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蕊 孫薇薇 張艷艷

摘 要:EIP-CDIO指的是重視職業道德和誠信,并按照構思-設計-實現-運作模式開展,以培養高水平專業人才為目標的教育新模式。文章通過梳理EIP-CDIO運用于高校課改教學研究方面,同時結合物流工程專業核心課程《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進行教學改革,并提出具體可行的實施途徑和措施。
關鍵詞:EIP-CDIO;教學改革;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
中圖分類號:F252-4;G642文獻標志碼: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02.046
Abstract: EIP-CDIO is a new education mode that focuses on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integrity, and organically combines “ideation-design-realization-operation”mode to cultivate high-level professionals. This paper combs the application of EIP-CDIO in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mbines the core course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 Distribution Center Planning and Design,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uts forward concrete and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ways and measures.
Key words: EIP-CDIO; teaching reform; Distribution Center Planning and Design
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是我國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的重要人才支撐。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的培養目標不同于普通的本科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基礎,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要求本科畢業生能夠直接上崗,滿足企業的技能要求,即培養“基礎實、能力強、素質高”的復合型應用人才。物流工程專業以培養高質量的物流工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除了要求學生具備物流方面的基礎知識以外,還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物流工程應用能力。為了實現應用型本科高校物流工程教學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本文以CDIO理念為基礎,結合《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課程的教學實際,分析并探究 EIP-CDIO ( Ethics、Integrity、Professionalism-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 培養模式下的課程教學改革。
1? ? CDIO與EIP-CDIO教育模式
1.1? ? CDIO教育模式
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操作(Operate),EIP(Ethics、Integrity、Professionalism)是指講道德、講誠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聯合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查爾姆斯理工大學和林雪平大學共同探索研究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創建了國際CDIO合作組織。國外學者P.J.Armstrong等為 CDIO課程模式及其方法論、教學大綱和標準做了詳細解釋,并舉例說明其在特定學位課程的具體實現方式,后續Vu Truong等通過設置對照組對學生施以針對性教學,提升了學生理論學習和技能培訓能力。Yulan Liu (2020)指出物聯網工程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具有創新和工程意識的擁有綜合實踐技能的人才,以工程教育理念(CDIO)為基礎,結合物聯網工程課程的發展現狀與特點,給出具體的課程改革路徑,供有關人員參考[1]。
1.2? ? EIP-CDIO模式
EIP指的是道德(Ethics)、誠信(Integrity)、職業化(Professionalism)。EIP-CDIO主要是指注重職業道德和誠信,結合構思-設計-實現-操作模式,以培養高級工程專業人才為目標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
EIP-CDIO模式在國內應用起步比較晚,最初源自部分高校的教學實踐,2005年,汕頭大學首次實施CDIO模式,并取得了成功。在2011—2021 年,中國知網(CNKI)上檢索關鍵詞“CDIO”和“本科學?!?,共有期刊文獻 47 篇。其中,絕大部分CDIO理念研究集中在2015年以前,2015年以后相關研究較少。其中,2015年以后,朱艷(2015)、王社良(2020)、劉海龍(2022)將CDIO與EIP理念相結合,對學校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優化[1-3]。趙宏麗(2018)、劉喬壽(2022)先后應用CDIO理念對計算機和汽車工程類專業課進行了教學改革。在配送中心相關課程改革方面,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相繼進行了有關研究[4-5]。莊小云(2019)、鄭愛敏(2021)均采取項目任務貫穿于教學過程中,通過項目教學法完成教學改革,并提出了相應的課程改革措施[6-7]。
綜上所述,雖然很多學者早已將CDIO相關理念用于課程改革中,但是絕大部分學者用于工科類相關課程,CDIO相關理念在物流工程相關專業的課程改革應用較少,在“新工科”建設背景下,培養具備創新能力的應用型物流工程專業人才必須徹底進行課程改革。以《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課程為例,分析目前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將CDIO理念與EIP相結合,不僅重視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還重視學生的工程職業道德素質,著重探究改革教學構思、設計、實施和運行等方面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培養具備創新能力的高級物流工程專業人才。
2? ? 《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課程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2.1? ? 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以往的《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授課目標只是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作為培養學生的主要方向,學生以理論學習為主,要掌握這一門課程的相關知識,并能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實際上,教師和學生更多關注課程的理論知識,對于其在實際中的運用并沒有特別關注。但是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應該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這就要求畢業生能夠熟練地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于工作當中,但是絕大部分學生難以將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這很大程度歸咎于教學目標的不完全貫徹執行。
2.2? ? 教學方式忽視理論知識的應用
首先,《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課程內容相對抽象,傳統教學方式以講授法為主,即課堂上教師的理論講授為主要內容,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溝通互動,教師難以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其次,《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課程的理論性非常強,教師著重于理論知識的講授,通過數學推導和經濟模型論證所闡述的經濟理論,進一步增加了課堂的理論內容,整體上學生缺乏知識的應用實踐,課程教學過程不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難以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 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參與度較低
學生的個人能力、學習程度存在差異,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興趣低,課程參與度普遍較低,并伴有抵觸情緒;同學之間打好關系,個別同學易搭坐順風車,順利掛名并通過課程考核。長此以往,這種現象不僅不能達成項目教學的培養目標,同時還會讓學生養成懶惰等壞習慣,不利于學生進步。
2.4? ? 單一的考核方式難以全面衡量學生的學習情況
傳統教學考核以單一的期末考核為主要評價機制。學生的平時學習成績雖然包括作業,但是只能區分學生完成與否,不能辨別學生的完成情況,并且期末考核一般以閉卷考試為主要方式,這種評價學生的方式難以引起授課教師的重視,同樣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也無法讓授課教師意識到問題并持續改進。
2.5? ? 教學過程未體現思政元素
傳統教學更多注重理論知識傳授,很少體現思政內容的傳授。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物流工程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合理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思政要素,并結合多方面案例與題材進行課堂教學,例如:課堂中穿插大學生理想信念、社會責任、價值取向、職業素養等有關案例。物流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提倡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統一,力爭實現工程實踐創新能力與思想政治人文素養的有效結合。綜上,針對《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這門核心課程進行改革,針對EIP-CDIO理念下課程改革與實踐進行專門、深入的探索,為物流工程專業其他課程的改革實踐提供經驗。
3? ? 融入EIP-CDIO理念的課程教學體系
3.1? ? 以構思-設計-實現-運作為導向重建課程目標
根據《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的課程標準和實踐考核要求,在借鑒優秀物流職業道德素養的基礎上,結合CDIO教學模式的特點重建教學目標。例如:在揀貨作業的實踐項目中,完善揀貨作業的教學目標,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構建三方面重建教學目標,要求學生理解揀貨策略,并掌握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揀貨方式,根據訂單要求構思設計揀貨路徑,并選擇合適的揀貨策略以便能夠熟練地在倉庫內進行揀貨作業,將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揀貨作業中。將理論知識和職業精神結合,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踏實肯干、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培養學生,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學生良好的愛崗敬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物流人意識。
3.2? ? 開展項目化+虛擬仿真教學模式
《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是物流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課程以建設配送中心為主要背景,課程內容按照項目式教學分為配送中心建設規劃、配送中心選址布局規劃、配送中心設施設備規劃、配送中心作業規劃、配送中心信息系統規劃和裝卸搬運系統規劃等9個項目。將課程內容整合為以實際案例為背景的項目化內容,選取學生熟悉和容易理解的案例,更有利于將抽象原理和理論知識有機整合成動態化、形象化、視頻化內容,同時融入思政元素,形成理論知識和思政教育相結合、基礎理論與實踐應用一體化的課程內容。課內實踐以樂龍仿真軟件為主要依托,通過課程基礎理論的學習,考查學生的綜合規劃仿真實踐能力。構思-設計-實施-運行四個周期環節參與并完成項目全過程,學生在了解整個項目過程的基礎上,從中獲得理論學習和技能提升,充分實現做中學教學模式。
3.3? ? 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主動參與
從《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課程的特點來說,教學內容側重于規劃設計技能的培養,而非配送中心規劃理論知識的講解。為使學生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明確教學重難點,保障教學環節的銜接性,突出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實踐技能方面的教學,但同時要注意結合理論知識讓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理論知識服務于實踐技能,幫助學生在了解相關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學習相關實踐技能。除此之外,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收集生活素材,教學設計應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在已有經驗基礎上主動接受新的知識和實踐技能,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令其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3.4? ? 建立課程多元考核機制
傳統教學以單一期末考試考核方式為主,難以全面衡量學生的學習情況。本研究通過建立多元評價機制,能夠更全面地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果,有利于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與提高。從本課程的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整個教學過程中持續開展教學考核,摒棄傳統的“重結果、輕過程”的考核方式,以多元化考核模式為主,增加過程性考核的組成部分和所占比例,并調整考核成績各組成部分的分值比例??己朔绞揭詢煞矫鏋橹?,其中過程性考核占50%和結果性考核占50%。
其中,過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課堂到課率、小組協作情況、課堂互動提問、課堂小組討論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等方式。結果性考核以期末考試為主,期末考試試題主要以考查學生理論知識的運用,例如:試題多以案例分析、開放性問題為主,主要考查學生理論知識的活學活用??荚囎鳛槿粘=虒W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不僅可以合理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以衡量教師的教學水平,激勵教學改進和提高教學質量,對高校的學風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此外,為構建公平、公正、公開的考核機制,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通過學習通平臺進行自我評價、組內評價和教師間評價,通過多元評價綜合統計最終的評價結果??偨Y性評價則將學生學習成果的完成度作為衡量學生線上學習的重要評價手段。教師通過從學習通平臺導出學生課前、課中和課后學習的相關數據,通過不同的占比可以詳細計算出學生各環節的線上學習完成系數,如圖1所示。
3.5? ? 挖掘思政元素,注重立德樹人
首先,圍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素養、愛國精神等深入挖掘和總結物流工程專業課程各知識點所涉及的思政元素。以時事政治、行業發展歷程、行業領軍人物、物流企業典型案例等作為切入點,將思政元素無痕地融入各學科知識點中,實現思想融入課程、品德融入課程、素養融入課程。其次,以“點、線、面、體”為思路,強化課程設計,包括教學內容設計、實踐教學設計等,將課程的每個知識點、知識線、知識面和整門課程知識體系有效地與EIP-CDIO理念相結合。例如,在介紹配送中心的起源時候,舉例在武安磁山遺址發現的7 000年前的糧倉、洛陽含嘉倉城的天下第一倉、戰國時期魏國首創重農抑商的“平糴法”、西漢武帝時期首創的“常平倉”等。通過學習這些實際案例,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古人在倉儲、配送方面的偉大智慧,并分析探究古代物流發展停滯的根本原因,在加強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增加其民族認同感。此外,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通過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積極采用視頻教學法。精選相關視頻,比如,天貓智慧物流、京東的亞洲一號倉、生鮮配送、菜鳥智慧物流系統、京東無人機等系列視頻,看完視頻后在討論中,學生踴躍發言,各抒己見,氣氛異?;钴S,讓學生了解創業者的艱苦歷程、積極進取的精神、大國精神和先進的科學技術[8]。
4? ? 結? ? 論
本文將EIP-CDIO模式結合《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課程進行全面改革,在課程目標、教學過程、評價機制、思政育人等方面加以完善,從傳統圍繞教學大綱講授知識點的教學,轉向了基于項目式的實際應用教學,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EIP-CDIO理念下進行課程改革實踐,學生的合作能力、職業素質、溝通能力都得到了明顯提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貫徹實施EIP-CDIO 實踐教育理念,結合 EIP-CDIO理念進行物流工程專業課程改革,是培養應用型本科高校物流專業復合人才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朱艷.基于EIP-CDIO理念的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6(1):70-72.
[2] 王社良,完顏斗勁,孟祥蔭.基于EIP-CDIO理念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科學技術創新,2020(2):164-165.
[3] 劉海龍,王妍.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建設的創新思考——評《基于EIP-CDIO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
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科技論文,2022,17(11):1305.
[4] 趙宏麗.基于EIP-CDIO理念設置電子系統設計自動化課程教學模式探究[J].智庫時代,2018(39):230-231.
[5] 劉喬壽,雷芳.基于EIP-CDIO理念的電子系統綜合設計實訓課程教學探索[J].數字通信世界,2022(7):188-190.
[6] 莊小云.STEM理念下信息技術課程項目式學習研究[J].中國科技教育,2019(3):62-64.
[7] 鄭愛敏,任美霞,陳岱蓮.項目式教學的應用探索——以“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為例[J].學園,2021,14(3):31-32.
[8] 崔媛.互聯網背景下的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改革實踐——以《倉儲作業與管理》為例[J].中國儲運,2022(11):63-64.
收稿日期:2023-02-13
基金項目:2022年青島恒星科技學院校級教改課題“基于EIP-CDIO理念的《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HXJY2022J027);2021年山東省本科教改重點項目“新文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物流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創新研究與實踐”(Z2021249)
作者簡介:郭? ? ?蕊(1990—),女,山東臨沂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區域物流和農村物流。
引文格式:郭蕊,孫薇薇,張艷艷.EIP-CDIO 理念下《配送中心規劃與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物流科技,2023,46(2):169-172.