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眾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對環境的需求更大,促使環境藝術設計伴隨著社會發展趨勢逐漸發生轉變。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繪畫等元素,能夠賦予環境設計更多的藝術靈感,增添環境景觀的藝術魅力,順應城市現代化發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對環境藝術設計中繪畫元素的應用策略進行闡述,希望對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與時俱進起到積極參照作用。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繪畫元素;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TU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10-00-03
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古今中外繪畫元素及其表現手法,能體現出傳統文化的特色,又能突出現代環境設計的特點。借助隱喻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手法,通過繪畫元素突出現代環境設計在傳遞價值觀和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價值意義,更契合了現代文明建設的要求。但繪畫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有較大的完善空間,值得深入研究。
一、繪畫元素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
藝術起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繪畫藝術也是如此。繪畫藝術的發展歷史悠久,在歷史的演進中衍生出了多樣化的繪畫藝術形式。設計師從人的需求出發,利用各種藝術表現形式和有特色的創作材料,用點線面結合的藝術手法,在平面上表現出立體形象,突出畫面的立體多維藝術效果。將色彩與造型等作為表達設計者情感的載體,切實滿足人們的精神追求與生活需求。
環境藝術設計是設計藝術體系的重要分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功用與內涵不斷拓展,影響著社會各個方面。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強調突出繪畫藝術的獨特性與環境使用者的審美能力、當代人的內心高層次追求。
繪畫元素為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與素材,尤其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影響深遠,而環境藝術設計能夠為繪畫藝術創新發展提供載體。除此之外,兩者在繪畫技法和色彩搭配等方面存在共同的特點,發揮兩者間的相輔相成與相互影響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1]。
二、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運用到的繪畫藝術元素
(一)中國繪畫元素
1.中國畫元素
中國畫在藝術創作與思想內容方面,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和社會意識,也是中國人對社會、自然等方面的集中認識。中國畫蘊含著豐富的傳統繪畫文化精神內涵,利用樸素含蓄的形式表現出道德觀、自然觀和時空觀等價值理念,有著較強的意境美與形式美等特點,能夠為現代平面設計提供豐富的創作靈感。中國畫對園林設計或環境設計、建筑設計等現代藝術設計方面的影響深遠,如孔子研究院的景觀布局與設計,沿用了以往的書院模式,參照古代建筑的基礎上,利用隱喻和微調的手法,根據現代審美去靈活運用中國畫元素,實現傳統的有效傳承與詮釋。設計師對美的塑造,要求立意強調意念先行,達到以形取神的藝術設計效果。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運用繪畫元素,在其基礎上,通過創新有效地連接古今。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和水墨語言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體現不能照搬照用,需根據設計要求合理突出側重點,突出點線面的主次關系。
我國傳統繪畫作品講究和諧美,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等,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應用中,需立足中國人文精神內涵與和諧發展觀念,將畫面平面的構圖等手法運用到現代環境的立體設計中,賦予現代環境更多傳統繪畫藝術的魅力。如上海麗龍建筑在裝飾工藝與建筑形式及內部組織等方面,都是立體的中國畫,構圖與風格等方面的設計,遵循了中國畫的構圖與特點。中國山水畫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主要是創新借鑒中國畫的設計布局,將現代環境打造為一種立體的山水畫。又如,蘇州博物館是現代園林景觀對傳統中國水墨畫的靈動演繹,院內對山水景觀和光線等要素的協調運用,能夠看到中國畫在造型與構圖等元素方面的影子。中國畫元素與蘇州山水地貌有機整合,在構造方面可謂是獨具一格。古代屏風上人物畫與花鳥畫等繪畫藝術的設計,在室內能夠起到遮擋裝飾和區域空間劃分等作用。而現代餐飲和住宅、商業等環境空間的設計,需根據設計風格合理運用不同的繪畫構圖與元素去裝飾。
2.水彩畫元素
水彩畫有著獨特的表現形式等藝術魅力,同時發展歷史悠久,是國內外一種獨立而極具特色的繪畫。水彩畫的色彩應用技巧在現代環境與建筑、工業等方面的設計越發成熟自如,放大了設計作品的靈動感。水彩畫豐富了藝術設計作品的表現形式,在環境設計領域的應用,需要設計師將色彩應用技巧與專業設計思維有機整合,將設計師的創作思想深入地表達出來。迎合多領域融合發展的趨勢,現代環境設計整合多學科的藝術知識,逐步找到屬于自己的藝術之路,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放大水彩畫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價值。水彩畫創作技法、創意構思、意境表達等方面與現代環境設計的整合,利于放大設計作品獨特的東方藝術魅力,也是西方繪畫無法取代的。水彩藝術表現形式的濕潤與純凈等特點突出,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利于豐富水彩繪畫的藝術形式,更利于拓展與延伸環境設計領域。水彩主要分為抽象、具體、意象的三種類型,各類型間相互獨立又共存,借助中國人的典型思維方式去表現與塑造出具象事物的具體形象。在現代環境設計中沿用水彩的藝術表現手法,利于豐富設計師的表達特色,讓人們深入體會到在環境設計中隱含的人文情懷與藝術氣息。
(二)西方繪畫元素
從西方的繪畫藝術入手分析,各時期出現的藝術風格也多有不同,尤其是歐洲文藝復興促使各種藝術流派相應而生,隨后出現了巴洛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野獸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等藝術風格。多元化的藝術流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而在空間設計中的繪畫元素豐富,如透視學等。藝術與設計間存在不可分割的關系,如建筑師里特彼爾德將抽象主義者蒙德里安的繪畫藝術《紅藍黃》中的三原色表現方式運用到了建筑與家具設計中。利用黃金比例分割的色塊,對后來的海報和排版等平面設計影響頗深。施羅德住宅借鑒了荷蘭風格派畫家蒙特里安的繪畫藝術風格,在明快的顏色和錯落的線條、簡潔的體塊等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印象望江南餐廳設計沿用了超現實主義達利的《記憶的永恒》作品,繪畫用現實的手法描寫夢境與潛意識的世界,而在餐廳設計中,在餐廳的墻壁與墻柱上布設凸起的白色水波紋狀,餐廳入口處采取鐘表投影的藝術設計手法,營造出了一種夢境般的空間感受。安東尼·高蒂在居里公園的地面設計上采取鑲嵌的藝術手法,沿用了胡安·米羅藝術大師的繪畫特色,利用建筑表現出繪畫的立體感。
從克里姆特繪畫元素入手分析,首先,在創作方式上,克里姆特在中后期的作品繪畫題材,多利用愛情或女性去表達其精神理念,營造出了一種意猶未盡的藝術氛圍感。作品將金屬元素作為局部繪畫構成,繪畫材質整合傳統繪畫的技巧,在創新繪畫思維的碰撞中,形成獨特的視覺表現力。其次,在美學規律上,克里姆特繪畫作品的骨骼框架獨特,由各比例的點線面要素構成,搭配人物元素起到氛圍烘托等作用。重復與疊加使用民族特色象征符號和動植物、不規則幾何等藝術元素,促使畫面的藝術語言更加豐富,放大了作品極具熱情的美學感染力。利用平面或拼貼的空間效果突出作品的神秘感,主動拉近與觀賞者的距離。克里姆特注重民族特色符號元素與靜態民間技藝材料的整合,借助重復疊加等創作技法,放大動態畫面語言在有序和層次等方面的藝術美感。最后,在繪畫藝術與設計的整合方面,一是突出材質對比的效果。克里姆特在工藝技術的啟發下,將蝸牛殼和漆器等材質變為繪畫語言,畫面中穿插藤蔓與羽毛等軟元素,創作此材料在硬度與質感等方面的對比,更利于形成藝術視覺沖擊力。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空間個性直接受材質的色彩與肌理等要素影響,側重突出各材質獨特的結構與肌理美,搭配不同質地和色彩的材料和諧使用,也對設計師材料的系統認知能力、審美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材料運用的手法多樣性,如明暗、剛柔、色彩深淺變化等對比屬性材質的融合。克里姆特繪畫作品的張力更加突出,將材料作為一種獨特的設計語言,更利于在環境設計中突出其兼具實用與美觀等多方面的作用。二是打造視覺符號。克里姆特的中晚期繪畫作品,極具抽象趣味的韻律之美。利用不規則的幾何裝飾畫面,配以視覺和色彩等要素去自在地描繪,更利于人文精神內涵的充分體現。在現代環境設計中,更注重體驗中的空間感受,在環境空間中融入具象的元素,需合理調整其比例與形態。設計師借助豐富的想象力,微觀提煉或局部放大現實對象,注重體驗者與空間的藝術語言互動,強化環境空間的人文氣息。設計師反復推敲藝術形態,在具象—逐漸抽象—完全抽象的層次演變中折射出多層次的精神內涵,切實給體驗者留出充分的想象空間。三是創造審美趣味。克里姆特繪畫局部利用寫實技法,打破了古典主義風格的約束,創新了觀賞者對作品的視覺印象。克里姆特的作品新穎獨特、人文內涵豐富,使得作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傳統藝術表現形式在現代環境設計中的應用極具距離感,為避免出現元素應用突兀或喧賓奪主等視覺感受,還需在傳統繪畫藝術的時代氣息上多加以調整,使其契合當代大眾的審美情趣[2]。
三、環境藝術設計中繪畫元素的具體表現
繪畫藝術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整合,能夠迎合當下大眾對環境空間的視覺審美和實際使用等需要。繪畫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表現手法豐富,但在色彩的運用和藝術手法的表現及主題的確立等方面需加以整體性的思考,確保融合應用的合理性。
(一)確立設計主題
主題貫穿藝術設計的全程,也是繪畫藝術創作的重要引導元素,環境藝術設計也需要圍繞主題進行。設計主題與整體調性的確立,需根據環境自身的特點與環境使用者的需求進行,再選擇相應的材料去完成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依據風格定位合理選用各藝術構成元素。
(二)藝術表現手法
在古今中外的繪畫藝術中,注重對點線面與色彩、光影等基本繪畫語言及情感表達方式的利用。作為繪畫藝術的基本藝術要素,不同線條元素所體現出的視覺美感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如直線的強硬感更加突出,曲線的婉轉視覺感受更強,需根據藝術創作風格合理運用。在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墻柱與天花板等環境空間界面的處理,都會涉及線條元素的運用,也會對整體的空間視覺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線條在環境設計中有著劃分空間、引導觀者視線等作用,科學處理線條元素,會使得環境設計極具藝術美感。從兩種繪畫表現形式極具特色的工筆畫和寫意畫入手分析,工筆畫的用筆工整細致,造型相對寫實,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形象。在環境設計中,通常利用元素重復的手法去營造視覺效果。寫意畫的意境美突出,有用筆豪放與灑脫等特點,簡單的畫面極具深刻意象的表達。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利用寫意畫虛實結合等手法,更利于拓展觀者的聯想空間。水墨畫構圖中的留白手法運用,賦予了寫意畫更加獨特的藝術風格。繪畫中的虛實是指空白的區域或用筆的稀疏,利用主觀的情感與創作激發去處理用筆所勾勒的現實事物,使其虛實相映與主次分明。虛實結合的現象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比較普遍,如在中式風格的室內環境裝飾設計中,利用民族元素去點綴和傳統家具去內襯,營造出樸素的環境氛圍,如古典園林的造景設計,將粉墻作為留白部分,起到襯托前景與豐富視覺效果等作用。
(三)色彩的運用
色彩的視覺沖擊力強,迎合色彩心理學,賦予了各色彩不同的情感象征,如暖色調給人溫暖陽光的感受,冷色調給人高冷神秘的感受。不同色彩的冷暖關系、明度、純度,也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與情感體驗。色彩是繪畫的關鍵要素,在繪畫中的表現形式豐富。色彩要素在繪畫中的運用相對抽象,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更側重實際效果。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需根據周圍整體色調與環境的性質特點去合理選擇所使用的色彩,如辦公室環境為營造嚴肅且理性的工作氛圍,建議用中性或冷色來體現,如幼兒園環境為營造愉悅與歡快的氛圍感受,建議用暖色或高亮度的色彩去體現。由此可見,在環境空間設計中選用適當的顏色或材料,更利于突出整個空間環境的舒服與自然感[3]。
(四)節奏感
要想突出繪畫作品的整體節奏感,需注重畫面中空間、色彩、主次等關系的調整,唯有把握畫面的層次關系,突出作品中的疏密和對比等藝術效果,才能放大作品的感染力。在現代環境設計中,需要設計師靈活處理疏密等矛盾點,打造出一個整體和諧的環境空間效果。突出環境設計的主題與想表達的關鍵點,弱化處理其他設計方面,避免出現本末倒置與覆蓋主題等問題。建筑作為環境中的主體,其他裝飾元素的點綴不能蓋過建筑,尤其是在繪畫藝術的整合中,需靈活運用各繪畫的語言與形式去賦予環境別致的空間層次關系。將繪畫技巧與設計師的創意想法有機整合,呈現出不同的環境空間與形式的表達效果。從實用性原則方面入手,借助抽象的手法在環境設計中引入繪畫藝術元素,以此放大環境的藝術表現效果。除此之外,注重對現代科學技術的運用,將科技與環境設計及繪畫藝術融合到一個新的高度,最終形成新的設計形式。
四、結束語
設計與藝術的關系密切,設計依賴藝術元素去提供靈感來源,設計能夠為藝術帶來別致的思維方式,更利于推進設計與藝術領域的現代化發展。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繪畫元素,需突出在傳統文化傳承與推動繪畫藝術創新發展、滿足大眾精神追求等方面的作用價值。這就需要設計師充分把握和靈活運用繪畫藝術中的構圖和色彩等藝術構成元素,營造一種整體和諧的環境空間感受。
參考文獻:
[1]張家瑜.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探討[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21,37(02):53-54.
[2]顏思婷.探析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J].作家天地,2020(16):172+174.
[3]王云慧.傳統工藝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文學少年,2021(21):1.
作者簡介:方君若(1991-),女,福建福州人,碩士研究生,從事藝術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