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娟
【摘要】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信息化技術與數字化技術高速發展,在為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帶來創新發展助力和改革發展契機的同時,也對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聞采編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生存挑戰。但結合目前形勢而言,針對新聞采編工作展開分析,仍然存在些許問題,有待改善?;诖?,本文分析了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現存的問題,并且提出了與之相應的優化策略,供廣大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傳統媒體;新聞采編;現存問題;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TN9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0.038
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和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也是推動國家發展和歷史進步的主體。就新聞采編工作而言,為確保顯著提升新聞采編工作質量,就需要對新聞采編環境當中的一系列影響因素展開深度分析和綜合性考量,并且結合分析結果,對電視新聞采編環節當中所呈現出的一系列問題制定與之相應的優化策略,以此確保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在準確性方面以及整體性方面得到穩固提升,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為實現這一目的,新聞采編工作應當得到新聞采編工作者以及電視臺的高度重視,并且結合實際工作狀況,制定出針對性的工作措施,將其作為新聞采編工作開展的核心參考依據,確保一系列新聞采編工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顯著提升新聞采編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
1. 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原則分析
首先,新聞采編工作應當秉承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和民主思想報道真實事件,精準反映百姓的日常工作與日常生活。其次,應當秉承科學合理原則,確保新聞報道內容、新聞報道形式符合新聞報道標準。為此,需要確保新聞記者具備良好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始終堅守職業操守,采用科學合理的手段,挖掘一系列新聞信息,維護百姓隱私和合法權益。最后,應當秉承深刻性報道原則,這是由于新聞并非簡單的新聞報道,而是需要通過新聞報道這種形式,確保政府知曉自身在工作環節當中所產生的不足以及缺陷之處,精準反映及時解決百姓在實際生活當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從而引發人民群眾的高度關注以及相關部門的深度思考,有效規避同類現象發生,從而確保新聞報道的作用價值充分實現、充分體現,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服務,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發展、和諧發展。
2. 新時期背景下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重要價值分析
電視臺開展新聞采編工作,是新聞節目制作的核心與基礎。通過對一系列新聞信息的科學認定、科學采集、科學處理及科學制作,順利完成新聞采編任務。具體而言,可以將新聞采編工作分為新聞信息采訪以及新聞信息編輯兩大核心構成部分,電視臺新聞節目采編環節,應當始終秉承以受眾群體為本的核心指導觀念,深度貫徹貼近群眾日常生活、為人民群眾提供服務的工作原則。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及時、更加精準的新聞信息。首先,新聞采編工作乃是新聞制作工作的核心構成部分,新聞生產是一個系統性較強的工作內容,需要經歷線索收集過程、新聞采編過程、新聞二次編輯過程以及新聞審查發表過程。其中新聞采編工作是指新聞機構收到一系列的新聞線索,并且派遣專業的新聞采訪團隊,對新聞事件信息開展采訪,并且由采訪團隊對新聞報道開展技術加工,最后發回電視臺,由專業的新聞制作機構開展一系列新聞制作工作。由于新聞采編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直接關乎到新聞報道工作質量,因此可以將新聞采編工作看作是一項承上啟下的工作內容。其次,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需要對電視臺的新聞采編工作保持高度關注,這是由于媒體市場正式進入到新媒體時代。隨著信息化技術和數字化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交流與信息分享越發密切,同時也伴隨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這就要求電視臺新聞媒體在紛亂復雜的新聞線索當中,掌握具有報道價值的新聞,并且為受眾群體提供優質的新聞報道。為此,新聞采編工作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3. 新時期背景下,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現存問題分析
3.1 新聞采編內容同質化問題嚴重
目前電視臺新聞報道在內容方面,存在同質化問題。各大新聞媒體對重大新聞事件開展新聞報道,不僅內容高度雷同,新聞標題也出奇一致,一系列新聞報道內容導向功能缺失,輿論始終無法保持一致。新聞核心內容應當具備新穎性特征和時效性特征,這不僅需要新聞世界自身具備時效性,同時新聞內容也需要別具一格,避免出現新聞報道重復播報的現象發生。目前我國正處于創新發展的新時期,國內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隨時隨地會出現一系列影響社會發展的重大事件。因此,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者,應當盡量為人民群眾帶來具備新穎性特征的新聞內容。
3.2 新聞采編工作時效性不足
結合目前我國電視臺新聞特點展開分析,時效性是考核電視新聞的重要因素。為順利實現這一目標,要求新聞記者在新聞采編環節對新聞線索的時效性保持高度關注,以此確保新聞采編工作可以在新聞事件發生后的第一時間順利開展確保新聞采編工作,具備及時性特征。結合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實際狀況展開分析,新聞采編工作在時效性方面并未達到相關要求,新聞記者并未在新聞事件發生后,及時趕到現場,部分新聞采用事后采訪這種方式開展,時效性方面無法滿足新聞行業發展需求,嚴重影響到新聞制作效率與制作質量。
3.3 新聞內容缺乏側重點
受到新聞時長限制,在新聞播放環節,需要對主要線索展開科學編輯,這就要求新聞采編環節當中應當劃分側重點,對新聞采編工作重點展開科學梳理。但就目前形勢而言,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另外突出側重點,部分新聞記者并未掌握新聞采編工作技巧,在一系列新聞調查環節存在缺乏重點這一問題。由于新聞采編工作缺乏側重點,因此新聞記者無法對新聞內容展開科學編輯,嚴重影響到電視新聞播報質量,這也使得在新聞制作環節難以收獲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新聞資源,嚴重制約電視臺新聞行業發展,甚至對傳統媒體行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3.4 新聞采編工作者專業素質
在新聞采編環節,之所以新聞采編工作無法達到理想效果,與新聞采編工作者的自身素質存在密切關聯。無論是新聞內容的時效性,還是新聞內容的新穎性,都與采編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存在密切關聯,若是采編工作者的自身素質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無法對一系列新聞信息展開深度挖掘和全面挖掘,自然無法在海量的新聞線索當中收獲高質量信息。而在新聞采編環節,會受到自身專業素質的限制,影響到新聞采編工作效率,導致新聞內容具備同質化特征和淺薄化特征。部分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者,面對利益誘惑存在虛假報道這一行為,導致新聞內容的真實性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4. 新時期背景下,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應對措施分析
電視臺新聞媒體乃是我國媒體市場的核心構成部分和重要組成部分,采編工作效率、工作質量關乎到電視臺新聞質量的優質。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媒體行業發展對電視臺新聞媒體工作帶來巨大挑戰,因此相關人員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科學合理的優化措施,從而確保電視臺新聞媒體行業穩定發展。
4.1 對新聞線索展開深度挖掘
但就目前形勢而言,國內多數電視臺的新聞報道呈現淺表性特征,因此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加大對新聞線索的深度挖掘力度。為實現這一目的,首先,新聞采編工作者需要不斷努力,提升新聞內容內在品質。其次,對一系列新聞素材展開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避免出現片面化報道。采編人員在新聞素材收集環節,需要對潛藏在新聞線索背后的問題展開深度探究和深度挖掘,及時發現一系列新聞線索之間的潛在聯系。新聞報道的目標與價值,并不在于開展個案處理,而是將一系列相關信息資料進行有機融合。社會各界對制度漏洞展開科學填補,不斷促進社會穩定發展與時代進步,從而對人民群眾形成長期利益。在面對一系列社會惡性事件時,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對各方人員的工作態度展開綜合考量,以客觀公正的態度看待各種社會現象,避免出現主觀臆斷這種現象。
4.2 保證新聞采編工作時效性
時效性是新時期背景下,對新聞采編工作所提出的全新要求,這是由于移動互聯網完成普及信息化技術與數字化技術發展,拓寬人們的信息獲取渠道與支持獲取途徑,因此在電視新聞采編環節,需要在新聞事件發生后,及時趕到事故發生現場開展采訪工作,從而確保新聞采編可以滿足時效性要求。并且精準掌握事件的發生動態,還原事件原委,對于一系列新聞事件開展全面跟蹤調查。為新聞制作工作提供優質的素材,從而確保新聞制作工作擁有充足的時間與資源開展有效編輯。除此之外,新聞采編工作者需要注重時效性特征,從而確保新聞采編工作可以得到及時處理、有效處理,顯著提升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整體效率與整體質量,為后續更深層次的新聞采編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4.3 在新聞采編環節突出工作重點
電視臺新聞采編環節為精準掌握、精準還原新聞事件的動態以及核心內容,應當確保電視新聞可以在此環節,突出工作重點,在規定時間內向全體受眾群體,精準還原、精準介紹新聞事件相關信息,并且在新聞采編環節,結合新聞事件的發生過程、發生地點以及發生時間,對一系列新聞事件開展科學梳理。在新聞采編環節,應當突出工作重點,從而確保觀眾可以更加直接、更加精準地掌握新聞相關內容,從而確保新聞節目的制作質量與制作效率穩固提升。不僅如此,在制作環節,獲取更加精準、更加真實的新聞線索。為實現這一目的,電視臺新聞采編環節,應當突出工作重點,并且開展科學處理與科學優化,確保經過編輯的新聞內容,滿足新時期背景下,電視新聞行業發展需求,顯著提升傳統新聞媒體公信力,充分展現電視臺新聞報道與新媒體平臺對比之下的競爭優勢。在此基礎上,結合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的實際發展需求以及工作特點,在實際采編環節,需要對新聞信息的精準性提出較為嚴格的要求,從而確保在一系列新聞采編環節,可以對新聞采編內容展開有效核實,從而確保采編內容在精準度方面滿足新聞行業發展需求,避免出現一些虛假新聞,對觀眾產生誤導。為此,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者,應當對新聞信息的精準性保持高度關注,對采編內容展開反復核實,一旦出現不實新聞信息,就需要及時做出更正與處理。
4.4 提升新聞采編工作者的綜合素質
新聞采編工作者的綜合素質與電視臺管理制度存在密不可分的關聯,新聞媒體需要構建更加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人員激勵機制,從而鼓勵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者將自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合理引入工作崗位。不僅如此,電視臺需要適當提升新聞采編工作者的引進標準,對內部人員制定更加完善的培訓機制,這樣可以確保新聞采編工作者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得到有效培養,早日成為新聞行業發展所需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具體而言,在新聞采編工作者選拔環節,需要盡量選擇具備良好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的新聞采編工作者,同時科學開展感情專業培訓活動。在此基礎上,與采編工作者展開深度互動與深度交流,掌握裁判工作者的實際發展需求,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則開展培訓活動,從而確保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采編工作者可以在工作崗位各展所長,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在技術層面得到穩固提升,順利實現提升新聞質量這一目標。采編工作不僅需要在內容方面具備吸引性特征,同時還需要在一系列畫面方面作出創新。
5. 結束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穩固提升。在基礎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也對電視新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導致電視新聞行業內部競爭越發激烈,同時受到了新媒體行業發展的挑戰與影響。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電視臺可以通過對新聞線索展開深度挖掘、保證新聞采編工作時效性、在新聞采編環節突出工作重點、提升新聞采編工作者的綜合素質等方式開展新聞采編工作創新。在顯著提升新聞采編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的同時,充分發揮新聞報道的作用與價值,助力社會穩定發展與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甘德斌.全媒體策采編發流程再造探索——以資陽新聞傳媒中心媒體融合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13):5-6,24.
[2]陳文耀.淺談工作室模式下高職新聞采編專業新課程設置——以江西傳媒職業學院采編與制作專業為例[J].東南傳播,2017(8):152-154.
[3]盧華厚.高職院校新聞采編專業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思考與探索——以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4):11,119.
[4]朱波.媒介融合語境下的"中央廚房"新聞采編模式:大鍋飯還是自助餐?——以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中央廚房)為例[J].神州(上旬刊),2017(1):74,76.
[5]趙文勝.集"教學、研究、實踐"三位一體的工作室教學模式探索――以江西省印刷高級技工學校新聞采編專業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23):183-184.
[6]郭曉濤.新媒體時代電視體育新聞采編策劃及創新研究——以嘉興國際馬拉松賽事為例[J].記者觀察,2021(14):56-57.
[7]孟允煌,冉超.依托"基地"建設創新高職新聞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以"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創新"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9,4(7):40-41,43.
[8]魏來.融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策略——以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