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人才隊伍構成了支撐農村經濟發展以及社會轉型進步的重要動力因素,對于脫貧地區的農村而言,建設具備良好綜合素養的新型人才隊伍表現為顯著的必要性。在目前的農村社會發展背景下,農村人才隊伍的建設推動措施正在不斷趨向于增加力度,旨在促進脫貧地區的人才隊伍得到擴充壯大。因此,本文探討了脫貧地區目前實施人才隊伍建設的現存問題,探析農村人才隊伍的建設保障措施。
關鍵詞:脫貧地區;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現存問題;改進路徑
脫貧地區農村由于長期缺少優秀的人才隊伍作為必要支撐,農村的整體經濟發展速度就會呈現緩慢的特征。農村人才隊伍具有助力脫貧地區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效果,提升了農村開展脫貧攻堅的措施成效性。現階段的貧困農村已經普遍趨向于村民的脫貧致富,那么客觀上就需要提供高素質的農村優秀人才保障因素。農村人才隊伍應當得到不斷地鞏固,通過運用靈活的人才引進渠道方法來提升農村人才隊伍的整體質量。
1 脫貧地區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實踐作用
1.1 助力鄉村振興目標實現
鄉村振興的宏觀目標如果要確保得到實現,那么培養脫貧地區的農業技術人才應當置于核心措施地位。農村人才隊伍對于全面推動促進鄉村地區實現產業創新發展能夠達到明顯的推動影響,從而保障了廣大村民共同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鄉村振興的實踐保障措施具有綜合性,那么構建人才隊伍的舉措應當能夠助力盡快實現鄉村振興,支撐了貧困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加快[1]。由此可見,鄉村振興的目標宗旨實現過程不能缺少人才隊伍的重要建設措施用于提供支撐。
1.2 帶領農村居民實現脫貧致富
農村居民應當能夠實現更好的生活質量水平,帶領村民共同實現致富與脫貧目標的關鍵路徑就是建設人才隊伍。在目前的狀況下,貧困農村對于脫貧致富的實施方案計劃已經進行了完整的制定,其中的核心措施要點應當落實在建設高質量的農村地區人才隊伍。建設農村人才隊伍有助于村民在技術人才的啟發帶動下達到共同致富,突破農業產業的傳統發展思路。農村技術人員對于農業產業的收入水平能夠促進實現明顯的優化提高,切實節約了農業產業的發展過程資源。
1.3 提升脫貧攻堅的成效性
脫貧攻堅措施必須要深入貫穿于貧困農村的各個層面經濟發展過程,那么決定了建設優秀的人才隊伍能夠促進達到脫貧攻堅的目標。貧困農村由于長期存在產業技術人才的短缺情形,進而造成了貧困農村的居民群眾無法尋找到脫貧與致富的產業發展路徑[2]。但是現階段的優秀產業技術實踐人才已經廣泛引進于農村脫貧地區,充分展現了農村脫貧攻堅與建設人才隊伍的內在聯系。農村脫貧攻堅的總體實施方案應當包含建設農村的產業人才隊伍,旨在提升脫貧攻堅的各個層面措施效率,推動脫貧攻堅的良好成效得到體現。
農村面臨著實現脫貧攻堅以及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重要任務,為了促進農村的脫貧目標得到盡早地實現,那么必須深入推行與貫徹農村人才的隊伍建設舉措。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養與技術運用能力都會對于農村產業的發展過程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農村勞動力只有表現為良好的技術運用與轉化能力,才能深入推進貧困農村實現全方位的產業發展目標。對于農村勞動力應當著眼于信息化與機械化的綜合素養提高,完善針對農村產業人才培養的運行保障機制。
2 脫貧地區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目前實施狀況
2.1 人才隊伍建設的保障機制現狀
貧困農村的人才隊伍建設應當依靠于農村現有的規范制度支撐,建設農村產業化的人才隊伍不能缺少現行的規范制度用于必要的指導[3]。然而截至目前,農村建設優秀產業實踐人才隊伍的規范制度存在主觀性的實施缺陷,沒有將規范化的人才培養思路融入于人才隊伍的建設培養過程。人才隊伍建設中的物質資源保障、思想認識保障以及組織機構保障力度都亟待實現必要的強化,確保提供多層面的人才隊伍發展保障規范制度。現行立法規范應當重點針對農村人才培養提供法規層面的必要支撐,鼓勵產業技術人才更多服務于脫貧地區的農村產業轉型。
2.2 人才隊伍建設的思想認識現狀
建設貧困農村的優秀技術人才隊伍必須要提供思想層面的保障,但是相關部門目前針對農村人才培養以及人才引進的實施過程缺少必要的關注,建設人才隊伍的思想認識基礎仍然存在薄弱性[4]。現階段的人才隊伍建設應當建立在廣泛進行宣傳的前提下,保證農村地區的社會公眾能夠認識到建設技術人才隊伍的必要性。但是人才隊伍建設中的思想保障支撐力度存在薄弱的弊端,因此亟待促進農村人才隊伍的思想認識轉變。相關部門對于人才隊伍的重要價值應當給予準確的理解,運用更大力度的人才引進措施來培養農村地區的優秀人才。
2.3 人才隊伍建設的物質支撐現狀
農村地區如果要深入開展技術人才的培訓管理工作,那么應當投入一定數目的財政經費以及基礎設施購置經費資源。但是現階段的人才隊伍建設基礎設施存在長期未能更新的缺陷,培訓農村技術人才的實施保障體系未能得到完整的確立。人才隊伍建設中的物質支撐應當重點表現為財政經費的更大力度投入,確保對于農村地區現有的基礎設施進行必要的修繕維護。信息化的人才培養技術體系沒有得到完整的建立,阻礙了農村人才培養的實踐成效提高。農村人才培養的全面實施過程由于缺少了物質資源的重要支撐,那么農村信息化的產業技術人才就無法得到充分的培養。
3 脫貧地區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改進思路
在脫貧地區的農村社會與經濟轉型前提下,人才隊伍的全面建設措施必須要得到更大力度的深入推行。脫貧地區農村長期存在著人才資源的匱乏情況,由于人才短缺的不利因素影響,進而造成了貧困農村陷入缺失技術人才以及產業資源匱乏的惡性循環過程[5]。為了促進貧困農村的產業技術人才得到充實,那么現階段的人才隊伍建設舉措應當集中體現在健全人才保障機制,以及提供更大力度的財政優惠扶持。具體在目前的實踐工作中,建設貧困農村地區的人才隊伍應當注重于如下的改進思路。
3.1 健全脫貧地區農村人才隊伍的建設保障體系
建設人才隊伍的實施保障體系應當涉及物質資源保障、財政經費保障、基礎設施保障等,因此目前針對各個層面的建設人才隊伍保障工作措施都要提升現有的實踐力度[6]。培養農村地區人才隊伍的財政經費投入必須要達到更大的力度,旨在依靠于財政扶持的措施方法來全面支撐人才隊伍的構建。貧困農村的產業技術人才應當得到多渠道的引進,從而達到了創新與轉變貧困農村傳統產業模式的目標。農村地區的產業技術人才必須得到更大力度的培養,健全多元化的人才吸引以及人才培養實施保障體系。
健全貧困農村現有的人才培養保障機制,有助農村地區吸引更大范圍的優秀產業實踐技術人才。人才培養措施對于暢通現有的市場要素流動途徑將會產生顯著的推動影響,并且對于長期存在的資源要素流通共享阻礙因素能夠給予徹底的消除。現階段統籌推進城鄉社會與市場經濟建設的實踐工作已經表現為更深層次的推進,確保了均衡化的資源要素配給,保障了農村地區的廣大社會公眾都能享有平等的公益服務資源。農業產業的發展實踐資源只有表現為暢通流動的特征,才能在根源上促進推動農村現有的市場經濟資源獲得優化配置。通過全面推行各項優惠性的人才培養措施,能夠促進農村人才隊伍的建設成效優化。
例如近些年以來,貧困農村地區已經陸續設立了農家書屋、鄉鎮文化站以及圖書課堂等人才培訓場所,運用豐富有趣的人才培養形式來促進農村人才的隊伍鞏固[7]。農村技術人員在全面接受專業化的技術指導培訓前提下,那么對于農村產業發展的專業技術手段進行了準確的掌握,有助于農村產業的發展轉型宗旨得到完整的實現。村民喜愛的人才培養形式應當得到推廣,改變單一的人才培養方法。
3.2 轉變對于人才隊伍建設的傳統認識
農村的人才培養工作長期沒有得到必要的關注,導致存在了薄弱的人才隊伍建設支撐力度。在此前提下,農村人才隊伍的建設培養實踐方案應當得到合理的優化,轉變對于建設農村人才隊伍的傳統思維認識。在目前時期的信息化發展背景影響下,農村人才的隊伍建設舉措應當達到綜合性的實施要求,創新農村人才的培養、晉升與考評機制[8]。農村人才隊伍必須要得到更多的重視,確保提供產業技術人才的優厚待遇保障。貧困農村目前有必要推進實施優惠性的扶持政策,通過提供物質激勵以及精神鼓勵等措施來促進人才隊伍的整體素養提高。
建設農村地區的人才隊伍應當著眼于農村社會的公平目標實現,切實維護農村產業技術人才的合法權益。在現階段的農村經濟發展視角下,推動建立實質意義上的社會公平就是要充分依靠減免稅收、財政經費補貼以及其他的法規政策扶持手段,確保將實質公平的宗旨理念貫穿于農村社會的全面發展轉型過程。市場資源要素應當保證在城鄉各個不同地區實現更加均衡地流動,保證廣大村民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市場參與機會。妥善化解“三農”問題在根本上意味著為農村地區的廣大公民群眾提供平等的生存發展權利,確保凸顯人才培養中的實質公平理念。對于人為進行市場調控干預的實施過程賦予合法性,關鍵前提基礎就要體現在保障實質層面的社會公平。市場經濟資源應當在城市與農村的各個地區范圍得到公平的分配,切實杜絕違法侵害廣大村民經濟利益的現象,增強對于農村人才的吸引力度。
3.3 增強針對脫貧地區農村人才隊伍的財政扶持力度
財政扶持手段構成了培養脫貧地區人才的關鍵保障,政府財政的經費扶持力度應當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高。農村人才隊伍應當被視為貧困農村地區的寶貴發展資源,農村人才隊伍在提升農村經濟發展速度的過程中顯示出重要的價值。因此,政府針對培養農村地區的產業實踐人才應當提供傾斜性的財政支撐,確保在減免企業稅負以及鼓勵人才科技創新的基礎上達到良好的人才培育效果。院校機構以及科研機構應當致力于培養產業化的農村實踐技術人才,確保不斷擴充農村產業技術人才的隊伍規模,培養具有良好綜合素養的產業實踐人才。
財政扶持的重要實踐舉措對于提升人才培養的總體實施效率具有顯著作用,人才培養措施應當能夠融入農村的市場經濟發展整個過程,確保能做到正確采納運用人才培養的手段來維護合法權益,全面平衡市場經濟各個參與方的權益與責任。農村經濟發展應當建立在多種措施的協調控制作用基礎上,增強對于農村人才的培養舉措力度。在城鄉市場經濟的割裂發展模式下,具有二元割裂弊端的城鄉社會經濟無法促進實現統籌性的發展。因此在統籌城市與鄉村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關鍵舉措就是要體現在構建均等化、平衡化與法治化的城鄉社會經濟轉型保障體系。在農村經濟的發展實踐進程中,關鍵就是要致力于農村技術人才的培養措施,從而達到提升經濟發展進程速度的良好實踐效益。脫貧地區的人才培養基礎設施應當得到更加完善的建立,提供全方位的財政經費扶持。
4 結語
經過分析可見,農村人才隊伍構成了促進全面實現脫貧致富目標的關鍵保障,農村不能缺少優秀的人才隊伍支撐。農村地區目前在構建人才隊伍的實施過程中,仍然普遍存在建設人才隊伍的保障機制、物質資源基礎與思想認識缺陷,從而不利于農村人才隊伍實現更加平穩健康的發展。因此,農村目前亟待建成全方位的人才保障體系,增強針對脫貧地區的人才引進與培養工作扶持力度,健全農村地區的人才培養基礎設施。
參考文獻
[1] 王琪.鄉村振興背景下朝陽市農業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1(3):18-23.
[2] 張黨省,劉義成,張可躍.鄉村振興背景下適應鄉村農業產業發展的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路徑研究[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1(1):39-42.
[3] 徐井風.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調查與思考——以淮安市洪澤區為例[J].農家參謀,2021(15):7-8.
[4] 李春燕.“十四五”期間鄉村振興戰略下河北省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4):266-267.
[5] 郝志強,程明羕,姜金星.我國貧困地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以G省為例[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20,13(7):15-19.
[6] 向如武.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打牢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基礎[J].云南林業,2021,38(3):23-24.
[7] 楊登祥.加強貧困地區新型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J].廣西經濟,2021(3):42-43.
[8] 石風然,姚杰,孟雪峰.對農村貧困地區鄉鎮衛生院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基于河北省衡水市的調查[J].衛生經濟研究,2021(11):28-30.
作者簡介:羅亦佳(1989—),女,漢族,大理,講師,管理學碩士,大理大學,研究方向:農村治理與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