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生
【摘要】物理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綜合學科,但是很多物理教師只重視對學生的課堂教學,忽視了實踐教學.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的階段,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本文基于初中物理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策略展開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能力;課堂教學
1初中物理教學現狀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初中物理學科的教學存在很多問題.教師容易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物理的深層含義,也沒有為初中生提供知識運用的平臺,學生雖然掌握了很多基礎知識理論,但是不知道該怎么運用,解決問題的能力無法得到提高,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學生缺乏創新意識.由于處于被動形式的地位,學習興趣也會大大降低,容易對教師產生厭倦感,不利于師生關系的構建.為了保證升學率,很多物理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的成績,把成績作為評判學生優良的唯一標準,忽略了態度和情感的發展,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所以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物理實驗是物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環節,為了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讓學生親自觀察實驗現象,每個單元中都有對應的實驗探究,但是有一些物理教師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沒有提供正確的指導,加上有的學校沒有足夠的實驗器材,更別說建立比較完善的實驗室,導致初中生沒有機會參與實驗.初中階段給物理這一門科目劃分的課時比較少,由于課時的有限性,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時間也不足,這樣會影響他們發揮自身的優勢,從而使學習的效率下降.
2在初中物理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2.1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無論是哪個學科,教師都要以學生為主體,但是目前仍有許多教師只會按照新課改中提出的任務進行教學,很少有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所以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方式,在課堂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有的物理教師只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都不相同,所以不能直接給他們灌輸教材上的內容,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以學生聽懂并且理解為基礎,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前提下完成教學任務[1].如果教師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教學,會降低學生的課堂參與率,長此以往,不僅學生的學習效率會下降,教師的整體教學質量也會隨之下降,因此,在任務驅動下,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這樣才能培養他們主動探究的能力.
例如以北師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七節“牛頓第一定律”為例,為了能讓學生自主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教師可以先舉幾個例子,然后向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盡量引入生活化案例,讓學生對這一抽象的定律有直觀、具體形象的理解,并能運用到生活實際問題中.如,運動員接住飛來的壘球、飛機在降落滑行的過程、過山車在彎道上運動等,接著提問:“在以上的例子中,物理的運動狀態是否發生了改變?導致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原因是什么?”通過提問的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中也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以往的課堂中,由于規則過多,很多學生不敢向教師提出問題.現階段,教師要及時觀察學生的言行,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可以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還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
2.2聯系實際生活
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知識都可以應用到生活中,而生活中的現象也可以用教材中的知識來解答[2].教師如果想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培養他們在生活中發現物理的能力,通過將物理和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活躍他們的思維,拓寬學生的視野.如果教師只知道把課本的內容傳輸給學生,而不教學生如何靈活運用,那么學生就無法在生活中學習物理知識.由于大多數學生都在學校寄宿,他們的接觸范圍有限,如何讓學生將物理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讓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現象,引導他們在生活中應用物理知識是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教學方法.針對初中生生活經驗比較缺乏的問題,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物理現象,在課堂中融入豐富多彩的資源,促進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以北師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三節“汽化和液化”為例,在這一課中,有很多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教師可以利用生活現象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曬在太陽下的濕衣服會變干,將一壺水燒開后繼續加熱,壺里的水會慢慢減少等.汽化和液化是生活中可以觀察到的物理現象,但是很多學生在一開始并沒有留意到這些普通的現象,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讓學生從課文里找到相關的物理概念,最后由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課堂結束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簡單的作業,讓學生放學后自己打一瓶開水,然后觀察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珠的現象,最后分享自己的觀察心,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3].
2.3重視實驗教學
教師要重視物理的實驗性,有的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如果想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需要學生通過實驗去證明.相對于小學階段,初中階段的課程比較多而且課時也比較緊,所以很多教師為了完成理論教學的任務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都要突出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并且通過創新的教學方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引導學生順利進行實踐,借助實踐則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并且以此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不能走應試教育的道路,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綜合素質,這樣才能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同時,還可以適當布置課后實驗任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實驗活動,將實驗現象以及實驗數據記錄下來,進行存檔,教師及時評價實驗,給予恰當的建議.
例如以北師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二節“探究——凸透鏡成像”為例,如果只是講解教材上的例題,很難讓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所以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教師可以帶學生到實驗室里親自動手操作,學生根據教師引導有規律地調整物體與透鏡之間的距離,可以觀察到屏幕上出現一個清晰、倒立的燭焰的像.通過這樣的實驗,學生可以知道:凸透鏡成像的大小、虛實、位置等與物距和透鏡焦距有關系[4].在實驗結束后,教師讓學生把觀察到的內容記錄到實驗報告中,并且與其他學生的實驗現象和數據進行比較,當發現不同的時候,要分析其中的原因.學生自主探究實踐有助于加深他們對知識點的印象,總的來說,教學與實踐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2.4豐富教學內容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物理課中許多抽象的問題在信息技術背景下都可以變得具象化.目前仍有一些物理教師采用板書的形式進行教學,這種方式很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單一的教學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所以教師要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在原有的基礎上豐富教學的內容.圖像、視頻、動畫等可以傳輸信息,利用多媒體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加深學生的理解.但是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為多媒體的出現而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設計教學計劃的過程中,可以將傳統教學與多媒體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的作用[5].
例如以北師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級全一冊第十五章第三節“現代通信技術及發展前景”為例,教材中基本都是理論知識,學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并且搜集相關資料,豐富課堂內容.比如在探究移動通信的工作方式時,教師可以準備相關視頻,然后在課堂上播放,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全面觀察到移動通信的工作原理,這是板書達不到的效果.使用多媒體可以突破視覺的限制,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所研究的對象,有利于區分其中的重點與難點,多媒體把靜態的知識變成動態的,這樣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只有學生對物理產生興趣,才能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
2.5創新教學方式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由于思維的有限性,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融入到物理的學習中,為了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式,活躍學生的思維.情境結合是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通過將物理知識融入真實的情境中,可以拉近學生與物理之間的距離,讓原本枯燥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盡管學生掌握了物理的理論知識,但是他們仍然很難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因此物理教師要在課堂上適當創設物理情境,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到情境教學中[6].物理學科需要一定的邏輯能力,通過情境結合,學生可以親身感受物理的概念、規律,并且在腦海中形成自己的物理框架,這種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以北師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一節“運動與靜止”為例,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參照物與運動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假設這樣一個場景:人乘坐在行駛的列車上,窗外的樹木在向后運動.當學生進入情境后,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列車上的人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是如何判斷的?”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討論,然后舉手回答問題,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要幫助他們找出其中的錯誤并讓他們及時改正.如果物理課堂比較枯燥,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運用情境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從原來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有利于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和培養探究能力.
3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道,如果想在初中物理學科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物理教師需要改變原來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落實新課改提出的各種要求.物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探究學習,讓學生發現物理,繼而感受物理,最終愛上物理.
參考文獻:
[1]姜良斌.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實踐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22):88-90.
[2]武暖.初中物理課堂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實踐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21.
[3]王春林.初中物理課堂上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12):44.
[4]許志強.初中物理教學應著眼于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中旬),2019(12):41+43.
[5]閆宗清.初中物理教學著眼于學生探究能力培養的策略[J].農家參謀,2018(16):139.
[6]王麗雪,夏倩倩.初中物理教學應著眼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7(1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