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信息化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企業建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作為未來發展的必要趨勢,有助于全面提升會計核算的規范性,同時可以在原有模式基礎上有效地對工作模式進行改善,提高企業財務信息生成與傳遞的效率,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幫助?;诖?,本文主要圍繞在信息化背景下,探究企業財務共享模式的建立,并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財務共享;信息化;財務管理;會計核算
財務共享服務主要指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強對財務處理工作的重視,通過對組織結構與流程處理的優化,有效控制企業運營成本,并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價值。在很多情況下,企業可以利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對企業自身做出適當改善,從而使企業運營更加穩定高效,同時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為企業財務工作的轉型升級帶來幫助。
一、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概述
1.共享
共享主要就是系統各個端口及管理點,可以根據管理權限制定可靠的資源運用模式。在運行過程中需要以客戶作為導向,把財務信息化融入企業的各個環節,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同時還可以提升整體運行效果,提高企業系統管理的效率。
2.流程
企業在實施規?;洜I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業務單位及管理環節,由于財務自身涉及的數據信息較多,而利用財務共享模式可以對數據更好的整理和處理,以通過常規管理的方式實現可靠的管控。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動態化管理能夠呈現一定價值,企業必須要在邏輯關系與數據之間建立良好的協同模式,提升信息處理的效果。
3.協同
協同主要指的是財務共享管理中心各個管理元素與管理環節的整合,而且各元素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要進行協調控制,以便于利用良好的管理系統實施電子通信管理和軟件操作管理等,確保技術在運用過程中可以協調控制,提升管理效能,同時還可以減少不足,為各類數據的運用帶來保障,以提升整體管控價值。
二、信息化背景下財務共享管理模式構建的意義
在信息化環境下,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經營業務的數量也在日益增加。為了能夠有效適應未來發展,并提升整體管控價值,企業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加強集中化管理,這樣可以獲得理想的效果,使得財務管理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而且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還應該結合這些情況進行優化,減少費用支出,幫助企業節約更多成本。同時在規范化管理工作中,還應該提高財務工作的可靠性,這樣既可以保證財務信息質量又可以在現有技術上進行優化調控,促進財務水平與效率提升。財務共享模式使得各部門之間信息可以有效運用,實現信息共享,能夠為后續企業經營戰略的確定帶來更多幫助(見圖1)。只有科學合理地遵循信息化發展趨勢,才能夠建立良好的發展方案,為企業后續財務工作的調整帶來一定幫助。
三、信息化背景下企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目標
1.提高會計核算的規范性
財務共享主要就是將企業內部所有財務智能功能集中體現,而且可以將其劃分到各環節,有助于實現制度的完善,從而能夠通過科學化管理使財務管理效果得到大幅提升,全面降低財務成本。但部分企業對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建立存在誤區,沒有借助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實現標準化與規范化管理。尤其在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沒有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企業運營必然會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企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建立必須要注重提高會計核算的規范性,同時需要結合子公司與分公司會計核算工作情況,進一步科學分析以會計信息質量,完成財務數據的上傳與管理,從而建立良好的財務運行模式。
2.提高財務信息生成與傳遞效率
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是實現信息化發展的重要一環節。為了能夠提升整體運行效果,必須要加強信息化財務系統的優化調控,以便于提升管控價值。而且在綜合優化階段,還應該結合現有工作情況進行規范,以便于實現財務系統為核算及預算管理工作的更多幫助,從而達到業財融合模式。而且在這種模式運行的情況下,財務信息生成與傳遞效率可以得到大幅的提升,能夠有效解決傳統信息傳遞存在的問題,使得財會信息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3.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理念與機制的轉型升級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自身規模在不斷擴大,所涉及的業務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經營主體和生產呈現出個性化發展趨勢。面對當前的發展趨勢,為了能夠有效且順利地完成財務信息的整理與核算,必須要建立財務共享中心。這樣可以通過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圍繞企業當前財務工作情況為其建立可靠的標準,解決傳統發展模式面臨的問題,以便于實行財務共享服務機制的健全,推進后續管控工作的可持續進行。
四、信息化背景下企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階段性建設
1.前期規劃設計階段
財務共享服務主要是根據需求建立對應的服務,從而形成對應的標準和要求。通過對現有工作模式進行規范,可以了解日常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在完成財務共享平臺建設的同時,還應該結合項目工作情況進行優化,確保可以充分了解財務共享模式的運行情況,進而圍繞企業的發展趨勢進行優化。企業可以通過數據共享,了解財務信息上傳情況,杜絕財務信息上傳不統一的問題,同時還可以通過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提升企業整體運行的可靠性。企業在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后,可以了解當前企業存在的各種問題,同時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可靠的數據與信息,工作人員可以利用數據做好改善和準備工作,從而找到企業問題的本質所在,再通過改善與調整,為企業的后續運營奠定良好的基礎。企業應明確財務共享中心的地位,尤其針對各個子公司與分公司機構的運行情況,展開財務總賬核算與報表編制,只有通過體系的建立與健全才可以明確財務核算標準,為后續財務管理工作的可持續性提供工作保障,避免相關影響及限制產生的同時,還可以發揮整體工作的作用及價值。在財務共享中心及服務模式成功建立后,企業還應該結合內部多種工作的運行趨勢進行優化,尤其針對財務共享中心建立后但尚未健全之前,每個子公司都設有財務部,通過共享中心的建立,引入先進的運行模式,可以保證企業運行可靠性。
2.中期落地實施階段
財務共享中心的落地實施與信息化發展有著密切聯系,適用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和信息化管理系統開發的內容較多,為了能夠有效適應未來發展趨勢,必須要結合財務系統發展情況進行優化。企業可以建立可靠的財務信息化模式,通過了解財務共享中心的運行趨勢,更加切實地改進當前運行存在的問題。在項目基礎上對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的設置進行規范與反復測試,同時還應該在修正與協調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創新,確保其運行更加可靠,進而能夠減少多樣化成本,以便于提升整體管控的可能性。在優化與調控階段制定合理的財務人員配置計劃,尤其是要包含子公司與分公司的人員配置計劃,只有確保系統的配套實施,才可以體現出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效果。通過對現有工作模式的優化與改進,做好全方位的評估與分析,保證財務共享中心在企業轉型發展中,給財務管理工作帶來工作幫助。
3.后期運行維護階段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所涉及的內容較多,極其容易受多樣化因素影響而導致問題產生。在現有基礎上,必須要強化對多項工作的重視,確??梢越Y合財務管理流程標準以及運行趨勢。科學可靠地進行優化,以便于了解不足,這樣可以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建立可靠的運行措施。企業還應該對財務人員薪酬、成本支出等問題做好探究,在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人員每天工作的內容只是根據單位上傳的信息制作報表,一旦長期脫離經營業務,財務人員的技能會被固化,這會導致其綜合能力下降,難以適應工作未來發展的需要。只有在現有基礎上加強對傳統工作模式的優化與改進,才可以適應未來發展,提升企業整體工作運行的可靠性。
五、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對策的建立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運行主要就是通過優化內部各種資源解決傳統財務模式運行面臨的問題,從而能夠通過規劃與調控,將先進的技術有效滲透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這樣可以提升風險管控效果,為企業財務管理與運行帶來更多幫助。
1.信息集成化管理
信息系統作為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重要工作,同時也是支撐企業財務共享效果的關鍵,尤其是在數據處理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多種先進技術已經廣泛滲透到財務管理工作當中,這必然會帶來一定影響。所以,在構建企業財務共享服務系統過程中,必須要簡化預算績效盈利等工作量。這樣可以豐富財務系統平臺的管理,為財務管理整體效率的體現帶來更多保障。通過構建共享服務系統,還可以積累企業非結構化財務數據,對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以便于從結構化財務信息中找到某種關鍵項。通過協調與管控的方式提升整體管控價值,避免某一環節產生影響或限制而導致財務資料的應用價值難以體現。同時構建企業財務共享服務系統是一項重要工作,必須要保證財務數據運行的可靠性,并將財務管理從煩瑣的核算事務中解救出來,使整體核算效果得到全面提升,給企業戰略層面和業務執行層面的管理帶來更多保障。通過優化與調控的方式,為企業財務共享模式的順利運行奠定基礎。
2.業務精細化管理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必須要結合企業發展情況建立個性化模式,還應該充分了解當前業務的實施情況,確??梢赃M一步細化多個環節,形成統一的財務核算管理制度,并在員工中逐漸固化使其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對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企業還應該圍繞風險控制與資金管理工作進行優化,尤其是構建共享服務模式,必須要科學合理地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貫徹融入各個環節,實施精細化管理,保證業務控制的可靠性。通過優化現有工作模式,提高財務服務質量與工作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升整體管理可靠性,將業務處理透明化,支撐后續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3.服務專業化管理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構建需要圍繞服務專業化這一切入點領會戰略管理的意圖,在管理工作中了解多種工作運行趨勢,以便于將企業內部財務制度和操作標準有效融合。這樣可以通過集成化管理的方式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緩解財務管理人員與經營管理者的思想分歧,從而能夠實現財務監督與核算管理的職責,便于進行優化與調控,使得整體管控價值得到大幅度提升,從源頭上避免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通過良好的管理模式,同時積極營造財務氛圍,搭建良好的運行趨勢,能夠對財務信息系統和信息化處理能力有更為基礎的掌握,形成良好的財務文化氛圍,使各個節點的管理能夠將技術的效果充分體現,為企業財務共享模式的穩定運行帶來更多幫助。
4.成本最小化管理
企業財務部門要想保證實際工作運行效果,不僅需要強化對多項工作的重視,還應該降低管理成本,使管理的效果得到大幅度展現。一方面,企業財務部門需要把財務數據集中到共享服務體系當中,并嚴格按照標準流程規范化展開財務管理,進一步減少企業資金的流動,同時還可以在管理工作中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企業財務部門還應該了解操作流程,細化多個環節步驟,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體運行成本,為財務工作的優化提供保障。不僅如此,管理工作人員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獲取財務資料,簡化多種工作模式,降低企業人員成本,提升整體管控可靠性,避免影響及隱患的產生,給后續工作的可持續進行帶來更多保障,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對傳統工作流程的規范,從而能夠實現技術的科學運用。
六、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財務共享模式的建立,主要目的是保證財務管理工作效率,降低財務管理運營成本,為企業財會工作的可持續進行與轉型發展帶來更多保障。但是在實際建設財務共享模式的過程中,僅靠單一的模式無法發揮一定價值,必須要加強重視,確保可以圍繞企業長遠發展目標以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以便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財務共享模式,與企業經營管理及財務管理建立良好的聯系。同時需要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確??梢越Y合現的發展情況,建立可靠的措施,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工作保障,減少隱患的產生,制定更加合理的方案朝正確的方向發展,進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郝英偉.信息化背景下的企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建設研究[J].支點,2022(8):103-105.
[2]唐天韻.信息化背景下制造業企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探析[J].中國產經,2021(12):64-65.
[3]林秀娟.論國有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下財務核算體系建設[J].時代經貿,2020(12):79-80.
作者簡介:陸安釧(1990— ),男,漢族,重慶萬盛人,本科,中級職稱,注冊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和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