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燕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主、獨立與自覺學習的一種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表現是從“要我學”到“我要學”,是學生學習過程中自主發現、自主分析、自主探究的能力。《論語》有“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學習需要興趣和自主性。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中提出“發現學習”,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探索與學習發現事物的變化及其內在聯系。《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版)》指出學生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中心。初中英語課程的改革需要尊重初中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和英語課程學的要求,充分激發初中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關注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的能力,在英語學習實踐過程中調動思維,從而收獲英語學習經驗和思維的培養。新一輪課程改革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英語學科成績提升,而且要關注學生英語學科綜合素養培育。自主學習能力的培育是促進學生英語學科綜合素養發展的重要因素。
當下,初中英語課堂還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學生往往以考試為導向進行學習,對于探索英語學習的真正價值與意義持漠視態度。第二,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存在態度不夠端正的問題。學生對英語課堂缺乏主動性和興趣,英語學習的情感上比較消極被動。第三,不少學生即使態度端正,也愿意花時間進行英語學習上,但其實際效果仍然不太理想。“高分弱能”等問題仍然普遍存在。自主學習能力的培育對解決當下英語學科教學存在的現實問題實為必要且迫切。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堅持學生中心,注重學生英語學習的主體性
學生在未來必然走出英語課堂。學生必須在課堂中學習知識,內化能力,獲得素養,才能在未來真實情境中運用英語學科素養解決現實問題。教師必須把學習主動權賦予學生,教給學生進行英語自主學習的策略。古語有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還是引導學生在英語自主學習和探究過程的幫助者。英語教師引導學生開展英語學習既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感,又要教給學生英語學習的策略與方法。在英語學習的題中之義就是學會如何進行英語學習。英語教學中,學生是學習英語的主體,教師是實施英語教學過程的引導者。學生“學”與教師“教”相互促進,其中“教”的方面雖然重要,但時間較為短暫,而學生自主學習水平能使學生受用長久。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英語課前良好的預習習慣。課程預習是學生自主獲取英語知識、實現英語課程內容初步學習感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學生通過單詞預習,熟悉閱讀教學文本內容,并且嘗試找出單元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內容。教師在課程實施前,可以布置一些有趣味性、目的性的預習活動,讓學生進入課堂以前有目的地參與預習活動。當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時,學生可以根據預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進入課堂學習。如此,學生便能夠快速進入學習情景,更容易理解教師的課程活動與教學內容。
培養學生英語課后良好的復習習慣。英語復習是鞏固英語學習成果的有效環節。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承前,復習是對學生課堂英語學習的進一步梳理、整合、強化。學生在復習時可以有效查缺補漏,獲得新知,鞏固課堂學習內容;啟后,復習學過的內容是為了學生后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學生課堂學習后能自覺復習,可以增強識記效果,訓練理解水平,利于學生后期英語課堂新知的獲得。所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也就是復習的重要價值體現。所以,教師在講授新知識前,需要培養學生及時復習觀念,組織舊知識復習活動。英語課堂中關注復習習慣,學生能更好地建立新舊課堂知識之間的有意義聯結。及時且良好的復習習慣是鞏固所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策略。
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聽課習慣。良好的聽課習慣為自主學習能力奠定基礎。除自主學習外,教師還應教導學生認真聽課,從中獲取有益的部分。以初中英語課堂為例,教師應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去聆聽,從中捕捉關鍵信息,進而了解課堂的主要信息。只有學生經過認真聽課、做筆記,形成習慣,學生才可能主動學習。
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和諧而良好的學習環境中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教師提供合宜的英語學習資源,如英語聽、說、讀、寫等材料,以保障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材料供給。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些有用的英語錄音、視頻、電影、電視節目等。這些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聽力、口語和閱讀技能。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實踐來提高英語能力和水平,促進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思考。有趣的英語知識和故事,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從而增加他們的自主學習意愿。此外,教師可以通過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間互助合作,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比如,教師可以激勵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擔任英語學習導師,引導班級其他學生解決英語學習問題,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制定英語學習計劃和指導英語學習方法。
總之,課堂氛圍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保證。活潑、有序的課堂氣氛與平等的教學關系會減少學生學習壓力,讓學習者與教育者同向同行,才會大膽向教師提出問題,反饋學習情況。教師理解學生,對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自然提高。
四、優化英語教學方法
有效的策略是教學效果實現的保證。為了促進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應該優化英語教學方法。第一,教師可以增加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方法。例如:英語游戲活動、英語閱讀文本角色扮演、配音練習、合作互動學習等。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通過聽、說、讀、寫來進行英語交流,參加課堂英語角、討論會幫助學生進行閱讀、聽力、寫作等練習。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反饋和建議,通過自主探究問題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果。第二,教師可以建立英語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選擇組長、制定學習計劃和任務,每周或每月進行匯報,相互分享英語學習經驗和心得。學習小組可以定期安排英語表演活動、英語讀寫俱樂部等學習活動,讓學生自發地組織或參加這類活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英語表達和交流能力。當然,教師優化教學方法的同時,還要提供適宜難度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宜中等程度學生的英語學習內容,讓學生在讀、析、寫、說等方面能夠逐漸掌握英語學習目標,這樣才便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學生才能充分參英語學習活動,不斷提升英語水平。
五、及時有效的英語學習反饋和指導
學習反饋和指導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基本環節,對英語教學起著調節、反饋、引導、激勵的作用。有效的英語學習反饋和指導可以促進提升英語教學。有效的英語學習反饋和指導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起著指路明燈的作用。反之,無效的英語學習反饋和指導將會使學生迷失學習的方向。初中階段,教師進行英語課堂評價時要注意關注所有學生,也要關心學生個體,做好個性化英語學習評價。學生學習水平、能力各有不同。所以,有效的英語學習反饋要求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能采用單一標準。教師要根據學生英語學習體驗、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經驗等進行評價。面對不同學生英語學習的問題,教師要給學生不同的英語學習建議。
如何讓英語教師反饋有效呢?聘請學科專家講座交流,英語教研組內定期舉行評價交流,大膽實踐,英語教學評價觀念也會不自覺地入腦入心。
教師對學生的反饋和指導要及時。及時的反饋和指導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找到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和困惑。教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反饋,有利于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避免學生在錯誤的學習道路上茫然失措。即使部分教師面對大班額班級,由于時間有限,也可以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如英語字典、在線課堂、英語學習論壇、搜索引擎等工具,讓學生在學習中隨時獲取和反饋英語學習的問題和成果。
滿堂灌式教學已經成為歷史,應試成績的水平早已無法滿足培養國家未來人才需要。自主學習能力理應被初中英語教師重視。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