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梅
【摘要】在我國推行教育強國戰略的目標的背景下,教育改革政策正在不斷向學校滲透,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成了教學重點.初中物理作為物理教育的基礎階段,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本文主要分析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價值、存在的阻礙以及具體方法,希望為相關人士提供靈感.
【關鍵詞】初中物理;創新能力; 培養途徑
經過實踐證明,傳統的物理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培養需求.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習物理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學生的思維還需要得到鍛煉,能夠保持創新的活力.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教師改進教學方法的重點.物理教師可以從物理教學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尋求改善教學方法的靈感,從而完成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1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價值
2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阻礙
2.1傳統教學模式的陰影沒有消失
新課標的改革正在不斷推進,但是傳統教學模式和新型教學模式的矛盾仍然沒有完全消失,一部分教師還在固步自封,還需要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首先,一部分年紀比較大的教師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差,這部分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教學時比較依賴于自己的主觀判斷,容易將教師的主觀意志強加于學生,且新興教學設備的應用不到位,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的灌輸.教師單方面的操作,難免會使得物理學科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阻礙學生掌握物理技術知識和技能.其次,在教師單方面講述的教學模式影響下,課堂的節奏比較緊湊,給學生留出的獨立思考空間會被壓縮,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內化教學的重難點,這就導致物理成為部分學生的“負擔”,學生更不會主動進行創新.再次,傳統物理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還是由教師作為主導,學生缺乏主動性,和教師的關系不平等,導致學生缺乏自信,不能夠有效地創新.最后,傳統的物理課堂上是教師操作,學生僅僅作為觀察者,這不利于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的創新能力自然也得不到全面的提高[2].
2.2學生主體性地位得不到保障
初中物理教學是學生接觸物理學科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并且保持好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熱衷性,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物理學科的課時安排緊張,其他學科的負擔又比較重,部分教師給學生留出的自主探究時間比較少,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得不到保障[3].首先,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傳播的地位,就會形成惰性思維,在課堂上不愿意進行深入的思考,也不能夠主動的對知識進行擴展,這就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和物理創新能力;其次,需要學生探究的內容一帶而過.部分教師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把需要學生動手實踐以及自主探究的內容轉變為教師直接給出結論、學生進行機械記憶,這就違背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初衷,不利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學習.
2.3學校教學設施不完善
物理學科的很多內容都需要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才能夠對物理知識的內涵進行深入的理解,這就需要學校為學生配置相應的實驗室以及各種物理實驗器材.然而當前階段,部分學校的教學設施并不完善,一些學校的物理實驗室建設的資金不到位,導致學校缺乏專門的物理實驗室,配置的物理實驗器材也不夠完善,不能滿足全部學生的學習需要.學校教學設施的不完善,導致學生缺乏進行物理實驗的專門場地,這就不利于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想象力得不到鍛煉,導致創新能力遲遲無法提升.
3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
3.1教師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
為了適應新時期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求,教師就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以新課標為指導轉變教學思維,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需要學習和接受新鮮事物,能夠對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深入的理解,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其次,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地位,將自己放在引導者的角色上來,在物理課堂上多給學生一些表現的機會,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物理課堂上多給學生留出一些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夠進行知識的內化和吸收,使學生能夠進行深入思考和歸納總結.最后,教師需要增加自己的親和力,使自己的地位和學生的地位平等,這樣學生更能夠對教師多一些理解,能夠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便于教師組織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活動[4].學生能夠對教師敞開心扉,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也能夠使他們保持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3.2培養物理課堂的輕松探究氛圍
課堂氛圍對學生學習成果的干擾也比較強,為學生培養一個輕松的探究氛圍是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將自己的想象變為現實的重要途徑.首先,在導入新課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現象來引發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迅速轉移到物理學習中來.
例如在學習“升華和凝華”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在衣柜中放一些樟腦丸來防蟲,但是過一段時間樟腦丸就會不見了,它去哪了?”以及“冬天,我們都見過窗戶上的冰花,這種冰花是怎么形成的?”通過這兩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猜想,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引導,使學生在輕松的探究氛圍中體會到學習物理的快樂,同時能夠獲得相應的物理知識.其次,在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好課堂紀律,避免學生討論與課堂無關的話題,讓學生意識到物理課堂是輕松的,同時也是嚴肅的.學生在寬松的范圍內,能夠有更多的思考空間、思維能力進一步被鍛煉,培養物理課堂中輕松的探究氛圍.
3.3通過靈活的課堂互動,使學生保持思維活躍
加強課堂互動,是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有效途徑,能夠彌補教師教學模式的不足,使學生在物理課堂中更加集中注意力.首先,教師要把握好課堂的提問環節,優化師生之間的互動.一方面,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可以把握好發問時機,通過精巧的問題來鍛煉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教師要進行靈活的提問活動,當學生感覺到疑惑不解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順利思考,避免學生出現“鉆牛角尖”的情況,讓學生的思維能夠打開,進行發散性的思考,保持思維的靈活性.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通過提問來幫助學生鞏固物理基礎知識,為學生進行創新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導入新課之前,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學生上節課的基礎知識來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質疑,通過質疑來使學生保持思維的活躍性.很多物理難題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進行解決,當出現不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舉一反三,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例如在學習“串聯和并聯”時,有時采取多種方法來連接電路,都能夠達到使小燈泡發光的結果.當學生找到一種線路的連接方法以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提出質疑: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呢?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且得出不同的方法.當學生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法以后,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總結,讓學生對多種方法進行掌握,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保持活躍的思維,還能夠提高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3.4學校加強物理設施的完善,為學生提供更多實驗機會
傳統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注重讓學生記憶實驗的結果,僅僅是自己做實驗,讓學生進行觀察,這不但照顧不到全體學生的狀態,而且還忽視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越來越忽視物理教材中實驗部分的內容[5].或者只是讓學生照搬教材中的實驗步驟,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不強.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和學校進行配合,完善學校的基礎物理設施建設,為學生打造專門的實驗室,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學校要提高對物理實驗室建設的資金支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物理實驗器材,使學生具備動手實驗的基礎.其次,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動手實驗的機會,注重學生的實驗過程,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注意到實驗中的細節,自然地就會掌握相應的物理原理和物理變化.
例如在學習“沸騰”時,需要讓學生掌握水沸騰的特征以及水的沸點,通過實驗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觀察.教師要給學生教授水沸騰實驗的要點,叮囑學生安全使用酒精燈,并且繪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圖像,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水沸騰時的要點.為了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紙鍋燒水的實驗,并且讓學生思考紙鍋為什么不會燃燒.通過多種不同的實驗,更能夠使學生思維打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而使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提高.
3.5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現代學生接觸網絡的途徑和時間比較多,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的產物,能夠使學生開闊視野,將物理抽象知識具象化,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打開學生的視野.這就需要教師深入研究物理教材,通過物理教材的內容去整合和篩選網絡教學資源,為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打下知識基礎[6].首先,教師可以將一些比較復雜的物理現象通過信息技術給學生具體展現,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來促使學生注意力提高,使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記憶.其次,通過現代科學技術的運用,也能夠提高物理知識的趣味性,降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難度,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使學生能夠更有信心進行發明創造.
例如在學習“滑輪”時,教師可以通過動畫插件為學生展示不同種類滑輪的運行原理,然后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滑輪原理,這樣就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滑輪運行原理的理解,便于學生對其中的力進行計算.視頻展示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滑輪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3.6注重課后拓展,使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得到延伸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不僅需要依賴于物理課堂,還要注重課后的拓展工作,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得到延伸.還可以布置一些針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的,綜合的作業,能夠使學生進行發散性的思考.通過課后作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學習“浮力”時,需要讓學生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人在死海中為什么不會下沉,學生通過課下查找資料以及實驗等工作,來得出浮力大小和液體密度的關系.
4結語
我國現階段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比較大,但是初中物理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去改進這些問題.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幫助學生打好基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發揮初中物理的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宋興平.初中物理教學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探索[J].試題與研究,2022(17):75-76.
[2]張旭.初中物理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探究[J].中學理科園地,2021,17(06):44-45.
[3]張利明.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途徑[J].天津教育,2021(04):90-91+94.
[4]任家榮.探析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J].內蒙古教育,2020(14):89-90.
[5]黃虎洲.初中物理教學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探索[J].新課程,2020(19):204-205.
[6]楊建林.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智力,2020(1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