識的提問,教師可以展示型提問為主,讓學生在語篇閱讀中尋找信息,以此深化學生對語篇主旨的理解,并鍛煉、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英語文化意識,或給學生設計具有參考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而在生生話語互動設計中,教師可通過四個閱讀篇章引導學生遞進式感受四季之美,并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運用本單元的主題句型“I like...best.”“because”,探討對四季的看法。
1.讀前環(huán)節(jié)
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農村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讀前環(huán)節(jié)的導入十分重要,教師不僅要注重導入內容的設計,還要關注導入過程的設計,以此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常見的讀前環(huán)節(jié)的過程設計,一是通過創(chuàng)設相應情境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二是通過啟發(fā)聯(lián)想來引導學生銜接擬學的新知。例如,對于“My Favourite Season”單元的讀前環(huán)節(jié)設計,教師可通過展示四季的圖片,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拓展與四季主題相關的詞匯,并將學生總結的詞匯一一寫在黑板上,再以醒目的顏色區(qū)分,引導學生關注這些詞匯的差異。對于其中涉及的語法知識,教師可采用加粗上色的方式標注,提升學生對新語法知識的認知,并讓學生用“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I like...best,because....”句型來交流,以增強學生對句型和詞匯的理解,為正式閱讀教學奠定基礎。
2.讀中環(huán)節(jié)
讀中環(huán)節(jié)應以搭建閱讀支架為核心,以強化學生對語篇的理解,并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語法知識。這樣既可突出單元主題,又可促進學生的語用能力與閱讀思維的雙向發(fā)展。例如,在“My Favourite Season”的單元教學中,學生要在讀中環(huán)節(jié)掌握“br”“gr”的字母組合發(fā)音規(guī)律,為此,教師可選擇含有此類組合的單詞來重構閱讀文本,創(chuàng)設閱讀語境,使學生在閱讀中掌握相應的知識。在為學生搭建閱讀支架時,教師要以學生的讀前活動為基礎,讓學生對閱讀文本的主題有一定了解。為實現(xiàn)與讀前活動的有效銜接,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略讀、精讀等活動。在略讀活動中,可利用過渡語,為學生設計展示性問題,如通過展示游泳的動作、堆雪人的動作,讓學生區(qū)別四季詞匯的用法,然后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入新的情境:I believe everyone likes summer and winter. You can swim in summer and make snowmen in winter. Do you like summer or winter?Why?這樣的問題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文章的基本情況,初步了解文章主旨。而精讀環(huán)節(jié)則是在學生瀏覽語篇形成初步認知后進行,教師可設計有明確指向性的閱讀任務,引導學生用表格、思維導圖等梳理“My Favourite Season”的文本細節(jié),從而對文本形成深度理解。
3.讀后環(huán)節(jié)
讀后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通過交流,實現(xiàn)對教學內容的深度思考。這是對單元整體教學的再設計,也是重要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和轉化環(huán)節(jié),即讓學生從教材的文本中走出來,以旁觀者的視野,批判性理解所學的內容,并進行創(chuàng)新性實踐。而創(chuàng)新是以批判性思維為基礎的。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閱讀課對學生的再創(chuàng)造能力要求較高,學生要積極質疑、反思所學的內容,提出可能和假設,從理解文本大意入手,推斷文本的言外之意。例如,教師可設計“Why is it hot in summer and cold in winter?While the current summer is getting hotter and hotter,the winter is also warming. Why?”等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找到答案,使其產(chǎn)生愛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的情感。另外,教師還可給學生設計讀后任務,提供與課文內容和學生生活相符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在討論中形成認知沖突和批判性思維。在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轉化應用實踐中,實現(xiàn)對所學知識的創(chuàng)意表達。換言之,就是讓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新材料、新語境,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并將其付諸實踐中。學生經(jīng)過知識、經(jīng)驗的輸入、輸出,可實現(xiàn)學習、理解、實踐應用的遷移創(chuàng)新發(fā)展。這其中,學生在讀前、讀中實施的各種活動,均屬于輸入知識、經(jīng)驗的過程,讀后環(huán)節(jié)是轉化實踐的過程。
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農村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評價設計以教學目標為基礎,以書面語評價、話語互動評價等多元、立體評價方式,審視原目標是否合理,從而引導教師不斷完善教學設計,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
1.通過書面語評價,激活學生的語言識讀能力
第一,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農村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評價中,教師可就學生對語篇的信息獲取能力來評價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這其中,語言識讀能力是指學生從圖片、文字、圖表和語篇中檢索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例如,教師可讓學生將相應的季節(jié)圖片與短語搭配,以檢測學生的圖片信息識別能力。再如,教師可讓學生根據(jù)圖片、圖表和書面文本信息進行推理和填空,以此掌握圖片和詞匯之間的關聯(lián),儲備更多完成語篇識讀所需的詞匯。然后,可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綜合提取圖文、圖表信息,讓學生在一定語言支架下,將語篇主題進行匹配。第二,對于課后書面訓練的評價設計,教師可通過檢查學生的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幫助學生回憶和鞏固與四季有關的詞匯,促進學生閱讀信息檢索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提升。
2.通過話語互動評價,增強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
在評價學生的語篇文本反思能力時,教師可采取話語互動的方式。例如,在“My Favourite Season”單元整體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將學生的社交能力作為評價內容,具體包括學生的課堂互動表現(xiàn)和課后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就課堂互動表現(xiàn)的評價設計而言,教師要注重評價的過程性,確保教學評價貫穿教學活動全過程。這是因為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學生的認知、思維發(fā)展有緊密關聯(lián),且具有內隱性,如果采取單一的、終結性的評價,難以客觀體現(xiàn)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而多元、反復性的過程性評價則可全面評估和判斷單元整體教學效果。另外,過程性評價也可為后續(xù)教學活動設計提供證據(jù)和思路。因此,針對本單元中學生的社交能力,教師可分別在讀前、讀中和讀后環(huán)節(jié)實施過程性評價。其中,讀前環(huán)節(jié)評價旨在為單元整體閱讀教學做好準備,以語篇內容預測作為評價內容,以圖片、PPT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使其初步識讀話題,明確單元主題,并對主要句型有初步認識。讀中環(huán)節(jié)評價旨在引導學生進行語篇解讀,以提問發(fā)言和答疑發(fā)言作為評價內容,以此解決學生在語篇閱讀中存在的問題。讀后環(huán)節(jié)評價旨在深化單元主題,對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參與度、展示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學生可通過小組交流討論分享看法、觀點,釋疑解惑,并評價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學習行為。這種評價方式可引導學生以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方式進行閱讀,并主動拓展閱讀內容,以此提升閱讀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內容設計、過程設計、評價設計可提升農村小學英語閱讀課設計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筆者緊密結合課題研究實踐,基于單元整體教學視角,選取“My Favourite Season”作為單元案例,從視聽模態(tài)、書面語模態(tài)、口語模態(tài)三個方面明確小學英語閱讀課的內容設計要點,從讀前(情境創(chuàng)設導入)、讀中(支架閱讀指導)、讀后(啟發(fā)思考交流)三個階段,明確小學英語閱讀課的過程設計要點,從書面語評價、話語互動評價兩個方面明確小學英語閱讀課的評價設計要點。
參考文獻:
[1]高艾嵐.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思維可視化策略探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2(12).
[2]張金茜.指向思維品質提升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問題設計[J].福建教育,2022(40).
[3]劉莎.小學英語閱讀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實施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4(11).
[4]王珍.智慧課堂環(huán)境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2(25).
[5]閆赤兵.新課標視域下小學英語單元設計的理念與實踐[J].基礎外語教育,2022(04).
[6]謝雪梅,莫嘉敏.基于多模態(tài)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探究———以Module 2 My hometown and my country為例[J].英語教師,2021(24).
[7]林三妹.單元整體讀精妙———如何在小學英語閱讀課中實施單元整體教學[J].校園英語,2020(07).
[8]徐秀敏.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研究[J].江西教育,2023(07).
[9]吳小蘭,王婷.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yè)設計[J].廣東教育,2022(12).
Exploration of the Design of English Reading Course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Based on Unit Integrated Teaching
Wang Caixia
(Yongdeng County Wulidun Primary School, Zhongbao Town,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304, China)
Abstract: Unit integrated teaching is a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oncept, which aim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and hierarchical nature of unit teaching,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construct the overall knowledge system of the unit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other abilities. Closely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teaching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overall teaching design of unit reading class as an example,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stimulate their reading interest, and strengthen their reading literacy, combs the key points of content design, process design, and evaluation design of English reading class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and gradually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English reading class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and improves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Key words: unitholisticteaching; primaryschoolEnglish;readingclass; content;process;evaluation;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