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 孟潔 陳雷 滕華容 董麗莉 任亞東 陳蘭

摘要 本文介紹了阜陽市主要鄉土樹種現狀、利用方式,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保護利用建議。
關鍵詞 鄉土樹種;現狀;存在問題;保護;利用
中圖分類號 S718? ?文獻標識號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3)08-0086-04
為科學指導阜陽市鄉土樹種綠化工作,阜陽市林業科學技術推廣站于2021年9月成立專項課題組,積極開展鄉土樹種調研工作,查閱相關文獻,編制了《阜陽市主要鄉土樹種名錄》,在全市公開征集意見建議,并邀請安徽農業大學、阜陽師范大學的資深林業專家開展鄉土樹種意見征集與審稿工作。
鄉土樹種是適應當地的一種優勢樹種,對當地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關于鄉土樹種的定義,許多專家有不同的定義,孫衛邦[1]認為,廣義的鄉土植物是指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及物種演替后,對某一特定地區有高度生態適應性的自然植物區系成分的總稱;陸慶軒等[2]認為,產地在當地,或起源于一個地區的樹種稱為該地區的鄉土樹種,或者同一植物區系內自然生長的樹木為該區域內的鄉土樹種。本文所稱鄉土樹種是指本地區天然分布樹種或者已經引種多年且在當地一直表現良好的外來樹種。
阜陽市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得天獨厚,自古以來就孕育著豐富的林業資源。地處暖溫帶與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地勢平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境內河流縱橫交錯,無霜期長,光、熱、水資源較為豐富。據《阜陽古樹名木志》記載,阜陽市臨泉、阜南、潁州、潁東等縣(區)尚存的20余處古樹群(600余株松柏),多數生長在幸存下來的家族墳塋墓地或宗祠周圍,如臨泉縣沈子國遺址樹齡達1 400年的唐代銀杏樹、牛莊鄉樹齡700余年的古圓柏,太和縣清真北寺樹齡達600余年的古圓柏、宮集鎮樹齡達600年的古柿樹,潁上縣半崗鎮清涼寺樹齡達600余年的古圓柏,阜南縣王店孜鄉五岳廟樹齡約500年的古圓柏等。
1 阜陽市主要鄉土樹種現狀
1.1 主要鄉土樹種基本情況
《阜陽市主要鄉土樹種名錄》共收集了37科67屬79個樹種(見表1),其中,落葉喬木類29科44屬48種,如皂莢、合歡、楓香、無患子、樸樹、臭椿、香椿、苦楝、柘樹、重陽木、烏桕、黃連木、欒樹等;常綠喬木5科5屬5種,如側柏、圓柏、女貞、雪松、廣玉蘭;灌木和小喬木類12科21屬26種,如紫玉蘭、海棠、棣棠、櫻桃、李樹、杏樹、梅花、杞柳、木槿、連翹、桂花等。被子植物有33科61屬73種,其中薔薇科植物最多,有15種,如木瓜、梨、杜梨、枇杷、海棠、棣棠等;楊柳科有4種,分別是黑楊、旱柳、垂柳、杞柳。裸子植物有4科6屬6種,分別是銀杏、落羽杉、水杉、側柏、圓柏、雪松。
1.2 特色鄉土樹種利用情況
香椿、玉鈴鐺棗、杞柳是目前利用效益較好的鄉土樹種。阜陽香椿以太和香椿出名,太和香椿多次被選送參加全國農產品展覽。2015年,太和縣成功申報“中國特色香椿產業示范區”,2019年太和黑油椿、紅油椿、青油椿通過安徽省林木品種委員會審定;2022年,太和香椿被列入安徽省地理標志農產品。阜陽玉鈴鐺棗于 2013 年通過國家林業局植物新品種審查,2014 年獲得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2016 年通過國家林木良種委員會審定,2020 年通過國家食品綠色認證。“玉鈴鐺”棗樹苗木遠銷山東、河南及本省池州、淮北等地,為農民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3]。阜南縣是全國四大杞柳產區之一,柳編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1年阜南縣被評為“中國杞柳之鄉”稱號,2009年被國家工藝品美術協會授予“中國柳編之鄉”稱號,2010年黃崗柳編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22年黃岡柳編產業示范園區被命名為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
2 主要應用方式
2.1 造林綠化
大多數鄉土樹種可用作綠化觀賞樹種,如銀杏、櫸樹、三角槭等樹種是優良的觀葉樹種,玉蘭、七葉樹等樹種是優良的觀花品種。樸樹、合歡的樹形優美、葉形獨特,適合做庭院樹、綠化樹。樸樹、榔榆、櫸樹等萌發能力強,可做盆景。國槐是庭院常用的特色樹種,可作行道樹,也可配植于公園、建筑四周、街坊住宅區及草坪上。旱柳枝條柔軟、樹冠豐滿,是本地常用的庭蔭樹、行道樹及“四旁”綠化樹種。刺槐、水杉、榆樹等樹種對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是工礦區綠化、改善環境的優良樹種。楊樹作為速生樹種,是阜陽市20世紀80—90年代主要造林樹種。刺槐是防風固沙的優良樹種。
2.2 食用
許多鄉土樹種的果實、花、芽等部位均可食用。20世紀80—90年代,碭山酥梨、黃梨為阜陽市梨樹的主栽品種,2000年前后,阜南縣大量栽植晚秋黃梨,并在全市推廣,目前梨樹品種以秋月、翠玉等梨樹新品種為主。阜陽市棗樹品種以鮮食為主,主要品種有螞蟻棗、九月青、玉鈴鐺等,以玉鈴鐺棗最為出名,玉鈴鐺棗個大皮薄,酥脆爽口,含糖量高,核小無仁品質優。臨泉貢柿皮薄肉細、味甘悠長,生食甘甜如蜜,為安徽著名特產,主要產于臨泉縣羅莊鄉。太和香椿又稱貢椿,芳香肥嫩,質脆味美,品種多樣,有黑油椿、紅油椿、青油椿等;主要食用椿芽,谷雨前采摘,腌制后長年不腐。刺槐花可食用,是上等的蜜源和香料,刺槐葉也是優良畜禽飼料。
2.3 藥用
許多鄉土樹種可藥用,如杜仲為我國特產藥用樹種之一,我國勞動人民利用杜仲醫治疾病已有2 000多年的歷史。銀杏葉果可入藥,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和高脂血癥等疾病的主要原料。榆樹樹皮、葉及翅果均可藥用,能安神、利小便。櫸樹樹皮和葉可供藥用,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皂角藥用有治癬及通便之功效;皂刺及莢果均可藥用。梧桐莖、葉、花、果和種子均可藥用。楓香根、葉及果實可入藥,有祛風除濕,通絡活血功效;樹脂供藥用可制作楓香脂,能解毒止痛,止血生肌。
2.4 木材用途
楊樹木材大徑級楊木主要用于生產膠合板、單板層積材、家具;小徑級楊木主要用于生產纖維板、刨花板、造紙和火柴。梓樹木材材質優良,宜作枕木、高級地板,家具等用材,可做砧木快速繁殖楸樹。榔榆木材可作家具、造船、器具、農具等用途。枳椇、黃檀木材堅韌,也是優良木材。
2.5 制作工藝品
旱柳細的柳枝可用于編制柳筐柳帽等用具和其他輕巧的工藝品。垂柳枝條可編筐。杞柳枝條細長,皮薄柔韌、精細均勻,制成的柳編制品款式新穎,種類繁多,據《阜南縣志》記載:“阜南生產柳編產品已有 500 年歷史”,20世紀70—90年代阜南柳編產品以笆斗、簸箕、籮筐等為主,現在以花籃、工藝飾品為主,已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生產工具向生活類、裝飾類、藝術類、家具類、園藝類和觀賞類等現代工藝制品的轉變[4]。
2.6 其他利用方式
桑樹葉為養蠶的主要飼料,桑葚果可釀酒。北枳椇肥大的果序富含葡萄糖,可釀酒、制醋和熬糖。白蠟枝葉也可放養白蠟蟲,制取白蠟。黃檀花可放養紫膠蟲。棠梨和杜梨是梨樹的優良砧木。皂莢果實富含胰皂素,可以煎汁代替肥皂用,種子榨油可做潤滑劑。楓楊樹皮含鞣質,可提取栲膠,亦可做纖維原料。絲棉木果可做紅色染料。合歡的根具有根瘤菌,有改良土壤的能力。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保護意識不強
隨著阜陽縣市區主城區的擴建、農村的改造,部分鄉土樹種被砍伐掉,沒有得到及時保護,導致原有鄉土樹種數量和面積不同程度地減少。隨著林業產業的發展,速生樹種獲得當地更多的青睞,種植的面積越來越大,這不同程度地導致了部分鄉土樹種如絲棉木、柘樹、皂莢等的生存空間變小。
3.2 宣傳引導力度不夠
在日常林業科技宣傳中,基層林業工作者多是結合現有林業科技推廣項目中的樹種進行推廣宣傳,而對不在項目中的鄉土樹種宣傳力度小,群眾知曉率低,多為群眾或企業有生產需求咨詢時,再進行細致深入的宣傳。在日常林業生產中,人們過多地追求經濟效益,更傾向于種植經濟效益更好的外來樹種,鄉土樹種在林業生產中得不到重視,在實踐中不能充分發揮宣傳引導作用。
3.3 推廣力度有待加強
近年來,鄉土樹種雖然在綠化應用中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還存在應用不強、綠化結構不夠多樣化等問題。另外,科研院所、林業科技推廣部門在鄉土樹種研究方面的投入不足,對一些鄉土樹種資源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不夠。鄉土樹種基地建設規模不大、資金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不高,不能充分滿足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生產的現實需求。
3.4 資源開發利用率不高
阜南杞柳、玉鈴鐺棗、太和香椿、晚秋黃梨、楊樹等鄉土樹種的有效利用,更好地推動了林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除去以上有效利用的鄉土樹種和綠化用途樹種外,其他鄉土樹種由于生長緩慢、生長周期長、育苗成本高等因素,林業產業利用較少,存在資源開發利用率不高、產品數量不多等問題。
4 保護利用建議
4.1 加大宣傳引導力度
鄉土樹種對本地生態環境具有良好的適應性、顯著的抗病性,在本地生態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還具有成本低、易管理等諸多優勢。在日常工作中,要從生態安全的高度保護好鄉土樹種,加大鄉土樹種宣傳力度,在綠化上重視對鄉土樹種的利用,并鼓勵基層通過廣播、宣傳紙、橫幅等方式,深入宣傳保護鄉土樹種的重要性,提高群眾鄉土樹種保護意識,自覺抵制亂砍濫伐,使優良的鄉土樹種在城市綠化、林業生產中得以廣泛應用。
4.2 加強繁育基地建設
科學制定鄉土樹種發展規劃,培育鄉土樹種種質資源庫,加大對鄉土樹種的保護與利用力度。加大科研財政支持力度,通過林業科技項目實施,鼓勵有條件的苗圃、企業、科研院所大力培育優良鄉土樹種苗木,發展一批技術好、力量強的鄉土樹種良種示范基地,以鄉村振興為契機,進一步挖掘鄉土樹種資源,以點帶面,起到示范推廣的效應,為阜陽市生態建設和林業生產提供充足的鄉土樹種。
4.3 強化科技創新力度
從事林業研究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加強和有關企業的合作交流,利用林業有關高科技、新技術,借助林業科技創新,選育更多的鄉土樹種良種品種。加大林業人才引進力度,特別是引進遺傳育種等新品種研發方向的人才,利用人才做保障,加快優良鄉土樹種良種選育進程,加大優良鄉土樹種的選育馴化力度,豐富鄉土樹種種類。
5 參考文獻
[1] 孫衛邦.鄉土植物與現代城市園林景觀建設[J]. 中國園林,2003(7):63-65.
[2] 陸慶軒,曹偉.關于旱柳是東北地區鄉土樹種觀點的辨析[J]. 中國城市林業,2010,8(2):57-59.
[3] 陳雷,史良,滕華容,等.棗樹良種“玉鈴鐺”品種特性及豐產栽培技術[J]. 果樹資源學報,2021,2(3):90-94.
[4] 王文忠.阜南縣柳編產業的歷史沿革及工藝發展[J]. 新聞世界,2011(7):312-313.
(責編:張宏民)
作者簡介 趙偉(1982—),女,河南濮陽人,高級工程師,從事林業科學技術推廣工作。
收稿日期 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