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9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教育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領域,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教育行政部門認真貫徹國家戰略要求,積極推進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
當前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面臨新的機遇,黨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國家重大戰略,將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教育、科技、人才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應發揮更大的作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對未來五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明確規劃。北京市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向縱深推進,天津市提出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縱深推進行動,河北省提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深度廣度拓展。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要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取得新成效。為此,邀請我市教育學者,分別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等不同角度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進行總結,對未來發展進行展望。
在京津冀基礎教育協同發展上,京津冀三省市建立了有效的“省—區縣—校”三級合作機制,都將基礎教育協同發展作為重要內容列入教育發展規劃,努力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實施。通過集團化辦學、合作辦學、建立學校聯盟等多種形式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共同搭建展示交流平臺,開展交流互鑒活動。未來,京津冀基礎教育協同發展應積極回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需求,堅持問題導向、系統觀念,要持續優化區域優質基礎教育資源配置;突出重點區域基礎教育協同發展,深化“通武廊”基礎教育合作,加大雄安新區基礎教育協同發展力度;加強重點領域基礎教育協同發展,加強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國家級實驗區建設,將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和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重點。
職業教育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津作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和新時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標桿,積極發揮職業教育的優勢,從多方面助力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多主體協作促進京津冀職業教育發展,在專業設置及招生中,對接京津冀產業布局;在辦學方式上,不斷優化聯合辦學、聯合辦賽、學分共享等具體行動;在智力支持上,舉辦職業教育高端論壇,建立職業教育高端智庫,多種支持方式助力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在辦學資源上,積極共享優質資源,推動京津冀職業教育優質資源協同共享。未來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的天津路向是:在京津冀產業發展協同中立足天津產業,探尋天津站位;跨區域深化產教融合,構筑聯合體和融合體;培養數字化技術技能人才,服務京津冀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群建設。
產業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四個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檢驗協同發展質量與成效的重要標準。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愈加密切。以教育鏈、人才鏈賦能創新鏈和產業鏈,建設區域現代產業體系,對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我市高校要圍繞打造我國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的目標,聚焦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強化區域協同、開放共享,打通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的融合轉化機制,服務我市新動能引育和產業轉型升級,創新支撐服務城市空間布局和區域產業集群發展。要加快符合產業鏈特點的高校學科專業梯隊建設;堅持學科育人,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引育并舉,優化高校師資隊伍,激發教師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