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認知隱喻理論視域下的詩歌意象翻譯方法

2023-06-29 00:19:36滕梅楊綺瑞
關鍵詞:認知翻譯

滕梅 楊綺瑞

摘要:意象作為詩歌中的重要元素,其翻譯歷來是詩歌翻譯的重點和難點。隨著認知語言學的發展,認知隱喻論提供了研究詩歌意象翻譯的新視角。在認知語言學視角下,詩歌意象是一種從始發域“象”映射到目標域“意”的概念隱喻,因此兩種文化中是否存在對應的映射關系決定了如何來翻譯詩歌意象。花是古典詩歌中的重要創作題材,從認知隱喻理論角度研究中國古代詩歌中花意象的翻譯,歸納了五種詩歌意象翻譯方法,分別為直譯、直譯加解釋、變象達意、舍象取意和音譯加解釋,旨在為詩歌意象翻譯提供借鑒,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關鍵詞:認知;隱喻;詩歌意象;翻譯;花意象

中圖分類號:H 0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895X(2023)01?0015?06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23.01.003

Translation Methods of Poetic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Based on Translation of Flower Image

TENG Mei,YANG Qirui

( CollegeofForeign Language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As image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poetry, its transl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in translating poems. To our delight,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poetic? image? translation.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poetic? image? is? essentially? a? conceptual? metaphor mapped from the source domain “ image” to the target domain “ idea”. Therefore,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of poetic image depend on corresponding mapping relationships in two cul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we studied the translation of flower image which is popular in classical poetry, and summed up five translation methods of poetic image , namely, literal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plus? interpretation,? changing? image? to? express? meaning,? expressing? meaning? without? image? and transliteration plus interpretation. The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oetic image translation and sprea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cognition;metaphor;poetic image;translation;flower image

詩歌作為中華文明不容忽視的珍寶,其翻譯歷來受到重視。與其他體裁不同的是,詩歌語言凝練雋永,但傳達的意義卻極其豐富,這使得詩歌翻譯困難重重。詩歌意象是詩歌結構的基本單位,由客觀世界中的物象與詩人主觀情感互相交融而成,具有“表述功能、建構功能和美感功能”[1],所以,意象翻譯在詩歌翻譯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意象翻譯研究成果頗豐,例如李氣糾等采取了文化翻譯觀視角[2],文旭等從認知語言學角度探討了意象的翻譯[3]。認知語言學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取得了很大進展,突破了傳統語言學的局限,使得翻譯研究開始更多地關注譯者思維層面的問題。認知語言學視角下:顧建敏從關聯理論的角度探討了意象翻譯[4];李占喜進行了關聯視閾下文化意象的翻譯研究[5];權循蓮等采取了概念隱喻視角研究漢語古詩意象的英譯[6];楊俊峰從意象圖式理論角度探討了意象翻譯[7]。另外還有研究涉及概念整合理論、語言的象似性理論等。

在認知語言學中,意象的本質與隱喻具有高度吻合性,因此,把意象視為隱喻為人們提供了研究意象翻譯方法的新思路。本研究將意象作為一種認知隱喻,并以花意象為例,從認知角度探討對意象的理解及翻譯。

一、認知視角下的隱喻

自古希臘起,關于隱喻的系統研究就已經展開。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明確定義了隱喻,將隱喻視作一種修辭,同時提出隱喻的替代論。他認為,隱喻是以事物之間的共性為基礎進行的替代或比較。亞里士多德的理論為后來的隱喻研究奠定了基礎,很長一段時間里,隱喻都被當作一種修辭手段。但這種研究方式“局限于傳統的修辭學框架,很難從根本上解釋隱喻產生的內在機制”[3]。

作為從認知角度研究隱喻的代表人物,Lakoff 和 Johnson 在 Metaphors We Live By一書中提出了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隱喻理論,即概念隱喻論,象征著隱喻研究邁入了嶄新的時代。認知語言學中,隱喻被視為一種人類認知事物的方式,而并非語言的表面現象。Lakoff 和 Johnson 認為隱喻是“通過一類事體來理解另一類事體”[8]。概念隱喻論中,隱喻被分為兩個層次,即概念隱喻和語言隱喻,其中概念隱喻指的是“概念系統中的跨域映射”,而語言隱喻則是這種映射在語言上的表達形式。概念隱喻包括四要素,即始發域、目標域、身體經驗和映射[3]。這四個要素構成了概念隱喻的基本結構,即基于身體經驗,由始發域到目標域的映射。理解目標域是基于理解始發域之上的,通過認知推理將始發域的一個或多個特征映射到目標域,從而使目標域獲得始發域的相關特征。例如,在“生命是一段旅程”這個隱喻中,始發域是相對清晰的“旅程”,人們借助對旅程的體驗,將旅程有始有終等特征映射到“生命”這一目標域上,得到對于生命的理解。始發域與目標域,或者說喻體和本體之間一定是存在某種相似性的,這種相似性可能是二者本來就具有的,也可能是新創造出來的。為了正確地理解隱喻,發掘始發域與目標域之間的相似性,或者說找出連結喻體和本體的喻底,至關重要。

二、認知隱喻與詩歌意象

詩歌以凝練的語言傳達豐富的意義,而這一過程的實現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詩歌意象。屈光認為“由于作家的主觀情志即‘意與客觀對象即‘象互感, 而創造出的具有雙重意義即字面意義和隱意的藝術形象稱為意象”[9]。其中“象”指的是一切具有物理形態的客觀存在物, 而“意”指的是詩人的主觀意識活動。所謂“意象”,不是“意”與“象”的簡單疊加,而是詩人經過思維加工,將感情寄寓在客觀物象上,以“象”蘊“意”,因而意象一般都具有雙重意義。

在認知語言學的視角下,詩歌意象被視為一種隱喻。上文提到,概念隱喻就是借助身體經驗由始發域向目標域的映射,借助始發域理解目標域。在詩歌意象中,意象中的“象”是始發域,而“意”則是目標域。詩人借助自身的體驗,將客觀物象的特征映射到自己的主觀情志中,形成隱喻。例如,古詩中常常使用“竹”這一意象來象征高風亮節,有“未出土時先有節,到凌云處仍虛心”這樣的說法,詩人憑借關于竹子的經驗,將竹子虛心、有節、根固、質堅和挺拔的概念特征映射到人的品質中。

把意象作為隱喻能夠為譯者進行意象翻譯提供指導。譯者得以從認知的角度理解分析意象,利用隱喻理論解釋意象的產生,從而更好地把握原文意象想要表達的“意”,并且在譯文中重構意象。

三、基于認知隱喻理論的詩歌意象翻譯?以花意象為例

認知語言學的思想和方法基于認知語言學的哲學觀,也就是體驗主義哲學,這種哲學觀決定了認知視角下的翻譯方法。文旭等在《認知翻譯學》一書中提到,體驗主義哲學有以下三個主要觀點[3]。第一,思維或認知是具身的。人類的概念系統源自身體經驗,也就是說,經驗決定了人們的認知。這就要求譯者在翻譯時不能只考慮語言層面的轉換,同時也要關注經驗結構,尋求經驗結構的再現。譯者應當利用源語的經驗結構來理解原文,然后結合譯文讀者的經驗結構來重現原作的意義與精神。其次,思維是富有想象力的。除了來源于直接經驗的概念,人們也能夠通過隱喻和轉喻等方式間接地認知事物,這要求譯者在翻譯時要研究作者的隱喻思維和轉喻思維等問題。最后,思維具有完型特征。人類的概念結構具有整體性,所以譯者在翻譯時應當從整體上把握原文的結構和意義。

譯者在翻譯時會構建兩個心理空間:即原文空間和譯者空間[3]。對于認知隱喻來說,始發域到目標域的映射同時存在于原文空間和譯者空間。翻譯隱喻的過程中,譯者首先通過源語經驗來理解原文空間中始發域和目標域的聯系,再將這一聯系移植到譯者空間。可以說,隱喻翻譯的實質是翻譯映射關系。基于人類的共有體驗和隱喻思維模式,有一些隱喻同時存在于英漢文化中,例如“時光飛逝”(time flies)這種隱喻可以被直接移植到譯文中。但同時隱喻與文化的關系也十分密切,認知語言學認為對客觀世界的體驗是人類概念系統的來源。由于歷史地理、政治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存在差異,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民族則必然擁有不同的體驗,因而有些隱喻只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當中,無法被直接移植到譯文中,這時就需要采用其他的隱喻翻譯方法。文旭等提出了四種隱喻翻譯方法,分別是隱喻概念域的對等映射、轉換喻體、喻體加喻義以及舍喻體譯喻義[3]。

上文提到,在認知語言學視域下,意象是一種隱喻,所以譯者在翻譯意象時可以把意象當作隱喻來處理,借鑒隱喻的翻譯方法。認知隱喻與詩歌意象的關系是從一般到特殊的關系。意象的始發域以具體物象的形式表現出來,而意象的目標域是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意志等,不能被直接表現出來。譯者可以把隱喻的翻譯方法應用到意象翻譯中,但是要根據意象的特殊性將這些方法具體化。

花是古今中外詩歌創作的重要題材,其文化內涵和情感精神十分豐富。英漢文化中都存在著大量花意象,出于人類的共有經驗,英漢文化對于一部分花意象有著共同的理解,而由于地理因素造成的花朵種類不同以及文化因素造成的花朵內涵不同,英漢文化對于另一部分花意象的理解則存在差別。下文將以花意象為例,根據隱喻的翻譯方法,提出意象翻譯的五種方法。

(一)直譯

隱喻概念域的對等映射對應意象翻譯中的直譯。有些隱喻源自于人們對世界普遍的經驗,這些隱喻在源語和目的語中具有相同的內容形式與文化內涵,因此可以采用直譯的方式。例如,“時間就是金錢”( Time is money )這一隱喻,中英文中都借助金錢這一具體的概念來認知時間這一較為抽象的概念,把金錢“寶貴”這一特征映射到時間上,像這樣的隱喻就可以采取直譯的方法,既不改變本體和喻體,也能完整地傳達始發域和目標域的聯系。翻譯意象時,如果源語和目的語文化采用相同的物象來表達相同的情感或思想,可以使用直譯的方法,保留原文中的物象。

例1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長恨歌》)

譯文 Her jade-white face crisscrossed with tears in lonely world,

Like a spray of pear blossoms in sprain rain? im- pearled [10].(許淵沖)

英漢文化把花與美人或者女性容貌聯系起來,例如中英文里都用牡丹來喻指美人。中國傳統文化中,牡丹常比喻容貌美麗、地位尊崇的女性。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用牡丹來形容女子的表達,例如《德伯家的苔絲》中就有“peonymouth”這樣的用法,用牡丹來形容女孩的嘴唇[11]。中英文化都將花“美麗”的特征映射到女子上,兩種文化對“花-

美人”這一組映射有著共同的認識,因此詩中映射美人的花意象可以直譯。例1詩句寫楊貴妃哭泣時宛如梨花帶雨,梨花這一意象實際上指的是美人,譯文采用直譯的方法,可以被譯文讀者接受。

例2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杜牧《金谷園》)

譯文 At dusk the flowers fall in the eastern wind just,

Like? Green? Pearl? tumbling? down? and? birds mournfully sing [12].(許淵沖)

中國人常借用落花來表達身世飄零之感,英語中也有用花朵暗指人物命運的用法,例如“push up daisies ”指的是人死去后被埋葬。所以,花與人物命運的映射關系同時存在于兩種文化當中,這類花意象可以采取直譯方法。例2此詩屬詠史懷古詩,唐代詩人杜牧途經石崇的金谷園遺址時有感而發。

落花這個意象通常采用直譯的翻譯方法,因為從隱喻的角度來看,不管是在中文語境下還是在英文語境下,人們都把花開花落的過程映射到生命上,將落花與生命的消亡聯系在一起。“落花-死亡”的映射關系同時存在于中西方文化中,采取直譯的方法,能夠被目的語讀者所接受。

(二)變象達意

第二種隱喻翻譯方法是轉換喻體,在意象翻譯中即變象達意。不同的文化可能會采用不同的喻體來表達同一本體,即始發域不同但目標域相同,這時為了最大限度地傳達喻義,譯者將原文中的喻體替換成目的語讀者熟知的喻體,在譯者空間重構始發域和目標域之間的映射關系。舉例來說,同樣是表達“新生事物大量涌現”這一概念,中文用“雨后春筍”來表達,英語里則用“like mushrooms ”表達,因此譯者在翻譯“雨后春筍”時,需要把春筍這一喻體替換為英語讀者熟悉的“mushrooms ”。在意象翻譯中,不同的文化可能會用不同的物象表達相似的情感內涵,這時為了讓譯文讀者能夠重構這樣的映射關系,譯者需要把原文的物象轉換為譯文讀者所熟悉的物象,以達到傳遞作者情感與思想的目的,即變象達意。

例3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辛棄疾《鷓鴣天》)

譯文 Peach and plum blossoms in the town fear wind and showers,

But spring? dwells by the? creekside where? blos- som wildflowers [13].(許淵沖、許明)

這首詞末尾兩句看似是對比城中的桃李和田園的薺菜花,實則是表達詞人對城市繁華生活的厭棄,以及對田園質樸生活的贊美。中國讀者很容易將薺菜花“清新質樸”的特點映射到田園生活上。而對于譯文讀者來說,薺菜花是一種相對陌生的物象,譯者沒有選擇直譯,而是將其轉化為“wild flowers ”,點明了此花生長在鄉野之間,使譯文讀者更容易理解“花-田園生活”這一組映射關系。

例4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晏殊《蝶戀花》)

譯文 Orchids shed tears with doleful asters in mist grey.

How can they stand the cold silk curtains can t allay?

A pair of swallows flies away[13].(許淵沖、許明)

例句中,詞人借菊花、蘭花、燕子這三個意象抒發了苦悶的相思之情。這里的菊花意象映射的是詞人的心情,譯文將其譯為“aster ”而沒有直譯為“chrysanthemums ”。aster 與chrysanthemums 雖然同樣屬菊科,但是分屬兩個不同的屬。也就是說, aster 并不是中國古典詩歌中常用的菊花意象,但是 aster (即紫菀屬植物)分布于溫帶地區,尤其是北美地區,對于目的語讀者來說是一種更加熟悉的物象。此外,這里的菊花意象并沒有與“重陽節”或是“隱逸高潔品質”等特殊文化意義聯系在一起,而是象征詞人情感,讀者可以借助語境將花與詞人的相思苦悶之情聯系在一起。

(三)直譯加解釋

第三種方法是隱喻和喻底相結合,即意象翻譯中的直譯加解釋。隱喻翻譯“不僅取決于譯者的思維能力,也取決于讀者的思維能力”[14]。如上文提到的,源語和目的語可以通過轉換喻體來傳遞相似的映射關系,然而源語里有些映射關系無法通過這樣的方式移植到目的語中,這類空缺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源語概念隱喻是以其特定的歷史文化為基礎。這種情況下譯者可以將源語喻體直譯出來,然后另加解釋。例如,在“Pandoras box ”這一表達中,英文利用潘多拉魔盒來比喻萬惡之源,而中文里并沒有類似隱喻表達這一概念,缺乏相應的映射關系,并且由于經驗的缺乏,直譯會使中文讀者難以理解其真正含義,因此可以使用直譯加注的方法。隨著中西文化間交流日益密切,直譯加注這一方法有助于促進文化的傳播,“Pandoras box ”如今被直譯為“潘多拉魔盒”也可以被中文讀者所理解。這樣的隱喻翻譯方法對應到意象翻譯當中,即某個物象與某種情感或思想的映射關系在目的語文化中處于缺失的狀態,譯者在翻譯時除了將物象直譯出來之外,還要加以額外的解釋,把始發域和目標域之間的相似性解釋出來,來幫助譯文讀者建立起一種全新的映射關系,從而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情感思想。

例5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其五)》)

譯文(a) I? pluck? chrysanthemums? under? the eastern hedge,

And gaze afar towards the southern mountains[15].(William Ackerman )

譯文(b) I pluck hedge-side chrysanthemumspleasure,

And see the tranquil Southern Mount in leisure [15].(汪榕培)

譯文(c) I? pick? fence-side? chrysanthemumsat will,

And leisurely l see the southern hill [15].(許淵沖)

詩歌中也常使用花朵來映射人物品格。例如菊花淡雅、耐寒、不與百花爭艷,常被田園詩人用來隱喻人物的高潔品格。例5中詩人借菊花的品格來喻指自己的志向,譯者只有翻譯時將菊花所代表的隱逸高潔之感傳達給譯文讀者,才能使他們理解菊花和詩人品格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系。中國讀者基于文化歷史知識可以將菊花“淡雅耐寒”的特點映射到個人品格上,而譯文讀者則由于缺乏背景知識而不能在頭腦中構成這一映射關系。譯文(a)采取直譯的方式,并未解釋菊花這一意象,讀者讀來并不能理解詩人選擇菊花這個意象的深層含義。譯文 (b)和(c)則是在直譯的基礎上加了“with pleasure ”和“at will ”來表現詩人的閑適安逸和避世情懷,更貼合原文。此外,筆者認為采取直譯加注釋的方式也未嘗不可,這樣能夠更好地幫助讀者構建“菊花-高潔品格”的映射關系。

例6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譯文(a) Whe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comes round,

I? will? come? for? chrysanthemums? again[16].(許淵沖)

譯文(b) When Double Ninth Festival comes round,

Ill? come? again? to? enjoy? chrysanthemums? be found [16].(藍庭)

譯文(c) Looking forward to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we are,

To? again? gather? here? and? chrysanthemums admire [16].(曾培慈)

英漢文化中都存在與特定社會習俗相關聯的花意象,但由于英漢文化歷史的差異,這種映射關系在另一種文化中一般都是缺失的。菊花與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相關聯,古時人們慣有在重陽節簪菊花的習俗,詩人常以菊花來喻指這一特殊時節。這種映射關系在西方文化中不存在,所以針對這樣的意象,使用直譯加解釋的方法更為恰當。例6三種譯文對菊花這個意象都采取了直譯的方式,但由于譯文讀者缺乏相關的文化經驗,難以將菊花和重陽節聯系在一起,所以三位譯者都在直譯的基礎上,加上了“for ”“enjoy ”或“admire ”來解釋重陽節賞菊的風俗[16],幫助譯文讀者重構“菊花-重陽節”的映射關系。

(四)舍象取意

第四種隱喻翻譯方法是舍喻體譯喻義,即意象翻譯中的舍象取意法。上面提到,由于文化的差異,原文的映射關系無法通過轉換喻體移植到譯文中,可以采取直譯加解釋的方法。然而,有時原文的喻體在目的語文化中可能有著與源語文化截然相反的意義,直譯和直譯加解釋的方式都有可能會造成目的語讀者的誤解,這就需要譯者舍棄喻體,直接譯出喻義。例如,在“red tape ”這個隱喻里,英漢文化中喻體“紅色”的內涵有明顯的差異,中國文化中紅色的概念隱喻多是正面的,象征著吉祥、喜慶和社會主義等,而英語文化中紅色的概念隱喻則大多帶有消極意味,象征著危險、恐怖和殘暴等。因此,這種情況下只能譯出其喻義“繁文縟節”。在意象翻譯當中,當某一物象在英漢文化中的象征意義截然相反又沒有其他的物象可以替代時,譯者可以將原文具體物象略去不譯,而只譯出其映射的情感與思想,但這無疑于譯文的“形美”有損。

例7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柳永《鶴沖天》)

譯文 In the singsong houses and brothels,

I? keep? a? rendezvous? behind? painted? screens [17].(楊憲益、戴乃迭)

花在中國文化中還被用來喻指出賣色相的女子,因而有“尋花問柳”“花街柳巷”這樣的說法,而西方文化中,花多與正面、積極的感情聯系在一起。譯者在翻譯這樣的花意象時,一來找不到合適的物象來替代花,二來由于意義上存在矛盾,直譯會給讀者造成理解困難,因而選擇舍象取意的方法最為合適。例7中的煙花并非指的是煙火,而是指出賣色相的女子,煙花巷陌則指的是尋歡作樂的場所。譯文沒有把花這個具體的物象譯出來,而是選擇譯出煙花的喻義。這樣的處理方式雖然沒能將映射關系移植到譯文當中,但是傳遞了原作情感,不會造成讀者誤解。

例8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李清照《采桑子》)

譯文 The wind and the rain came suddenly in the evening.

They washed up the heat of Summerss rays.

Having played the sheng-huang for a while,

I? did? a little make-up before the mirror[18].(茅于美)

中國文化中,菱花原指菱屬植物的花,因古代以銅為鏡,日光照射下則發光影似菱花,后也有鏡子直接仿照菱花形狀而制,故人們將鏡子稱為菱花。菱這一意象在中文語境中多是積極含義,田園詩詞常描寫泛舟采菱場景,以表現田園生活的質樸自然,用菱花來喻指銅鏡也是為了突出其精美。而在英語文化中,菱角較少被食用,而且常常泛濫成災,因而帶有消極含義。也就是說,英漢文化中關于“菱花-銅鏡”不存在對應的映射關系,且菱花在兩種文化中的含義是矛盾的。因此,這首詞里的菱花意象不宜直譯為“water chestnut flower ”,而是應當舍棄物象直接譯出其喻義。

(五)音譯加解釋

當原文喻體在源語和目的語文化中意義差異較大且沒有合適喻體替換時,除了可以不譯喻體只譯喻義之外,還可以采用音譯原文喻體的方式,即在目的語中另創一個喻體。比如龍這個中華文化中的傳統形象代表著尊貴、至高無上,中華兒女被稱為“龍的傳人”,而在西方所謂的“龍”,也就是“dragon ”則代表著邪惡。這樣看來,把龍譯為“dragon ”顯然是不合適的,即便加注解釋,也容易造成目的語讀者的誤解,因而“將中國龍音譯為loong更為恰當”[19]。在意象翻譯中,譯者可以音譯原文的物象,即在目的語文化中新創一個物象,然后另作解釋,將這個新物象與原文想要傳達的情感思想聯系到一起。翻譯時使用恰當音譯,“不僅可以解決文化上的翻譯困難,而且有助于文化傳播”[20]。

以花意象為例,前文提到,牡丹因其色澤艷麗、花朵飽滿歷來受到追捧,常象征著典雅、高貴、吉祥等,因而是詩歌創作的重要題材。牡丹一般來說都被譯作“peony”, 然而特定品種的牡丹如“洛陽紅”則不宜直譯。而由于英漢文化中紅色的內涵不同,如果將詩歌中的“洛陽紅”直譯作“Luoyang Red”,則可能會給英文讀者帶來“危險、暴力、血腥”等負面聯想,因而此處將其音譯為“Luo- yang Hong Peony”,然后再另作解釋似更為恰當。

四、結束語

在認知語言學視角下,意象可以看作一種從始發域“象”映射到目標域“意”的概念隱喻。將意象視為隱喻使得人們可以利用隱喻的結構及其產生機制來理解意象,為分析意象和翻譯意象提供了新視角。由于源語讀者和目的語讀者的身體經驗不同,意象隱喻的映射關系在源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中也可能不同。據此,提出意象翻譯的五種方法:直譯、變象達意、直譯加解釋、舍象取意和音譯加解釋。以花意象為例進行探討,花意象在兩種文化中的映射關系為不同意象翻譯方法的運用提供了依據。

參考文獻:

[1]?? 曹葦舫 , 吳曉.詩歌意象功能論[J].文學評論 ,2002(6): 118?125.

[2]?? 李氣糾,李世琴.文化翻譯觀下中國古典詩歌中“玉”意象的英譯[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9(9):58?61.

[3]?? 文旭, 肖開容.認知翻譯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9.

[4]?? 顧建敏.關聯理論視域下的文化意象互文性及其翻譯[J].外語教學, 2011,32(5): 110?113.

[5]?? 李占喜, 何自然.從關聯域視角分析文化意象翻譯中的文化虧損[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6(2):40?43.

[6]?? 權循蓮, 田德蓓.概念隱喻視角下漢語古詩意象的英譯[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40(1): 127?132.

[7]?? 楊俊峰.從古典詩歌中的意象翻譯看意象圖式理論的闡釋空間[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11(4):66?70.

[8]?? 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9]?? 屈光.中國古典詩歌意象論[J].中國社會科學, 2002(3):162?171.

[10]? 許淵沖.唐詩三百首新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1988.

[11]? 陳靜, 許先文.英漢“花”的隱喻認知對比與翻譯[J].閱江學刊, 2016(5): 103?110.

[12]? 許淵沖.唐詩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13]? 謝真元.一生必讀宋詞三百首鑒賞[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6.

[14]? 曹靈美, 柳超健.“草”隱喻的英譯認知研究[J].中國翻譯, 2018(6):94?99.

[15]? 汪榕培.陶詩英譯百花開?陶淵明《飲酒》(其五)英譯比讀[J].外語與外語教學, 1998(4):41?45.

[16]? 王金玲 , 莊賀. 中國古典詩歌英譯的意象傳達策略[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3):189?194.

[17]? 聶鑫森今譯,楊憲益,戴乃迭英譯.古詩苑漢英譯叢宋詞:漢英對照[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18]? 茅于美.漱玉擷英?李清照詞英譯[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3.

[19]? 黃佶.關于“龍”的英譯名修改問題[J].社會科學,2006(11): 161?169.

[20]? 項東 , 王蒙.中國傳統文化文本英譯的音譯規范芻議[J].中國翻譯, 2013(4): 104?109.

(編輯:朱渭波)

猜你喜歡
認知翻譯
詩性與個性:艾略特認知世界的建構
本科英語專業翻譯教學改革與實用型翻譯人才的培養
淺析跨文化交際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34:20
《紅樓夢》隱喻認知研究綜述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01:13
淺析當代形式下中國文化在德國的影響及滲透
從社會認同淺談蕭峰之死
農戶安全農產品生產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商務英語翻譯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及其應用
小議翻譯活動中的等值理論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6:47
關注生成,激活學生認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肉网|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a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91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欧美劲爆第一页|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国产精品粉嫩| 天天爽免费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国产另类视频| 另类欧美日韩|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第一页|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96在线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欧美97欧美综合色伦图|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色视频|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国产亚洲精品91|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 一级毛片基地|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人中文字幕|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色婷婷成人网|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18禁秘|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88|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亚洲无码91视频| 日本www色视频| 国产精品主播|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91视频|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99精品福利视频|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爆操波多野结衣| 国产欧美日韩91|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久久伊人色|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成人久久18免费网站| 天堂在线亚洲|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欧美午夜小视频|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不卡无码网| 波多野结衣爽到高潮漏水大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